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7600000012

第12章

辨内外有无第七。今辨佛性内外有无义。此重最难解。或可。理外有佛性理内无佛性。或可理内有佛性理外无佛性。今先辨理内外次说有无。然由来亦言有理内外凡夫及内道外道。故信等五根未立者。理外行心名外凡夫。五根立者。理内行心名内凡夫。故言理内行心理外行心。既有此语。亦即是理内外义。但旧师等不甚分明。作此名教耳。经言。复次道有二种。一外二内。外道道者。无常无乐。内道道者。有常有乐。菩提解脱亦复如是。声闻菩提。无常无乐。诸佛菩萨所有菩提。常乐我净。解脱亦然也。问菩提只是道。何故两出耶。解云。菩提者是所行之道。先明。道者是能行之道。能所为异也。又若言一切诸法有生灭者。皆是理外。悉属外道。若一切诸法无生灭者。皆是理内则属内道。故今明。发心悟不生不灭。如般若中所辨。名为内道也。分理内外竟。今次明佛性之有无。问为理外众生有佛性。为理内众生有佛性耶。答曰。问理外众生有佛性不。此不成问。何者理外本自无有众生。那得问言理外众生有佛性不。故如问炎中之水。本自不曾有。何得更问炎中之水从何处来。是故理外既无众生。亦无佛性。五眼之所不见。故经云。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即非菩萨。是故我与人乃至今人无有佛性。不但凡夫无佛性。乃至阿罗汉亦无佛性。以是义故。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若欲明有佛性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此是对理外无佛性。以辨理内有佛性也。问众生无佛性草木有佛性。昔来未曾闻。为有经文为当自作。若众生无佛性。众生不成佛。若草木有佛性。草木乃成佛。此是大事。不可轻言令人惊怪也。答少闻多怪。昔来有事。是故经言。有诸比丘。闻说大乘。皆悉惊怪。从坐起去。是其事也。今更略举愚见以詶来问。大涅槃哀叹品中。有失珠得珠喻。以喻众生。迷故失无佛性。悟故得有佛性。故云。一阐提无佛性。杀亦无罪也。又呵二乘人如燋种。永绝其根。如根败之士。岂非是明凡圣无佛性耶。众生尚无佛性。何况草木。以此证知。不但草木无佛性。众生亦无佛性也。又华严明。善财童子。见弥勒楼观即得无量法门。岂非是观物见性即得无量三昧。又大集经云。诸佛菩萨。观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此明迷佛性故为生死万法悟即是菩提。故肇法师云。道远乎哉。即物而真圣远乎哉。悟即是神也。若一切诸法无非是菩提。何容不得无非是佛性。又涅槃云。一切诸法中悉有安乐性。亦是经文。唯识论云。唯识无境界。明山河草木皆是心想。心外无别法。此明理内一切诸法依正不二。以依正不二故。众生有佛性则草木有佛性。以此义故。不但众生有佛性。草木亦有佛性也。若悟诸法平等。不见依正二相故。理实无有成不成相。无不成故。假言成佛。以此义故。若众生成佛时。一切草木亦得成佛。故经云。一切诸法皆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此明以众生弥勒一如无二故。若弥勒得菩提一切众生皆亦应得。众生既尔。草木亦然故知。理通故欲作无往不得。是故得名大乘无碍。此是通门明义也。若论别门者。则不得然。何以故明众生有心迷故得有觉悟之理。草木无心故不迷。宁得有觉悟之义。喻如梦觉不梦则不觉。以是义故。云众生有佛性故成佛草木无佛性故不成佛也。成与不成。皆是佛语。有何惊怪也。上来至此。明理外无佛性理内有佛性也。第二明理外有佛性理内无佛性。如般若经云。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华严亦云。平等真法界一切众生入。真实无所入。既言一切众生入。当知。是理外众生入。而实无所入者。此入理内无复众生。故言实无所入。是知。理外有众生故得入也。如是灭度实无度者。亦作此释。此至理内。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当知。理内既无众生。亦无佛性。理外有众生可度。故言理外众生有佛性也。然本有理内故说理外。理内既无理外。岂复有耶。先则为成交互辨义故。理外若无理内则有。理内若无理外则有。或时言内外俱有。或时说内外俱无。故经云。阐提人有善根人无。善根人有阐提人无。二人俱有二人俱无也。问那得作此不定说耶。答此岂得有定。故涅槃经云。若有人说一阐提人定有佛性定无佛性。皆名谤佛法僧。今既不欲谤佛法僧。岂敢定判。义中自有四句。故内外有无不定。所以作此不定说者。欲明佛性非是有无故。或时说有。或时说无也。问若言定为非者不定为是耶。答若言不定为是者。还复成定。定既非是。不定亦非。具如论破。但破定故言不定有四句如前。若洗净已。复不定而为定亦何得而无定耶。今只就不定为定者。有理外众生理外草木。有理内众生理内草本定何者有佛性。何者无佛性耶。若不定为定说者。经中但明化于众生。不云化于草木。是则内外众生有佛性。草木无佛性。虽然至于观心望之。草木众生岂复有异。有则俱有无则俱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此之四句皆悉并听观心也。至于佛性非有非无。非理内非理外。是故若得悟有无内外平等无二。始可名为正因佛性也。故涅槃论云。众生有佛性非密。众生无佛性亦非密。众生即是佛乃名为密也。所以得言众生无佛性者。不见佛性故。佛性无众生者。不见众生故。亦得言众生有佛性。依如来藏故亦得言佛性有众生。如来藏为生死作依持建立故

明见性第八。迦叶问言。云何诸菩萨能见难见性。师子吼问言。若一切众生有佛性者。何故不见一切众生所有佛性。十住菩萨。以何等眼不了了见佛。以何眼而了了见也。性品答。见有二种。一者十地。或言十住。名为慧眼见。举珠喻释。二者外道凡夫名为信见。或如羊角。或如火聚等。师子吼品明慧眼见故。见不了了。佛眼见故则了了。经文如此。判释多言。十住菩萨。方见佛性犹如罗縠。九住以还未见佛性。但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若如此者。初发心时则见佛性。故一师云。涅槃所明十地。应是地前。未得真悟菩萨故。见性不明。而华严所明十地。从佛智慧出。此是真悟菩萨。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但地论师据行位判。行通位别。涅槃辨位别义。故菩萨位智犹未极。故十地菩萨见性不明。九地犹未见。华严明行通义。故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也。又涅槃经云。十地菩萨。但见其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始终俱见。诸师释此文种种不同。或言。十地菩萨未断无明。故言不见其始。而伏惑已周去佛近故言见终也。又云。十地菩萨。去终近故云见终。去无明住地远故言不见其始。又云。十地去初地远故。言不见其始但见其终。佛既众惑已尽。因圆果备。故云始终俱见。一师云。因果本来不二。乃是无二无不二。故名为不二。虽复不二。而开因果二。菩提心为因。佛则是果。此是一重开也。又明果不可顿阶。所以因中开为十地。此是第二重开也。如是于一一地中。或更开为三。乃至为四。如初地先开为十回向。乃至十住等。斯则初地为始。十地为终。十地非初故。云不见其始。则是第十故言见终。亦得对言初地见始不见终也。果既不开。所以始终俱见。此故是无始终始终。不见而见也

会教第九。经中有明佛性法性真如实际等。并是佛性之异名。何以知之。涅槃经自说佛性有种种名。于一佛性亦名法性涅槃。亦名般若一乘。亦名首楞严三昧师子吼三昧。故知。大圣随缘善巧。于诸经中说名不同。故于涅槃经中。名为佛性。则于华严。名为法界。于胜鬘中。名为如来藏自性清净心。楞伽名为八识。首楞严经名首楞严三昧。法华名为一道一乘。大品名为般若法性。维摩名为无住实际。如是等名。皆是佛性之异名。故经云。无名相法假名相说。于一法中说无量名。于一名中说无量门。以是义故。名义虽异理实无二。问若理实无二以何义故说种种名。答若依名释义。非无所以。何者。平等大道为诸众生觉悟之性。名为佛性。义隐生死名如来藏。融诸识性究竟清净。名为自性清净心。为诸法体性名为法性。妙实不二故名为真如。尽原之实故名为实际。理绝动静名为三昧。理无所知。无所不知。名为般若。善恶平等妙运不二。名为一乘。理用圆寂名为涅槃。如此诸义如喻似何譬。如虚空不动无碍有种种名。虽有诸名实无二相。以是故。云名字虽异理实无二也。问若言真如法性并是佛性之异名者。经说真如法性亦是空之异名。今未知。佛性是二谛中第一义空不。若言是者既言是空。那得以此为佛性耶。会通诸经使不相违。善则善矣。然新闻异响未见深旨。一切诸人并皆同疑。愿为开示以遣疑滞也。答涅槃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岂非是空为佛性耶。若以空为空者非佛性也。故下文云。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名为佛性。二乘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不见佛性。故知。于有所得人。不但空非佛性。佛性亦非佛性也。若于无所得人。不但空为佛性。一切草木并是佛性也。问若皆是佛性不得言非。若非佛性不可言是。有何所以。言一切并非而复即言一切并是。岂非是过分答耶。答至论平等佛性之理。非空非不空。非有非不有。非法性非不法性。非佛性非不佛性也。以一切并非故。能得一切并是。何者。平等之理。以非空有故。假名法性。非不空有故。假名空有。以非法性故假名佛性。空有非不法性故。假名法性。以非佛性故。假名法性。空有非不佛性故。假名佛性。当知。平等大道无方无住故。一切并非。无方无碍故。一切并得。若以是为是以非为非者。一切是非并皆是非也。若知无是无非是无非无不非假名为是非者。一切是非并皆是也。故知。上来十一家所说正因。以是为是故。并非正因佛性。若悟诸法平等无二无是无非者。十一家所说。并得是正因佛性

料简第十。然料简中应论得失义。若本来清净。何因缘故失。本既不失。今云何失。若后失者。先亦应失。先既清净。后亦应净。答此义者。如第九卷说解纯陀疑差别无差别义。若广辨者。备举涅槃一部来解释。犹亦不可尽。此义不可卒了。且待后问也

一乘义三门 一释名门 二出体门 三同异门

释名第一。一乘者。乃是佛性之大宗。众经之密藏。反三之妙术。归一之良药。迷之即八轴冥若夜游。悟之即八轴如对白日也。释名者。唯有一理。唯教一人。唯行一因。唯感一果。故名为一。法华论云。一谓同义。如来法身声闻法身缘觉法身三乘同一法身。故名为一。乘者运出为义。运出有三种。一者以理运人。从因至果。如大品云。是乘从三界出。到萨波若中住。二者以德运人。如法华云。得如是乘。令诸子等喜戏快乐。三者以自运他。如涅槃云。乘涅槃船。入生死海。济度群生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普明禅师牧牛图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总裁之不能爱的深爱

    总裁之不能爱的深爱

    一年又一年的时间流逝,知道今天我已经暗恋你十年了。。。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记得我。。。十年后的今天让我感到兴奋,因为我要嫁给你了。。。十年中,一步一步的深爱,却抵不过你对她的一见钟情。。。我的爱就是这么的卑贱。。。
  • 鹿晗:国民女神狂追记

    鹿晗:国民女神狂追记

    在这个追求时尚潮流的时代,模特这一行倍受人关注。墨子沐就更不用说了,从小出生在模特世家,十四岁便获得《时尚童模》总决赛的冠军,被时尚界长老:安迪娅称为时尚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十九岁便签约成为“天明娱乐”旗下模特,并创造出了时尚界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样一个被粉丝们捧在手心的国民女神却在一场宴会上败在了娱乐圈里公认的男神鹿晗的牛仔裤下。女神秒变呆萌邻家妹妹,一场女神追男神的大战开始了,读者们准备好了吗?
  • 长烟缦

    长烟缦

    王朝覆灭,江山易主,她踏着亲人的血泪逃出宫门,隐藏慧妃娘娘嫡女的身世投靠了漠北舅舅家,做了华府有名无实的二小姐——华风月。原本以为一切安好,可是命运却又让她无可耐何,贪财的舅母为了五千两黄金将她嫁给年过花甲的南宫老爷做填房,风月被迫嫁过去,无心争宠,一心只想安稳度日,却不想南宫家腹黑阴险的三夫人与刁蛮任性的大少奶奶连翻对她示威逼迫。风月在经历一场生死攸关的阴谋之后幡然醒悟,无论她怎么隐忍都不能打消人们对她的敌意,既然如此,何不让自己活得好一些?于是一夜之间,她褪去所有软弱与包容,化身成冷艳高傲的南宫家女主人,坐在冰冷的殿堂内,凭借一副慧智的头脑和手段终于让那些人心服口服,只是一切过后,她才发现身旁空无一人,那冷漠的高傲与绝世的容貌只能死守着一个濒死的烟鬼,她的青春年华与幸福,不过是天边飘缈的浮云,远远的……指尖一碰,一切荡然无存。
  • 神杀九天

    神杀九天

    仙洲大陆,崇尚修真。一切以实力为尊。一个少年的出现,是变数,还是阴谋。他会经历怎样的传奇......无意得到传承,但是这个传承被视为异类,天下皆敌。热血的对决,天才的竞争。道的极致。少年向天嘶吼:“我会撕裂这天,找到真相!”然而真相.......一切尽在《神杀九天》。
  • 我的地下我的城

    我的地下我的城

    我似一粒沙漂泊到天涯兜转一生尽泪眼望春夏一个正在玩地下城与勇士的玩家,意外的进入到了地下城的世界。这个世界叫阿拉德大陆。从此他的人生与命运发生了改变。请大家支持这本小说......
  • 别把搜活当回事

    别把搜活当回事

    终于在长达一年的挣扎中我挑了个好日子告别了Z公司,同时订了张去桂林的机票,出发前我看了一眼一年前开始准备一年后才成形的家教网站,我对着电脑说,嘿,等我回来大干一场,现在我等不及要去挥霍自由啦。路上真正是潇洒坦荡,觉得自己成了一股风,然而,我想象中的工作我说了算,休息我说了算,时间我说了算,干嘛都我说了算的SOHO同志,他真如传说中的那么宽容那么慈祥那么神秘么?六十天之后我有了一颗景仰上班族的心。
  • 九死成圣

    九死成圣

    一个在泥泞中挣扎的少年,遇到了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妖精,要与他做那最惊心动魄的豪赌,赢则叱咤风云,输则化为劫灰。从此人,妖并立的修行界有了异类,且看主角如何九死不灭,终成至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08年1月1日出版发行的“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三辑十六种文集之一,收集了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的优秀散文,并辅以反映其人生历程的珍贵照片若干幅。可谓美言语与华照相得益彰,即是伴君品味欣赏之佳作,又为珍藏馈赠之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