梦想很神奇,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小时候会想过当科学家、公主、超级英雄,或是我说的医生。因为小时候很怕打针,所以以后当医生给他们打针,让他们尝尝这感觉。
再大一些,想过化妆师、邮递员、建筑师,或是我说的漫画家。作为一名极宅腐,有过这样的梦想很正常。
到了现在,往往想起小时候的各种梦想,总会嗤鼻一笑以前多么天真单纯。
面临毕业、工作、应聘等等一系列的生活问题,若当有人还问起梦想,这个答案怎么样:
“鬼知道!”
因为太过简单,所以眼中的生活也是如此简单,给糖就笑不给就哭,喜怒哀乐这般透彻。
在小到还指着老虎说是猫的那段记忆已经模糊不楚,渐渐成长的我们,仿佛愈来愈没有价值。
难题、挫折、困难等等无数重压力几度让人们选择死亡,乘上没有双城车票的黑色列车。
总觉得世上一切的不幸总在自己身上遭遇。
记得上学时,父母总让我们跟学习好的比,可说到家庭条件,他们又说:“还有比我们过得差的呢。”
听完好像有种他们打了自己的脸的感觉……
或许穷,也影响着婚姻。
当你看到一个女生放在另一个女生腿上的一只胳膊慢慢移向那个女生的****,那种画面光是想想就觉得有些小震惊。但如果事件人物换成男生,那就又觉得挺正常。
我一位女朋友曾告诉我,对于人际关系,她是这么认为和对待的:
和大部分人打成一片的代价是你要付出时间和精力,自己3分钟搞定的事情,一旦走了陪伴可能30分钟都搞不定。
而且一旦形成了讨人喜欢的影响,此后会不断有人要求你陪同她做这做那,拒绝她都是相当耗功夫的。
所有她会选择只保留个位数的亲密朋友,大多数人他们只保持见面点个头朋友圈互相点赞就足够了。
真的世界上很难有比讨同性朋友欢心更容易的事情了,区别在于你想不想这么做。
她很理解有人喜欢陪伴,但也希望别人尊重她喜欢独处。
很多时候你不喜欢她,只因为她不希望你喜欢她。
这些做法不无道理,待人友善是修养,独来独往是性格。
她相处朋友的方式应该会得到部分人的敬佩。
有事情是要说出来的,不要等着对方去领悟,因为对方不是你,不知道你想要什么,等到最后只是伤心和失望,尤其是感情。
要说的同时也要记得,大部分人口中的“怎么了”只是满足好奇心,并没有要帮助你的意思。
在拒绝这件事上,越简单越好,明明是别人需求自己帮忙,解释半天变成自己亏欠了别人的感觉。帮的上,想帮就帮,帮不上,就拒绝。人际关系,简单明了有时最恰当,懂得拒绝,才可以洒脱不纠结。
刚开始别人损你,开你过分玩笑,你就得甩脸子顶回去。不然,下次还损你,还开你玩笑。下次再损你,再开你玩笑,在别人眼里你就是圈子里最被人愿意开玩笑的,然后大家一起损你一起开你玩笑。
你觉得他们是****,你却发现自己已经失去了顶嘴的能力,你会发现退一步海阔天空只会让他们更加放肆,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