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也叫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在羌人眼里,这不是湖,而是家园。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没有人知道这眼前的美丽,很快就会被战火化为灰烬。
就如没有人知道那三个自称从故土湟水而来的羌人青年叫什么名字,但乐于助人的他们总是受到其他羌人的夸赞。于是按照他们年龄的排行,羌人们都叫他们好人阿大、好人阿二和好人阿三。
这三个好人没有自己的家,都住在村头的邛笼里。邛笼是村子最高的建筑,三个好人喜欢围坐在邛笼顶上一边饮砸酒一边唱萨朗。羌人好酒,更好歌舞,无酒不成歌,无歌不成舞,正是羌人热爱酒和歌舞的真实写照。
但是羌人很少醉酒闹事。因为这是个时刻都需要保持清醒的民族。这个数度因战火而被迫迁徙的民族,始终保有着对外界必要的警惕。但面对这三个从故土迁徙过来的三个好人,羌人很快就接纳了他们。
在这三个好人眼里,这是一个安详的村子,丝毫看不出一丝与战争有关的阴霾。
此时青海湖的冰面已经解冻,这个被羌人唤作“卑禾羌海”的青海湖,就像是一颗蓝色的宝石,装饰着羌族人脚下的这片土地,而这青海湖里的渔产,也是改善着羌军伙食的美味。羌侯杨玉喜欢食用青海湖里的裸鲤,于是每天都会派出一队骑兵前往湖边打渔。
这支打渔的骑兵每天路过村子并停下来休息,邛笼里那三个身强力壮的好人总是用美酒款待他们。骑兵们喝了三个好人的酒,听说这三个好人是从故土湟水迁徙而来,如今又无家可归,于是强拉着这三个好人一同当兵,这三个好人也只好半推半就的混进了队伍。
傅介子的三个弟子,就这么混进了羌军的队伍。随着那支骑兵到了羌军大营。一切看上去很顺利。而往往过于顺利的事情,最终都会很难搞的。孟有知道师父交代的任务是一件极为危险的任务。而混进羌军军营,只是他们完成任务的第一步而已。
三个人混入军营后,只有机灵嘴甜的专敞继续留在打渔的骑兵队里,孟有因为身材孔武有力被编入了机械营,机械营负责专门制造兵器,鼓风锤打,就需要孟有这样有力气的人。而稍显瘦弱的莫青锋被编入专为羌侯做饭的伙夫营,每天天未亮就要洗菜做饭,直到天黑前收拾好餐具后才能回营休息。于是三人每天只能等到天黑后换防的时候才能相聚。
作为招募的新兵,孟有三人不能随意在军营里溜达侦查,这让孟有很着急,因为他在搬运器械的时候,清楚的看到后方运来的粮草车队,已经从营外二里多远的地方一直排到了军营的辕门口了,久在军营的他根据经验推测,粮草已经筹备得差不多的羌军,不出三日肯定是要开拔东进了。
孟有趁着夜色将专敞和莫青锋二人约到营外草垛的偏僻角落,把羌军即将进军的推测讲与二人听。三人中专敞思维最为敏捷,处事也最为周全,听了孟有的分析,专敞眉头一皱,果断地说到,我也收到队长的命令,说明天要多打些鱼备用,所以我们明日一定要把堆放在辕门口的粮草烧掉,不然后天羌军就可能开拔了。
孟有立刻点头赞同,而莫青锋自幼视专敞为亲哥哥一样信任,对专敞历来言听计从。他一听专敞说要焚烧羌军粮草,便立即主动请缨。
专敞并未答应莫青锋的请求。这位崆峒派掌门的二弟子,与崆峒派掌门傅介子一样,有着一双鹰一样锐利的眼睛。师徒二人同样深邃的眉目和冷峻的眼神,总让人不禁猜想他们的关系。也令那位和傅介子同门时间最长的宁算子,每次见到专敞,总是怀疑这年轻俊朗的后生就是傅介子的儿子。
其实宁算子并没有猜错,专敞就是傅介子的儿子。只是傅介子并不打算向世人公开他们的关系。
专敞一直都不清楚自己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公开他们的父子关系。从小跟随在傅介子身边的他知道,一直被人仰视的父亲其实也有着自己内心难以他言的痛楚。善于洞察人心的专敞心里明白,父亲之所以不愿意公开他们的父子关系,肯定有难以启齿的理由。
专敞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他的所作所为向他的父亲证明,他配得上义阳侯儿子的身份。所以专敞决定自己去焚烧羌军的粮草。
专敞给出的理由很充分,从三人所在的营队来分析,只有专敞所在的打渔骑兵队才有机会接触到辕门外的粮草车队。而孟有和莫青锋,是不允许出营的。
孟有一时找不到不让专敞来完成任务的理由,只得轻声的嘱咐他一切小心。而莫青锋与专敞年龄相差只是二三岁,从小与专敞一起祸福同担的他听专敞说要一个人去烧掉羌军的粮草,心里总是放心不下,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莫青锋的脑子里,也在盘算着明天要如何去协助专敞的烧粮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