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60200000017

第17章

论。复次依是至一行三昧 释曰。上显第一修止方便。次下第二修止胜能。于中有二。初显三昧能知真义。后显真如为三昧本。此初也。依是等者。初胜能相者体也。谓一切下次显其义。佛与众生释法界字。皆意所知差别故。平等无二释一相字。凡圣同真无异体故。即名已下后显名也。此释知字能知法界一相心者是。即名为一行三昧。一谓真如。是三昧境。行谓行解。是三昧因。以此三昧有知真。如是一之行经名一行三昧。是故文殊般若经说。法界一相系缘法界是则名为一行三昧。入此三昧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新论名为一三昧。相谓行相义差别也

论。当知真如至无量三昧 释曰。此显真如为三昧本。谓此真如是三昧体。三昧乃是真如之因。一切三昧随真而生故。说真如为三昧本。真如既是三昧根本。若依真修行名真如三昧。依此复生多诸三昧。此观真如三昧体故。得者其三昧根本处。故诉论意同但文前后

论。或有众生至男女等相 释曰。显胜能竟。次下第三辨其摩事。于中有二。先略。后广。略中有二。光障。后治。此初也。无善根者。此举障因。谓无增上善根力。非谓常无善根力也。故新论云善根渐少。则为已下显能障者。魔谓天魔。性乐生死。则他化天有别住空。谓此众生是其所属悬出其境。故为障也。鬼谓魑魃性多虚诳即等是其神。谓精媚。性多弊恶。即时等多住冢等。则诸外道及佛法中无惭愧者堕此类中。由习故憎嫉行人故为障。今堕邪道。是故名为外道鬼神。久有正信。彼修行者今举障故说也。或于已下举其性相。如前三类皆能变作三种五尘坏人善心。现形恐怖者。如新本言。或现恶形以怖其心。或现端正男女者。如新本言。或现美色以迷其意。言等相者。释者即是中实五尘乱人心者。新论无此等相之言。便言或现天等形相。亦无当念唯心等语。观此文契新论应善。一重魔事足显障深。广略 陈实为烦重。以是译者妄加文耳

论。当念唯心至终不为恼 释曰。此略辨谓也。一切诸境尚唯自心。何况尘中境非心也。是故观察唯心之理境自哉不能娆乱。魔境皆依动念生。故观察唯心非彼知故。此则通明谓魔之法。别门显者。广如禅经及顗禅师止观门说。而有更明别谓魔法文鄙极。更非论意。不能繁叙。学者知之

论。或现天像至是真涅盘 释曰。次下广辨。于中有二。先辨魔事。后显对治。初中显其十事五对。此即第一所现形声对也。以天魔等能作如是佛等形相惑乱行人。信惠微者妄有求美现本心便向邪道。是故佛诫依法不依人。若说已下显者言声。以六法门或乱行者。法门万差同归一如。正念趣真法门盛明。若失其本驰散法门。动念现生而魔得便。故魔以此惑乱行人。故诫依义不依语也

论。或令人知至名利之事 释曰。此第二所得通辨对也。知宿命等即宿命通。知未来事天眼耳通。得他心知则他心通。新论但名他心事。辨才无碍得辨魔等神力加被。众生得此曰证得。为已有便生喜动。我慢心生贪着名利坏善行也

论。又令使人至种种牵缠 释曰。此第三所起惑业对也。言多睡者。新论名为恒乐昏寐。此下更有久不睡眠。此中文阙。生于不信多疑虑者。于自所修或自毁谤或一如疑虑。种种牵缠者。新论名为溺情从好。余文可解

论。亦能使人至使人爱着 释曰。此第四所成定住对也。此中非真三昧。即新论说为或令证得外道邪定。此中初举多曰定中得美饮食。使人爱着。若准新论。或复劝令受于女色。使人爱着。皆有此事译者互举

论。或亦令人至颜色变异 释曰。此第五所变念色对也。颜色变异者。如斯论云。使其形容或好或丑。此下更说。若为见诸烦恼所乱。即彼退失往昔善根。译者取言广略异故

论。以是义故至是诸业障 释曰。上辨魔事。此显对治。行者常应观察等者。此初劝观不堕邪网。谓修行者。初学是法自内善微业障尤重故。或外魔现法利相行者令堕其中。若在定中见如是相。当于观察乐苦。今其离心却堕邪网。当勤正念不取等者。此后示其障之法。谓有如前时但自修习。本所修行常无动念。名勤正念。住正念故发生知惠了法。即心更何所取。知心即如受何能着。是故名为不取不着。既无取着。不应弃舍。所以然者。所现诸相有二种故。一随业障诸魔鬼等者令退堕所现邪相。二由善根诸佛菩萨者令色趣所现正相。若有取着既堕邪网。若作弃舍恐无色趣。是故但应平等定住。由于前境不取舍故。非但能灭业障。所现兼亦显发善根正相故。心取着我正成邪。若不取着。因邪显正。故智度论断此义云。若分别境相即是魔罗网。不动不分别是则为法印。由不着故业障所起所有邪相无不远离。故言远离是诸业障。故新论云。是故唯应审谛观察。当作是念。此皆以我善根微薄业障厚重为魔鬼等之所迷惑。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灭远离诸相。理实于相不取不舍。其所现相有灭不灭。而新旧论说有异者。各依一相亦不相违。而有于此说。以三法辨其邪正。以定研磨依本修。谓知慧观察配释此文。恐非切要。烦而不取。知者当知

论。应知外道至恭敬故 释曰。上辨魔事次下第四简止真伪。于中有二。初举外内二定以别邪正。后举理事二定以明真伪。前中又二。先明邪定。后显正定。此初也。前言使人得诸三昧是外道所得非真三昧者。以外道定皆不能伏分别烦恼。又亦不离俱生烦恼。亦不伏所知障故。恃敬问定而生。齐举故云不离见爱慢心。由不能伏五住灭故。内着邪定外贪名利。故言贪着世名利等。既彼邪定有如是相。是故觉知应舍离也

论。真如三昧至渐渐微薄 释曰。此显内定是正也。真如三昧不住等者。此显在定能顺真体离二取相。要离二相入真三昧。是故不起能见真心。乃至不起所得真相。故新本言离一切相入真三昧。心相既离。真相亦尽。无异见等。乃至已下后显出定。能顺真用。真用有二。所谓损益。由定契真益。真净用故。出定时勤修善品。亦示慢善而为垢障。故言出定亦无懈慢。故新本言。殊胜善根随顺相续。离诸障离起大精进恒无断等。由顺真用损惑种力故。出定时现惑不起。故言烦渐渐微薄。故新本言。从于定起诸见烦恼皆不现行。以三昧力坏种故。由修此定有损益力得入种姓不退位中即损力益能转道也

论。若诸凡夫至无有是处 释曰。次对理事二定以明真伪。于中有二。初明理定是真。后显事定是伪。此初也。谓诸外凡十信人等修行大乘菩萨行者莫不皆依真如三昧得入十住种姓位中。除此更无能入之道。故云不习无有是处。如来种姓有其二种。一者本住。谓众生身本觉。真性即是始觉。如来之种本来有故。二者始起。谓初住上位如来家。当体佛位。是为佛种。今方起故。今此得入如来种者。即是始起如来种也。然此种性复有六种。一习种性。谓十住位。由习信故。其此位中不退大乘定成佛故。二性种姓。谓十行位。久习成性至此位中不退行即向佛位故。三道种姓。谓十向位。修二定道至此位中不退观照向佛智故。四圣种姓。谓十地位。由观照力至此位中得真圣道成佛位故。五等觉姓。谓金刚定。至此位中因行已满刹那断灭与佛齐故。六妙觉性。谓佛果位。诸障相净至此始觉道穷本觉故。此中初二与十三住种姓住中。性习二种其名既同。有前后者。彼则本习二义别开。因本起习。性先习后。此云于前习种以中因习成性。习先性后。性习名同而义有别。故虽前后不相违也

论。以修世间至外道见故 释曰。此显事定之伪也。何以要由真如三昧方入种不退位中故。此名言以修等也。有义。世间即五停观。诸禅谓即四静虑定。三昧谓即四无色定。皆于定境而起味着。若不皆依我见而起。如次是色无边界。外道亦得故言共也。虽诸菩萨依而发通。及起诸道而为加行故。信修非可全弃。若修此等常依善友。若离所被即起邪见。有义。但取真如三昧。余定皆名世间禅等。不须别配三界诸定。故新本言。以余三昧皆是有相外道共等。由有相故而有四过。由起味着依我见起系属三界与外道共。依此经说。一切世间动不动法不安相等。若离善知识等者。新论说为不得值遇诸佛菩萨。以余三昧未亡相故。非但无彼即起邪见。亦乃不得得遇佛等。故新旧论互举一也。若尔宁入正性离生无不皆第四静虑托最胜入见道等。若以诸静虑各有三种。一味等至。由定与彼爱相应故定得味名。二净等至。与无贪等净法相应定名为净。三无漏等至。谓出世定。非爱所味着境故。般若等经唯识等论约净无漏说。依四定登入菩萨正性离生。此据味定说。起味着依于我见外道共等。各据一义亦不相违

论。复次精勤至十种利益 释曰。次下第五示止利益。于中有二。初总标。后别释。此初也。后世利益不可具陈故。今显其现世利益

论。云何为十至之所护念 释曰。次下别释。别释十种。即分为十。此初也。由修三昧正因相应生如来家而得根熟。故蒙诸佛所护念也。故有论云。善护念者依于根熟菩萨说等

论。二者不为至所能恐怖 释曰。由修三昧。正智相应。知境本空。知心无念。不为魔等现形恐怖。又诸魔者乐生死。此能不怖而成菩萨

论。三者至之所惑乱 释曰。外道者乐诸见。由修三昧诸见不动。故不为彼所惑乱也。总诸外道无过六师。各有十六所学之法。一是自学。余教弟子。总彼六师师资所学故。说外道有九十六。此如毗尼婆沙所说。而相传一似佛法。今论中举全非者。故云九十五种外道

论。四者至渐渐薄 释曰。达境唯心不诽唯境。知心无起。不谤真如。由远识如失深法故。非但不谤。不起邪业。亦了诸法无有自性故。重罪障渐得薄也

论。五者至诸恶觉观 释曰。决定证了唯识真理。不生犹豫疑惑之心。由定契理。疑惑尚无。况复更生诸恶觉观。旧名觉观。新名寻伺。觉谓求觅是寻求义。观谓观察是伺察义。然此觉观通于三性。显非余二言诸恶也

论。六者至信得增长 释曰。本觉名如。始觉名来。始本不异名为如来。由能照达一心真如无动念理成此如来。故心真如为如来境。照三昧者。虽未证真。于此理境与信增也。或即二觉名如来境。是修行人所观境故。谓未成佛始未同本。可说真如为所观境。若始同本。即是真如理知无别非所观故

论。七者至勇猛不法 释曰。能了真如佛正因。故知一切法即是涅盘。于所求果无虑不成。于已学法不怯。修行虽在生死而知幻梦。无惓而勇。无怖而猛。虽复名处亦无怯也

论。八者至他人所恼 释曰。柔谓调柔。和谓和顺。谦下为义。憍谓憍傲。慢谓高慢。陵物为义。即憍慢者。恃己成事轻蔑于他。他必轻忽。不自安忍。便生怀恨。心柔和者。谦下于他。他必珍敬。岂为轻。设过憍慢亦无怀恨。故新论云。柔和忍辱者为一切世间所敬

论。九者至不乐世间 释曰。虽未得定者。非谓未曾得也。谓说虽未常得定心。亦有出定起发心时。由前定力衰烦恼种。于诸时处不起现惑。是故名减损烦恼。故斯本言烦种薄终不现起。诸缠垢缚或不现故不乐世间

论。十者至之所惊动 释曰。若得三昧者。非谓创得也。意说。若时得住三昧。心如虚空无挂碍。故唯有广声终无惊动。故新本云。若住于定

论。复次至是故修观 释曰。上显修止。下明修观。于中有三。初明修观之意。次辨所修观相。后结观分齐。此初也。若唯修止便有四失。一心沉没失。息缘偏寂相愚痴。既非照察故为沉没。二起懈怠失。由因止息相顺惛沈。既无勇悍乃成懒堕。三不乐众善失。由偏住寂。弃所作心。懈怠相应。岂能勤善。四者离大悲失。不观苦境偏寂其心既不勤。岂怀悲济

论。修习观者至须臾变坏 释曰。以辨观相。于中有四。一法相观。二大悲观。三誓愿观。四精进观。初中有四。一无常。二有苦。三无我。四不净。此观无常除常倒也。无常有三。一粗。二细。粗谓一顿粗相生灭。细谓行愿细分生灭。今此但约粗相无常故。说有为须臾变等。言须臾者。显有为法不得久住无常之义。非谓别指三十须臾。故新论但云生灭不停等

同类推荐
  •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太子沐魄经

    佛说太子沐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孝子经

    佛说孝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ROTAGORAS

    PROTAGORA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演禅师语录

    法演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界禁药

    天界禁药

    神魂大陆,一个操纵魂威的世界。天生无法使用魂威之人,因为一颗天界禁药开启了通往传奇的旅程。禁药,充满诱惑的恶魔禁果,当他沉迷于其中之时,危机四伏的奇迹之路却在眼前拓展开来。操魂,武斗,阴谋,制药,炼器,美女,爽快,尽在其中。只需“点击阅读”+“加入书架”,给予稍许耐心,必不会让你失望。如果能喜欢,请留下您宝贵的一票!
  • 上古蛮帝

    上古蛮帝

    我要让部落的女人都给我生猴子!因为我是兽灵之王!让精灵妹子都给我捶背!让哈里兰拜服在我的脚下!要娶诺伊女神那样的老婆!我拥有征服大陆的力量!
  • 重当高中生

    重当高中生

    相差12岁的妹妹突然失踪,姐姐为了寻找妹妹,却没想到牵扯出一个重大的秘密……
  • 盛华学院

    盛华学院

    六位少年少女,她们和他们之间会发生些什么呢?
  • 神魔墓

    神魔墓

    上古时期,神魔纵横,连年征战,终遭天罚,天降神山,埋葬诸神,上古落幕。万世轮转,轮回现,诸神出,气运聚,乱世谁为天......
  • 霸气校草恋上倔强女孩

    霸气校草恋上倔强女孩

    “沫晴萱,我喜欢你!”“不好意思,我不认识你。”“你敢说不认识我!”“雷昊天!”“这不是认识我嘛!”“还有没有意思!我要回家了”“诶,别走啊,你还回答我的问题呢!做我女朋友好不好?”“不好!”。。。欢迎大家阅读,新人新书,校园恋,欢迎阅读。。。
  • 缘来爱往

    缘来爱往

    当年抓到黎源劈腿,杨艾没有手撕小三,爆打劈腿男。而是默默的回到一个人的世界,疗伤四年后为了躲他,她还跑去了离家遥远的沿海城市。结果上班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他……
  • 大女皇

    大女皇

    万物皆空,无极无道。是为无法众生诸会,神魔共舞。是为无遮太上忘情,无色无味。是为无阴灭神刀,噬魂鞭,通天锄,此乃大女皇
  • 纸舞飞扬

    纸舞飞扬

    纸、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可是在主角手里,它可以是把妹的利器,可以是发财的宝贝,可以是横行的依仗,更是杀人的利器。看主角怎么纸舞飞扬?
  • 神奇宝贝之勇者传说

    神奇宝贝之勇者传说

    欧鲁德朗城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这里有着世界起始之树。每一任波导的勇者都会从这里出发开始游历,但最终都会在旅途中发现一个继承者,然后就会带继承者回到欧鲁德朗城传承波导的勇者的称号,而这一任的勇者叫亚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