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4100000004

第4章

伤寒

伤寒六脉浮紧,呻吟不绝,足指温者,阳也;忌服凉药,恐变为阴,害人性命。至六日发烦躁,乃阴阳换气,欲作汗也,服当归茯苓散,汗出而愈。

六脉紧大,或弦细,不呻吟,多睡耳聋,足指冷,肢节痛,发黄,身生赤黑靥,时发噫气,皆阴也,灸关元三百壮,服金液丹、姜附汤,过十日半月,出汗而愈。若不早灸,反与凉药者,死。(辨别阴阳不止于此,然熟体此二条则治伤寒证误谬亦少。其灸法虽不能遍行,若贫家无力而遇难起之病,不能备参药,勉告以灸能活命,倘肯根据从,未必非仁术之一端。予每见时疫盛行之际,乡陬死者比户,心切怜之,倘尽心力并合丹药以济之,不特己身蒙福,子孙亦必昌大。)若吐逆而心下痞,灸中脘五十壮。若微微发颤者,欲作汗,服姜附汤而愈。若少年壮实之人,伤寒至五六日,发狂逾垣上屋,胃中有积热也,服大通散,轻者知母散亦愈。

伤寒四经见证

伤寒只有四经,无少阳、厥阴二经。夫寒之中人,如太阳主皮毛,故寒邪先客此经;阳明主胃,凡形寒饮冷则伤之;太阴主脾,凡饮食失节,过食寒物则伤之;少阴主肾,寒水喜归本经也。故伤寒止有四经,若少阳、厥阴主肝胆,如忧思喜怒方得伤之,寒病最少。如耳聋囊缩者,少阴也,寒热口苦,乃阳病也,此四证俱不宜用寒凉药也。(言无少阳厥阴二经,非通论也,时医见寒热口苦,耳聋胁痛,干呕吐逆,不辨阴阳,不审虚实,动云少阳,首尾小柴胡和解以为稳妥,不知虚阳提越,内阴愈甚,变为躁扰不安,胸膈痞闷,口渴谵妄,脉体弦急;更云内热已深,轻则泻心、白虎,重则陷胸、承气,不至冰脱不已。至若厥阴,标阴本风,中见火化,证来错杂,人多不识,误死者多矣。)

太阳见证

太阳寒水,内属膀胱,故脉来浮紧,外证头疼发热,腰脊强,惟服平胃散,至六七日,出汗而愈。盖胃气不虚,传遍经络自愈也。仲景以为阳证,乃与凉药随经而解,反攻出他病,甚者变为阴证,六脉沉细,发厥而死,急灸关元,乃可复生。如本经至六七日发战者,欲作解而阳气少也,服姜附汤出汗而愈。(仲景圆机活法,论中救误者甚多,何尝能误人哉!其误人者,乃后人误用仲景法而误之耳,于仲景何尤。)

阳明见证

阳明燥金内属于胃,六脉浮紧而长,外证目痛发热,手足温,呻吟不绝,服当归柴胡汤、平胃散。仲景反言热深厥亦深,此误也。若果发昏厥,两目枯陷不能升者,急灸中脘五十壮,渐渐省人事,手足温者生,否则死。(仲景厥阴证中,有厥热多寡之论,不过验邪正之进退,察阴阳之消长,示人为治之活法,无偏无倚,何误之有。)

太阴见证

太阴湿土内属于脾,其脉弦紧,外证不呻吟,四肢不痛,身不甚热,时自汗自利,手足冷多痰唾,服保元丹、姜附汤,十日后汗出而愈。(此证温治若早,愈亦甚速,稍不审察,害人亦易。)又一证发黄生紫斑,咽干燥噫气者,此名阴燥、阴黄,服钟乳粉,十日后汗出而愈。庸医或误认阳证,凉之即死。

少阴见证

少阴君火内属于肾,其脉弦大,外证肢节不痛,不呻吟,但好睡,足指冷,耳聋、口干、多痰唾,身生赤黑靥,时发噫气,身重如山,烦躁不止。急灸关元三百壮,内服保元丹、姜附汤,过十日汗出而愈。若作阳证,误服凉药,以致发昏谵语,循衣摸床,吐血脉细,乃真气虚,肾水欲涸也。仲景反曰∶急下之,以救肾水,此误也。真气既虚,反用凉药,以攻其里,是促其死也。急灸关元三百壮,可保无虞。(少阴本热标寒而又中见太阳,本热之证,固不易治,况标阴为病,千头万绪,变态百出,令人接应不暇。然只在初时体察真切,用灸用温,亦非难事。良由初着一错,贻误到底,害人不少。至若无本热,而又无中见之太阳,一派阴寒,必死无疑。或速灸关元,重投丹附,亦在于觉之早,庶望其生。少阴误治而变诸败逆证,诚为费手。先生之论,专属形脏,故尚温补;仲景之论,惟言气化,故主承制。然论中用温者多,下者不过数条而已,况标本气化,今古难明,非神于仲景之法者不能,倘于急下证而误温,杀人反掌;急温证而误下,冤沉海底。嗟!嗟!医之为道诚难矣。)

伤风伤寒

脉浮为风,脉紧为寒,仲景分为两涂,故有麻黄、桂枝之说,此误也。然伤寒乃太阳本气受伤,不可大汗,但服姜附汤自愈,不必穿凿他求,以为精也。(浮风紧寒,古人通论,解肌发表,定法难磨,仲景不可訾也。

至若紧而劲急,或微,或沉,神志稍失其常,形气不能振作,则先生之法,断不可缓。伤风轻浅之证,初起咽疼喉痛,鼻中火出,此风邪外伤毛腠,抑遏阳气,故现此耳。医者不明,误用寒凉,驯致重大。)

挟食冷物

脉沉为胃气寒,紧为冷气盛,滑则食不消。其证头痛、发热、呕吐、心下痞,时或腹痛,服丁香丸、来复丹;若冷物不消,荜澄茄散;胃虚者,平胃散、理中丸。

中湿

三四月间,人感潮湿之气,名曰湿病;或六七月,大雨时行,恣饮冰水冷物,亦名中湿,则令人寒热自汗。

阳则脉紧,肢节痛,足指温,服术附汤;阴则脉沉而紧,肢节不痛,身凉自利,足指冷,服姜附汤。不可发汗,汗则必发烦躁,虚汗不止,或发黄肿。若服凉药,则泄泻而死。(先生于此证虽分阴阳,而用附子则一,今人于六七月之交,不辨是寒、是湿,或阴、或阳,动辄云暑,专用寒凉,及至发肿泻泄,而犹云暑毒未清,又行攻下,不至医杀不止,实可痛心。)

阴毒

或肾虚人,或房事后,或胃发冷气,即腹痛烦躁,甚者囊缩,昏闷而死。急灸关元一百壮,内服姜附汤、保元丹可救一二。若迟则气脱,虽灸亦无益矣。(审证的确,即当速救,不可因循,致归绝路。)

老人伤寒

切忌发汗及吐下,盖元气盛,则邪不能为害,传遍经络自愈。仲景不敢补,反攻邪气,致正气受伤,误人多矣。凡遇此证,只用姜附汤多服,自然解散。(元虚而受攻伤正,何必老人,仲景医之圣者,宁不知此。)

阴阳换气

凡伤寒阳证欲作汗,阴证已加灸,真元欲复,与邪气分争,必发寒战,鼻衄昏迷,牙关微紧,四肢微厥,乃阴阳换气也。一二时辰,自然腋下汗出而愈。(阴阳换气,即今之所谓战汗,须预告病家,令其不必惊骇,否则阖室苍惶,谗言蜂起,彼时一剂误投,遂有生死之判。)

伤寒谵语

凡伤寒谵语,属少阴,仲景属阳明误也。阳明内热必发狂,今止谵语,故为少阴。(仲景皆指神虚,未尝不属少阴也。)急灸关元三百壮,若灸后,仍不止者死。

伤寒衄血

凡鼻衄不过一二盏者,气欲和也,不汗而愈。若衄至升斗者,乃真气脱也,针关元入三寸,留二十呼,血立止;再灸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不然恐成虚劳中满。

(当解、当清、当温、当补,审证施治,庶几无误。)

劳复

伤寒瘥后,饮食起居劳动则复发热。其候头痛、身热、烦躁,或腹疼,脉浮而紧,此劳复也。服平胃散、分气丸,汗出而愈。若连服三四次不除者,此元气大虚故也,灸中脘五十壮。(劳复证仲景数方,用须斟酌,第一须审邪气之有无,辨寒热之多寡,以施治则无误矣。)

汗后大便下赤水或脓血

此乃胃中积热未除,或服丹附而致,宜服黄连当归芍药汤,下脓者,如圣饼化积而愈。《经》云∶热虽甚不死。若阴气盛则杀人于顷刻,戒之。(热药之过,一凉可解,凉药之误,十热难瘳。又积热易解而易治,沉阴难愈而难明,临证之工大宜体认。)

汗后发噫

由于脾肾虚弱,冷气上奔也,服姜附汤、来复丹。(此症当是发呃,若噫证无死人之理,观后二案可见。)治验一人伤寒至八日,脉大而紧,发黄,生紫斑,噫气,足指冷至脚面,此太阴证也,最重难治。为灸命关五十壮、关元二百壮,服金液丹、钟乳粉,四日汗出而愈。

一人患伤寒至六日,脉弦紧,身发黄,自汗,亦太阴证也。先服金液丹,点命关穴。病患不肯灸,伤寒唯太阴、少阴二证死人最速,若不早灸,虽服药无效。不信,至九日泻血而死。(不听良言,往往至此,及至证变而下血,俗医犹谓硫黄热迫,痛为排挤,反用寒凉,以下石,至死众口呶呶,总咎热药之害,婆心遭谤,不一而足,然有天道,何恤人言。)一人病伤寒至六日,微发黄,一医与茵陈汤。次日,更深黄色,遍身如栀子,此太阴证误服凉药而致肝木侮脾。余为灸命关五十壮,服金液丹而愈。(伤寒发黄,虽有阴阳之异,然脾家阴湿而为阴黄者多,不可不知。)一人患伤寒,初起即厥逆,脉一息八九至,诸医以为必死,余曰∶乃阴毒也,与姜附汤一盏,至半夜,汗出而愈。若以脉数为热,下凉药,必死无疑。(俗医视此,必以为痧证,禁服官料药,专行 刺,纵饮冷水,不致冰脱不已。)

肺伤寒

肺伤寒一证,方书多不载,误人甚多,与少阴证同,但不出汗而愈,每发于正二腊月间,亦头疼,肢节痛,发热恶寒,咳嗽脉紧,与伤寒略同,但多咳嗽耳。不宜汗,服姜附汤,三日而愈。若素虚之人,邪气深入则昏睡谵语,足指冷,脉浮紧,乃死证也。急灸关元三百壮,可生,不灸必死,服凉药亦死,盖非药可疗也。(肺伤寒之证,今人多认为重伤风,非温平误事,即寒凉杀人。予于此证略有分晓,然不免因人检点,苟遇知己用之无疑,应酬通治,不过姜甘桂辛而已。设概用姜附,往往遭人谤毁。)治验一人患肺伤寒,头痛发热,恶寒咳嗽,肢节疼,脉沉紧,服华盖散、黄 建中汤,略解。至五日,昏睡谵语,四肢微厥,乃肾气虚也。灸关元百壮,服姜附汤,始汗出愈。

(此证与雍正六年自春徂夏时气大同,时俗皆禁服药,药则有误,不知非药误人,乃庸人不明此理,妄投凉药之误耳。苟具只眼,焉得有误。)

疽疮

有腰疽、背疽、脑疽、腿疽,虽因处以立名、而其根则同。方书多用苦寒败毒之药,多致剥削元气,变为阴疽,侵肌蚀骨,溃烂而亡。不知《内经》云∶脾肾气虚,寒气客于经络,血气不通,着而成疾。若真气不甚虚,邪气不得内陷,则成痈。盖痈者,壅也。血气壅滞,故大而高起,属阳易治。若真气虚甚,则毒邪内攻,附贴筋骨,则成疽。盖疽者,阻也。邪气深而内烂,阻人筋骨,属阴难治。其始发也,必憎寒、壮热,急服救生汤五钱,再服全好。甚者,即于痛处,灸三五壮。(阴疽即三五十壮,亦不为过。)如痛者属阳,易治。若不痛,乃疽疮也,急服保元丹,以固肾气。若用凉转药,则阳变为阴,或不进饮食而死,急灸关元可生。

(近世疡医,只记一十三味方,不问邪之深浅,感之重轻,顶之起不起,色之红不红,不辨五美,不审七恶,概用此方,更加凉解。即见纯阴冷毒,而犹云半阴半阳,总以发散解毒为良法,及至寒凉冰伏,尚云毒盛内攻。或见神情躁扰,终认火热未清。小证变大,浅证变深,若遇大证,未有不受其害者。世谓外柯拉折腿,医亦不尽然。人之无良,亦或有之,其余实由学问未精,识证不确,阴阳错乱,虚实混淆,变证之来,全然不晓,有似故意害人,其实非本心也。)治验一人病脑疽六日,危笃不进饮食,余曰∶年高肾虚,邪气滞经也。令服救生汤,即刻减半,夜间再进一服全安。

一人忽患遍身拘急,来日阴囊连茎肿大如斗,六脉沉紧。余曰∶此阴疽也,幸未服解毒凉药,若服之,则茎与睾丸必皆烂去而死。急令服救生汤五钱,又一服全安。

一老妇脑后作痛,憎寒拘急。余曰∶此欲发脑疽也。急服救生汤三服全愈。(余治一妇,新产深居密室,头面遍体生札马疔,外科与清火败毒药二剂,立时消去,其家甚喜。次日胸中气闷,渴燥不已,神气异常。至晚腹痛泄泻,身热体倦,呕恶不食。疡医云暑毒内攻,更与连栀凉剂,煎讫将进。适余至,诊其脉空散无根,一息七八至,乃里虚毒陷也,即以异功加姜附饮之。次日,泻止,神清,食粥不呕。又一剂,而札马疔仍复发出,亦不如前之痛苦矣。夫札马疔小疾耳,凉解一误,尚变脱陷,况大毒乎!记此以为疡医寒凉之戒,精方脉者,亦不可不明此理。)凡一切痈疽发背,疔疮乳痈疖毒,无非寒邪滞经,只以救生汤服之,重者减半,轻者全安,百发百中。

喉痹

此病由肺肾气虚,风寒客之,令人颐颔粗肿,咽喉闭塞,汤药不下,死在须臾者,急灌黄药子散,吐出恶涎而愈。此病轻者治肺,服姜附汤,灸天突穴五十壮亦好;重者服钟乳粉,灸关元穴,亦服姜附汤。

治验一人患喉痹,痰气上攻,咽喉闭塞,灸天突穴五十壮,即可进粥,服姜附汤,一剂即愈,此治肺也。

一人患喉痹,颐颔粗肿,粥药不下,四肢逆冷,六脉沉细。急灸关元穴二百壮,四肢方暖,六脉渐生,但咽喉尚肿,仍令服黄药子散,吐出稠痰一合乃愈,此治肾也。

一人患喉痹,六脉细,余为灸关元二百壮,六脉渐生。一医曰∶此乃热证,复以火攻,是抱薪救火也。遂进凉药一剂,六脉复沉,咽中更肿。医计穷,用尖刀于肿处刺之,出血一升而愈。盖此证忌用凉药,痰见寒则凝,故用刀出其肺血,而肿亦随消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倾若晨曦

    倾若晨曦

    她以为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爹爹为了她好骗了她十七年,该感谢吗?她想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却坐上了全天下女人最尊贵最不愁生活的位置,该庆幸吗?她一直依靠的人却因为自己而受尽折磨,该悲哀吗?也许在别人看来都羡慕她拥有的一切,所有人都宠爱她,一向不把权利放在眼里的王爷为了她开始算计自己哥哥的皇位,皇上为了她不惜倾覆整个江山,她名义上的哥哥为了她多次违抗父命,多次不顾自己的性命来保住她,她拥有所有人都羡慕的,可是那又怎样,她的命生来就不是她自己的,一切都是安排好了的人生却怎么挣都挣脱不开,这才是最大的悲哀,她必须承受这一切,只因为一个她必须守住的秘密……梦里的江湖,百花齐放,人来人往,繁花似锦……
  • 以剑问道

    以剑问道

    “天道无常,人道茫茫。魔道众生,何为正道?”万年冰封,千里雪飘。浮动于世,情之所致。万缕千思,百年血灵。前世今生,梦醒难回。伤若淡,悲莫鸣。何为道?回首间已尽是往事……一道血灵,一段致情,成就一个三界六道之外的人——时善
  •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夏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夏季虽然气温较高,但仍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亦即常说的“春夏养阳”。立夏之后,顺应节气。若夜晚不能早睡,中午适当的午休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调整。夏季早起进行适度的晨练,是最佳的安排。夏季瓜果丰富,可以多吃一些,但应注意水果的性味,了解自身体质,以免造成损伤。潮湿闷热的气候,使人皮肤容易感染,夏季也是皮肤病多发的时节。本书汇集了夏季生活小常识,让您轻松度过这一夏。
  • 斩仙纪

    斩仙纪

    修炼一途,在于筑根基,夺天地,塑万象,凝元神,渡天劫,遨游于三界五行之外……为了逍遥长生,历三灾九劫,纵死无悔!人挡杀人,仙挡斩仙!PS:本书主角不会万般奇遇,剧情必定会历经千百磨难,让你看的跌宕起伏;美丽的女主角也会有的,而且戏份也不会少,喜欢YY一下的朋友也可以一观哦~不求月票,有推荐票的朋友请推荐!没有推荐票的朋友请收藏,收藏是不需要钱的,只要有一个起点帐号就行了!收藏“不”=把网址加入亲电脑浏览器的收藏夹收藏=小说首页封面下面的:加入书架收藏=阅读小说某一章节的右上方的:加入书架书签这个对西豆真的很重要,亲的支持,是西豆的无限动力!衷心的谢谢大家!
  •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鬼手医妃,王爷求放过

    二十一世纪的国院外科女医师,一朝穿越成为当朝太医院首辅的废物二小姐。天生愚钝,医道不通?暗纹胎生,肥胖如猪?还有个大婚当日就要给自己下马威的未婚夫!罢罢罢!你看不上我,我也不甚稀罕你。如你所愿,奉上休书,再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之记忆找回

    快穿之记忆找回

    坑爹的死了,本是件坏事,却因此接触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还过了一把进入系统文的瘾(虽说是被迫的,但没有生命危险),然而,直到恢复记忆时才发现自己早已被卷进了一个巨大漩涡,是反击,还是躲藏?也许,只有一个方法…
  • 天文兴趣看台

    天文兴趣看台

    本书主要讲述有关青少年天文兴趣爱好的知识内容,包括天文科学、宇宙知识、宇宙探索、宇宙之谜、天文故事等内容。
  • 风云大明

    风云大明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首古诗也随着的沈默一声叹息而结束了!但不灭的是我华夏男儿的热血传奇!人生醉是一场梦,此梦幻复我独醒!金戈铁马入梦来,我自风云啸九天!
  • 域龙帝国

    域龙帝国

    这是一个退役士兵,在一不小心穿越之后来到一个叫域龙大陆的地方,通过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东西,抱着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建一个不同于这个大陆的帝国的故事。具体内容,还得您来看才知道。
  • 农门贵女:夫君,有点田

    农门贵女:夫君,有点田

    本文讲述了一位平凡小白领寒露,魂穿到架空时代大漠朝一位平凡村姑章寒露身上,淡定的生活,并用现代所学知识,用于古代的生产与处世之道。于是呼,贫困生活发生改变,混的风生水起,抱得美男归。广大女性励志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