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31600000001

第1章

第一总彰佛体。第二开智慧门。第三显示不思议法。第四明诸法正性。第五自然无碍解脱道 各各胡跪合掌当教令发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无上佛道誓愿证 次请十方诸佛为和尚等 次请三世诸佛菩萨等 次教受三归 次问五能 一者汝从今日乃至菩提能舍一切恶知识不(能)二者亲近善知识不(能)三能坐持禁戒乃至命终不犯戒不(能)四能读诵大乘经问甚深义不(能)五能见苦众生随力能救护不(能) 次各称已名忏悔罪言过去未来及现在身口意业十恶罪。我今至心尽忏悔。愿罪除灭永不起五逆罪障重罪(准前)譬如明珠没浊水中以珠力故水即澄。清佛性威德亦复如是。烦恼浊水皆得清净。汝等忏悔竟三业清净。如净琉璃内外明彻。堪受净戒菩萨戒。是持心戒。以佛性为戒。性心瞥起即违佛性。是破菩萨戒。护持心不起即顺佛性。是持菩萨戒(三说)次各令结跏趺坐 同佛子心湛然不动是没 言净 佛子诸佛如来有入道大方便。一念净心顿超佛地 和击木一时念佛 和言。一切相总不得取囗以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看心若净名净心地。莫卷缩身心舒展身心。放旷远看平等尽虚空看 和问言。见何物 子云。一物不见 和。看净细细看。即用净心眼无边无涯除远看 和言。问无障碍看 和问见何物 答。一物不见和向前远看。向后远看。四维上下一时平等看。尽虚空看。长用净心眼看。莫间断亦不限多少看。使得者然身心调用无障碍 和言。三六是何 子云 是佛身心得离念。不见心心如心得解脱。不见身色如身解脱。如是长时无断用(入言)虚空无一物。清净无有相。常令不间断。从此永离障。眼根清净。眼根离障。耳根清净。耳离根障。如是乃至六根清净。六根离障。一切无碍是即解脱。不见六根相。清净无有相。常不间断。即是佛。是没是佛。佛心清净离有离无。身心不起常守真心是没是真如。心不起心真如。色不起色真如。心真如故心解脱。色真如故色解脱。心色俱离即无一物。是大菩提树 佛是西国梵语。此地往翻名为觉。所言觉囗为心体离念。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于此法身说名本觉。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了见心性。性常住名究竟觉。佛是西国梵语。此地往翻名为觉。所言觉义者心体离念离念是佛义觉义。略释佛义。具含三义亦名印心方便 问。是没是三义。自觉觉他觉满离心。自觉不缘五根。离色觉他。不缘五尘。心色俱离觉行圆满。即是如来平等法身。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 问。是没是等虚空界无所不遍。是没是遍不遍 答。虚空无心。离念无心。无心则等虚空无所不遍。有念即不遍。离念即遍。法界一相则是如来平等法身 问。是没是法界。意知是法。界是十八界。眼见意知念起多想生隔障不通。是染法界是众生界。是没是净法界。眼见意知离念即无隔障。是净法界是佛界。是没是佛界。法界一相意知处。是法是法界。眼见色。耳闻声。鼻觉香。舌知味。身觉触。意知法。意通知上五种法。若心起同缘。即是染法界是众生界。若不起心同缘。即是净法界是佛界。法界一相。于十八界中有二。一染一净。先染后净。眼见色。意识同缘知。眼等五根依尘。五处起染即一切处染一切处染即是染法界是众生界 问。是没是诤法界。净法界者。于离念中眼见色不分别。即于眼处得解脱。余四亦同。五处解脱一切处解脱。一切处解脱即一切处净。即是净法界是佛界。离念相者。等虚空界无所不遍。属自法界一相属他 问。是没是如来义 答。离心心如。离色色如。心色俱如。即是觉满。觉满即是如来。又意根不起心如。五根不起色如。心色如如不随境起。即是如来平等法身。于此法身说名本觉。觉心初起心无初相。远离微细念了见心性。性常住名究竟。是法身 问。是没是报身佛。知六根本不动觉性顿圆光明遍照。是报身佛。是没是法身佛。为因中修戒定慧。破得身中无明重叠厚障。成就智慧大光明。是法身佛。是没是化身佛。犹心离念境尘清净。知见无碍。圆应十方。是化身佛。体用分明。离念名体。见闻觉知是用。寂而常用。用而常寂。即用即寂。离相名寂。寂照照寂。寂照者。因性起相。照寂者。摄相归性。舒则弥沦法界。卷则总在于毛端。吐纳分明神用自在(征)身心既空 谁吐谁纳。身心空无吐纳。即与无为合。启无为达实相。身心空善回向。回向菩提证真常乐。常对境界心无所著。身心两法染净。依有念无量恒沙烦恼。依离念无量恒沙功德。依恒沙功德是净。依是没是法身体。是没是依身心。离念是法身。由离念故转无量恒沙生灭。成无量恒沙功德。恒沙功德依离念住是依。是没是聚义。无间修行任持功德不散是聚。聚诸功德充满法身。犹离念故万境皆真(已上第一了) 第二 和尚打木问言。闻声不 闻不动此不动。是从定发慧方便。是开慧门。闻是慧。此方便非但能发慧。亦能正定。是开智门。即得智。是名开智慧门。若不得此方便。正即落邪定。贪著禅味堕二乘。涅槃已得此方便正定。即得圆寂是大涅槃。智用是知慧用。是名是名开佛知见。知见即是菩提 问是没是不动 答心不动心不动是定是智是理。耳根不动是色是事是慧。此不动是从定发慧方便。开慧门 问。是没是慧门。耳根是慧门。作没生开慧门。闻声耳根不动。是开慧门。是没是慧闻是慧。五根总是慧门。非但能发慧亦能正定。是开智门 问。是没是智门。意根为智门。作没生开智门。意根不动是开智门。作没生转意成智即得智。是名开智慧门。与汝开智慧门竟。有力度众生。身体及手足寂然安不动。八风吹不动 问。是没是八风。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答。四个是违。四个是顺 问。于此违顺作没生 答。心不动。不动是佛。须弥山迥超生死海。逍遥出三界。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自证无上道 问。有几种人开得智慧门 答。有三种人。是谁凡夫二乘菩萨。凡夫有声即闻无声。声落谢不闻。二乘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不闻。菩萨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 问。三人一种开得智慧一门。缘何没。二乘人贪著禅味堕二乘涅槃。二乘人开得慧一门。是慧于耳根边证得闻慧。昔所不闻而今得闻。闻已心生欢喜。欢喜即动。畏动执不动。灭六识证空寂。涅槃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不闻贪著禅味。堕二乘涅槃。菩萨开得慧门。闻是慧于耳根边证得闻慧。知六根本来不动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常顺不动修行。以得此方便正定即得圆寂是大涅槃。涅槃经云。不闻闻不闻不闻闻闻 问。是没是不闻闻。昔所不闻而今得闻。是不闻闻 是没是不闻。不闻闻已心生欢喜。欢喜即动。畏动执不动。灭六识证空寂。涅槃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不闻是不闻不闻。是没是闻。已心生欢喜。欢喜即动。畏动执不动。灭六识证空寂涅槃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不闻是不闻不闻。是没是闻不闻。二乘人出定。即闻在定不闻。二乘人在定无慧。不能说法亦不能度众生。出定心散。说法无定。水润名干慧。定是闻不闻。是没是闻闻凡夫亦有闻。闻菩萨亦有闻。闻凡夫闻闻即动动同尘菩萨闻闻不动不同尘。和光不同尘娑婆世界释迦如来以音声为佛事。耳根为慧门。光明世界灯明如来以光明为佛事。眼根为慧门。香积世界香积如来以众香为佛事。鼻根为慧门。甘露世界甘露如来以甘露味为佛事。舌根为慧门。众花世界花光如来以众花为佛事 身根为慧门。妙慧世界法明如来以知一切法不动为佛事。意根为慧门。此方便非但能发慧亦能正定 问。是没是邪定正定。二乘人灭六识证空寂涅槃。是邪定 菩萨知六根本来不动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是正定 问。谁能开得智慧门。善知识能开。因闻善知识语。悟得六根本来不动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常顺不动修行。是名外善知识能开智慧门 问。是没是内善知识 答。智慧是知是智识是慧转意成智是开智门。即得智是名内善知识。能开智慧门。是没是邪定正定。二乘人有定无慧名邪。菩萨有定有慧名正 问。是没是大小涅槃。西国梵语。此地往翻名圆寂。是没是圆寂智慧俱寂(是大涅槃)菩提是西国梵语。此地往翻名为知。知见见是智慧寂用。菩提是涅槃寂用。知见是用。智慧是体。菩提是用。涅槃是体(体用分明)经云。菩提不可以心身得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问。是没是身心不得 答。心不动离念不起。菩提不可以心得。色不动离念不起菩提不可身得。身心俱不动即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又身心俱离念。即是圆满菩提 问。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是身心不可得。答。六根不动诸入不会。即是圆满菩提。又根尘不染。则一切处不会 又问。障是菩提。障诸愿故 答。六根不动诸愿不生。即是圆满菩提 问。入得澡灌否 答。正用心时不见有入不见有出。见入亦是动。有亦是动。见不入亦是动。无入无不入是不动 问。是没是无闻为根本。见闻觉知为后得 问。缘没唤无闻为根本 由先证离身心相为根本。知见自在不染六尘见闻觉知为后得。以先证为根本。若不以证为先所有。知见则随染 问。今日见闻觉知炽然。于六尘中得自在。缘阿没由先证离身心。身相为根本。知见自在即不染六尘。明知知见自在于证后得为诸后得智。根本后得处处分明处处解脱处处修行。眼见色心不起是根本智。见自在是后得智。耳闻声心不起是根本智。闻自在是后得智。鼻觉香心不起是根本智。觉自在是后得智。舌觉味心不起是根本智。觉自在是后得智。自觉身心不起是根本智。觉自在是后得智。意知法心不起是根本智。知自在是后得智。根根不起尘净。根根不起尘耶 问。维摩经云。无方便慧缚二乘人。在定不闻出定即闻。在定无慧不能说法亦不能度众生。出定心散说法无定水润名干慧定。是名无方便慧缚。是没是有方便慧解。菩萨知六根本来不动。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常顺不动修行。以得此方便正定即得圆寂。是大涅槃是名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 问。是没是方便。不动是方便。何物不动心不动 答。得心住不动亦是动。遗教经云。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成败坏不安之相。欢喜即动。于畏动报不动。灭六识证空寂涅槃。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贪著禅味。堕二乘涅槃。是名无慧方便缚。是没是有慧方便解。菩萨不贪涅槃。了见闻觉知心动。是名有慧方便解。何谓无方便慧缚。菩萨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何谓有方便慧解。菩萨不以爱见心庄严佛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爱爱涅槃见见诸佛土。证得六根为佛土。不动为庄严。证得六根不动。了贪嗔痴性空。见取空为证厌生死住涅槃。是名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菩萨已爱见心爱爱涅槃见。清净六根为佛土。不动为庄严。证得六根不动了贪嗔痴性空。见空不取空为证。不厌生死不住涅槃。是名有慧方便解。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住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植种得本。证得六根不动。了贪嗔痴性空。见空取空为证。厌生死住涅槃。是菩萨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有声无声声落谢不闻。不闻是名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谓菩萨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得本。证得六根不动。了贪嗔痴性空。见空不取空为证。不厌生死不住涅槃。是菩萨即离诸贪欲嗔恚邪见等诸烦恼。而殖众德本。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声无声声落谢常闻。是名有方便惠解。又复观身。身不离病。是病是身。非新非故。因在过去四大非新。现在五荫非故。身心不起。断无漏因。当得涅槃具足果。非因果法。是诸佛之本原处世界是没处心是处。五阴为世界。心处于世界。如虚空虚空是心。心如是智。如莲华。莲华是色。色如是惠。智慧清净超彼五根。是超于彼稽是敬礼是顺。常顺智惠修行是无上尊 妙法莲华经 是没是妙法心。是妙法莲华是色心。如是智色如是惠是智慧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方广是心。华严是色。心如是智。色如是惠。是智慧经 金刚经 金是心。刚是色。心如是智。色如是惠。是智惠经 妙法莲华 是没是妙法。定惠是妙法。莲华是喻。犹有定惠。于世间不染世间。明知定惠即是妙法。莲华杂处于水。不被水之所染。见闻觉知自在用不被六尘所染。如莲华开敷香结人天之所爱敬。所以举之为喻。未得定惠者令得定惠。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六根不动等开方便门。定惠是真实相。由有定惠藏诸功德法相圆满藏无漏法等是法华经藏凡夫二乘所不能到。天魔外道不能坏。深故幽远。无人能到。凡夫二乘所不能到名深。天魔外道不能坏名故。谓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问。是没是大乘经。智慧是大乘经。亦名法华经。是没是无量义。顺一实相性义。教菩萨法。教菩萨定惠法。佛所护念护本来离念佛。说此经已结跏趺。表身心不动。身不动色如是惠。心不动心如是智。三是正昧。是心正心。修行顺一实相性义。是名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表身心不动。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 问。是没是智甚深。如来智海无底名甚深。惠能超六尘外故称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二乘人心有生灭难解。声闻人心有思执动遥难入。菩萨无执无动遥易解易入 问。五位声闻不能测佛智。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 问。缘阿没不知 答。有思求心不能知。作没生即得知。无思求心即得知 问。将思求何用 答。将思意中转思成智。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诸增上慢者闻必不敬信。是增上慢 无所得法。是上法增加有所得心。慢他上法是增上慢 问。是没是慢 答。乖理越慢。乖是没。理乖无所得证理。上法无得。二乘人增得。上法无证。二乘人增证。增得增证即是乖理。上法无得无证无得无证。即离增上慢。檀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布施。自身布施见他不布施。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布施。不见有不布施。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檀上得离增上慢。是名上品波罗蜜。尸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戒。自身持戒见他破戒。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持戒。不见有破戒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戒上得离增上慢。是名上品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忍辱。自身忍辱见他嗔恚则生慢他上法。不见有忍辱。不见有嗔恚。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忍上得离增上慢。是名忍辱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精进。自身精进见他懈怠。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精进。不见有懈怠。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进上得离增上慢。是名上品波罗蜜。禅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禅定自身禅定见他散乱。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禅定。不见有散乱。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禅定上得离增上慢。是名上品波罗蜜。波若波罗蜜是梵语。此地往翻名智慧。见自身有智慧见他愚痴无智慧。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智慧。不见有愚痴。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惠上得离增上慢。是名上品波若波罗蜜。见自身端政。见他丑漏。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端政。不见有丑漏。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色上得离增上慢是佛色。见自身有势力。见他无势力。是则慢他上法。不见有势力。不见无势力。二相平等。慢则不生。从此力上得离增上慢。是佛力。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是没是因。是没是缘 答。知为因见为缘则此因缘为一大事缘。阿没知为因缘。阿没见为缘因。心知缘眼见。因心知知是没。缘眼见见是没。知知则知知则知心不起见则见色本空 问。是没是出现于世。五阴为世。了空即出现于世。如来王宫生双树灭。即是出现于世。是出现诸佛世尊来为众生开佛知见 问。闻声否 答。闻闻作没。生闻声不动。不动是开。开是门示合下为悟。无间修行是入开示。属佛悟入属修行人。阿没处开。阿没处示。无明五阴中开。无明五阴中示。耳根是色。受想行识是心耳根。是五阴闻声不动。开得五阴空。开得佛知见。学人耳根聆聆属听。有声音指领悟分明。证入修行取无为道。不动是开佛知见 学人耳根聆聆嘱听是等佛知见。有闻音指领悟分明。是悟佛知见。证入修行取无为道。是入佛知见。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是三世诸佛国说。以不动故即非世人执地。般若波罗蜜是名无地般若波罗蜜。不执相是智。无相是惠。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是三世诸佛国以不动故。即非世人执微尘众。是名无相微尘众。不执相是智。无相是惠。佛说。灯即非灯。是名灯。以不动故。即非世人执相灯。是名无相灯。不执相是智。无相是惠(第二了)。

维摩诘言。唯舍利弗闻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可思议 问。是没是不思不议 答。心不思口不议心。不思心如心离系缚。心得解脱。口不议色。如色离系缚。色得解脱。心色俱离系缚。是名不可思议解脱。若菩萨住是解脱者。已须弥之高广纳于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 问。是没是须弥纳芥子中无所增减 答。须弥是色。芥子亦是色。心不思心。如须弥芥子俱是色如。同一如相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作没生)答。须弥不减芥子不相如。所无增减。是名须弥山王本相如故。如四天王刀利诸天不觉不知已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 问。四天王依是没住 答。依须弥山住 缘阿没不觉不知 答。缘有思议不觉不知。作没生则得知。无思则得知。是没是唯应度者。已不思议度过思议作没生。乃见须弥入芥子。心不思则不见须弥芥子大小相。亦不见有入不见有不入。作如是见。乃名真见。无思则无相。无相则无入无不入。此为惊怖声闻除其心量。声闻未悟。则见有须弥芥子大小相。声闻已悟了。见须弥芥子本性空。则何入何不入。是名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思议解脱法门 问。是没是住不可思议解脱法门。起心思议是缚不得解脱。不起心思议则离系缚即得解脱。心不思心如是智。口不议色如是惠。是名不思议智慧解脱法门。又以四大海水入于毛孔。不娆鱼鳖鼋陀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诸龙鬼神阿修罗等不觉不知已之所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作没生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 答。大海是色。毛孔亦是色。心不思心。如海水毛孔俱是色如。同一如相即不娆鱼鳖鼋陀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是没是本相如故 答。海水不减毛孔不增。如所无增减。是名本相如故。诸龙鬼神等作没生住 答。依海住。缘阿没不觉不知。答。缘有思议则不觉不知。作没生即得知无思即得知。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同一如相众生如海水毛孔。亦自如于此众生亦无所娆。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贪是大千。嗔是中千。痴是小千。此来为有思议。即有贪嗔痴结集生死轮回六道。如陶家轮著右掌中。掷过恒河沙世界。是没是右 答。右为用也。用不思议断贪嗔痴转入如。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恒河沙是烦恼。超过烦恼即是掷过恒河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如已之所往。缘阿没不觉不知。缘有思议不觉不知。又复还本处。是没是本处 答。不思议是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相。是没是往来相 答。起心思议即有往来相。不起心思议即无往来相。而此世界本相如故。是没是本相如故。答。六根本来如是名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不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为之一劫。或有众生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从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为之七日。凡夫乐久住世欲得长。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二乘人不乐久住欲得短促。一劫以为七日。起心思即有演长短。不起心即无演长短。又二乘凡夫为有思即有演长短。菩萨无思即无演长短囗囗囗囗囗囗思益经。梵天菩萨问望明言。云何是诸法正性。望明言囗囗囗囗囗囗囗法正性。是没是自性。四大五蕴各有自性。自性从阿没处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是真性 心理湛然清净是真性色缘眼识是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问。是没是离自性。离欲际通将来 答。耳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根尘不起是离欲际达摩和上解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囗诸法正性。如水大流尽波浪。

同类推荐
  •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

    移使鄂州,次岘阳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法句经

    法句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辖落七元符

    上清辖落七元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苍虬阁诗续集

    苍虬阁诗续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Fraternity

    Fraternit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无限的旅行计划

    无限的旅行计划

    我叫做U.S.G,在一次战斗中获得的能力让我拥有了穿梭位面的能力,之后我进入了绝望之塔,并且成功的拿下了95层,我在这里和各种对手交战,或者交流,没事的时候到别的位面寻找一下未来能够阿拉德的勇士们......PS:简单的简介,懒得想太多.........这是一本无限漫综,起始世界是阿拉德大陆,第二个是SAO,第三个应该是Fate/Zero,第四个看情况
  • 史上最混乱

    史上最混乱

    某年某月某日,武晓和小伙伴们玩三国杀正站到激烈之时,日月星辰,斗转星移,外来异形生物降临,地球的末日到来了吗?武晓看着外面的一切正无力呐喊道。就在此时,一款三国杀传奇系统出现在武晓的世界里。任务一:穿越特洛伊世界,帮助配角打败阿伽门农的联军。任务失败抹杀。任务二:穿越亚历山大世界,帮助配角打败亚历山大的军队。任务失败抹杀。任务三:未知。奖励:未知。武晓只是为了活下去,只是为了在末日里更好的活下去,当武晓拼死拼活的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主线任务后,却突然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样稀里糊涂的迈出了地球救世主的步伐。
  • 春天并不遥远

    春天并不遥远

    本故事发生在90年代初的东北某重工业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人们的生活、工作、情感、思想较七、八十年代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场矿石瞩目的变革时代,面临着改革成果与改革瓶颈的碰撞,由此引出了人们一系列的工作、情感理念的故事。在这一轰轰烈烈的历史时刻,故事中的主人翁王英雄及芸芸人物中上至书记、市长下至普通的劳动者、下岗工人的喜怒哀乐、无奈与困惑演绎了一场让人深思,难以忘怀的故事,更让我们缅怀了那些已经逝,愈来愈远去的纯真年代的珍贵的东西、、、、、、、
  • 奇葩的精灵世界

    奇葩的精灵世界

    这是灰常灰常奇葩的小精灵世界所以出现什么都不足为奇,请看的朋友做好心理准备。还有,作者用人头担保本书绝对不基!!!主角很直的说……(心虚+小声)
  • 恶魔校草与天使女生

    恶魔校草与天使女生

    快来见识一下恶魔与天使会有怎样的恋情吧!
  • 一路向悲

    一路向悲

    我始终相信,在这世上仍有这种不变的爱情……
  • 冰逆天下:废材七小姐

    冰逆天下:废材七小姐

    她,21世纪的天才杀手。竟然奇葩的穿越到了古代以武为尊的双翼大陆。从一位天才杀手变成一位美貌绝伦却是废材病秧子的前世!呵,病秧子?废材?这两个词,用在夏唯雪身上?错了吧?她可是杀手。一挥手,死一片!天下男女无不倾倒......“你就是本王的王妃了。”一位高贵的男子悄悄把定亲镯带到夏唯雪手上。“滚,谁做你王妃!”“那你试试把镯子摘了?”“该死,摘不下来!”“那,你就是承认了。”男子邪邪一笑,“本王就是喜欢你,你逃不掉了。”
  • 柳氏叙训

    柳氏叙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执手岂为念

    执手岂为念

    每一个错误,都是为了被原谅。每一种悲伤,都是为了提醒你要更快乐。每一段过去,都是为了让你把握今天,莫生遗憾。妖神大战,花千骨死前生劈自己的三魂七魄附着于十方神器之上,用来巩固神器封印。白子画为复活花千骨,不惜偷盗神器,逃出长留。座前瑞兽小哼唧修炼成人形,在人界接应白子画,开设书院,过起了平淡的生活。与此同时,重入轮回后的东方彧卿与杀阡陌、落十一结成联盟,对神器明抢暗夺,也欲图复活花千骨。白子画与杀阡陌,谁能捷足先登?如果双双成功,两个千骨将何去何从?东方彧卿不甘被遗忘,复苏花千骨记忆,画骨夫妇如何面对不堪回首的过往?十方神器上花千骨神魂被逐个剥离,神谕之力也日渐消失,白子画能否安然渡劫?
  • 勇毅

    勇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