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83300000005

第5章

创发大愿名初发心 修经三大劫名长时修。恒行不断名无间修。于行恭敬名殷重修。无行不修名无余修。依此五修辩五精进

远离粗重调畅身心等者。粗重有二。一者二障。二者种子。立粗重名。性无堪任违细轻故。二者二障种子所引身中无堪任性。此与五蕴不一不异。而离五蕴无别自性。此令身心惛昧沉重无所安和。违细轻故亦名粗重。今此文中所远离者说后非前

令所依止转安适者。即释前文转依之言。前文所言转依为业者。非为佛果转依之义。与彼十种转依别故。此中依者即所依止身及心也。所言转者。转去不安至适故名转依

平等正直无功用住等者。言平等者辩舍初位。由舍令心离沉掉等不平等性故。初证得心平等性。言正直者辩舍中位。又由舍故令平等心远离加行自然相续。次后证得心平直性。无功用住者辩舍后位。复由舍故令正直心于诸杂染无所怯虑。最后证得无功用住性。具此三义简三受中所有舍受故名行舍

虽皆善收而无别体者。欣谓欲俱无嗔一分。于所乐境不增恚故。厌谓慧俱无贪一分。于所厌境不染着故。不悭矫等当知亦然。不慢即是惭一分摄。若崇重彼不慢彼故。不疑即是正慧所摄。以正见者无犹豫故。不忿恨等即无嗔摄。正对忿等嗔一分故。覆诳谄等既以贪痴一分为体。不诳谄等即无贪痴一分所摄故皆善收。而无别体相用无别而不别立

十与五受皆得相应者。受相应门。修苦行时由有信故。忧当来世堕恶趣故。信有善果心喜乐故。于平等时亦有信故。于信既尔。余可例知

皆学等三者。学等分别门。此三学义大小乘论虽皆具说。宽狭有异。且如小乘一切有宗。学人身中有为无漏总名有学。无学身中有为无漏皆名无学。一切有漏及诸无为总名非学非无学法。今大乘宗稍宽于彼。学人身中有为善法皆名有学。无学身中有为善法皆名无学。所余善法皆名非学非无学法。今此所说十一善法当知亦然。随在有学无学身中及余身中而得名故

非见所断等者。三断分别门。以此信等通有无漏故。通修断非所断摄。若虽有漏不迷理故非见所断。而迷事故是修道中渐次而断。若无漏者是正所修非可应断故非所断

谓由爱力取蕴生故者。释前生苦为业之义。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取蕴即是一切苦因。即此取蕴先从爱生。故说非爱不受生等

谓由无明起疑邪定等者。此释杂染为所依义。一切杂染有其三种。一烦恼杂染。二业杂染。三生杂染。此中所言疑及邪定。贪等烦恼诸随烦恼。是烦恼杂染。此中邪定即是五见。贪等即是嗔之与慢。所言业者即业杂染。业谓三业。福业非福业及不动业。福业者。欲界人天总业及五趣别业。如地狱中暂遇凉风触身等。又如地狱诸苦轻微名为善业。如不断善等。非福业者。三恶趣总业及是别业。不动业者。诸感色无色异熟能招后生。杂染即是烦恼及业所感异熟果也

此慢差别有七九种者。言七慢者。五蕴论云。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卑慢。五邪慢。六我慢。七增上慢。言九慢者。如发智论第二十卷俱舍十九大毗婆沙百九十九。皆说慢类有其九种。谓即我胜。我等。我劣。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我

谓依三品我德处生者。依于三品起四慢类。依下中品而起一种。谓即是慢。于劣计己胜。于等计己等。心高举故。于中上品而起一种。谓即过慢。于等计己胜。于胜计己等。心高举故。依上品起二。谓慢过慢及是卑慢。谓于己胜计己为胜。于多胜己计己少劣。心高举故。于我起一。谓即我慢。以于诸行妄执为我。心高举故。于德起二。谓即邪慢及增上慢。以实无德计己有德。用邪思惟令心高举。若于殊胜所证法中未得谓得。令心高举。此显七慢所生依处。若说九慢生依处者。若依俱舍及发智论。从前七慢三中离出。谓从前慢过慢卑慢。言我胜者即是过慢。言我等者谓即是慢。言我劣者即是卑慢。有胜我者即是卑慢。有等我者谓即是慢。有劣我者即是过慢。无胜我者谓即是慢。无等我者即是过慢。无劣我者即是卑慢

一切见趣所依为业者。一切见者。六十二见者约过去为二十句。执过去云。一如去。二不如去。三亦如去亦不如去。四非如去非不如去。未来二十句。一未来有边。二无边。三亦有边亦无边。四非有边非无边。现在二十句者。一现在常。二无常。三亦常亦无常。四非常非无常。断常二见以为根本。三世各二十。兼本成六十二见。趣谓意趣。六十二见皆有意趣。总名见趣。皆用身见为所依处。故名见趣所依为业

此见差别有六十五等者。此等皆依五蕴之上执我我所成此二十句。六十五等二十句者。且依色蕴而有四句。一色是我。二我有诸色。三色属于我。四我在色中。初句是我。余是我所。色蕴既尔。余蕴例然。五蕴各四成二十句。六十五者。以色为头执色是我。以余四蕴而为我所。有十三句。谓色是我受是我璎珞是前有义。受我僮仆即前属义。受是我窟宅即前在义。想行识蕴皆亦如是。四蕴之上各有三句。三四十二。是为我所兼色是我即十三句。次受是我历余四蕴而为我所亦十三句。五蕴共成六十五句。此等是前六十异论。第四计我实有宗也

有执前际四遍常论者。长阿含经梵动品中。及瑜伽论八十七卷。虽皆具说有少不同。今依瑜伽显此义云。谓依静虑得宿住念有上中下。见有远近计前际常而有四论。一忆过去二十劫成坏。二忆过去四十劫成坏。三忆过去八十劫成坏。其中众生不增不减。以此故知我及世间皆悉是常。四以天眼见诸众生。从前世间至后世间无断绝故。计我世间皆悉是常。即前诸法皆常宗也

四一分常论者。一者有从梵天没来生此间。由修定故得宿住通。观前来处。梵王犹在不见初后谓常住。我来生此是其无常。故知世界一分常住。二闻梵王有如是见。四大种是常。心是无常。或同彼忍或展转闻。我将梵王以为定量信其所言。故知世间一分是常。三者有从戏笑天没来生此间。得宿命通。报彼诸天不戏笑故在彼常住。我由戏笑来生此间。故知世间一分常住。四者有从愤恚天没来生此间。得宿住通。执彼诸天不极愤恚在彼常住。我由愤恚来生此间。故知世间一分是常。此亦诸法无因宗也

及计后际有想十六等者。此依阿含梵动品说。且初有想十六论者。以相对色有其四句。对边无边有其四句。对苦对乐有其四句。对想多少有其四句。四四共成十六句义。第一对色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色有想。二无色有想。三亦有色亦无色有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有想。第二对边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边有想。二无边有想。三亦有边亦无边有想。四非有边非无边有想。第三对苦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苦有想。二有乐有想。三亦有苦亦有乐有想。四非有苦非有乐有想。第四对想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其一想。二有苦干想。三见境狭故有少想。四缘境宽故有无量想。是为十六有想论也 无想八者。对色有四。对边无边亦有四句。对色四者。一我此终后有色无想。二者无色无想。三亦有色亦无色无想。四非有色非无色无想。第二对边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边无想。二无边无想。三亦有边亦无边无想。四非有边非无边无想。既无想故不可说为苦乐一多。故唯八句 所言俱非有八论者。对色有四。对边无边亦有四句。对色有四者。一我此终后有色非有想非无想。二我无色非有想非无想。三者亦有色亦无色非有想非无想。四者非有色非无色非有想非无想。第二对边无边有四句者。一我此终后有边非有想非无想。二我无边非有想非无想。三我亦有边亦无边非有想非无想。四我非有边非无边非有想非无想。既非有想非无想故。故不可说有苦有乐一想多想。故唯八句。此等皆是计我实有宗也

七断灭等者。我未死时有粗色身。四大所造住持未坏。尔时有病有痈有箭。若我死后断灭无余。尔时我善断灭。如是欲尘诸天。色尘诸天。无色空处无色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悉皆断灭。是故名为七断灭论。即前死后断灭宗也

谓谤因果作用实事者。言谤因者。谓无施与无爱养无祠祀无恶行无妙行。言谤果者。谓无恶行无妙行所感异熟果等。谤作用者。无此世间无彼世间无父无母。坏实事者。谓无世间真阿罗汉。即是因果皆空宗也

有执前际二无因论者。谓依世定不正思惟见不相续以为因故诸内外事无量差别。故作是思。我及世间无因而生。即前诸法无因宗也

四有边等不死矫乱者。四有边者即前第九边无边宗。不死矫乱即四不死矫乱宗也

或计自在世主释梵等者。自在即是大自在天。世主即是四大天王。释谓常释。梵谓梵王。余物类者。微尘时方本际自然虚空等类。为常为恒无有变易。总是诸法皆常宗也

或计自在等是一切物因者。执自在天能生诸法。等即等取大梵王等。亦是世间一切物因。即是自在所作宗也

或有妄执诸邪解脱者。执非想天及非想地为解脱处

或有妄执非道为道者。除见已外妄执诸法为正道者。皆是妄计清净宗也

谓于诸见及所依蕴等者。执所起见是为最胜能得清净。见既如是。依身起见。此见所依五蕴之身。亦是最胜能得清净。既执自身为胜能净。则于他见执为下劣非胜能净。从此即起种种斗诤。故此见取即是斗诤法

谓于随顺诸见戒禁等者。前既执见为胜能净。随顺诸见而受戒禁。即执此戒及戒所依五蕴之身亦为胜净。名戒禁取取者执也

生在下地未离下染等者。下上地惑粗细悬殊。下惑未断上惑不起。要伏下惑上惑现前。此总说已别分别者。如初静虑名为下地。修第二定未得根本退生自地。是故名为生在下地。未能舍离初静虑惑。第二静虑烦恼不生。若得二地根本定者。伏初静虑下地烦恼。第二静虑上惑现起。于二静虑下上既然。三四静虑四无色定。伏下起上当知亦尔

生第四定中有中者由谤解脱等者。此显生上起下分别发业烦恼。婆沙论说。昔者有一少闻苾刍。不学经论直修定得初静虑谓得初果。乃至证得第四静虑谓言我得阿罗汉果。既得彼定合生彼天。后命终已将生彼处。于中有身便起谤言。夫阿罗汉生分已尽。如何今者我有生耶。故知世间无真解脱。但是智人虚妄所说。由谤解脱便即变作地狱中有堕于地狱。既彼中有属第四禅。所起谤毁乃是下地发业烦恼。故生上地能起下地分别烦恼

身在上地将生下时等者。此显上地起下润生俱生烦恼。谓从上地将生下时。先须起爱润下地业然始下生。经说非爱不受生故。既润下业而起下爱。故知上地起上润生俱生烦恼

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慢等者。此显我见边见及慢得缘上义。此三烦恼约俱生者不能别缘。总缘上界为我我所执断执常。持彼地法而生于慢

余五缘上其理极成者。言余五者。一痴。二疑。三邪见。四见取。五戒取。而此五种大小乘教皆许缘上。以共许故而言极成

说生上者于下有情恃己胜德而陵彼者。瑜伽论五十九说。生上地者于彼下地诸有情所。由常乐静具胜功德。自谓为胜而陵蔑也

总缘诸行执我我所断常爱者等者。此显上界俱生身见边见及爱亦缘下义。谓俱生见不能别缘。是故总缘下界谓诸法为我我所。执断执常而起爱也

疑后三见如理应思者。谓下苦等为有为无。故知有疑即拨为无。是邪见摄。执彼欲界所有见戒为胜为因故有二取

而真见道总缘谛者。见道有二。一真见道。谓即正体无分别智。从前加行无间而生。亲证二空亲断二障。初照理故故名见道。二相见道。即是后德无分别智。从真见道无间而生。法真见道无间解脱。断惑证理亦名见道。此真见道是无相故。总缘四谛所有真如。一无间道通断四谛。分别烦恼一时顿断

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等者。以此十种皆迷苦集起诸邪见。是彼因缘所依处故。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涅盘界起悬崖想生大怖故

身边二见唯果处起等者。此释二见唯迷苦义。谓二迷苦有其二因。一身边二见行想粗浅非强审故唯果处起。二别空非我属苦谛故。谓空非我有通有别。通即四谛皆空。非我非我所故名之为空。皆无我故名之非我。别谓苦谛有漏五蕴非我性故名为非我。非我所故说之为空。身见别迷有漏五蕴空非我故执我我所。边见别迷有漏五蕴执常执断违生灭故。是故二见唯迷苦谛

谓疑三见亲迷苦理者。谓疑苦谛为有为无。身见执我迷无我理。边执断常迷生灭理。邪见拨无现当皆苦。是故四种亲迷苦理

二取执彼三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者。此释二取疏迷苦义。谓彼见取执前三见。戒取执彼诸见。戒禁及所依蕴为胜能净。由隔亲迷三见起故。故是疏迷非亲迷也

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等者。此中所显贪嗔慢三非亲迷谛。自见谓即自身所起前之三见。眷属即是与见同时心心所等。他见即是他身所起前之三见。眷属同前。即于自见及彼眷属而起贪爱。若于他见眷属起嗔。于自他见眷属起慢。故言如次随应起也

相应无智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等者。言无智者即是无明。然其无明总有二种。一者相应。通与六识诸惑俱者。二者不共。不与诸识诸惑俱者。然此不共复有二种。一者恒行。唯在末那。二者独行。唯在意识。然此独行又有二种。一者是主。非贪等俱独迷理者。二者非主。非贪等俱忿等俱者。此中相应既诸惑俱随。同诸惑亲疏迷谛。若与亲迷惑相应者即亲迷谛。若与疏迷惑相应者即疏迷谛。此中所说不共无明。即独行中为主之者。唯见所断。亲迷谛理。

同类推荐
  • 万善同归集

    万善同归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雷法议玄篇

    雷法议玄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褚氏遗书

    褚氏遗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芦浦笔记

    芦浦笔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强追邪魅女进行时

    霸道总裁强追邪魅女进行时

    女主苦熬几年青春终于成功重生,去找他的青梅竹马,不料竟成捉奸,偶遇霸道总裁,一场场尴尬爆笑全场,身边个个帅哥男神成跑腿,看女主校花如何美翻全场
  • 早点起来

    早点起来

    无聊所写,无聊勿视,好吧!就是对边上事的小小过渡
  • 癫魔大帝

    癫魔大帝

    一代神帝后人,却因为仇家报复家破人亡,被迫流亡下界。前辈我踩,天才我拍,世间皆以我为魔,那我就是魔,且看一个被封记忆,身兼家仇的少年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癫魔大帝!
  • 花花魔王

    花花魔王

    不想写看正文太麻烦脑子都想炸了以后想好了再补上去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南城有祁

    南城有祁

    祁琏从未想过,她会如此爱着一个人。祁琏也从未想过,她会那么轻易的就忘记一个人。我爱你,从此万劫不复。他的双手是否能拯救我,能让我走出这深渊?
  • 空间旅行见闻录

    空间旅行见闻录

    小龙女在优优视讯搞怪嘟嘴卖萌唱歌?王莽在考研机构口沫横飞大讲汉书?吕布在黑砖厂挥洒汗如雨赚辛苦钱?……某主神:这些没有劳工证的人都很危险,张毅,你把他们送回原来的世界。张毅:这么累的活儿,你让我去做有啥好处?某主神(挤眉弄眼):成为上帝怎样?权利、财富、女人都属于你……张毅(猥琐一笑):那小龙女……我可以……嘿嘿嘿……某主神(翻翻白眼):你这么贪心,那看你的本事咯……按上大红印,张毅才发现自己真正上了贼道,只有一条路走到黑。ps:书已签约,放心收藏。
  • 音乐少女追夫记

    音乐少女追夫记

    顾玖柒,一名目前在最有名的酒吧里的驻场歌手,后来学校为了应付不久后的省级学生音乐舞蹈评选会,于是就组建了两个乐队四个舞蹈队。在表姐安夏的推荐下进入了乐队担任了主唱。什么?和自己闹绯闻的好好同桌同学以及班长也要去?去就去吧,管不着,但是你是来埋汰我的么?斯斯文文的你玩什么架子鼓?玩就玩了你还玩的那么好你爸妈知道么?!作:顾孽修改:墨玖图:闻人语
  • 吸血鬼殿下的专属宠儿

    吸血鬼殿下的专属宠儿

    她,是上帝的宠儿,而,因为‘情’,而被上帝打下凡间,却不知打下的是吸血鬼的家,又因为‘情’给变成X市X氏的千金,却又因为‘情’变成杀手她的一生会不会因为‘情’这个坎坷给终此一生?(请看正文)
  • TFBOYS之我们说好的十年

    TFBOYS之我们说好的十年

    『正文已完结』主线:奶源篇末语:脆弱的爱情已经受不了摧残,已经回不到当初的原点。『分线完结』分线:小凯篇末语:你的背后一直有我。分线:千玺篇末语:感情总是很容易破碎,但我们是个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