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1800000018

第18章

七界趣有無者

十不善業。唯欲界有。是不善故。瑜伽六十云。十種不善業道。唯欲界繫故。若十善業道。通三界。及不繫通無漏故。若細分別。且十不善。准俱舍云。那落迦中。云通二種。謂麤惡語。雜穢語。瞋三種。皆通現行成熟。由相罵故。由忿恨故。由相憎故。如次有三。無可愛故無貪。現見業果故無邪見。業盡方死故無殺。無攝財女故無盜婬。以無用故無誑語。由業相現故。誑語無用。以常離故。無雜間語。北拘盧洲。貪瞋邪見。成熟不現行。不攝我故。無惱害事故。無惡意心故。如次無三。唯雜穢語。通現及成。由彼時有染歌詠故。無殺盜婬。如地獄說。欲天三州。鬼及傍生。十惡業道。皆通成現。然差別者。天鬼傍生。七業道中。唯有處中。無不律儀。天或殺天。及逼奪餘。有殺盜等。若大乘中。更未見文。准彌勒問論。說地獄有五。兩舌綺語貪瞋邪見。無殺等三。同俱舍說。以無正心。故無妄語。以常無有正念相故。無破壞心。故無惡口。所以常破壞故。此文或悞。應云無離間語。前辨相中。云起破壞心等。名離間語故。依逼惱故。有兩舌。此文亦悞。應云麤惡語。前辨相中。云起惱麤心。名惡口故。或可厭其破壞。起麤惡語。以常樂離不須破故。不起惡口。由依惱逼。求欲離故。有兩舌語。然前釋勝。以越次第故。行相違故。貪及邪見。同俱舍說。文雖說有。據當有故。故以畢竟有。故名為有。非是現有。即同俱舍。成非現行瞋。即不同俱舍許有。此說無故。以心惛昧。無是瞋故。或識業故。彼論并會。以貪瞋邪見。以畢竟有。非是現有。即有種子。無現行義故。會同處文。或說有無。北鬱單越。無前六種。有後四種。以命定故。無有殺生。無守護故。無偷盜。護女人故。無邪婬。彼欲受欲想。至樹下。樹曲枝覆。則行婬欲。若不枝覆。面愧而知。無誑他心故。無妄語。以常定心故。無兩舌。常柔輭語故。無惡口。有舞歌故。有綺語。餘意業者。以畢竟有。非是現有。餘三天下。及六欲天。具十不善。然云天不殺天。而天亦殺餘道眾生。又云。又有人言。天中亦截手足時。即時還生。若斷其頭。若中間斷。即死不生。亦有殺他物等不善業道。色無色天中。無不善業道。同俱舍義。更無差別。三州六天。鬼及傍生。意亦同彼。十善業道。俱舍論云。無貪等三。三界五趣。皆通成熟及現行二。身語七支。無色無想。但容成熟。必不現行。無色聖者。成於過未無漏律儀。無想有情。必成過未。第四靜慮律儀。此據定道。若別解者。彼皆非有。餘界趣處。除地獄北州。七皆通二。謂成熟及現行。然鬼傍生。有處中業。若於色天。唯有律儀。即定道戒。無處中故。三州欲天。皆具二種。即律儀處中。然欲天中有定道律儀。亦無別解。不許天中住梵行故。准彌勒問論。說有少別。地獄北州。意三業道。以畢竟有。非是現有。此但成熟。非是現行。八難地故。或輕微故。前七業道亦應非有。此論上亦除鬱單越。餘三天下。受十業道。既不說受。明知彼無鬼畜二趣。下云亦無受法。故亦非有。雖有不殺等。以不受戒。不成別解。以輕微故。前七業道(乃至)輕微故。成善業道故。三妙欲天具有十善。問論云。雜受法。有受法。雜受果處。非是難地。有法故。具十善道。或雜受法。法有處中。有受法。謂律儀。色天亦受。論云。色界天中。有受法現行。受善法攝取故。此說別解菩薩律儀。又說彼有無漏善業道。然不說受。以先得故。欲界天中。許有無漏受法得。初入聖故。文中不說。三洲受無漏者。以極成故。又云無色界中。唯有心業道。以成熟業。非是現有。以不受故。或心業道。彼可現有。言成熟業。據前七說。成定道故。非是別解脫。諸定成熟。皆是無表。非有表故。前來所說。多據別受。若自性成。不妨北洲三惡道有。以有信等善故。或輕微故。不成業道。有處中故。得有信等。若准菩薩三聚淨戒。既通五趣。十善亦爾。菩薩瓔珞本業經中。許皆通故。即通五趣。皆有十善。許皆受故。然除無色。無趣大故。

八得果差別者

初明不善。准十地第四說。不善業各有二果。異熟等流。彌勒問論第三。瑜伽第九。及第六十。雜集第九。俱舍十七。薩遮第四。各說有三。加增上果。據法士用。亦得有士用果。然諸論中。多約人士夫。不說得士用。然異熟果。瑜伽等中。多增上說。受地獄。十地雜集。據各三品。名三惡趣。受異熟果。諸文受果。多分相似。且引十地受二果言。殺生之罪。能令眾生墮於地獄畜生餓鬼。若生人中。得二果。一者短命。二者多病。餘異熟同。但等流別。盜等流二。一者貧窮。二者共財不得自在。婬等流二。一者奴不貞良。二者妻相諍。不隨己心。妄語二者。一多被誹謗。二恒為多人誑。兩舌二者。一得破壞眷屬。二者得弊惡眷屬。惡口二者。一常聞惡聲。二所有言說。恒多諍訟。綺語二者。一所說正語。人不信受。即不威肅。二所有言說。不能辨了。貪欲二者。一貪財恒無厭足。即貪增。二者多求恒不從意。瞋恚二者。一常為他人。求其長短。二者常為他所惱害。即瞋增。邪見二者。常生邪見之家。二心恒謟曲。即痴。增上果者。雜集俱舍。略云殺生業。外乏光澤。不與取故。多遭霜雹。欲邪行故。多諸塵坌。虗誑語故。多諸臭穢。離間語故。高下險阻。麤惡語故。居地鹹鹵。磽确穢惡。雜穢語。時候乖變。貪欲故。果變尠少。瞋恚故。果味辛辣。邪見故。果味辛苦。或全無果。瑜伽六十。說之處廣。恐繁不引。二十善果者。有漏得四。除離繫。無漏得四。除異熟。若互相資。具得五果。雜集俱舍彌勒問論。多翻上說。然異熟果。通生三界。離繫果者。通得三乘。如前三乘差別文引。又前三果。如十輪經第八第九。薩遮尼乾子經第三四說。無垢稱經第一。明說增上果云。菩薩證得大菩提時。壽量決定。大富梵行。言誠諦。常以耎語。眷屬不離。善宣蜜意。離諸貪欲。心無瞋恚。正見有情來生其國。彼自性有等流果。望菩薩感。即增上果。又彌勒問論。引婆伽羅龍王所問經中。十善業道。各得十果。且不殺生。得十種離煩惱熱清凉之法。一施無畏。二住大慈。三斷煩惱。四取無病。五長壽因。六非人護。七睡窹安。八不惡夢離怨恨心。九不畏外道。十退生天中。

九依境者

瑜伽六十云。殺生邪行。妄語離間。麤語瞋恚。此六業道。有情處起。雖於非情亦起瞋。或輕非業道。不與取貪欲業道。資財處起。通情非情。綺語業道。名身處起。緣餝詞故。邪見業道。諸行處起。猶於善惡行。生誹謗故。准俱舍論第十六云。謂殺麤語瞋。有情處起。偷邪行貪。眾具處起。唯邪見一。名色處起。虗誑離間雜穢語三。名身處起。二於所說。名據增故。不爾可通。由起修意。有表無表。加行後起。方便究竟。如是多門。廣如前引。諸經論文。恐繁且止。

十問答者

一問出體之。所有三業。皆思為體。何故業道。契經中言。由身三種故思造業。作及增長不善故。能生苦果。

答成業釋云。此經意說。能動於身。以身為門。身為依處。緣殺盜婬為境。思業為因。能感苦果。異熟名身三種故思造業。非即是身表色為業。

二問既唯思業。經何說二。所謂思業。及思已業。

答即前所說三種思中。初二種思。名為思業。第三一思。名思已業。無違經過。

三問若三種業。俱思為體。於散亂心。及無心位。爾時無思。如何得有名具律儀不律儀者。

答言由差別所熏成種。不損壞故。名律不律者。

四問何名損壞。

答謂若思能發於表。因此棄捨善惡律儀。及餘捨因。亦能損壞處中業道。准此釋知。

五問釋名中云。若即業名道。皆悉能趣地獄等者。何故餘三。非是業道。此問意云。貪無貪等善惡趣。何非業道。

答云如彼七業。此三能作彼根本故。以相應故。不能如彼業故。不名善道。此意為因發業能往趣。非造作故。不名業道。

六問曰。如身業思得彼名。由思動身。令行殺等。動意之業。名意業者。為當動意。令起貪等。思得彼名。如身業等。為不爾耶。

答設俱何過。答二俱有失。若思動意。令起貪等。何故彼說由貪等起。若不是。何故說思。名為意業。答如殺生。雖思動發。亦以貪等為方便。此亦如是。近遠異故。遠貪等。近即在思。又思正動。貪等助緣。

七問若以貪等為貪等方便。此貪起時。非業道耶。

答加行不定。又復加行。或有或無。俱舍說無。說意地三。三為加行者。無間生故。據體加行亦成業道。不同殺等有三時。

八問業道相中。且殺生罪。色無實命。如何可殺。

答雖無實命。斷和合體。名為殺生。令彼五蘊。此期不續故。

九問何者名生。

答俱舍二說。一云息風名生。二即命根名生。准理命根名生為勝。四定已上。雖無息風。由名生故。由此命根。連持色心。令實命根。不能連持。或談生體。雖是命根。今言殺生。據總相說。由此云斷和合體。名為殺生。若爾滅不待因。彼命自滅。豈由於殺命方斷耶。答二十唯識云。令他違害命根事起。此意由殺力故。令他身違害事起。令後不續故。

十問於三世中。為殺何蘊。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不住。

答有說。住現在壞未來。復有說言。壞未來現在。以現在陰刀杖能倒。能作害事故。論二解中。不分邪正。准道理說。害未來故。如斷煩惱。

十一問於五蘊中。殺何蘊耶。

答有云唯壞色陰。以刀杖等。能割觸故。有說五陰。自餘四陰。雖不可觸。而依色陰住。色陰壞故。彼亦隨壞。如破瓶故。水乳亦失。

十二問遣使仙瞋。令殺生時。何時成根本。

答依彌勒問論說。無表根本。使及夜叉殺彼生時。始成無表根本業道。

十三問既口動心念。成殺業者。何非屬此語意業耶。

答亦彼論說。口說心念成根本業。可是語意。此時未來。非語意業。若是語意。說言心念。彼命應斷。既不如是。故屬身業。

十四問語動心念。此時此處。此等方便。而行殺彼。使等違此。成業道不。

答殺者得罪。教者無過。彼時處越期心故。不限時處。隨殺即成。

十五問若殺生時。能殺所。俱時命終。若所殺後死。得殺罪不。

答不成。所依別故。餘身中無加行故。

十六問於餘業道。心念遣使皆得成不。

答邪欲不成。餘六許成。意三業道。雖無文說。亦無遣使。要自起故。

十七問邪見如何撥善惡行。以見好施。而貪不施。而福等。此意福由施得。貪由不施。今應有習。何故相違。

答久習慳人。忽遇良田。小施獲福。久習性故。今不能施。於非福田。無信心故。不至心故。為名稱故。為求事故。求尊重故。不約富報習施成故。今生猶施。餘准此知。

十八問離殺生者。為於可殺邊離。為於不可殺邊離。為通二邪。

答於可殺不可殺眾生邊離。若唯於可殺邊。於不可殺邊。得離殺生福。不應理故。此同俱舍。以共發故。

十九問輪王亦能十善化人。成別解不。

答得是業道。非別解戒。別解戒。要由佛所成故。

二十問業道別解。有何差別。

答業道據性罪。別解亦通遮。又善惡業。不由受得。善律儀者。要由受得。

二十一問。十善別解。與十善業道。體性皆同。二有何別。

答處中律儀。二種別故。輪王化世。處中業道。佛所說受。即律儀故。輪王若依佛教受法。即律儀攝。以通七眾。為他受故。除出家戒。

二十二問。開合廢立。何不立眼等業。

答如前說。

二十三問。飲不飲酒。禮懺打縛。何不立身語業道。

答以彼輕故。

二十四問。不飲酒等為身業。為心業。若是心業。相翻有違。如殺不殺。俱身業故。若身業者。何故彌勒問論。云是心業。

答在思能防。不起身故。名為心業。理實身。定不定業。於何極重。於何現報。一思一業。一思多業。破僧五逆。三業何重。如是多問。

所有問答。廣如上引經中說。略舉應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爱是那风吹不走的笑容

    爱是那风吹不走的笑容

    从古至今,人们总喜欢询问,爱是什么?爱是那分吹不走的笑容,是同经历生活之后明朗的笑容。
  • 仙武真尊

    仙武真尊

    重生大唐天下,梁云飞来到自己完全陌生的世界。这个世界到处都充满了杀戮,在这个充满杀戮的世界。他是继续专心修仙,还是做名真正傲世天下的侠客。侠者,仁义当先,舍己为人有完本《超级农民系统》放心收藏,本书Q群:194883526
  • 愿星如晖

    愿星如晖

    出生那晚夜空包容整片璀璨,一颗一颗的星星发光发亮,取名星空。星空记得那首《当你老了》,是对爸爸年老的承诺。毅然抛下妈妈去寻找受困于时光眯缝的父亲,那个叫乔木斯·星颛的男人到底有多重要。伊始之日,朗格一脸贼兮兮“星空你今天好漂亮啊!”“星空你吃东西的样子真好看!”“星空你太聪明了!”朗格也被自己酸到了,星空无奈的摊了摊手,语气温和“朗格我知道我漂亮好看聪明,说吧什么事?”朗格对星空勾了勾手指示意星空过来,星空靠近,朗格嘴角微微上扬的凑到星空耳边,“生日快乐!”星空最近是怎么了,泪腺太发达隐隐又想哭了。哽咽道“朗格谢谢你!”有这样陪自己冒险的朋友何乐而不为?这一场寻父之旅很艰辛。
  • 兰陵幻梦

    兰陵幻梦

    陷入身世迷云,他该如何自处?经历百态炎凉。她该如何选择?
  • 仙妖横卷

    仙妖横卷

    全新原创设定,全新原创套路,全新原创桥段。连起名字都是全新的。拒绝口水,拒绝小白,作者乃文青癌晚期患者,若干年来从未被现实治愈,写作是为了理想,就这样。隋朝末年,仙妖四起。仙妖者,亦仙亦妖,善恶同道。要想修仙,做一件恶事,须做一件善事来充补,同样做了一件善事,也要做一件恶事来平衡。世无纯仙,全做善事,就化为普通人,没了仙妖法力,但是可成圣贤。全做恶事,就丧失自心,化为魔道、畜道,亦不复从前。
  • 魔王救世录

    魔王救世录

    一切的真相是,魔王永远不会被打败,只要人类还依然存在。
  • 终极之假面骑士

    终极之假面骑士

    王林是个标准的宅男喜欢看动漫和小说特别爱看假面骑士和终极系列总想着穿越到其中一个世界中去但是当去到其中一个世界却得到另一个世界的东西时会发生什么事呢?新人新手写不好不要骂
  •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谁拨动了你的心弦:高中生心理困惑答疑

    养花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如果教师不能帮助学生解决好心理问题,那么学校就不可能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心理问题是德育教育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心理问题,才可能把学生培养成有善德的人,才可能使学校真正落实德育为先的办学目标。
  • 宇宙超级系统

    宇宙超级系统

    宇宙沦为小宇宙-中宇宙-大宇宙-超级宇宙-至尊宇宙。主角白明再大学被打重生在了少年时代,得到了至尊宇宙五个超级宇帝的传承,看看我们的主角怎样一步步走向世界之巅的,白明;系统你有什么功能。系统;历练系统,兑换系统,炼丹系统,阵法系统等等。。
  • 万域至神

    万域至神

    他执剑凌天,怒喝:“苍天若何?”若是黑暗笼罩大地,诸神失去光辉,天地丧失公道,那么万域的秩序将如何?不如让我们拿起武器,搏斗苍天,驱除黑暗,建立秩序,打出一个永恒的纪元……欢迎加入万域至神书友群,群聊号码:780353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