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6000000021

第21章

二若不下難不知二。初覈定二。初無明。無者不也。明者知也。不知念空即無明耳。二又復下妄想。今問能嫌之心為情為智。若是情者應屬所嫌。若是智者何名妄想。答。情智之義不可一途。今以權實例曉其說。聲聞於權而為情者。一不知權。情執為實。二不知即。情執為異。然此二情若自相望。以後為智。以初為情。後之智者若望不即。故還是情。何者。聲聞在昔非但不知權即是實。亦乃不知權本是權。以不知權故執為實。來至今經佛敘為權。故云種種隨宜說法。聞此之說執實情亡。知權智現。雖知是權。未知即實。若外此權而求實者。知權之智智還是情。佛至顯實指權即實。故云是法皆為一乘。聞此之說外權情亡。即權智現。如此之智方為究極。今以此義例曉今文。一者不知妄是於妄名之為情。二者不知妄即是空亦是於情。若此二情自相比望。以初為情。以後為智。由知妄故故妄可嫌。故能嫌心乃屬智也。但此之智而乃尚迷妄體即空無妄可嫌。謂為有妄。故知妄智智還屬情。是故今文判為妄想。以此一義貫達諸說。凡云有情可亡。猶未脫於情見。證道不斷。理現于斯。非破非顯。旨在於此。伏冀諸同台衡學者。以般若心深研極究。開佛知見不負稟承。問。證道不斷。其義如何。答。一者教道有惑。證道無惑。惑既已斷更無可斷。故云不斷。二者教道約離。證道約即。以約即故情惑全是而無可斷。故云不斷。今從後義。二此能下約法喻正難無明能起於妄想。是故論云。不覺即動妄想。能成於生死。是故今云。生起之識於是雲興。名字分真。若望究竟尚猶在迷。愽地凡夫望於名等復在迷中。是故喻云夢中之夢。名字粗覺。是故喻云[鬘-又+万]髴不睡。

三又復下。難不作心念故妄念不起而為證他二。初牒計。前自證中亦云。不觀境界不念名義。與今不同。前云不念自證真如。今云不念妄念斷滅。二為淨下難二。初標定二義。二若是下。隨義各難二。初難淨心不作心念。淨心本有應須自昔不作心念。如何昔作今方不作。二若是下。難意識不作心念二。初直約心體難。祇由意識是念之體。二若言下。約根對塵難二。初再牒計。二為對下正難二。初標定四義為對。見法等者。今云意識即不分於五根意識。并於第六。是故通總。祇云意識法塵之言通於六塵。見對之言亦通六根。類如禪門。問曰。如經中說六觸因緣生受。何得覺觸但屬於身耶。答。此對通說。若通時見中亦說聞。餘義類爾。今就別義論覺支者。正對身也。文云為不對見法塵而不念。又云為全不對塵名為不念。前約意識現行以說。雖然現行而不對塵。後約意識不行以說。如寂睡時意識不行為不對塵。

二若不下。隨義各難三。初難第四第二不對法塵。識名之生由識塵故。若不識塵何名為識。二若對下難第三。對而不見。頑故非識。瞽故非見。三若見下。難第一。見而不念。由向三句皆非識義。不足廣破。今此一句既能見塵正是識義。而云不念者。未知此見何由不念。於是廣破。文為二。初直難不念三。初總難。二為知下標定二義。三若知下隨義各難二。初難知空。文云對而不見者。雖對於塵。了此之塵非有而有有即非有。不見塵相。此對不見非頑瞽法。問。對而不見與見而不念何殊。答。見約五識。念約意識。二若謂下難謂有三初法三。初不能無念。不能無其後念念前謂有。二又復下謂有即念。三又復下有即妄想。文云而復不念者。即是無明妄想。何謂而復不念。亦可此句生下喻文。二譬如下喻。

三此亦下合。心境俱暗者。不作不念。但有妄念念於前塵。今於妄念而生嫌心。乃不念念前來。以念念境祇有境中一重無明。今以不念念念。乃於心上又加一重無明之暗。故云心境俱暗。問。云不念者不念前塵。如何稱為不念於念。答。念前塵者乃有於念。今不念塵。即是亡向念前塵念。從亡所念。不念前塵。從亡能念。不念於念。但以此亡非無塵智還屬忘念。雖云不念。乃是不念之念。故為今破。又念前塵時惟有能迷前境之心。心上一重無明之暗。今復不念前塵。增加境上一重無明。故云心境俱暗。

二又復下。約作意以難不念二。初難二。初難不作意。二若作下難作意。二但以下出他迷三。初出始習自珍二。初因繫得止。二是故下。由迷妄寶。二是以下。斥習熟謂證二。初習熟謂證。二但不下。約義斥迷三。初迷流動。二復不下。迷在惑。三又不下。迷居位。三雖然下。許為方便。

大章第二明止觀境界者。無名數中假名數說。或廣或略皆是隨機。以經論中多明三法。此三性者攝一切法罄無不盡。故三無性論云。一切諸法不出三性。今乃約此示其止觀所觀境界。此所觀境不出二義。一者所觀所離妄境。二者所觀所顯真境。分別性者亦名徧計。即屬見思。是為妄境。真實性者亦名圓成。即屬空中。是為真境。依他性者即屬無明。亦妄境也。是故論云。分別性者。謂名言所顯諸法自性。即似塵識。依他性者。依因依緣顯法自體。即亂識分。因內根緣內塵起故。真實性者。謂法如如。又依他性既屬八識。含藏染淨故通真妄。然真妄境望後體狀既當正修。故此境界義同開解。即可示同摩訶止觀眼智所知之境界也。問。彼是真境今何通妄。答。彼三諦者。實於緣生三道妄境說示三諦。意與今同。亦可今科與下體狀。同與摩訶止觀正修義意為類。以彼正修先明所觀同今境界。次明能觀同今體狀。問。彼文所觀何通真妄。答。彼引華嚴心造之文通造十界。豈不得以佛真九妄。若離妄是真。是故真妄俱屬思議。皆為所離。若即妄是真。是故真妄俱不思議。皆為所顯。然分別依他二性之名。文相非一不易條流。今先約情法有體無體以辨二性。分別性者是能執情而無自體。依他性者是所執法有妄染體。如論云。依他性有體異於分別性無體。又云。依他性性體即是煩惱。及業分別性能熏起執。上約六八對論辨性。若各論者各約因果以辨二性。六識之中枝末惑業能熏染因為分別性。約於所熏六道境界為依他性。由此境界依能熏起。故以分別却為所依。如下染濁依他中明。例應八識不覺即動。能熏染因屬分別性。轉現境界為依他性。故四念處云。梨耶依業生故云依他。上來但約妄識以說。若通約於真妄相望。義應有三。一者約果竪說為依他性。約因橫說為分別性。故六道境依於八識名依他性。轉現境界依於真體名依他性。各取能熏無明染因為能執情名分別性。二者不分因果但約妄染名分別性。同依真體名依他性。如下文云。一者淨分。謂在染之真。即名真實性。二者不淨分。謂染法習氣種子及虗相果報。即是分別性。二性和合無二即是依他性。三者依他之名不獨在妄而亦通真。分別之名却惟從果。如下文云。心體平等名真實性。心體為染淨所繫依隨染淨二法名依他性。所現虗相果名分別性。又依染淨或唯八識得依他名。以本識無體依他而有。如四念處云。依染如土。依淨如金。故言依他。又以此望彼名曰依他。若以彼望此名曰他依。即同三性論云。能為分別真實二性依止。然上所辨分別依他乃約染法。若淨法者具如下釋。

釋文為三。初標。科文云三自性者。或名三無性。或云三有性。或祇云三性。云自性者即自分性從安立諦以得此名。亦名有性。略名三性。云無性者。己自分性。此名從非安立諦說。四念處云。三無性名非安立諦。論云三無性即是非安立諦。若是三性並是安立。前兩性是安立世諦。體實是無。安立為有。故真實性即是安立真諦。對遣二有安立二無名為真實。還尋此性離有離無故非安立。三無性皆非安立也。

二所言下解釋。文自為二。初總明三性為三。初標。二謂出下示。文云六識七識者。以七合六共名分別。如大師指經起以遊行以求衣食為世間往惑分別之識名阿陀那。據分別識應是第六毗婆加識。而却名為第七識者。全同今文以六七識共為分別。問。分別識與分別性何殊。答。有分別性即分別識。六識是也。有分別性非分別識。八識是也。三此是下結。義既不一。向之說者且約大位。

二所言下別明三性二。初標。二初辨下釋。文自為三。初真實性二。初示義三。初標。二所言下隨釋。文自為二。初有垢淨心三。初標。二即是下釋。云淨心者。名從對得。體自性彰。名對得者。對染名淨。體性彰者。淨心之體即平等性。非染非淨而能染淨。由以此之非染淨一性之體名染淨性。是故染淨二性相即。以淨即染故此本性具足違用。以染即淨故復體包淨用。無染眾生雖有能熏之垢。而此淨性熏垢本空。眾生雖有所現染相。而此淨性染相當寂。若依淨性即是染性。既現染事不得名淨。由此染性即是淨性。乃與染事事不相應。復稱為淨。三故言下結。

二所言下。無垢淨心亦標釋結。釋中云。染熏息者。修惡情已也。事染泯者。修惡法破也。智者總云斷修惡盡淨熏滿者。修善智足也。淨德顯者。修善法圓也。雖從熏顯性淨之用非增者。智顯之法。顯無別顯全顯性故。豈是修增。假遣昏雲照體之功本具者。顯法之智性本天然。實非昏去方謂智明。故云假遣。如此推窮莫非性德。故復稱淨。前文復字對於事染。今文復字對於修淨。

三然依下總結。故有有垢無垢之殊者。依熏約用有事染淨。本無無染有染之異者。平等性體本非染淨。二問下料揀。初問。二答。然眾生於無明中不妨即有諸佛法性之明性。故諸佛於性明中不妨即有眾生無明之暗性。但以對治轉迷。故言諸佛無無明爾。

二依他性二。初標列。二清淨下隨釋二。初淨分依他性三。初標。二即彼下解釋。應知一性其名有三。一曰非染淨性。二曰染性淨性。三曰出障真如.在障真如。若通論者。從其當體皆名實性。從為虗相之所依故皆屬依他。若別論者。有二不同。一者獨取雙非為真實性。染淨二性屬依他性。正如今文染淨二分依他性也。二者出障真如為真實性。在障真如為依他性。問。今文淨分依他分別。與於前文及佛淨德為同為異。答。體同義異。前約生佛對論三性。佛所有法皆真實性。眾生所有名餘二性。今則生佛各論三性。生佛所依皆有實性。逆順二修各有餘二。文云即復依彼淨業所熏至故名依他者。依他之義有二不同。一者身土依性而現。是故順指淨性為依。二者身土依於淨業能熏而現。是故順指淨業為他。文云三身至自利利他等者。對論法報寂光自土即自利也。他報應化他受用土方便同居即利他也。通而為論。三身四土己所證得皆自利也。即此益物皆利他也。

同类推荐
  • 邺中记

    邺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尊那经

    佛说尊那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选

    文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rom the Memoirs of a Minister of France

    From the Memoirs of a Minister of Fran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唐尊前集

    唐尊前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熬孤

    熬孤

    这是一个强者的舞台,这是一个炼气者的世界,炼体炼气,羽王羽皇羽圣羽尊,看我如何炼我羽翼。从小经脉禁断,母亲为救我性命自毁一半修为。
  • 夫君,娶我可好

    夫君,娶我可好

    一次意外让她魂穿架空时代,上一世她被父母抛弃,被男友背叛。想着这一世她总该过上好日子了,可却遇上了那个腹黑大变态,让她这一生......书院考试,写不出一个字的她眼睛瞄向了他的试卷他瞧见,诡异一笑,把她试卷拿走填满她心怀感激,以为他帮她写了答案,却不知他写的是......
  • 为奴三十年

    为奴三十年

    林枫看见了一团光,他认为这团光就是上帝。而且这团光还告诉他:为奴30年,我带你离开。林枫不信,但后来他被迫信了。因为30年为奴后,这话是他解脱的希望,也是他这生中唯一的期盼。如果可能,他还要干净地离开人间,双手尽量不沾鲜血。
  •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金刚寿命陀罗尼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罗万圣

    星罗万圣

    所谓神通,即是彻地通天的神魔手段,上可摘星拿月,下可移山填海,修炼到高深处,超脱于天地六道轮回之外,不入十类之种,不在五行之中,不达两间之名,欲求长生便可长生,欲求不死便可不死,荣华富贵,金钱美人,更可信手拈来,你可想要?你可敢要?
  • 勿安,安好

    勿安,安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故事,或许也是你的故事。在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一直藏在你的心里,或高大英俊,或才华横溢,或许是调皮捣蛋永远坐在角落里的那个人,也或许是同学眼中老师心里最骄傲的那个人。但是乔安心里的他是不苟言笑的,是冷漠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所以乔安把他放在自己心里,放了七年。吴恺心里的她也是沉默寡言的,是遥远的,是触摸不到的,所以他只能默默地把她放在心里,想着念着,一晃也过了七年。本应合在一起的两张桌子却被拉开了一道并不算宽的路,一米的距离就这样形成了,他们化作两条平行线,没有任何交集。七年后,他们重逢了。
  • 好莱坞演技派

    好莱坞演技派

    他在1998年的好莱坞仰望星空,凯特·温斯莱特、凯拉·奈特莉、艾米·亚当斯等一个个身影从他身边走过,奥斯卡向他轻轻招手,这一世他将带着曾经触不可及的梦想,向着好莱坞最顶峰前行。
  • 重生之悍妃

    重生之悍妃

    温暖死后又重生了,还活成了自己的第一世,一切重来之后,他,不会再错过!什么?婆婆阴狠小姑心狠,不要紧,黑猫在手,天下我有!【黑猫瑟瑟发抖,这锅我不背】还有各路牛鬼蛇神?什么鬼?!不晓得以前混地府的时候是专门饲鬼的么?!社会我萌暖,人悍路子野。社会我美成,病娇多宠暖时刻一脸我超凶的萌妹子彪悍女主?美得惨绝人寰时刻要死就是不死的宠妻男主
  • 武耀苍穹

    武耀苍穹

    这一天,苏家被毁,苏晨含恨而亡!这一天,苏晨浴血重生!从此之后,天元大陆多了一个不一样的少年!我苏晨一生,命中含恨,凡阻我、挡我、辱我者,当灭之!我苏晨一生,当命如真龙,凝万千龙气,筑无量真血,成万圣真龙,龙行天下!
  • 你看不见的我一直在身后

    你看不见的我一直在身后

    她,因为出生的卑微不允许她向失败低头,所以她总是向前走不退后他,因为想要守护她而一直站在身后,默默地支持着,鼓励着却想不到,她却始终没有看见他,只是在意那个不爱她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