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7400000006

第6章 李鸿章的诗

李鸿章被蒋廷黻称为中国十九世纪最大的政治家,他曾以“年家子”身分到曾国藩门下受业(其父文安与国藩同年进士),一生事业皆发轫于曾氏幕中。故国藩逝世,鸿章挽联的下联是,“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表明了师弟之谊,并以接班人自居。

这个班接得怎样,从职位、名分看,是接稳了的。不仅曾氏的军事指挥权和两江、直隶两处总督印信都移交给了李,而且二人一封侯一封伯,一做到武英殿大学士一做到文华殿大学士(清朝不设宰相,大学士即称相国),死后一谥文正一谥文忠,也差堪步武。若从立德立功立言看,在德行上历来皆褒曾贬李,此与人们心目中曾不要钱而李“好货”不无关系;论功绩则时势既殊,标准亦异,只能由历史学家评说,蒋廷黻自然也算一家;这里想谈的,不过是“立言”方面的一点点罢了。

十多年前在京西参加古籍整理出版规划会,国务院正式批准的规划是影印《曾文正公全集》和《李文忠公全集》原刻本,再另行编印集外文。我当时不很赞成这个主张,其实它也不无道理。因为全集本不是要普及的书,原刻本的编者又是黎庶昌、吴汝纶等高手名家,并不陋劣。如果影印,可以大大降低书价,缩短出版时间,特别是可以避免重印无法避免的错讹(不管编辑如何能干负责,也无法包办录入、校对一切事务)。这些当然都是题外话,可是当时为了准备讨论,我曾赴北图检阅过原刻本,发现二者有一绝大不同:曾集一百四十卷中,有七十卷是创作和编辑的诗文,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另一半才是奏稿、书札和批牍;李集一百六十五卷,则全是奏稿、函稿和电稿,其中固亦有蒋廷黻所谓“最具历史价值的文章”,但是学术文和抒情文却一篇也没有。难道真如有的人所说,曾国藩有学有术,郭嵩焘有学无术,李鸿章有术无学么?

假如由现在的人事部门来考核,李鸿章的文化程度和学历都不亚于曾国藩,他也是学而优则仕的正途出身,成进士时年龄比曾还小四岁,后来又同样进了翰林院(入翰林对书法和词赋有特殊要求,须写作俱佳)。看来他不是不能诗文,只是他的全集没有收诗文。五十年前读“国文”,曾氏的散文读过《原才》和《欧阳生文集序》,韵文读过《五箴》,李氏的诗文则在多如牛毛的近人选本中也不得一见,岂非全集不收,流传不广的缘故么?

去年张爱玲死后,闲中忽发兴趣,想查考一下这位才女的家族文学史,找来她祖父张佩纶的诗集看后,又想找她外曾祖父李鸿章的诗看看,图书馆电脑中却总也找不到。乱翻清末民初的笔记闲书,在李伯元的《庄谐诗话》中发现了几首,又觉得南亭亭长的东西不好作为依据。好不容易才在广东大学图书馆张白影君帮助下借到几册旧刻本,乍见大喜欲狂,因为全是踏破铁鞋无觅处的李鸿章的诗赋文章,而为《李文忠公全集》所未收的;但书已残破,没有题签,没有扉页书牌,也没有序跋。于是又找北图张英安、李森两位女士咨询,最后才弄清楚,原来在光绪末年全集付梓之前,鸿章之孙国杰曾“家刻”过一部《合肥李氏三世遗集》,收入其曾祖文安、祖父鸿章、父亲经述三人的诗文,分送戚族。《遗集》共十二册,前有“门下士秦际唐”和“外孙张士珩”两序,一作于光绪甲辰,一作于光绪乙巳,张白影君借给我的,正是其中属于鸿章的一部分。此系“家乘”,故刊刻比全集为精,印刷则似较少,后来又一直没有重印过,孤陋寡闻如我者自然无从见到。

《遗集》收有鸿章所作赋十四首(曾氏全集收赋两首),文五十二篇,诗一百三十九首,诗文数量虽不及国藩,也不算很少了。最早的诗作于鸿章二十岁时,如《入都》之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须捷足随途骥,那得闲情逐野鸥。

笑指芦沟桥畔路,有人从此到瀛洲。

“少作”自然难免浅露,但诗律完全合格,“意气”也很轩昂,强烈地表现出一位入京应试的青年人对事业和功名的追求和渴望。

这样的诗,曾国藩是不会作的,即使作了,也不会留着入集的。他于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写给老弟的信中道;“四弟之诗,又有长进,第命意不甚高超,声调不甚响亮。命意之高,须要透过一层,如说考试,则须说科名是身外物,不足介怀,则诗意高矣;若说必以得科名为荣,则意浅矣。举此一端,余可类推。”其实曾李同为功名中人,并无二致,曾氏论诗时的“命意”固然较高,矫情之处也就多少显露出来了。

鸿章三十五岁入曾军幕,有《随曾帅西征示家人》四首,其二云:

谁表中原再出师,东川士马尽如貔。

丈夫重义轻离别,历惯风波不险巇。

豪情依旧,却显得老练些了。

第二年他在《感事呈涤生师》的一组诗中,写下了“风高劲草犹披拂,岁晚乔松待护培”,“往事悠悠同逝水,诸公衮衮共扶轮,杜陵流落江湖久,老向人间逐后尘”和“春茧吐丝终自缚,冻蝇钻纸总难通”这样的句子。据李鸿章年谱介绍,“文正以公少年科甲,志高气盛,难于驾驭,必有以折之,使之就范”,诗中也仿佛透露了些这方面的信息。曾于驾驭人才富有经验,李则桀骜不驯,不免牢骚,他的这首诗比较真实地抒发了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也就是所谓诗言志吧。

据我这个不懂诗的人看,李鸿章有些诗是写得比较好的,如《龙潭阻风怀彭雪琴》:

秋风纵酒浔阳郭,夜月联吟赤壁舟。

往事隔年如昨日,故人击楫又中流。

万篙烟雨楼船静,六代江山画角愁。

不见元龙湖海气,卧闻凉吹撼汀洲。

《抚州晚霞楼宴集》六章之三:

二十学书剑,北登黄金台。

三十负弓弩,弃官归去来。

蚍蜉妄拟撼大树,奋张直起蛟螭怒。

濡坞沙堤云列屯,巢湖战舰月横渡。

矛头盾鼻作生涯,一椎不中再椎误。

流光瞥眼倏惊电,青春不回绿鬓变。

送尽茫茫几辈人,中夜起舞泪如霰。

灞陵猎马着短衣,昨梦封侯今已非。

南浮富春下彭蠡,山川辽绝音问稀。

任人呼牛或呼马,长醉不醒胡为者?

这些似不比曾国藩的诗为差,虽然二人学诗的门径不同,诗体诗格都不同。

后来李鸿章办洋务,使欧美,有些诗的题材是曾国藩所不能有的,如《寄越南王》、《伦敦火车道中》、《荷兰海口》、《随醇邸巡海》、《南苑海淀阅操》之类。《寄越南王》末联写自己的态度是,“垂老伏波犹矍铄,五溪南去不胜情”,表现的大国主义态度虽然不妥,汉奸帽子总戴不上。又如《阅操》中一联云,“破阵兰陵盖世雄,赋诗横槊两难工”,和咱们的老帅诗词一比,也可以看出翰林公毕竟不同。

英国诗人布莱克(William Blake,比李鸿章早生六十六年)说,没有男女之间的情爱,便没有诗。咱们中国自《国风》、《楚辞》至唐诗宋词,亦莫不如此,只有曾国藩集似是例外。鸿章集中则有《七夕咏牛女》等篇,其《江上曲》应该说是一首较好的情诗:

春尽怨流水,花娇怜晓寒;

握手不忍别,况复行路难。

赠我连环玉,报君同心结;

同心不同住,江涛为呜咽。

思君若春潮,昼夜来无时;

潮来借雨添,君来待风吹。

江草碧如带,江树绿如油;

心随樯燕去,拍水双双浮。

还有八首题为《追悼侍姬冬梅》的绝句,太多不具录。

在十九世纪以前,中国士大夫纳妾狎妓都是常规,不触犯道德,更不触犯法律。看过《红楼梦》的都知道,作古正经如贾政,于王夫人之外,也还有一个赵姨娘一个周姨娘。精通东西文化的辜鸿铭,甚至说中国人之召妓,正如西洋人之求爱;中国人之娶妻,则如西洋人之宿娼。故赠校书、悼亡姬都是中国爱情诗的正宗,杨玉环、李香君、小凤仙则是中国爱情戏的主角,李国杰将他祖父大人“追悼侍姬”的诗收入《遗集》自无不妥,不过由曾门四大弟子之一所编的《李文忠公全集》不收诗文,是不是与此多少有关?

曾国藩也纳过妾,第一个妾买来一年多便死了,却未在其诗中留下任何痕迹。最有意思的是,他想纳妾,却说是为了挠痒痒,咸丰十一年十月十四日与澄弟书有云,“癣疾如常,夜间彻晓不寐,手不停爬,人多劝买一妾代为爬搔”。此其所以为“文正”欤,李鸿章“忝为门生长”,这方面却比老师差远了。

同类推荐
  •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引领思想 共话成长: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指导手册

    作为全国10家青年分类引导试点工作单位之一,本书系统总结浙江大学开展青年思想引领工作的认识、做法、成效和经验,集中整理各院系在思想引领工作中形成的经典案例,全面反映浙江大学各级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大学特色的共青团组织近年来工作时间和创新,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共青团工作体系。
  • 倾听传媒的声音

    倾听传媒的声音

    本书为近三年来浙江省新闻出版行业的深度报道文集。本书包括2008年以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一系列重头稿件,如《浙江民企抢滩海外传媒市场》、《钱江报系:风正一帆悬》、《杭州全力打造出版传媒高地》、《新闻出版:杭州市文创产业核心》等等100多篇。此外还有一部分书评和媒介人物专访。这些稿件呈现了浙江新闻出版界第一线的经验和探索。
  •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电视传播思想力:在中国传媒大学听讲座

    本书以电视传播思想为核心內容的讲座文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应景而设的,而是一种学术的习惯,一种思想力的凝聚——试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申,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室里,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锐度的名师讲座在每周五的下午总是准时而热烈地进行着,热烈于每每现场里的学术氛围,热烈于人人脑海中的思考延伸……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新闻学十年(1998-2008):多元与分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雅世之恋

    雅世之恋

    本文主要讲述了一位小女孩,身上有一个淡淡的茉莉花胎记,刚出生家里破产,而她又患了病,父母没钱怕养不活她,便把她送给了一位富人。几年后父母成了世界首富,便去接小女孩回家故事,想要知道后事,就进来看吧!
  • 特科院

    特科院

    本故事讲述特殊生命科学研究院里一群异能不死者为维护世界秩序所做的种种努力,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愉快有趣的阅读感受。
  • 你好,继子

    你好,继子

    我爱他!但我却不能爱他!一场车祸将她从爱人身边夺走,也许是她对他的执念太深,一朝重生她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却是以继母的身份!看着眼前缩小版的爱人,她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慕枫,这是小林阿姨,以后她就是你的妈妈了。”“林夜,这就是咱们的儿子慕枫,以后还要你多照顾他。”照顾他我当然愿意,一百个愿意!不过妈妈什么的,可以让我再去死一死吗!!!
  • 国妖传

    国妖传

    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帝国倾覆之后,生灵涂炭,群魔乱舞。小道人身有隐疾,本为寻医问药证大道,却卷入红尘世间一怒拔剑,从此成就灭妖传说。
  • TFBOYS之剪不断的爱恋

    TFBOYS之剪不断的爱恋

    “俊美绝伦,脸如雕刻般五官分明,有棱有角的脸俊美异常。”这是苏晓栀第一次见他留下的印象;"一张坏坏的笑脸,好像一直都带着笑意,白皙的皮肤衬托着淡淡桃红色的嘴唇,俊美突出的五官。”这是苏晓栀第一次见他感觉到的;“光洁白皙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长而微卷的睫毛下,幽暗深邃的冰眸子。英挺的鼻梁,像玫瑰花瓣一样粉嫩的嘴唇,他的立体的五官刀刻般俊美。”只是苏晓栀第一次感受到的。三个男生同样完美,却为她负天下不负晓栀。苏苏声音,晓晓微风,淡淡栀子,除了这三个男生,她又飘进了谁的心里?我们并不知道。苏晓栀,这场爱情的女主角,同时也是这场战斗最后的赢家。嘘…你们愿意竖起耳朵来倾听这个唯美而又凄凉的故事吗?
  • 神级道士系统

    神级道士系统

    【喜剧无厘头功夫灵异】【最新免费热书】温馨提示:本书打开方式参考林正英僵尸片和星爷电影,文风逗比,欢乐,区别于传统灵异,誓把无厘头灵异进行到底。
  • 四极大宇宙

    四极大宇宙

    科技时代远去,神话时代来临。生死搏杀,弱肉强食。强者生,弱者死。强者掌控命运,纵横四海。弱者被命运掌控,受人欺辱。
  • 苍蓝钢铁的琶音之未来机甲

    苍蓝钢铁的琶音之未来机甲

    讲述的是在公元2055年,人类与海雾和睦相处之后的星历4000年,一个名叫龙头的组织大肆的破坏世界,并抓捕海雾的人进行实验,星海学院为了对抗龙头找到了海雾的统领,与之展开了战斗
  •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