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40900000004

第4章

第二次辨性之体状。然佛性者。盖乃法界门中一门也。门别虽异。妙旨虚融。义无不在。无不在故。无缘而非性。无缘而非性故。难以定论。是以经中。或说生死。以为佛性。或说涅槃。以为佛性。或说为因。或说为果。或复说为非因非果。或说为空。或说为有。或复说为非空非有。或说为一。或说为异。或复说为不一不异。或说为有。或说为无。或复说为非有非无。或说为内。或说为外。或复说为非内非外。或说为当。或说为现。或复说为非当非现。或说色心以为佛性。或复言非。或说一切善恶无记以为佛性。或复言非。如是一切无非佛性。虽复异论。莫不皆入一性门中。性义既然。执定是非。无不失旨。经说摸象喻失在此。斯等诸法。云何名性。为性之义。备如初门。良以诸法无不性故。诠题异辨。广略难定。或立为一。乃至众多。所言一者。虽复缘别染净之殊。性旨一味湛然若虚空。故云一也。或分为二。二有四门。一约缘分二。缘有染净。染谓生死。净谓涅槃。生死涅槃。体皆是性故。涅槃中师子菩萨问于佛性。如来赞言。师子菩萨具二庄严。能问一二。佛具二严。能答一二。一谓涅槃。二谓生死。二体用分二。废缘论性。性常一味。是其体也。随缘辨性。性有净秽。是其用也。三能所分二。一能知性。二所知性。能知性者。谓真识心。以此真心觉知性故。与无明合。便起妄知。远离无明。便为正智。如似世人以有报心觉知性故。与昏气合使起梦知。远离昏气使起正智。若无真心觉知性者。终无妄知。亦无正知。如草木等。无智性故。无有梦知。亦无悟知。此能知性。局在众生。不通非情。故经说言。为非佛性说于佛性。非佛性者。所谓一切墙壁瓦石。又经说言。凡有心者悉是佛性。此等皆是能知性也。所知性者。谓如法性实际实相法界法经第一义空一实谛等。如经中说。第一义空。名为佛性。或言中道。名为佛性。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所知性也。此所知性。该通内外。故经说言。佛性如空。遍一切处。四对果分二。一法佛性。二报佛性。法佛性者。本有法体。与彼法佛体无增减。唯有隐显净秽为异。如矿中金与出矿时体无多少。亦如冻水与消融时体无增。报佛性者本无法体。唯于第八真识心中。有其方便可生之义。如矿中金有可造作器具之义。非有器具已在现中。如树子中未有树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若无生性。虽以无量百千方便。佛不可生。如燋种中树不可生。如胜鬘说。如来藏中。具过恒沙一切佛法。如来藏经说。众生中。具足如来一切种德。马鸣论说。从本以来。具足一切性功德法。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心微尘中。具无师智无碍智广大智等。。如涅槃说。众生身中。未有德体。如树子中未有树体。箜篌之中未有声体。如是等言当知。皆是报佛之性。问曰。向言法佛之性本有法体。其相云何。如妄想心。虽未对缘现起烦恼。体是一切过恒沙等诸烦恼性。真心如是。虽未从缘现成诸德。体是一切三昧智慧神通解脱陀罗尼等一切德性。是诸德性。同体缘集不离不即。不异不脱。二相如是。或分为三。三有四门。一约缘分三。如涅槃说。一不善五阴。二善五阴。三佛果五阴。不善阴者。佛性集成外凡五阴。阴即是性。如冻是水。故经说言。生死二法。是如来藏。言善阴者。佛性集成三乘圣人无漏五阴。阴即是性。言果阴者。佛性集成佛果五阴。阴即是性。如汤是水镮钏是金。二约缘就实。以分三种。一者染性。二者净性。三非染净性。性在生死。名为染性。性在涅槃。名为净性。此二约缘。就实论性。性外无缘。可随变动以不变故。古今一味。是故名为非染净性。三体相及用以分三。如马鸣说。一者体大。谓真如性。二者相大。谓真如中。具过恒沙性功德法。三者用大。谓真心中。备起法界染净之用。此三如后八识章中具广分别。四对果论三。一者法佛性。二报佛性。三应佛性。法报两性义。如前释。应佛性者。应佛有二。一者法应以得现化法门力故。普门皆现。二者报应以本大悲大愿力故。随物异示。法应家性。本有法体。如来藏中。现像起法门。是其体也。报应家性。本无法体。唯有方便可生之义。或说为四。如涅槃说。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二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三二人俱。四二人俱。是义云何。佛性有四。一不善阴。二善五阴。三佛果阴。四是理性。四中前三。随用以分。后一就实。不善阴者。凡夫五阴。真妄所集。唯真不生。单妄不成。真妄和合。方有阴生。摄阴从妄。唯妄心作。如梦中身昏梦心作。如波风作。摄阴从真。皆真心作。如梦中身皆报心作。如波水作。从真义边。说为佛性。与胜鬘经生死二法是如来藏。其义相似。善五阴者。地上之身。通而论之。地前亦有。此阴真心缘治合成。摄阴从缘。缘治所造。如庄严具模样所作。摄阴从真。真心所为。如庄严具真金所作。真作义边。说为佛性。佛果阴者。是佛果德。与前善阴。大况相似。满不满异。言理性者。废缘谈实。实之处无缘。以无缘故。真体一味。非因非果。与涅槃中非因果性。其一也。四中初一阐提人有。善根人无。第二善阴。善根人有。阐提人无。第三果阴。二人俱无。第四理性。二人俱有。通而论之。三人俱有。佛亦有故。四种如是。经中或复说性为四。一是因性。二是果性。三是因果性。四非因果性。言因性者。所谓生死十二因缘。能与菩提作因缘。故名为佛性。是以经言。譬如胡菰能与热病作因缘。故名为热病。因缘亦尔。问曰。因缘是虚妄法。云何能与菩提作因。然彼生死十二因缘起。由妄情托真如立。故经说言。十二因缘。皆依真实第一义心。就妄论之。虽是虚构。据真缘摄。斯无不实。穷缘悟实。便成大觉。是故因缘能为佛因。故经说言。因者所谓十二因缘也。言果性者。谓大涅槃如来藏性。体虽净从缘说染。染时为因。复随对治。息染为净。净相始显。说之为果。果德寂灭。名为涅槃。故经说言。果者所谓无上大般涅槃也。是因果者。所谓观察十二缘智。未满为因。满足为果。此是方便有作行德。故经说言。是因是果。如十二缘所生之法。非因果者。如实法性。旨通染净。而非因果。故经说言。非因非果。名为佛性。废缘谈实。就体指也。又如经中说性为五。如涅槃说。一者因性。二因因性。三者果性。四果果性。五非因果性。言因性者。谓十二缘。能与涅槃为本因故。问曰。因缘是生死法。云何能与涅槃作因。释言。因缘真妄集成。摄缘从妄。妄心所为。虚诳无法。不名佛性。摄缘从实。皆真心作。故地经言。十二因缘。皆真心作。由真作故。穷之得实。便名涅槃。故得为因。因故名性。义如前释。言因因者。谓菩萨道。道起必由十二缘生。从因起因。故曰因因。然此通说。证教两行。以为因因。非独教行。言果性者。谓大菩提。言果果者。谓大涅槃。前言果者。方便菩提有作之果。此果者。性净涅槃。无作果也。通而论之。性净方便。俱是菩提。并是涅槃。为别两门。异名互说。此之二果。虽复同时。随义分之。得以菩提显彼涅槃。菩提能显义。说为因。涅槃所显义。说为果。然彼菩提。返望前因。已受果名。涅槃是彼果家果。故云果果。云何因中因缘之理。单说为因。所生行德。名为因因。乃至果中方便菩提。单名为果。性净之体。名为果果。以彼因中始终方便依理起行。是故理本。直名为因。行为因因。果据终极。摄德归体。德名为果。体名果果。然彼果中。方便菩提。说名为果。性净涅槃。别为果果。何故因中。证教两行。通为因因。以果类因。因中教行。应名为因。证为因因。但彼因中。位分参差。义别前后。凡时生死。就本说因。圣道之中。证教虽殊。同依前起。但名因因。果无先后。故就同时。体德分二。随义左右。隐显言耳。非因果者。释不异前。又准经中。乳酪等喻。分性为六。喻相如何。一杂血乳。二出血乳。三者是酪。四者生苏。五者熟苏。六者醍醐。以此况性差别有六四门分别。第一依彼迦叶品中。凡夫佛性。如杂血乳。须陀斯陀。断小烦恼。所有佛性。如出血乳。那含之人佛性如酪。罗汉佛性。如似生苏。缘觉菩萨性。如熟苏。佛如醍醐。第二依彼如来性品说。凡夫佛性。如杂血乳。声闻佛性。如出血乳。缘觉如酪。菩萨佛性。如生熟苏。七地已还。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三通说。凡夫二乘。乃至大乘善趣之人所有佛性。如杂血乳。种性解行。如出血乳。初地如酪。二地已上乃至七地。如似生苏。八地已上。如似熟苏。佛如醍醐。第四门中。凡夫二乘。地前菩萨所有佛性。如杂血乳。初地佛性。如出血乳。二地已上佛性如酪。八地已上性。如生苏。后身佛性。犹如熟苏。佛如醍醐。此后两门义有文无。或复随义分性为七。如经中说。众生佛性。不即六法。不异六法。不即六法。以之为一。不异六法。即以为六。通前说七。言六法者。所谓五阴及以我也。何者是我。五阴和合。假名集用。说名为我。真性缘起。集成此六。六即是性。故云不异。性体平等。妙出名相。称曰不即。又如经说。涅槃河中。有七众生。不离性水。性随人别。亦分七种。七众生者。一是常没。二是暂出还没。三出已即住。四住已观方。五观方已行。六行已后住。七水陆俱行。然此所说差别有五。一常没人。喻一阐提常没三涂。暂出还没。喻彼外凡乃至小乘燸顶之人。虽作善业。以不坚固还堕三恶。故名还没。亦可取彼求有凡夫乃至念处以为还没。燸顶已上。圣性成就。迳百千世。必得解脱。成为住人。出已即住。喻彼忍心世第一法。此人毕竟。永出三途。故说为住。亦可燸顶俱名住也。观方喻于须陀洹人。观察四谛。行喻斯陀。住喻那含。水陆俱行。喻阿罗汉缘觉菩萨乃至如来(是一门竟)。

第二常没。喻外凡夫常没三有。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圣性未成。还复退故。住喻燸等。圣性成就必得涅槃。故名为住。余皆如前(此二门竟)。

第三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者喻于四贤忍心。观方喻于四沙门果。观已行者。喻于缘觉观四谛已趣入因缘。行已住者。喻于菩萨。舍离烦恼。故名为行。为化众生。不舍三有。因之为住。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三门竟)。

第四常没。喻外凡夫暂出还没。喻五停心总别念处。住喻燸等乃至大乘解行之人。言观方者。喻于初地。观已行者。喻二地上乃至七地。行已住者。喻八地上乃至十地。水陆俱行喻于如来(此四门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血族之恋:你是我捧在手心的阳光

    血族之恋:你是我捧在手心的阳光

    苏然的人生轨迹在那个仲夏夜彻底改变,银发男子?生孩子?血族?前世今生?这都是什么鬼,谁来告诉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求收藏给动力(⌒_⌒;)
  • 编号89747

    编号89747

    未必会来,未必会走。生命是量身定做也难免出错,但多么遗憾,我们的故事未完。
  • 冰锁寒尘

    冰锁寒尘

    他终于找到了她,本以为可以和她永远在一起了,可她却不想记起他们之间的一切,最后她借他的手自杀了。百年之后他再次找到了她,他们的结局会是怎样。
  • 妃常可爱:皇上伤不起

    妃常可爱:皇上伤不起

    那年,她还年少,从深山的雪冬一步步走了出去,走到繁华帝都,她在每个夜晚,站在绿窗纱下,手执素灯,等待从黑暗里朝她快步走来的含笑男子。他唤她,阿穆……
  • 血剑传奇

    血剑传奇

    未来世界科技发达的世界,出现了神仙鬼怪,一些人被唤醒元古记忆,世界将会向何发展
  • 巅峰魂道

    巅峰魂道

    古书有云:常人有三魂七魄,但凡事总有例外,有一小部分人除了三魂七魄外还拥有着常人所没有的元魂,古书称其为灵魂的影子,而这一小部分人被古书称为灭魔师或者魂师!一个少年因不屈而强势崛起的证魂之道——————
  • 双面爆笑狂妃:王爷,你别追!

    双面爆笑狂妃:王爷,你别追!

    本是前世的杀手组织头领,一天就修炼的走火入魔魂穿了。什么!是废柴?是丑女?是灾星?嘿!,我就偏不信了。某妖孽男说到,“怎么可能,我家小倾儿貌美如花,天资聪颖,最重要的是深得吾心,我喜欢她们。”“什么?北冥瞳?你什么意思?她们?们在哪?”“娘亲,快笨死了,爹爹说的就是你啊,娘亲有双面性格嘛。”一个萌萌哒的小男孩说道。“哥哥,娘亲才不笨,一天天就知道说娘亲,不理你了。”一个有瓷肌般肌肤的女孩扭头就走。某些萌宠对这一家子无奈了。“王爷,你平常最喜欢做什么事?”某王爷想都没想就把某女拽过来,当然是嘿嘿嘿了~~本文1vs1,欢迎入坑。
  •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孩

    那些年追过我的男孩

    一部令你流泪的小说,4年之后,在广州,我们再次相遇,我还会不会像当初那样,让心爱的师兄溜走?而情感的坍塌,又将会带来怎样无法预知的毁灭?一部会让所有读者在文字中看到自己影子的纯青春小说。
  • 永恒天主

    永恒天主

    永恒大陆,疆域无边。凶兽肆虐,百族纵横。天骄逐鹿,至尊争锋。仙道强者飞天遁地、翻山倒海,抬手间日月世界星辰,高卧云端俯视众生。
  • 萌萌滴校花腹黑滴校草

    萌萌滴校花腹黑滴校草

    苏薬薬,16岁,是一名刚刚踏进高中的菜鸟生。苏薬薬可以说是奇葩界中的奇葩!基因变异的奇葩!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想一下的奇葩!走在宽敞的路上都能撞到人的奇葩!!!“喂!你不看路哦!”“……”“喂!你这是什么表情?!”“……”“喂!!!你表给我装高冷哦!”“……”“喂!!!!!!!!!!!!!!!!!!!!!!!!!!!!!!!!”“烦。”“喂!我告诉你哦!你表逼我哦!”淡定走过。“啊!真是个讨厌鬼!哼!”骂人也没人理的奇葩!话说奇葩界中出了苏薬薬这么个奇葩,奇葩的始祖也是要被气的吐血三升了。可是,奇葩的爱情也不要不要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