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7000000002

第2章

浙江天竺山灌頂伯亭大師塔誌銘

泗水佛弟子徐自洙頓首拜誌

維雍正六年。歲在著雍涒灘。孟夏月朔。有灌頂大師示寂於上竺焉。師本無疾。猝于月朔前一日。明示遷化。即說偈曰。生死路上。逍遙自在。稱觀音佛。往生蓮界。蒙佛授記。圓通無礙。依佛願力。度生億載。翌日日正午。沐浴辭眾。趺坐合牚。西向而逝。越六日入龕。色如生。異香滿室。觀者萬人。咸羅拜垂涕。以活佛稱之。嗚呼。使非功行超卓。足動遠邇。胡為生慕死哀若是耶。爰諏日。將建塔于法華山之陽。時有嗣法門人等羣。請銘於余。余曰。大師慧命弘深。豈予塵俗。所能道其萬一。但余與師。遊于茲四十餘年矣。知之深久而彌篤。今之舍余而歸也。苟無片言以道。故沒其生平。是負師也。余何敢以不文謝。按師初名續法。更名成法。伯亭其字。灌頂其號也。仁邑亭溪人。俗姓沈。父諱相。母張氏。遡厥淵源出世。初祖帝心和尚。諱法順。時號燉煌菩薩。隋文帝給月俸。唐太宗賜號帝心。二祖華雲法師。三祖賢首國師。四祖曰澄觀。號清凉國師。五祖曰宗密。號圭峯大師。自華雲至圭峰。皆名震朝野。唐自太宗。以至文宗。咸賜封號。歷朝撰記。炳如日星。圭峯傳徹微。徹微傳海印。印傳法燈。燈傳長水。長水傳伯長。伯長傳中和。中和傳佛智。智傳玉峯。自玉峯而後有性空。竹坡。潔菴。珍林。聚英。春谷。一雲。古峯。止翁。達菴。魯山。徧融等。由是一十二傳。歷唐宋元明。各建法幢。備載新註華嚴佛祖傳。凡二十六傳。至蓮池大師。諱袾宏。大弘淨土之教。為末法慈航。即師之高高師祖也。二十七傳。則有土橋紹覺法師。名明理。二十八傳。則有蓮居新伊大師。名太真。二十九傳。而為乳峯焉。稱德水法師。諱明源。號寶輪。初生有白鶴之徵。參講有香水之夢。解脫時。有花幡天樂引導。三閱大藏。註釋萬言。洵為前輩指南。而師實受其囑法焉。師早失怙恃。即有出塵志。九歲禮慈雲祖源名宿為師。十六薙染。十九圓戒。二十參乳峯。聽楞嚴。遂爾宿慧駿發。洞澈微旨。復講四席。次于蓮居。聽聖宣師唯識。臨滄師起信。併資古月朗碧。諸人竝參焉。時學者千二百餘。唯師法契於心。如針投芥。獨得其奧。平居甞論天台賢首之異同。折衷于乳峯。乳峯以先師雲棲大師之說曰。汝研清凉。當審二派之所以異。而毋濫狃其所以同。能審其所由異。自辯其所由同。而并參其非同非異者。而證悟焉。則功圓。俄頃見佛于塵毛矣。何彼此分岐之異執也。是時師正容諦聽。豁然頓悟。以為真吾師也。而乳峯亦喜傳炷之得人矣。遂卜臘月八日。受衣拜囑詞曰。志超界外。慈徧塵剎。律是汝師。論是汝友。依佛弘化。大小隨緣。忍定願智。習久力生。如佛所行。盡未來際。遂更師名為成法。乳峯隨于廿四遷化。法嗣有三。而師為上座云。初乳峰待師。恩義兼至。而師亦執弟子禮唯謹。至是痛乳峯之長逝。乃泫然曰。佛經有大報恩七篇。孝以繼述。雖衲子。何獨不然。乃葺其墖院設位。以時祭之。遂杜門却埽研誦楞嚴。梵網。圓覺。般若。華嚴。法華。四分律。起信等。極晝夜無倦容。自二十至三十。十年中。精研諸部經典。不唯一家教觀朗然洞曉。即諸宗岐途。亦深入融會。因講金剛。楞嚴于慈雲大殿。聽者淪肌浹髓而去。非真實了悟。何能辦此也。自是戒律精嚴。應四方之請。無虗歲。所至不一地。而所演說者。亦非一經。即如仁壽時。會江潮猝至。傾瀉塘碪。二十餘里。民居漂溺者。不可勝數。而師之講席。獨安然無恐。豈非說法之明驗歟。年四十開堂。為慈雲兩修彌陀大殿。裝四王三聖像。又丁酉。重整後殿。新裝接引大佛。余聞慈雲創于唐大于南渡。歷今九百餘稔。可謂。歷年多而為時久。而師以一力新之。不忍湮沒。功何偉也。他如重建聖果仁壽。并葺諸梵宇。指不勝屈。先是康熈乙丑春。宮詹周公。兵科任公。延師于楊梅塢。講楞伽。未幾聖祖仁皇帝南巡。學士邵公。率眾以禮。請入方丈。恭迎聖駕。囑竣毗盧殿工。自康熙三十八年。至四十六年。凡幸五次。賜賚優渥。御製碑文。一道永鎮靈山。前後疊賜匾額。心經。寶塔藥師經。讚金剛經。恩賚有加無已。又值總河王公。捐俸千五百金。未兩載。毗盧殿成。師為陞座。講彌陀。觀經。金剛。遺教。普門品。勢至。光明空品等。善姓感仰。樂助多。金師復塑十六王子像。重修梵剎。師之聿新。于上竺也。筆難殫述。閱六載。師欲退院。諸紳衿耆老。修扎欵留。師曰。濫膺丈室。豈佛子所宜。遂辭歸仁壽。仍幽居斗室。木食草衣。一衲十年。一履三載。手不停披者。五十春秋。註釋六百餘卷。人驟見之。不知其為敷坐說法人也。憶昔西湖斷橋有菴。曰德生。為師止靜處。創自向若錢。老夫子。太史毛。先生孝。子周雲。子父執。暨余兄東表。孟師等。主其事。凡祀聖拾字。掩骼放生。薦祖度孤。皆行於中。師撰二儀篇。以記其事。迄今師臘已高。方期行瓢帶笠。面壁天涯終其身。為無事人而已。詎意。康熙辛丑春。上竺致罹祝融。遂使靈山鐘鼓。寂然無聲。寶地樓臺。悉為瓦爍。嗟乎以師數年心血。一旦盡付丙丁。垂淚傷心。可勝言哉。不得不再邀慈雲之法雨。顒望于遠公也。是以悟慈等。二十八人。先稟當道。暨 諸縉紳先生時。則有少宰湯。學士陳。翰林徐。提學翁。御史柴。三十餘位。并三學同人六十餘友。啟請大師入山主持重建。師于是立規策。眾明佛法。廣福田施。樹祇園者。布金給苑。踵相接矣。辛丑夏至戊申春。

大士龍庭樓臺。行宮香案。西禪堂。北客寮。東伽藍。祖師。地藏。天王各殿。門扉坦牖。經營布置。規模略成。師之功固大。而用心良苦矣。歲壬寅御賜龍眼菩提子四粒。植于大士殿左右。師恭咏賦一章。以頌無疆之盛典。今我皇上御極。以大士為民慈父。旱乾水溢。有禱輙應。于雍正元年。特命大臣進香。二年勅修慶山祖塔。皆師之精誠。有以默致。惜工將竣。而師已西歸。良可悼也。師生于崇正十四年十月十一日戌時。世壽八十八。僧臘七十九。其一生梗概。心不違如來之訓性。不染塵俗之累。體不損。沙門之表行。不違法律之經。目不視非儀。囗不食重味。手不釋念珠。脇不觸塵。榻足不履邪徑。宿不離衣鉢。入污泥而不染。處混濁而不淆。以清淨弘法門。以智慧為福果。皇皇于超濟汲汲于普渡。不以一行自高。一功自許人。有歸依者。不俟請而往。有求益者。不待憤則啟矣。雖幼穉。不簡于應接。縱傲狠。不憚于開誘。洵乎佛祖之化身。眾生之模範也。師為德水嗣六十載。凡過忌辰。必親臨掃墖。以禮供。非唯罔缺直。事之如生。不忘師教。又如此。其付衣傳法者。有長明。月標。姚園。悅峯。仁壽。旭如。曹源。可久。筏喻。劍眉。東來。弘苑。報國。與安。興福。玉山。馬鞍。默聞。鳳山。明藏。拈花。大振。北京。體閑。慈雲。啟南。上竺。培豐慈裔。正中。天懷。通計廿有餘人。其僧臘者。不能悉記。所著經典。有華嚴別行經圓談疏鈔記十二本。楞嚴經序釋圓談疏廿五本。賢首五教儀六卷。科註四十八卷。起信論疏記會閱十本。藥師疏鈔六卷。觀音疏鈔八卷。金剛直解五卷。四十二章經疏鈔五卷。觀經直指疏十本。瑜伽施食經疏十本。觀音疏。彌陀略註。如意經疏。心經二解。尊勝經疏。勢至疏鈔。像想章疏。八大人覺經解。大悲呪釋。准提呪釋。各一卷。佛祖綱宗四卷。賢宗十要二卷。持念因果記。念佛異徵記。樂邦淨土咏。醒世善言。西資歸戒儀。瑜伽歸戒儀。繫念儀。放生儀。各一卷。燄囗儀疏十本。燄囗摘釋一卷。共一百六十八本。己亥秋。余兄東表。捐貲遣余。送入楞嚴寺藏。嘉禾郡尊吳公作序。以待後之取者。其未付梓者。統計一百二十六本。皆師歷年手輯。余所目擊。惜乎。辛丑雲房失火。化為灰燼。自回祿後。所註并代刻。未入藏者。如法華圓談科註十七本。命予手錄請解。則自聞一法師作序。則有理安迦陵。于康熈六十年。寄送入都南觀音寺。轉勸配天法主。募刻流通。又萬佛懺。報恩懺。彌陀懺。七佛藥師懺。改訂觀音懺。各三卷。并華嚴別行品經。便于四眾。一日禮誦。板存昭慶。又金剛。開蒙註。開道註。開悟註。心經開蒙註。共四集。便三乘人。一目了然。又上竺誌。慈雲誌。仁壽誌。楞嚴誌。板存各寺。又去冬撰仁皇懺三卷。以祝聖祖不可思議之弘恩。保蠶懺三卷。以佑兆民時和年豐之利賴。稿存丈室。獨雍正四年。所註華嚴宗佛祖傳十四卷。未鑴。葢自佛祖至今。源流始末。辯駁異同。悉從藏經考摘。非曰為賢首伸說。即諸宗靡不受益。廼示後學入德之津梁也。詎意。騰錄較訂方畢。而師猝然。遷化于上竺。必付諸梓。俟後入藏。以垂不朽。又嘗序四書。序圖章解。綱鑑。隨筆。問道說。覺迷錄。皆深入性理。足以知其通儒也。惜乎。以浮屠氏終焉。嗚呼。師年已登耄耋。篝燈纂註。雖蠅頭細揩。罕有塗抹。嘗謂余曰。每當註釋浩繁。略閉目間。甘露灌頂。神思飈發。迅筆成文。不假思索。噫。此皆師之夙慧圓明。余與師心相莫逆。數十年來。交最久。知之又深。非師孰能鑒我。非我無由誌師。故不自知其言之津津。而筆之縷縷也。即註釋一事實。足以繼往開來。闢千古未有之暢典。謂之一代之祖師也可。即謂之千百世之祖師。也亦無不可。師之標靈顯異。誠難枚舉。茲撮其大端。而為之銘曰。

我聞萬生。各具物性。人苦未見。見而未盡。偉哉大師。福慧宿定。受囑乳峯。遂傳心印。蓮池嫡派。賢首宗乘。神光上燭。故號灌頂。三藏覺迷。五部深省。飛錫慈雲。梵宇是興。竪竿上竺。琳宮復整。施食兮鬼神潛伏。說法兮魚龍出聽。受聖朝之寵渥。為士庶之信敬。八十八年。功完果證。勿云明鏡。胡然而隱。一物本無。何用照映。勿云空谷。叩之不應。萬象皆空。覺然後醒。摘葉拈花。搏風捕影。雲散水流。天空月靜。

上竺灌頂大師囑法語

孔門四配。佛門四弟。羅什四賢。達摩四得。燈明有八王子。智勝十六王孫。咸以童真出家。沙彌成道。迨於釋尊法華會上。四眾八部。靡不計校。我 祖雲棲大師。北訪徧融教主。授以老實念佛。依佛行道。莫貪名利。毋逐世緣。祖衣法印。開淨土門。疏鈔彌陀。蓮宗徧振。 先師德祖。傳我佛印。遙承五代。進住上竺。丈室興廢。經始兩轍。講註經典。不一而足。天竺靈山。固多英俊。

大士臺前。四傑推首。或為人師。或以律範。名譽遠稱。紹隆香火。從予轉輪。妙堪遺囑。即佛即心。是心是佛。廬[山*阜]雲棲。佛種不絕。五峰長水。法炬熾然。

聖祖寶座。龍床登坐。度生祖印。長相傳付。

仁皇燈臺。香几行來。照世皇圖。鞏固遐昌。今以衣法。囑咐天保。定爾四人。如昔五百羅漢轉次授受無異。餘多才達。且待後緣云爾。

囑法第一子培豐 付(藏佛一尊紅衣一件)。

知見寶藏  非從外出  佛頂髻珠  皆從自得  福基慧命  陽春培植智種靈苗  增秀成實  洪範五行  莫不赫奕

囑法第二子慈裔 付(藏佛一尊紫衣一件)。

從佛囗生  依佛行止  得佛法兮  真大士子  嚴淨毗尼  成正徧知傳聖觀心  佛法住持  儀範三界  慈隆百世

囑法第三子正中 付(塵一爐一)。

文學游夏  言語宰貢  政事季冉  德行伯仲  具聖一體  豁然大用羿教人射  正在彀中  行大士道  事事圓通

囑法第四子天懷 付(杖一鞋一)。

天生於予  克懷明德  代佛行道  陰陽呂律  大智權辯  隨機調適上和下睦  君欣民澤  教化域中  順帝心識

奉大師命沐手代書曉諭合山。時雍正六年三月二十九己卯日也。

皇宮賞賜物件

寶座臺張  杏黃緞墊子一箇  龍牀壹張  硃紅大立臺一對  香几壹張燈臺壹對  書桌壹張  燈臺壹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雪山女王的复仇计划

    穿越之雪山女王的复仇计划

    樱雪前世作为一名杀手,为找到杀害父母的凶手,成为一名杀手。却没想到凶手就是自己一直信赖的人,重重地背叛,巧妙的穿越,樱雪又将怎样开始遇到新的挑战。
  • 血海魔煞

    血海魔煞

    一个强大的灵魂体,一个体质如魔一般的孩子。成神成魔,神亦魔也,魔亦神也,神魔不两立。成魔神,毁神界,创魔界!
  • 掌世之尊

    掌世之尊

    盘古大神一斧劈开混沌空间,化出天地……混沌空间并未就此消失,而是幻化无形。混沌化无形给生灵的觉醒带来很多困难。困难是困难,路却并没有完全堵死。至尊之神悟混沌而得道,历轮回而觉醒……
  • 阳命阴师

    阳命阴师

    十岁那年我被一个只有脑袋的鬼吸取阳气,十年后,我装疯卖傻的活着,直到一个漂亮的驱邪师出现,我的人生才有了转机……死人城中无生人,长生墓中永长生……我叫张术生,我是一个阳命阴师!
  • 魔帝宠妻:全能大小姐

    魔帝宠妻:全能大小姐

    (江雪粉丝群:385444026。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玩!)她是二十一世纪顶尖武师魂穿异界,成为夜家废材大小姐,身怀全职业修炼系统,驭兽炼丹布阵炼器,信手沾来。人畜无害的呆萌天使面孔,腹黑的性子,一颦一笑间,亦可倾城国。他是修罗神域五帝之首,玩世不恭、嗜血冰山、强势霸道的魔帝大人,绝美英俊的脸庞,挺拔如松的身姿。偶然之下,他错把她当做是儿时心仪之人,对其百般呵宠,却不料被她只手拒之门外!大小姐怒啪石桌:“你自个说说,除了滚床单,吃五碗饭外,你还有什么用!”魔帝大人嘟了嘟朱唇:“哼,本座还会卖萌!”大小姐:“…”
  • 一世仙侠

    一世仙侠

    人生一世间究竟为何懵懂书生许墨阳偶遇仙缘誓要单人独剑一世修仙
  • 流星划过,你我轻许愿望

    流星划过,你我轻许愿望

    曾经的天才,因家族之命掩饰性别。因为一次郊游外出,性情大变,从此堕落,并脱离家族。改头换面在最好的学院堕落自己。但有些事是永远都逃避不了的,该面对的依旧要面对。也许你的天赋让人羡慕或是很平凡,也许你的遭遇让人可怜或平常,但没有人能让你倒下。
  • 黑暗修仙者

    黑暗修仙者

    被赶出世家又怎么样?被情人抛弃又怎么样?看我玩转孙悟空72变,男女老少,想变就变。美丑善恶,随心所欲;逍遥自在,快意恩仇;仓海桑田,任我遨游!
  • 韩娱之幸福

    韩娱之幸福

    有些人天生就属于星星,只要给他一个舞台,他就可以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照亮整个黑夜……你是千百万人的星星,你是无数人的梦想……可是,这样是别人梦想的你,却让我没有勇气拥有,虽然,你说过,我也是耀眼的星星……天空中有无数颗星星,璀璨的,灰暗的,闪亮的,瞬间即逝的……可我只想做你的月亮,因为,月亮只有一个。偌大的夜空,月亮是唯一的存在。有人说,幸福往往是不易得到的,你要是很容易就得到了它,那么它就不是幸福了。芯爱姐姐一直都在寻找幸福,直到碰到了塔普君才终于获得了幸福。所以,这篇文是关于芯爱姐姐和塔普君的幸福人生!更文较慢,绝不弃文,请不要犹豫的收藏吧!
  • 灵魂猎手

    灵魂猎手

    有人说,人的灵魂只有32克重。但瑞奇想,他的灵魂肯定比这个沉多了。这是一个脑洞(脑内世界)很大的穿越者试图扭转历史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