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1800000005

第5章

五位地者

分段生死。既是凡受法。從無始三界九地。四生五趣。隨其業因。報位各別。若二乘人。入無餘捨。若諸菩薩。或初地捨。或八地捨。變易生死。若迴心者。學無學位。隨應初受。如初果人。若七生業。皆定受者。至第七生。方受變易。若七生業。皆不定者。即初生身。受變易生。若七生中。有定不定。定者皆受。不定不受。隨所受身。即受變易。第二果人。有三品。或受一大生。若業定者。受此生。方受變易。若不定者。厭受生故。即此身受變易生死。第三果人。若經生者。厭受生故。上業不定。可於此身。即受變易。不經生者。或生色界。方受變易。上業定故。業不定者。容於此身即受變易。若第四果。下二界中。隨在何界。即彼身中。受變易生。若獨覺者。一向在欲。雖復出在無佛世界。然由種姓力所資故。必蒙諸佛教化迴心。唯除一向趣寂種姓。如經所說。須陀洹果。經八萬劫。發菩提心。乃至辟支。經十千劫。發菩提心。或言成菩提。或言到涅槃。然以發心為其定也。謂迴心後。經八萬劫乃至十千。爾乃方至十住位中初發心住。或有說言。至十信初。雖已迴心。而樂寂心不能捨故。經八萬劫乃至十千。於修加行。放逸不進。經爾許劫。後方覺悟。進修加行。至十信初。故瑜伽論八十卷云。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奉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定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趣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業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瞻部州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解云。樂涅槃故。於遍遊行。及修資糧。放逸時者。即是經八萬劫。乃至十千劫時也。被覺悟已。不放逸者。即是發心進修之時。直往菩薩。雖具煩惱。極遲唯經萬劫。得至十住初心。迴趣二乘。雖斷煩惱。八萬十千。方至十信。故云遲鈍。不如始業。上來辨迴趣人。若直往人。八地已上。一切菩薩。一向決定。受變易身。七地以前。有二種人。一者慧多。二者悲多。前人受變易。後人即不受。為欲受生化眾生故。

第六與四種生死相攝者

依無上依經。有四種生死。一方便生死。二因緣生死。三有有生死。四無有生死。方便生死者。彼經云。如十二支中。無明生諸行。即是無明住地為緣。生無漏業初生死也。因緣生死者。彼經云。如無明為緣。所生諸行。即是無明住地為緣。所生無漏業。名因緣生死也。有有生死者。經云如行所招三有果。即是無漏業所得三種意生身。無有生死者。彼云如生緣老死。即是三種意生。最後身為緣。不可思議退墮。准經合喻。雖說四種。唯一正是變易生死。總據生死因緣及體。說四種耳。非是生死體有四種。所以者何。初一是生死緣。第二是因。第三正是所生果報。第四即是最後異滅二相。又如彼分段中。有四種難。一煩惱難。謂無明愛取。變易中。方便生死。無明住地亦如是。二業難。謂即行者善不善業。變易中因緣生死。無漏亦如是。三果報難。謂即五果及生支。變易中有有生死。無漏業所感意生身。亦如是。四過失難。謂即老死。又惑業生三種。皆有遷變行苦之義。變易中。無有生死。最後退墮。亦如是。或即前三遷變行苦。為過失也。然生死言。通即並取因果。皆是流轉分故。別即唯取苦諦果報。上就別相。唯就果報。辨二生死。經就通相。總說惑業果報。為四生死。古德方便生死位。配初二三地。因緣生死。配在四五六地。有有生死。配在七八九地。無有生死。配在十地者非也。然舊攝論。約二十二無明。感十一麤重報。配四生死者。其義何耶。謂初四地。未得諦視。無漏業隱。雖有因緣。而沒其名。故從方便立生死名。五六七地。是出世位。無漏因顯。於中亦有未受果故。故從因緣受生死名。八九十地。已受變易。此三地中。雖已受果。而後更有第十一報。是故唯名有有生死。第十地出分。是最後身。此後更無受果報故。是故名為無有生死。是則配位義異。辨性義異。是故四生死。約十一報。配四三三一。於理無違。

第七會釋三種意生者

三種意生。有其二門。一通就三乘。如上所引。唯識之文。依勝鬘經。謂阿羅漢獨覺。及得自在菩薩。自在菩薩者。或初地上。已得無漏生自在故。或七地上。入無生忍位故。或八地上。得無功用故。法華論云。初地已離分段生死。故知初地受意生身。入楞伽經第四卷云。大慧。說寂靜法。得證清淨無我之相。入遠行地。入遠行地已。得無量三昧自在。如意生身。故知七地。亦得意生身。然未一向。二遍就菩薩十地。建立三種意生身。如入楞伽第五卷云。有三種意生身。何等為三。一者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二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三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菩薩從於初地。如實修行。得上上地證知之相。何者得三昧樂三摩跋提意生身。謂第三第四第五地中。自心寂靜。行種種行。大海心波轉識之相。三摩跋提樂。名意識生。以見自心境界故。如實知有無相。是名意生身相。何者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謂於八地中。觀察覺了。得諸法無相。廣說乃至得如意自在。隨入諸佛國士大眾。是名如實覺知諸法相意生身。何者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謂自界內自證一切法。如實樂相。法相樂故。是名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解云。初二地中。亦得三昧樂意生身。但以未得定自在故。略而不說。又釋云。初二意生身。舉中攝初後。謂初意生身。舉三四五地。即攝初二。及第六地。第二身者。舉第八地。即攝第七。及第九地。若不爾者。所不舉者。名何意生。初二既舉。中攝初後。第三意生。不舉自顯。是故經中。不列位也。

第八問答

唯識第八。有四問答。彼具顯故。此不更述。

○三求義林

三求。略五門分別。一名。二體。三暴流。及相相攝。四七隨眠。五諸論不同。

一名者

求者求義。則持業釋也。

二體者

即欲界一切煩惱。及俱時心心所法。身語業。除邪教力起。及正見執。或生得善等。諸如上俱為欲求體性者求。即色無色界。除無漏。及正見方便善。順無漏者。及邪教力起。餘一切法。為有體性。若唯言梵行求。即欲色無色。三界正見。及生得善。無漏身語業等。皆梵行求體性。若言邪梵行求者。即三界邪教力起。并身語業等。是第三求體性。今解不同。已會釋。如六十五有文會此。覓不見文。錯勘籍也。

三暴流

有四。謂欲。有。見。無明。解云。欲界一切煩惱。除無明及見。皆欲暴流。即五門下。除無明見。計體可知。是欲流體。有流則色無色五門。計體如上。所餘更除瞋。是有流體。無明即三界無明。見則三界五見。如大論八十九云。欲界上品貪。未離欲者起。是欲界流。已除身在上貪者。是有流。外道從門論。有餘二起流。惡見名流。即六十二見。五見中四見。見因緣云何。無明為一名無明流。則識見。此據增上多分語。如實知前說。及六十五有。今此三求差別。若准對法第七卷初云。初流是欲求。第二流是有求。即通色無色界。後二流則邪梵行求。則通三界等。今此文欲求。攝欲流不盡。則除三惡趣。以唯攝三欲生故。有求不攝第四禪及四空處等。雖然理亦無違。如對法第七卷。與此互有寬狹。彼欲求上五趣。即簡無明見。此雖在人天。即兼取無明見。是欲求論趣寬事狹。此論趣狹事寬故。然約趣約界別。二邊俱得。如對法第六卷。則欲界五趣。一切種皆欲求故。論由欲求力。不脫欲界。招欲界苦者。是有求。此論不通第四禪及無色界及第七。初兼第四及四無色。則除彼無明見。彼地寬趣狹。此乃趣寬地狹。如彼第六末。通地種論。即由有求力。不說二界。招色無色苦。論梵求如此論文。唯在第四四無色。則順外一切求煩惱。皆邪求體性。如第七卷。即三界無明見。皆邪求體性。如第六卷。則招三界生死。皆是邪求體性。彼第七界。地寬趣狹。此論趣寬地狹。唯在第四定。及四空。不在下故。如第六卷。即三界皆是。此乃實論。如此論。雖言四無色。未必即取一切。取一切種。有求雖別貪慢等。在下故。約種言三。初流欲求。第二流有求。第三四流。是邪梵行求。約界言之。欲求在欲界三趣。實通五趣。有求在色。除第四定。實亦通。邪梵行等。在第四禪。及以無色。論云不約言。即第四禪辨無色界。此論約三欲樂生與論。故不同。此則第三暴流及扼。扼明體性。與流無別。六十四初文。復此不同。彼說三漏。

四七隨眠分別者

欲求攝二。謂欲愛瞋恚二隨眠。有求攝有愛一。則同通上二界。邪求即攝慢無明見疑四隨眠。

第五釋文不同者

准此文。邪梵行求。即通三界。慢見無明。皆是與前暴流不同。欲暴流有流中。約種皆是邪求。以慢疑隨眠。是邪求攝故。此等攝實也。第七卷。約攝流。約攝有是。今此約外道所起慢疑。亦須後邪求故。故邪求攝。邪體則非。以各別性。體非見故。若爾無明如何。無明必見俱。疑慢不定。故不為例。前皆可復說之。

同类推荐
  • 三国史辨误

    三国史辨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庐陵官下记

    庐陵官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宝云经

    宝云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Childhood

    Child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三月李明府后亭泛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拂尘忘川

    拂尘忘川

    红尘凡客,匆匆来过,缱绻寂寞。一缕烟火,几点颜色,眉目紧缩。尘起尘落,权势财货,失散离落。一个将军,一个神秘的家族,一部上界遗失的神秘功法,造就了吕亮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 大灾变之血染世界

    大灾变之血染世界

    炎黄初夏8月13日,爆发了全国病毒、强者为尊,弱者为奴
  • 上古法神

    上古法神

    上古时期,人们为了修炼努力着,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人,朋友,家人。一切的一切,只为守护与崛起。
  • 重生之娱乐之星

    重生之娱乐之星

    陈默重生在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中。娱乐依旧发达,武侠照样有,但是没有金庸老爷子。歌曲依旧火热,但是却没有原来世界的歌。还有,还有很多很多,电影,电视剧怎么办?怎么办?
  • 恶魔契者

    恶魔契者

    午夜不断沉沦的噩梦,血脉深处最恐惧的黑暗,当从梦魇中苏醒过来,你将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虚幻的恐惧,还有城市黑夜中觅食的怪物,穿越异世界的时空之门,隐藏在普通人当中的超凡者,你必须活下去,回到恶魔的身边,延续卑微的生命。
  • 天上掉下个林木木

    天上掉下个林木木

    现代的高中生林木木,利用暑假在一家报社打工,在报道一座不知名的古墓时,一脚踏空,掉到了另一个时空,睁开眼竟然是一皇家养猪圈,林木木坚信老师曾说的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看小小高中生在古代活得风生水起。可是做人要低调,一不小心露了底,引来无数妖孽的觊觎,美女的嫉妒,统统滚开,不要迷恋姐,姐只是个传说啊,林木木惨兮兮的解释,但是那个带着面具的男人,为什么说她是他的命中注定呢?好吧,林木木承认,“我的穿越不是意外,命中注定我爱你!”
  • 当年我当差之临阵磨刀

    当年我当差之临阵磨刀

    在现实中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买了把高级寿司刀学做寿司。当拿起刀的那个时刻,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前世。前世的我,作为一个官差捕快,在那一个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的年代,一个激情四射,热血向上的年代里和亲密的伙伴们一起为实现各自的目标,释放着我们那充满活力的青春。哪怕前路有再多艰难险阻,也无法阻止我们那颗追逐理想的热血之心。“喂喂,永叔,你那么大年纪了还整天跟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干什么?”“少年,我永叔年纪虽大可还是有自己的理想要去实现的哦!”“是成为中老年妇女之友吗?”“呵呵,你难道就不怕我把你的那点破事告诉你那些小相好们吗?”“啊,永叔,我觉得你眉毛的新造型真是太酷了!”
  •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惊世蛮妃:腹黑鬼帝野蛮妃

    手无缚鸡之力的她,差点被折磨死。就在她奄奄一息时,她的到来,令她得救。渐渐强大。阴差阳错下,她遇到了他两人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甜蜜百分百:霸道少爷独宠俏甜心

    甜蜜百分百:霸道少爷独宠俏甜心

    【书群号:576113672,欢迎大家来玩哦】他冷酷霸道又腹黑。他是学校的校草,人们心中的男神。误惹校草,你知道后果吗?她善良又可爱。她用她的温暖感化了那块“千年寒冰”为他灰暗的世界增添了各种奇妙色彩。“校草大人,我想吃这个”“买。”“校草大人,我喜欢这件衣服,可是有人要和我抢”“来人,逼她把衣服让出来。”“校草大人,我想要你”夏校草长臂一揽拥她入怀。“好,我们洗洗睡吧。”看高冷男神与甜心丫头如何激情碰撞。擦出爱情的火花。
  • 三洞枢机杂说

    三洞枢机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