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4500000032

第32章

唐天台沙门湛然再治

迦叶品之四

迦叶白下。第二明异虚空义。又两番问答。此初番问者。正言佛性涅槃虚空等并非三世。虚空非三世而名为无。涅槃非三世而名为常。同无三世何不同有。佛答为三。一章门。二解释。三结酬。先唱章门如文。云何名下次释三门皆有所以。涅槃等三为利益故相待而说。空无利益故无相待。但得是无不名为常。私谓言利益者。只为将护末代权机者。不宜闻于生死是涅槃。二乘是如来。瓦砾是佛性。忽有机缘不可不说。但依下答其言有归。法华已说岂可固违。故经云世间相常住。世间之言岂过五阴国土等耶。况阴界入色大小两乘不唯正报。一切世间下第三结酬。以虚空无待故所以名无。涅槃有待故名为常。问涅槃对非涅槃。虚空亦对非虚空。何故非待。解云。欲互显故。涅槃本绝而名为待。虚空本待而名为绝。涅槃相待故得是有明是妙有。虚空绝待故得是无明是妙无。此即不例。后番迦叶因佛上答即设并云。如来向云涅槃有对是故名有。虚空无对即是无者。四大无对亦应是无。四大无对而是有者。虚空无对亦应是有。此文不易。故一切世间无非四大对。犹名四大有者。一切世间凡所有物。皆是四大即皆是有。无非四大对于四大。虽复作并佛竟不答。但牒虚空以对涅槃。问何故不答亦有深意。迦叶本云。四大无对是故名有。虚空亦应无对是有。今明四大虽无外计非四大来对于四大。而四大中自有相对。如地水等各自相对。而虚空中更无有物自相对者。所以是无。此并虚出故佛不答。佛答有三。初牒问非之。何以故下二释。明涅槃有十五句所以有。虚空无十五句故所以无。若有离于下。第三正答有五句。先明虚空若有应同四大有三世摄。如世人说下。第二明虚空若有应同心数。自有三句。虚空若同下。第三明若有待者是三世摄。若三世摄下。第四明应是四阴但同四阴。除色一事余名四阴。四阴非见虚空亦然。阴三世摄空亦然耶。是故离四阴下。第五结非有。此意正明法。若是有可论相待。空既是无无何所待。复次诸外道言下。第三破外道计空又二。初正破执。次结同异。就正破又二。先别破八执。次总举五大例破。初别破八执。一破空是光明。二破空是住处。三破空是次第。四破空在三处。五破空是可作。六破空在无阂处。七双破两执。八重破空是住处。初破空是光明者。数家亦谓二十一色空属明色。于中又二。先牒执。次破之。文云亦可说言虚空是常者。具足应云亦不可说是常。文中略故而无不字。虚空虽无不可说常。终是无常。但此外道不解空义云空是色。乃是空中容于光色。何得乃言空是色耶。言亦可者应言不可。语略故尔。复有人言下。第二破空是住处。亦先牒次破三结。光宅云。既言真谛有重数。亦言虚空有处所。如东西二室一满一空。当知有处。亦同此破。复有说言下。第三破空是次第。言次第者。如箫管中及门向内。数人云。窗内见于外间之空。先于第一窗棂中见。复于第二第三中见。此是次第。亦先牒次破。若复说言下。第四破空在于三处。即有三计。亦二。先牒。次破彼计。一云空还在空处有中无空。二云空在有处无处无空。三云在有无处如湿烂物当烂。未烂即名有空。破执如文。如说虚空可作下。第五破空是作法。亦先牒执。次破之。今时数论等各计。穿地斫树等悉皆得空。并是作空世间人说下。第六破无阂处。先牒执。次破彼执。于中二。初具不具下先两句定。次若具下难。只问无阂处为空者。此空为具足容十方空为。不具足容十方空耶。若具十方虚空者。当知十方无有虚空。若不并著者亦是此有彼无。若有人说下。第七双破两执。一执空与有并。二执虚空在于物中。先牒两执。二俱不然下。正破先总倡不然。次何以故下。双破两执又二。前破空与有并。次破器中。初文又二。先作三章门。次次第解释。三章门者。一异业合如飞鸟集树。唯鸟来栖树树不来栖鸟。亦如物来合空空不来合物。二二业共合如两羊相触。空亦合物物亦合空。三已合共合如二双指合者。物用与物已合。物只是体用是物家。动用此二事体用已合。空用与空已合。空即是空体用即是空。所容受用。此体用已合复更以物合空。如两指先已合后更两两共合。若言异业下。次释上三章。先释第一文自有三。一无常难。二常难。三亦常无常难。今初先作无常难中。言一是物业即是动业。二虚空业即是空业。言空业合物空则无常。物既无常而空与其合。岂不无常。若物来合空物则不遍者。此既合彼应随空亦遍。复应物随空是常。百论中或心神等觉以觉等神破(云云)。然今在言小异而其还于此执。正言物既不遍云何合空。言则是无常者。空亦无常耶。若言虚空是常下。第二作常难又二。先牒执非之。次正难。难意并之令并无常。若言虚空亦常无常下。第三作常无常难。彼意或言。合物之空自是无常。不合物空恒自是常。云亦常无常者。今直难云无有是处。谓法相中无有一法半常半无常者。若共业合下。释第二章门又二。此初牒执非之。何以故下正破。言若空与业合业亦应遍者。谓空体与用合用亦应遍。若空用遍则应遍与物合不得更有离物之空。不应说有合与不合。若言已合共合下。释第三章门又二。此先牒章门非之。何以故下正破。其中有法譬合言先无后有者。谓空之与物先时不合后时方合。则是本无今有。应是无常。然此唯破后合不破前合。所以然者。前空体与空业用。物体与物业用。不有则已有则俱时。岂可得言先时无合后时方合。而浅识者谓空是体有。若来时方有空用。物亦如是体移动时方有动用。只此前合亦是本无今有。破则应云无常。只此先无今有。破者即具破于前后二合。正破后双合。旁破前单合。若言虚空在物下。破其后执明空在物中又三。初牒执非之。次正难。后结句。此初牒执非之。何以故下正难又二。初作理责。次作并难。初又为三。此初正责。若言有器空在器中者。本无器时空在何处。若有住处下。第二难应有多空。未有器时已有一空。后有器时复有一空。宁非多空。如其多者下。第三结过。凡结三过。一不得言常。谓先是无器之空今是有器之空。宁得是常。二者不得言一。可解。三者不得言遍。有器时空非无器时空。空宁得遍。若使虚空离空有住下。第二并难。若谓无器时空离有器时空而有住处者。物亦离空而有住处。是故当知下。第三结句可见。若有说言指住下。第八重破空是住处。亦先牒次破。所言指住处者。若言即指一切住处为虚空住处。既有四方。方若异者空应四方随空住处。有法若从因缘下。第二总结举五大住例破可寻。虚空无故非是过去下。破外道执中次结同异。所言同者。涅槃虚空同无三世。所言异者涅槃是常虚空是无。又三。初明空非三世。次举兔角亦非。是故我说下。三结同异。善男子我终不与下。明用中第三习解。除惑之用亦言无争之用。何以除惑。已得中道观故能去之。若无此观何由能断。大分为二。先明如来习解已满故不与世争。二明诸菩萨等观解除惑。前文又三。一观解。二论义。三结成不争之用。此即初文。世间智人体中道理双说有无。佛亦如是不违彼说。复是由佛得中道故故与物和。所以不争。岂非中道观解之用。世间愚人所述乖理不当法相。言有言无违于佛旨如与佛争。况世间人。迦叶菩萨言下。第二论义有四番问答。此初番先问次答。答中有三。初唱十法。次列十法。三结不争。倡结二文之中皆有沾字。须作点音。次第二番问答论世智所说有无。问可见。答中定于法体又二。先明有。次明无。次第三番问中二。先正作相违之问。次结佛有颠倒。答中明不相违各有所据。众生之色从烦恼生故色是无。佛色不然故得是有。次第四问答明色常无常相。问含二意。一问云何色阴从烦恼生而是无常。二问云何色不从烦恼生而得是常。答中具明二义。今问中略故但举色从烦恼生是无常一边。佛答有三。一明观与不观为常无常之本。二正明常无常果。三结所属之人。初文又二。初总明观与不观。次单明观者。亦可云先略后广。广中唯明一义。前文又四。此即一明生三漏是所观境。智者应当下二出能观人。如人将盲下三出不能观者。有四种人下。第四双举二人。前二如文。第三文中不观之人。人譬三漏。盲譬众生。棘譬恶道。欲明三漏牵诸众生令堕三恶。纵出恶道法身破坏。法身破坏故三身尽坏。四双结两人中有四句。前二即是观不观者。后二即是任业之人。若人能观下。第二单出能观人又二。先单出人。次广明其人又二。初总后别。总中又二。此初正明观漏。有六句。复作是念下。二明其自能勤修。亦有五句。是故我于下。第二别明观漏亦二。初正明观漏。次明能自勤修。前文有三。此初先观因有法譬合。有智之人下。次观果报。观果报已下。三观于轻重。智者若知下。二明自能勤修。亦有法譬合。有人能知烦恼下。二正明常无常果又二。先明不从烦恼生则得常果。次明从烦恼生得无常果。知烦恼烦恼因下。三结所属人又二。先结得常果者即是如来。次明得无常果者是凡夫。世间智者下。第三还结成不争之用。迦叶白佛下。第二明菩萨除惑。即是诸菩萨等习此观解离诸结漏。若无中道力用云何能令惑使俱尽。又四。一观漏体。二观漏因。三观漏果。四结观智。初观漏体有三番问答。此初文先问三漏之体。佛答中三漏为三。初明欲漏又三。一出体。二引证。三结名初出体。内恶觉观即内心。因于外缘即是外境。是故我昔下第二引证。此偈出出耀经。佛将阿难共行。见一女人将儿汲水。见一男子遂生染心瞻目不已。因系儿颈内儿井中。乃说偈自责云。欲欲我知汝根本。意以思想生。我不思想汝。则汝不得生。说者或小不同。但明三漏两处不同。前德王品以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是欲漏。上二界烦恼除无明是有漏。总三界无明是无明漏。今文所明以欲界中爱为欲漏。上二界爱为有漏。无明与我见合为无明漏。是故一切下。第三结名。次明有漏中亦三。初出漏体。次简异欲漏。三结名。次明无明漏中又二。初出体。次明能生诸漏。此初一行余出体。从无明即一切下。第二明能生诸漏。文有三。倡释结。迦叶言如来下。第二番问答。先问何以异说。如是二法下佛答有三。初倡两章门。一互因果。二互增长。不善思惟下。第二释章门。先释互为因果。其能生长下释增长。如子生牙下第三譬结。迦叶白佛下。第三番问答。问意言佛前说第三漏云是无明。今复云何从无明生。佛言如我所说下。佛答又三。先倡有两无明。若说无明下。第二释两无明又二。先明无明漏是内无明。次解从生是外漏内心不了。是一无明而外复生烦恼是外无明。若说无明漏下。第三结两果。言无明漏名无始终者。谓得无始无终果。十二因缘无明最初。而能生于行识等果。如是因缘三世轮转名无始终。若得中观能焦因缘成有始终。翻彼生死归涅槃终。从无明生阴入等者。谓从无明生于诸漏亦招阴果。迦叶白佛下。第二观漏因有两番问答。此即初问。智者当观下。佛答有四。此初明外因。何缘转下作中下。第二明内因。菩萨作是观时下。第三明为观得道。是故我于下。第四引证。迦叶言众生一身下。次番问答。初问。次如一器中下佛答。先譬次合。初譬中言如一器者譬一神明。有种种子者譬成就诸惑。得雨各生者。谓得取相各自相生。若取好相生贪。取恶相生嗔。次合譬云。爱因缘故生烦恼者。还复取相名之为爱。或复说爱未必明取相。迦叶言下。第三观漏果亦两问答。此初问答中又二。先明报果。次明习果。就报果中有三种苦及三无常者二解。一云。三苦即苦苦行苦坏苦。三无常者一生灭二流动三大期。二云。此谓三界为三苦。三无常者即是三界皆无常也。迦叶言佛有无漏下。第二番简无漏果报。问中有二。初略次广初略问又三。一倡有无漏果。二明智者断果。三问断无漏果不。诸得道人下。第二广问亦三。此初倡有无漏之果。如其智者下。第二明云何言断。如其断者下。第三问云何言有。问意云。有有漏果复有无漏果。圣人若当断无漏果者。云何能得圣人果报。然佛答有二意。一云当体为言。即无漏无有果报。今言有者是因中说果。佛答有三。初举因果互说。次明无漏无果。三明无烦恼果。前文三句。初倡如来有两种说。如世间人下。第二明世人之说。我亦如是下。第三出如来之说。言身从心至梵天边者。是因中说果。谓色界为身初禅之定为心。定是意业所以名心。所以常谓色界为心。生身是为定心。心实非身。但能得身故名为身。即是因中说果果中说因。可见。一切圣人下。第二明无漏无果。果谓三界中但以漏业得报。故云无无漏果。下句复云无漏果者。此是因中说果。因此无漏能得佛果。因实非果。能得果故名因为果。有智之人下。第三明无烦恼果又二。初明断惑。次智者下明修道。圣道者下第四结观智。

迦叶品之五

起卷是第三单明生善两番问答。初为三。一缘起。二正问。三结问。缘起中法譬合(云云)。若从是义下二正问。用烦恼为众生众生复是烦恼。烦恼为众生即是因苦而无善。众生复是烦恼即是果苦不善。若尔俱不善云何而得生于善法。何得复有妙药王耶。若言下三结问。佛答为三。初叹问。次合前譬。三结能修之人即佛性力。初叹如文。雪山下次合前譬。然前妙药譬于佛性。今云药王即净梵行。在言少异。若有众生下三结如文迦叶白佛下第二问答。正出所生之行此更问前意。何等众生有清净梵行。佛答为二。初总答所问。次别答。初总中先譬次合。佛答意者。众生亦不尽具有此梵行。如世果子其已是果。但此果不必并生于子。鸟食火烧水烂则不能生。不被三事即能生子。众生亦尔。不能修者是烦恼果。而于果上复生惑因。若修善者即但有惑果无有惑因。即此众生身中有清净梵行。众生观受下第二别答明修观解。文为五。一观受。二观想。三观欲。四观业。五观十二因缘。此之五观但成两科。前四观五阴。后一观因缘。观五阴中何故不观识色两阴。识初起时未别苦乐。论人云。识得实法想得假名。未能分别是故不观。色阴粗浅故亦不观。三阴猛盛所以观之。于三阴中受想不开。行阴开二。谓欲业是。所以然者行阴过重是故开之。观中一一例皆有四。一观受体。二观受因。三观受果。四明修道。初观受体。夫受心者只是果报。言近因者以受是五果之末。从于此处复起三因生诸烦恼名触因缘。言因缘者触名不定无别自体。亦可说识为触。亦可说想为触。此是次第因缘。言无明触即是烦恼前心。言明触者即是无漏前心。言非明无明触者即是有漏诸善前心。复当更观下第二观受因。前讨受因无所从生。后明从和合生。次观果报下即第三观果。若人能作如是下第四修道。文云触有三种。一无明触者。若行心作恶即识想受三名无明触。行心起善即前三心名为明触。行在无记非善非恶。即前三心名非明无明触。又一解如次。文云明触即入圣道。余之二触增长诸恶。复次善男子下。第二观想例前为四。此言想者非谓想阴。以行心中别有想倒。又思惟中名想倒心倒。见谛之中名为见倒。今乃总论不得名见通名为想。又云无色界为一切想者。无色界中乃有不用处非谓一切。但前二是一切故以为名观想体中又二。先正观体。次问答(云云)。初问中云灭受想名解脱者。数人云。得解脱者不止灭。此二心灭一切心乃得解脱。今偏言二心者过患多故受心修禅想修无色。受心味禅想计无色以为涅槃。论家不尔。缘世谛名想受。缘真谛名慧心。世谛想心可灭得脱。真谛慧心不可灭。与数大同。故迦叶难云。灭一切法名为解脱。岂灭两心得解脱耶。佛答须灭一切方得解脱。佛或时总说即摄一切。或时别说。今说受想二灭即得解脱。此则总论已说一切。文中初云。因众生说闻者解法者。即是因于众生说善恶等法闻即得解。又云。因法说众生众生得解者。先说善法须近。恶法须舍。众生闻此即能得解。此两意正酬前问。次观想因亦二。先正观因。次两番问答。三观果四修道悉如文。复次智者观欲下。第三观欲即是烦恼门。亦例有四。此初观欲。体正是内心。今但举外尘者。能生心欲故名尘为欲。此即因中说果。倒想因缘便生于受下。第二观欲因。次观下三观果报。是故下四修道。复次智者下。第四观业亦为四。先观体。文云。受想触欲是烦恼者。数论二解。一云。受想触欲心王起时数即随起。此中云受想者。即是十通。心数中四数。受即痛数。既属通心俱通善恶。心数起善即名为善。心数起恶即名烦恼。今据起恶言之。论云无王数异。此中云受想四者。即是四心但无色阴。触即是识。欲即行阴。若行起善即名为善。若行起恶即名烦恼。此中正明作恶义也。又言能作生业不作受业者二释。一云。由此烦恼因缘不绝故云生业。而不能分别五盖果报诸受差别。故不作受。二云。由此烦恼润业得生。故言能作生业。而不能招。舍受二舍中容舍心。既是烦恼云何能润生。于受乐受正是乐心。复不能润。此并论润业生义。与业共行则有二种者。欲出业体比论业时。犹有于惑故言与业共行。而业法不同故具为生受二业。又云身口二业亦名为业亦名果者。其能造作即名为业。复畅口意即名为果。意但是业无自畅义故不名果。又云正业是意。以意正是业体故也。期业为身口业者。以身口自然符会。有若期契故云期业也。第三观果报又二。初正解四业。次两番问答料简。初如文。初番问如文。答中云无漏名果不名报者。或时云果报不异。此中判别。私谓无漏是习果。故但云果不得云报。次番问如文。答中云又言十不善法有上中下。重苦入地狱。轻苦入饿鬼。不重不轻在畜生。十善有四报在四洲。阎浮年命果报最劣下业之果。而言上上者。取其修道行善边胜。四有智之人下修道。复次智者观业烦恼已下。第五是观十二缘。文亦有四。谓烦恼业有苦。但今文准前受想等皆具四门。今文但云烦恼等。私云十二缘中体因果报三义具足。能观之智即是修道。且依现文即是果报。以此文推烦恼得苦。业亦得苦。不应云烦恼不能招报。十地经分十二因缘为三道。谓烦恼业苦。无明爱取是烦恼道。行有是业道。识等及老死是苦道。此中为四长出于有。即指现在五果为有。生死为苦。苦之与有此亦无定。而上文明八苦。不取识名色但取老死。故作此说。然此四句若具存其相。一从烦恼生烦恼。二从烦恼生业。三从烦恼生有。四从烦恼生苦。次更约业。一从业生业。二从业生惑。三从业生有。四从业生苦。后两句亦尔。即应十六句。今文但九句。亦有经本说十二句者。但九句少十二句多。准理应有十一句。何者十二因缘次第相生。如因无明生行因行生识乃至因生生老死。老死不知更生何等。若尔只十一句。但出经者安十二时。意欲彰于十二因缘。今此不足只是广略不同。夫相生者有前生后后逆生前。复有跨节相生。且作初句烦恼生烦恼。无明是本。即是烦恼而生爱取。烦恼生业即是无明生行。烦恼生有者即是无明生识等。烦恼生苦即生老死。第二句从业生业者从行生有。从业生烦恼者行生无明。从业生有者行生识等。从业生苦者即是行生老死。第三句从有生有者识生六入等。从有生烦恼者即识生无明。从有生业者识生行。从有生苦者即识生老死。第四句从苦生苦是从生生老死。从苦生烦恼者从老死生无明。从苦生业者即老死生行有。从苦生有者即识等五果。文云。内外爱则有爱。苦者经有二文。一云受苦。二云爱苦。爱义稍弱义解皆通。言受者由此受故则受于苦。言爱苦者经中多言恩爱为苦。就观因缘。今亦准前四观不同。体中为四。一明因果相生。二观五道皆苦。三观三界皆苦。四观八苦。初又二。初正辨相生。后结十二义。相生九句并相关如文。有智之人观地下。第二观五道苦。就五道中具有十二因缘。中烦恼等四。地狱即是苦。烦恼即是烦恼。业即是业体即是有。例余道亦然。智者深观三界下。第三观三界皆苦。然三界未必皆苦。唯三涂是苦。人天至第三禅皆乐。第四禅是舍。此且一边。若依如来初成道时。手指上下三界皆苦。智者若能下。第四观八苦智者深观下。第二观苦因。文云。苦因即爱无明者。小乘中业烦恼为苦因。大乘中即爱有无明为苦因。小乘业为苦本无明为旁。是故文云。爱为集谛皆用烦恼为苦本。文云。爱无明有内外者。有二义。且出爱内外者。见外色境生心想著名为外爱。自心起染名为内爱。见他人身是外爱。见自己身是内爱。无明者内心不了名内无明。不别外事即外无明。文云。爱因缘取取因缘爱者。此如十二因缘。顺则爱缘取。逆则取缘爱。此二义者还是取爱互相因待。如无明缘行行缘无明。亦因亦果。三观果报。四智者下修道如文。迦叶白佛云何下。品中第二叹经。分文为三。一正就教叹。二就行叹。三就佛叹。初正难教。能生中道佛性遂使阐提还生善根。是故叹教。依教而行此行希有。是故叹行。佛是教主是故叹佛。此即叹三宝也。初教中文有二番问答。初问意者云何梵行之缘。此非正问梵行之体。佛答一切法是此乃通答。一切诸法皆能生行。此文意在涅槃满教含一切法。后义自现。第二番问答正是叹经。问意者经能生行云何通。言一切法。是佛答二。先叹。后答。答中意者只此涅槃是一切法。又二。先广举二十五譬。后善男子下结指涅槃叹此经也。第二十五中云割习气者。轻品同断。今断最轻无明以习气为言。若三藏通教皆先断正后断习。正是界内正习。若依别教先断界内正习。次断界外正。次断界外习。依圆教界内外正习一时同断。今文云。断习者。即是叹圆教同断之意非方便也如我先说下。第二就行为叹为二。初明道品。次明十想。此有两义。一为行之要。二皆是大行。言行要者。菩萨应修六度四等为行之要。何得以声闻道品十想为要。此明道品取真解之位已上。十想取方便之位。此是似解。正观是入道宗。宁非要耶。又以大涅槃心修则非二乘法。言大行者欲摄众善。无非大士之所行故。初明道品于中为二。初正明道品体。次明道品因缘。初体又三。一明真解为是。二明有漏则非。三还结真是。庄严解道品云。三四是外凡所观。二五是内凡能观。八七是真圣作观。开善云不尔。三十七品通内外凡。三四二五并是内凡似解之观。八七皆是真圣观之。八正是见谛。七觉是思惟。观师弹庄严云。大品明三十七品是出世法。云何三四是外凡。弹开善云。此文世第一法非净梵行。三十七品是清净梵行。云何外凡而能观之。天台明道品多种。具在止观道品文中。庄严据约位道品。开善据通修道品。皆是一涂(云云)。就初明是有四。第一明三十七品为梵行之宗。若离如是下。第二明离道品则不得果。以是因缘下。第三结是。何以故下。第四释是之意。迦叶白佛有漏之法下。第二明非有四番问答。此初番问中明有漏善非。问意云。有漏之善亦资生无漏。何故不说以为梵行。答以其体是倒故。是故不得言是。倒者不明有漏之善有常无常等倒。但既是有漏则有执心不能无得。故名为倒。迦叶白佛世第一法下。第二问答。问意欲举世法为难故先定义宗。佛言有漏者佛答。开善云。五方便皆带取相实是有漏。然又是相似无漏。但未能断漏。不摄无漏之异故言有漏。然其体实不执。故难文即云性非倒也。世尊虽是有漏下。第三问答正难。问意云。虽复谓为有漏而能生解体非颠倒。既其若是何故非梵行。佛答有二。此初言向无漏故不名倒者。明此观发无漏故不名倒。而自体有执。次又言世第一法唯是一心者。正取邻于苦忍为第一法。则唯一刹那心。今佛答意。明我说梵行本令众生发心相续。世法即唯一心是故不取。迦叶白佛众生五识下。第四问答。问中举五识为问文云。众生五识非是颠倒者诸解不同。有说识阴未有取相。或言识心有相。但轻后三心。而今问家云。五识非倒者。谓但一往得境。未分别三假参差之相。故说非倒。而复云非一心者。如眼见色即心心相续若尔者不得不为梵行。佛答云然是有漏复是颠倒。故知识心已有取相。又云体非真实非著想故倒。下文释云。生男女想乃至舍宅瓶衣等想者。识心未得男女形心瓶衣等解。此乃想心而有。此文者欲。明想时何故有执。正由前识心已著色声故生今想著。举果明因也。善男子三十七品下。第三结是也。善男子若有菩萨于三十七品下。第二明道品因缘即能知九义。九义即是道品之用。婆沙中明道品有九性。此则是性。若论其体各有所据。言九性者。一戒。二定。三慧。四念。五信。六精进。七喜。八猗。九舍。约道品中惟三是戒。即正语业命。八种是定。四如意为四定。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八正定。九种是慧。四念处为四。慧根慧力为六。择法觉分为七。正见正思惟为九。四种是念。念根念力正念念觉分。两种是信。信根信力。八种是精进。四正勤为四。根力为六。正精进及精进觉分为八。所余各一。此文有五。一列名。二明体。三释义。四约法。五料简。此第一列名。然此九义即为三别。初四是道品之因。中三是道品之体。后二是道品之果。言前四因者。根是欲欲发心求于菩提。因是明无明。善因是明。恶因是无明。摄是收摄不令散失。增是善思惟思惟作善。所以此四是因。主是念。导是定。胜是慧。既云念定慧宁非是体。实是解脱即少分。毕竟即涅槃果。此二岂非是果。迦叶白佛下第二明体。先问。次答。答又二。先赞问。次正答。答中云因名明触者。即善知识之缘。善男子善欲即是下。第三释九义即为九文。此先释欲为根本又。二先释。次料简。释中二。先答。次譬。次料简中有两番问答。世尊云何明触下第二释。触最有多句。以触无定。然则随有触对之义皆得说也。文云。因正命故得净根戒。前明正命已。是木叉。木叉云戒。此中又未明定共道共。何以知然。下文自云。因净根戒得乐寂静始是得定能善思惟。始是得慧既未明定慧。云何已有道定戒耶。而今得木叉竟。在道定前而说净根戒者。有二释。初云。前明正命是木叉戒正是坚持不犯。此复明净根者。更明此戒渐细乃能摄护五根不令起过。故谓净根。二云。不言净于五根。但菩萨自有信等诸根。戒有能生之义。即戒为根。此戒既净能生定慧等法。故谓净根戒。十住论。优婆塞戒经。并有净根之说。受名摄取下第三释摄受。前明观受。受是生烦恼之始摄取烦恼。今明受生道品。故还谓受为摄取。因善思惟下第四释增。谓因思惟故心解增进故名为增。其中先倡。次释。若观能破下第五释念。有法譬合也。既入定已下第六释导。谓定能导生于智故有导名。是三十七品下第七释胜。有法譬合。意言慧能正断故名为胜。虽因修习下第八释实。先举定伏非实。次正明智断是实。是三十七品下第九释毕竟。其中二。先明四沙门果犹非毕竟。后正明得大涅槃乃为究竟。而文言除断三十七品所行之事。谓得果之日因中有为诸慧悉舍。复次善爱念。心下。第四明约法又三。一约法。二约人。三就譬。此初就法明。其中九法为三意。前四是因。中三是体。后二是果。复次欲者即发心下第二就人。此中九法为二。前四就因。后五就果。然因中通内凡。果地通学与无学。复次欲名为识下第三就譬。此又三解。一开善云。此举十二因缘是九法之境。道品缘此境也。二者今之所用此是就譬明此。九法次第如十二缘相生。此九法亦尔。次第相生。然此十二因缘有三事难解。一不具足。二识支重出。三不次第。所以不具者正为存略。而略行不略无明者。以无明是因缘根本。所以识支重出者。一正是识支。二谓触为识。所以不次第者。正欲明因缘轮转无穷不定次第。迦叶菩萨言根本因增下。第五料简。先问次答。答有五复次。初复次云根者初发可解。因者即是相似。是即初后两心相续不断。增者灭相似得相似者即灭前相似心。更复得后相似之心。而但简三法。其中有三道之说。见道即见谛道修道即思惟道。唯除罗汉果。无学即罗汉。迦叶菩萨言如佛所说下。第二就十想明行。先问次答。答中有三。初总标。次解释。三总结。此初总标十想次列。然论其体实是慧也。以想名说之。初作观时未能明了想像其事。后观成时从方便立名亦名为想。若论其位则通浅深。以其初习亦名十想。大品中亦有十想。释论云。初习名九想。成就名十想。名数大略与此是同。但有两异。一者大品剩有不净想断想。二者大品无有多过罪想及无爱想。其中离恶想即离解脱想。尽想即灭想但此十想为二。前六明观行。后四明出离。就前六为二。初三是正观。谓苦无常无我。后之三想相成而已。古来二解。一云。别相主对以死想成无常。不可乐想成苦。厌离食想成无我。言食厌成无我者。然世间人于食生贪者。只由计我欲美其色故。佛知无我即不贪求精好饮食。故知厌食成无我想。不可乐成苦想者。所以瑞应经云。三界皆苦何可乐者。死想成无常者此最易见。以死故无常。言通相成者。只由食厌不可乐死故无我。亦只由食厌不可乐死故苦。由食厌不可乐死故无常。后四想者多过罪想通厌世间。离解脱想与灭想为异者三解。一云。断因尽为离。断果尽为灭。二云。分知为离。全尽为灭。三云。伏惑为离。断除为灭。无爱想者。既离灭之后故心无爱著。文云称比丘义可知。故下云称可沙门之相。迦叶言云何名为下。第二解释又三。初别解六想。次总叹六想。三略标。四想。此初先别解六想。无常为初。先问。次答。答中六想自为六文初无常中二。先标。次释。释中二。先粗次细。言二苦因者二解。一云。因内生内苦。因外生外苦。二云。出在文中。饥渴为内寒热为外。言行六处者即是六尘。次修苦想下。第二解苦想。云深观此。身即无常器者。身中三苦八苦。皆在身内故言苦器。文又云。无常故苦者。数人云。无常力切故苦。若无常所逼则不苦。论师云不尔。苦必无常。无常未必有苦。如一切草木亦无常而不苦。有情之类有苦必无常。三聚为色。与无记并皆无常而不苦。唯心一事是苦。从智者复观下。第三无我想可见。次明食厌想又三。初正明。次论义。三结成。文中云。四食揣正搏触思识者。揣只是今时人饭食。可分段故。触食即是依报。衣服卧具强软诸触。思食是业食。识食只是意食。次明不可乐想如文。次明死想又二。初明大期之死。后明念念死又二。初问。次答。文云。一息一眴四百生灭。成论云。一念六十生灭。问云何两文不相应耶。解有二意。一云。成论是小乘明无常。犹奢所以六十生灭。经是大乘明无常。稍切故所以四百。二云论云。一念者此念短故但六十。经云息者息长故有四百。智者具足下。第二总叹六想。明从六想得于七想。文云。一常修想。非观常境但常作此修故也。乐修想作愿乐之音。亦是恒乐欲修也。若人具足如上六想下。第三略标四想。文云。能诃三界即是过罪想。远离三界即离想。灭除三界即灭想不生爱著即无爱想。是名智者下第三总结。尔时迦叶下。次偈叹中第三就佛为叹。三十六行偈大分为三。初两行总标。次三十行正叹。三四行结叹。灵味师云。师子吼叹佛大慈。此品叹佛大悲。今谓不尔。文中自言佛具一味大慈心。复云所谓慈心救世间。宁直大悲。今谓应如灵味。师子吼明佛性。即是大慈与乐。此品明阐提生善。即是大悲拔苦。别说若是。虽明大悲非无大慈。虽说大慈非无大悲。

同类推荐
  • 奉使京西

    奉使京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德宗承统私记

    德宗承统私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忠志

    忠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轩吟稿

    傲轩吟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上古幻魔王

    上古幻魔王

    当黑暗降临,血红的眼眸凝视大地,两千年之殇即将再次降临,这一次,冥神的光辉不再能够庇佑我们!被诅咒的少年乔,无意中继承了破坏神的两大助手之一——幻魔王的意志,他会在黑暗中迷失,还是会走出黑暗?“这个世界谁都可能放弃你,唯有你自己不能放弃自己!无论光明还是黑暗,力量的本源是没有阵营之分的!”——上古幻魔王乔?里维斯
  • 追妻999天,宠妻无度

    追妻999天,宠妻无度

    沐榕将自己退下大海,自己临死前却还把她当作自己的好姐姐,没到自己竟然重生到了15岁,前世因为自己单纯善良,没有看清自己姐姐的面目,而如今她不再是那个任人摆布的小女孩。请看男女主如虐死渣女的,虐死单身狗的美好故事!---------分割线--------“余琛,你觉得我和沐榕谁好看呀?”莫余琛抱着她,在沐希希的耳边吹了一口气:“她。”沐希希转过身:"哼。”"连你的千分之一都比不上。”
  • 绿萧三世情

    绿萧三世情

    前世的她,亲眼目睹爱人的离去,却无能为力,今生上天安排他们再次相见,他们能否再续前缘,还是像前世一样,分隔两地,永不相见?绿缘萧的出现,预告了什么?是魔尊的重见天日,还是人间的灾难,五十年前两族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恩怨?四个姐妹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亲情和人间的安宁,她会怎样选择?...让我们带着种种疑惑,走进叶攸琂的回忆里,见证一段绿色情缘,前世今生的奇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最逍遥

    最逍遥

    来自地球的小人物夏远,得到了开天强者的传承,从此自在唯我,万界逍遥。悠然闲适意,偶作潇洒吟。唯我自在心,随性逍遥行。
  • 末日牛人之为我而活

    末日牛人之为我而活

    一个只会玩游戏的超级宅男,在某天醒来时突然发现世界变了,曾经他所熟悉的世界被醒尸——walkers所占据,只想跟自己所重视的人一起活下去的他,终于带领起一支小小的队伍,逃出了最初困住他们的牢笼——一座名为丹卓斯的大厦。以丹卓斯为起点,他们历尽艰辛,竟发现这一切并不是一个小小阴谋所造成的巨大灾难,而是一个巨大的阴谋开始的小小前奏......前期作为铺垫,会比较沉闷,中前期(逃出丹卓斯之后)抖出矛盾和铺垫,文风开始偏向轻松搞笑,中期矛盾激化,渐渐转成悬疑,解答一部分铺垫,提出新的问题,后期疑问升级,直到全部或者部分矛盾解开,终章绝对意想不到。
  • 毒王帕丽丝传奇

    毒王帕丽丝传奇

    帕丽丝,地下城与勇士里的npc,一个在现实的压迫下,为了生存不得不走向极端的角色。只有她才配拥有‘毒王'这个称谓!!作为第一本描写毒王这个角色,这本书衷心献给喜欢帕丽丝,街霸,地下城与勇士的玩家。(本书,内容自编,不喜勿喷,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 空的燃烧

    空的燃烧

    “空”乃物质和能力的临界点,能量聚合形成物质,物质分离释放能力。当人类的机械文明结束以后,又一新的时代来临。这里的人门是高等纯化的物质体,他们探索“空”,试图催动“空”,力求解开混沌之力,他们真的可以吗?
  • 双灯记

    双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之羽辰

    雪之羽辰

    她十七岁那年,得知了自己的身份;他为了找她,隐藏身份来到了她所在的学校。此后他们之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五年后他告诉了她,他与她之间真正的关系,她回到曾经生活了十七年的城市,找到了学生时期的男友,却发现他已经……一气之下出了国。三年后,回到过内,她该如何选择自己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