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54100000012

第12章

硫黄(五两) 水银(五两)共研末同炒,再研细。每服三钱米汤下,小儿一钱,姜汤亦可。炒成青砂头,亦治翻胃膈食,吐痰神效。

八仙丸

治脾胃久冷,大便泄泻,肠中 痛,米谷不化,饮食不进等证。

附子(炮) 高良姜 荜茇 砂仁 肉豆蔻(各一两) 生姜(三两) 浓朴(四两,姜汁制)为末。醋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五十丸。

浓肠丸

治脾虚伤食,大便下赤白脓,肠鸣腹痛泄下,米谷不化,小儿脾虚滑泄,脱肛,疳瘦等证。

川乌(炮) 肉桂 硫黄(另研) 赤石脂( ,各一两) 干姜(炒,二两)为末。糯米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阿胶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

黄连 黄柏(盐水炒) 当归(各一两) 乌梅肉(炒,一两) 芍药(二两) 阿胶(蛤粉炒,一两)为末。蒸饼丸梧子大,白汤下,五十丸。

桃花丸

治肠胃虚,下赤白脓,小儿脱肛,极效。

干姜(炒,二两) 赤石脂( ,二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米饮下五十丸。

如圣饼

治大肠冷热不调,下赤白痢,及大人小儿一切积滞。

密陀僧(五钱) 诃子(大者八个,火煨去核) 硫黄(三钱) 轻粉(二钱) 石燕(一对,洗净烧红,酒 )为末。面糊丸龙眼大,捏作饼。每用一饼,入灰中略煨热,茶清下。

珍珠散

治大人小儿霍乱吐泻。

硫黄 滑石(各二两)共为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不愈再服,小儿一钱。

少阳丹

能解利两感伤寒、瘟疫瘴气。

硝石 硫黄 五灵脂(醋炒) 青皮 陈皮 麻黄(各二两)为末。先以硝石炒成珠和诸末,米糊丸绿豆大,白汤下五十丸,再以热汤催汗。

中和汤

治伤寒、瘟疫,头目昏痛,发热,鼻流清涕,服此不致传染。

苍术(一斤,米泔浸) 川乌(炮) 浓朴(姜制) 陈皮 甘草(各四两) 草果(二两)共为末。每用四钱,生姜七片,水煎和渣服。

还睛丹

治脾肾虚衰,精血不生,致双目成内障。

磁石(活者,火 醋淬七次) 硫黄 雄黄 雌黄(各二两共为粗末,入罐,打三炷香,冷定取出,研细配后药。)钟乳粉 附子 台椒(炒出汗,各二两)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日二服。半月觉热攻眼,勿惧,乃肾气潮眼,阳光复生也。时用两手搓热揉之,揉一番,光明一番,六十日后复明。药尽再服一料。

密蒙花散

治风热攻眼,昏晴多眵,隐涩羞明,或痒,或痛,渐生翳膜,或患头风在先,牵引两眼,渐觉细小,及暴赤肿痛。

密蒙花 木贼(去节) 川羌活 甘菊花 白蒺藜(炒去刺) 石决明( ,再用盐水煎)各等分为末。食后,茶清下三钱。

拨云散

治上焦壅热,眼目赤肿,疼痛或生翳障,先服洗肝散,后服此药。

荆芥穗 川芎 防风(各二两) 枳壳(麸炒) 蝉蜕(去翅足) 薄荷 龙胆草 甘草(各五钱)共为末。每服二钱,食后服。

洗肝散

治藏火太过,壅热攻目,或翳障疼痛。

大黄(二钱) 黄芩(三钱)水煎食前服。

补肝丸

能补肝肾之气,服还睛丸后多服此药。

台椒(炒) 仙灵脾(剪去边弦,蜜水炙) 白蒺藜(炒去刺)各等分为末,酒糊丸梧子大,空心米汤下,三十丸。

文蛤散

治目弦肿,大小 成赤疮。

五倍子(一两研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先洗,后以箸头点之。)

一醉膏

治耳聋麻黄(一斤,以水五升,熬一升,去渣熬膏。每服一钱七分,临卧热酒下,有汗即效。)

睡圣散

人难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睡,不知痛,亦不伤人。

山茄花(八月收) 火麻花(八月收)(按∶八月中火麻花已过时,恐作七月为是。)收此二花时,必须端庄闭口,齐手足采之。若二人去,或笑,或言语,服后亦即笑,即言语矣。采后共为末,每服三钱,小儿只一钱,茶酒任下。一服后即昏睡,可灸五十壮,醒后再服再灸。

(按∶山茄子,今谓之风茄儿,其花亦谓之曼陀罗花,火麻即大麻。今圃地所植之黄麻乃是此种。《本草纲目》云∶曼陀罗花,生北土,南人亦有栽者。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攒花中折,骈叶外包,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实。花实气味俱辛温有毒,主治诸风及寒湿香港脚,惊痫脱肛等证。相传此花,笑采浸酒饮,令人笑,舞采浸酒饮,令人舞,予尝试之。饮须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验,又云七月采火麻子花,八月采山茄子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不觉苦痛,盖古方也。今外科所用麻药即是此散,服之并无伤害。)

薄荷散

治心肺壅热,头目不清,咽喉不利,精神昏浊,小儿膈热。

真薄荷(二两) 桔梗(三两) 防风(二两) 甘草(一两)为末。每服四钱,灯心煎汤下。

碧云汤

治风痰上攻,头目昏眩,咽喉疼痛,涎涕稠粘。

荆芥穗(二两) 牛蒡子(炒,一两) 真薄荷(一两)为末。食后,茶下三钱。

丁香丸

治宿食不消,时发头疼,腹痛。

丁香 乌梅肉 青皮 肉桂 三棱(炮,各二两) 巴豆(去油,一两)为末,米糊丸黍米大,白汤下七丸,小儿三丸。

润肠散

治老人虚气、中风、产后大便不通。

枳实(麸炒) 青皮 陈皮(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服。

菟丝子丸

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

菟丝子(一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 附子(制,四两)共为末,酒糊丸梧子大,酒下五十丸,十日后强壮。

石膏丸

治肾厥头痛,及肾虚咳嗽,烦闷,遗尿。

石膏(一两) 硫黄(一两) 硝石(一两,合硫黄同研) 天南星(一两,用生姜一两同捣)为末,面糊丸梧子大,食前米饮下五十丸,日二次。

宣风丸

治风湿香港脚,走注上攻,两足拘急疼痛,或遍身作痛。

黑丑(取头末,二两) 青皮(一两) 胡椒(二十一粒) 全蝎(二十四枚,去头足)共为末,蜜丸梧子大。食前,白汤下五十丸,或三十丸。

五膈散

治肺伤寒,误服凉药,冰消肺气,胸膈膨胀,呕吐酸水,口中如含冰雪,体倦减食,或成冷劳,胸中冷痰,服此皆效。

人参 黄 (炙) 白术 麦冬 官桂 附子(炮) 干姜(炒) 远志(去心) 台椒 北细辛 百部(去芦) 杏仁(各等分)共为末。水煎服四钱。

撮气散

治凉药伤肺,饮食不下,胸膈饱闷,吞酸气逆,久嗽不止。

白术 干姜(各二两) 黄 (蜜水拌炒) 附子 川椒 杏仁(各一两) 甘草(五钱)共为粗末,水煎服四钱。初服冷热相搏,觉烦闷欲吐,少顷撮定,肺气自然下降矣。

麦煎散

治幼年心络为暑所伤,每至暑时,即畏热困倦减食。

知母 乌梅肉 地骨皮 柴胡(各二钱) 大麦(一撮)上锉片成一剂,水煎温服缓下。

剪红丸

治远年近月,肠 下血。

吴茱萸(去梗,二两) 荆芥穗(二两) 川乌(一两)上炒黄色,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白汤下。

分气丸

治心腹痞闷疼痛,两胁气胀,痰涎上攻,咽嗌不利,能行气,化酒食。

黑丑(半生半熟取头末,四两) 青皮(炒) 陈皮(炒) 干姜(炮) 肉桂(各一两)共为末,水法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姜汤下。

镇心汤

治心气不足,为风邪鬼气所乘,狂言多悲,梦中惊跳。

人参 茯苓 石菖蒲(桑叶水拌炒) 远志 木香 丁香(各一钱) 甘草 干姜(各五钱) 大枣(三枚)水煎空心服。

远志丸

治心气不足,多悲,健忘,精神皆默,手颤脚搐,多睡。

远志 人参 石菖蒲 茯苓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酒枣汤任下。

定痛丸

治奔豚上攻,心腹腰背皆痛,或疝气连睾丸痛。

木香 马蔺草(醋炒) 茴香 川楝子(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滚酒下,连进二服,其痛即止。

阿胶散

治肺虚咳嗽咯血。

牙香(三两,炒) 阿胶(一两,蛤粉炒成珠)为末。每服三钱,姜汤下,日三次。

定风散

治破伤风及洗头、牙槽等风,牙关紧急,项背强直,角弓反张。若一二日者,服此可治,五七日者难治,须急灸脐下三百壮。

川乌(炮,二两) 防风(二两) 雄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水煎,和渣服,日三次,出汗愈。

安虫散

治虫攻心痛,吐清水。如蛲虫,发则腹胀,寸白虫则心痛,并治之。

干漆(炒至烟尽,五钱) 鹤虱(炒净) 雷丸(切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小儿一钱,米汤下。

槟榔丸

治小便淋涩不通及血淋、石淋。

槟榔 芍药 苦楝子(炒) 马蔺花(各一两)共为末。每服四钱,酒煎热服。

换骨散

治癞风,面上黑肿,肌肉顽麻,手足疼痛,遍身生疮。先灸五脏俞穴,后服此药。

乌蛇(去头尾酒煮取肉) 白花蛇(同上制法) 石菖蒲 荆芥穗 蔓荆子 天麻(酒炒) 胡首乌(小黑豆拌,蒸、晒) 白杨树皮(炒,各二两) 甘草(炒) 地骨皮(酒炒) 枳壳(麸炒) 杜仲(盐水炒)当归(酒炒) 川芎(酒炒) 牛膝(盐水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二钱,酒下。

胡麻散

治疠风浑身顽麻,或如针刺遍身疼痛,手足瘫痪。

紫背浮萍(七月半采,一斤) 黑芝麻(炒,四两) 薄荷(苏州者佳,二两) 牛蒡子(炒) 甘草(炒,各一两)共为末。每服三钱,茶酒任下,日三服。

消瘿散

治气瘿多服取效,血瘿不治。

全蝎(三十枚,去头足) 猪羊靥(即膝眼骨,各三十枚,炙枯) 枯矾(五钱)共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饴米糖拌吞或茶任下。

补宫丸

治女人子宫久冷,经事不调致小腹连腰痛,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减食发热,夜多盗汗,下赤白带,久服且能多子。

当归(酒炒) 熟地(姜汁炒) 肉苁蓉(酒洗去膜) 菟丝子(制法见前) 牛膝(酒洗,各二两)肉桂 沉香 荜茇(去蒂炒) 吴茱萸(去梗) 肉果(各一两) 真血竭 艾叶(各五钱)共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或酒,或白汤任下。

胶艾汤

治妇人冲任虚损,月水不调,子宫久冷,腰腹疼痛,赤白带下,或恶露不止。此药能通经络,活死血,生新血。

阿胶(蛤粉炒成珠) 艾叶 当归 白芍 川芎 熟地(各二两) 甘草 干姜(各五钱)共为末。每服四钱,水煎和渣热服,戒怒气一月。

地血散

治妇人心血间有热,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

茜草 当归 白芍 乌梅 柴胡 知母(各一钱)每剂加姜三片,水煎温服。

大青膏

治小儿吐泻后成慢惊,脾虚发搐,或斑疹后发搐。

乌蛇(去头尾,酒浸炙) 全蝎(十枚,去头足) 蜈蚣(五条,去头足,炙) 钟乳粉(要真者火 研极细末,水飞净,五钱) 青黛 丁香 木香 川附子(制,各五钱) 白附子(面包煨熟,一两)共为末,蜜丸龙眼大。每服一丸,滚水下,连进二服立瘥。甚者灸中脘五十壮。

碧霞散

治痰涎壅盛卒仆,或发惊搐,一切急症,服此吐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异界重生之踏破轮回

    异界重生之踏破轮回

    云霄大陆武道为尊,弱小的武者,都有千、万斤巨力,开碑裂石;而强大的武者,可斩断河流、劈开大山;更有武道皇者,通天彻地,遨游太虚。武道,决定命运,决定生死,弱者,受人欺凌,强者,俯瞰天下。修炼境界为:炼体境引武境玄武境天武境武尊武皇武帝武神武圣!武道一途,唯有坚毅者,方可俯视苍生,傲视天下。宗门林立,血海深仇,如何报恩?如何报仇?我凌云之日,便你亡之时。山巅之上,许下承诺,“我要成为绝世强者!”一代绝世天才炎枫出世!目中无惧人,心中无道。心凉体更凉?没事,老婆帮我暖被窝!
  • 直至最后一颗星辰

    直至最后一颗星辰

    “怦--怦--怦怦”韩忆檬捂着自己狂跳不止的心脏,努力抑制自己的声音,禁不住靠着门向下滑落。宁简泽,池栀子,何亦远他们三个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池栀子会变成那样子?宁简泽?印象中最亲近的那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子?何亦远,何亦远又是谁?韩忆檬彻底混乱了,她一直以为自己是最了解池栀子和宁简泽的人,她错了她错了…曾经最好的闺蜜,竹马,以及刚刚认识的夏安安,为什么为什么都变成这个样子?直到一次流星夜五个人聚在一次才明白,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这样子的呢…
  • 少年之崛起

    少年之崛起

    武道一途分五境:武境、玄境、星境、神境、祖境。远古时期,七颗龙珠曾引起七祖大战,结果,七祖陨落,龙珠毁灭。天战时期,一块玉石曾引起灭世之战,结果,祖境强者几尽陨落,玉石消失。神盟时期,玉石再现,龙珠降世,看一个废武魄少年如何在这个祖境强者尽皆陨落、暗潮涌动的时代慢慢崛起,踏上武道巅峰!
  • 大道吾为王

    大道吾为王

    修仙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是一条所有人都想踏上的一条道路,而在这里,我们的故事开始了……少年宁途是宁家前任家主宁皓的独子,却因为父亲离家多年,渺无音讯。母亲早逝,自己又是修炼废物——百年难遇的废物!一直被所有人看不起。偶然得到另一个位面神秘强者的血脉传承,迅速崛起,碾压了许多天之骄子,踏上了属于宁途自己的修仙大道,创造了一个个神话般的奇迹……
  • 圣魔道士

    圣魔道士

    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可直到有一天爷爷也不见了,年仅14岁的他该何去何从?
  • 恋爱西游

    恋爱西游

    老版西游记看厌了,想来点新鲜的?没问题,来看这个西游!且看邪魅狂拽的孙悟空和娇小呆萌的女版唐僧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那些年为友谊而做的事

    那些年为友谊而做的事

    这篇小说写了青春时代的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知心朋友,而这些朋友就是你的唯一。你可以为这些朋友抛弃一切。
  • 爍闪流溪痕

    爍闪流溪痕

    他在异象中被发现,无法得知他是碰巧出现在异象发生地或者是异象造就了他。他有过弱小受欺的时刻,也有强大到万人瞩目之时。一个个离奇古怪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神战的惊天骇浪冲击在他眼前,他为了达到他的目的,不得不参与其中。只是庆幸,有优雅的精灵在他身边。etc
  • 弑剑魔尊

    弑剑魔尊

    剑无虚幻...魔无幻影...剑魔合一弑行者必诛弑剑魔称尊帝王...哈哈哈,萧轩为剑士,必定惩处恶魔........
  • 三涅槃

    三涅槃

    何以白发?除岁,唯情。情之一字,欠相遇,不欠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