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9700000006

第6章

于是佛作一禅之思惟。通第一禅。又起二禅之思惟。通第二禅。又起三禅之思惟。通第三禅。又起四禅之思惟。通第四禅。又起空无际之思惟。通空无际。又起识无量之思惟。通识无量。又起无所用之思惟。通无所用。又起不想入之思惟。通不想入。又起想知灭之思惟。通想知灭。是时阿难。问阿那律。佛已灭度耶。答言。末也。佛方思念想知灭之思惟。阿难言。昔闻佛说。从四禅思惟。至于无知弃所受余无为之情。乃般泥曰。时佛舍想知灭还思不想入。舍不想入思无所用。舍无所用思识无量。舍识无量思空无际。舍空无际思第四禅。舍于四禅思第三禅。舍于三禅思第二禅。舍于二禅思第一禅。从一禅思复至三禅。便从四禅反于无知弃所受余泥洹之情。便般泥洹。当此之时。地大震动。诸天龙神。侧塞空中。散华如雨。莫不叹慕。而来供养。时第二天帝释。下说颂曰

阴行无有常  但为兴衰法

生者无不死  佛灭之为乐

第七梵天下说颂曰

妙哉佛已弃  一切世间猗

广遗清净教  三界中无比

神真力无畏  光明灭于兹

贤者阿那律说颂曰

佛已无为住  不用出入息

本由自然来  灵耀于是没

意净无所著  为人受斯疾

施惠教已遍  乃退归寂灭

惟兹遇佛者  莫不蒙恩泽

今已沦清虚  求了时复出

是时诸比丘。皆骚扰徘徊呼言。駃哉。佛般泥曰。一何疾哉。世间眼灭。中有忧叹。自悲念世间苦。不得是道。中有尸视惟心猗有从因缘起。以作复作。受非常苦。生辄有死。死则复生。生死往来。精神不灭。莫致是处。贤者阿那律言。止止阿难。晓众比丘。上天见此以为荒迷。安有舍家入自然律而不能用法利自解。阿难拭泪而问。上有几天。答曰。从威耶越。至沤荼庙。及熙连河四百八十里。诸天充满。无有空缺。徘徊骚扰皆言。駃哉。佛般泥曰。亦大疾哉。世间眼灭。中有忧叹自悲念世间苦贪欲所蔽不见斯道。或相晓言。佛说生死本从缘起。意作复作。受非常苦。生辄有死。死则复生。识随行走。莫知泥洹。佛已度世。宜各精进。夜至过半。阿那律令阿难入告城中。佛已灭度。所欲施作。宜及时为。阿难入告城中。诸华闻之。莫不惊愕。踊躃悲言。何其駃乎。佛般泥曰。何其疾乎。世间眼灭。举城中相会聚。奉持华香。诣佛舍利。稽首作礼。承事供养。共问阿难。葬法云何。答如教说。转轮王法。佛当复胜。诸豪姓言。宁可僻期七日。欲奉伎乐华香灯烛。展我曹心。阿难答言。恣听所欲。诸华即共作。黄金罂。黄金舆床。黄金棺。为铁椁。具新劫波锦五百张。是时四面人众。周满四百八十里中。皆赍伎乐华香。来诣双树。共举佛身。置黄金床上。而以伎乐。礼事供养

于是诸华选众童男。使扶持舆床。欲至沤荼神地。如阇维之。而诸童子不能得前近佛舁床。又复更进。至于再三。了不得持。贤者阿那律语阿难言。所以不得舁佛床者。是诸天意。欲使诸华童子。倚床左面。诸天右面。国人随后。共举床入东城门。遍住城中。施天乐供养讫。出西城门。置沤荼地。累积众香乃阇维之。阿难言诺。敬如天愿。以告诸华。皆曰敬从。即使诸僮左面属若干种缯。系床左角。天于右面属诸天缯系床右角而綍之。余无数天。于虚空中。散天杂华。而雨泽香。是时婆贤大臣。与拘夷大臣议。欲以人乐赞。绍天乐俱送舍利。即如所议。徐行入东城门。周遍城中。四衢道里巷处处住。施华香伎乐。出西城门。到沤荼地。持劫波锦缠佛身体。五百张。次缠千过。麻油泽膏。灌满金棺。已内佛身。举黄金棺。置铁椁中。库藏既殡。积众香毕。沤苏大臣。执火而欲燃佛。积火至辄灭。三进不然。贤者阿那律语阿难言。火所以不然者。是诸天意。见大迦叶。将五百众。从波旬来。已在半道。欲面礼佛故。使火不燃耳。阿难言诺。敬如天愿。是时有异道士。名阿夷维。见佛灭度。得天曼那罗华。去至半道。迦叶见之就车问。子知我所事圣师佛乎。即答言。我举知之。般泥曰已七日。天人普会供养其身。吾从彼来。得此天华。于是迦叶怅然不乐。五百比丘中。有徘徊骚扰仰天呼怨。佛般泥曰。一何巨疾。世间眼灭。中有忧叹悲伤。念世间苦。为恩爱缚。不见斯道。迦叶晓言。诸贤者释忧。当知有身皆从缘起。心作复作。致非常苦。生者辄死。死则有生。五道无安。唯泥洹乐。未得道者。当求法利。舍有为无所会则得矣。摄衣疾行可见佛身。其众中有名檀头者。亦释家子与佛同出。止诸比丘言。何为复忧。我曹从今已得自在。彼老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今彼长逝不甚往耶。迦叶不悦。行到双树至睹佛积。谓阿难言。及未阇维。请见佛身。阿难对曰。佛身已缠。淹用麻油。藏在金棺。外积众香。匝灌泽膏。虽未阇维。固已难见。迦叶请至三。阿难答如初。以为佛身难复得见。于是佛尸从重棺里双出两足。一切见者莫不欢喜。迦叶稽首作礼见佛足上。而有异色。仰问阿难。佛身金色。是何故异。阿难答言。有羸老母。稽首佛足。堕泪其上。故异色耳。大迦叶。又不悦。乃喟然赞颂曰

彼为灭不生  不复受老死

亦为不复会  无有相逢憎

本已舍恩爱  不为别离忧

当为求方便  令致得是处

佛为五阴净  已断不复有

亦又不为为  有受是五阴

苦为已毕尽  有本亦已除

当仂求方便  令得如是安

佛已断世间  爱欲一切解

亦为悉能忍  得离诸患难

为已自安隐  亦致天下安

当为稽首是  永得度三界

佛所说经戒  为世间最明

已广现正道  审谛无所疑

亦遍活天下  令得度老死

诸得值佛者  谁不受弘恩

譬月照于夜  为除阴冥闇

如日照于昼  能使天下明

亦如电光现  为暂照厚云

佛明一时出  都已明三界

一切所名河  无过昆仑河

一切名大水  亦为无过海

一切星宿中  月为第一明

佛为世间导  天上天下尊

佛所以度世  福施已周匝

所说教戒行  在在悉分明

亦以法流布  弟子乐受行

令天人鬼神  龙敬承行礼

迦叶说已。稽首佛足。绕积三匝。却住一面诸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天龙鬼神王天乐神。质谅神。金翅鸟神。爱欲神。蛇躯神。各前稽首佛足。绕积三匝。一面住毕。于是佛积不烧自燃。贤者阿难。时说颂曰

佛以中外净  为梵世之身

本乘精神下  而今措于是

锦缠千过  不用衣着躯

亦不以浣濯  如一净鲜明

至终其夜。佛积烧尽。自然生四树。苏禅尼树。迦维屠树。阿世鞮树。尼拘类树。国诸豪姓。共捡佛骨。盛满黄金罂。置于舆床。舁入城中着大殿上。共作伎乐。散华烧香礼事供养。时波旬国。诸华氏。可乐国。诸拘邻。有衡国。诸满离。神州国。诸梵志。维耶国。诸离揵。闻佛止双树般泥曰。各严四种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到拘夷止城外。遣使者言。闻佛众祐止此灭度。彼亦我师。敬慕之心。并来从君。请佛骨分。欲还本土。立起塔庙。拘夷王言。佛自来此。我当供养。远苦诸君。舍利分不可得。赤泽国诸释氏。亦严四兵。来到报言。闻佛众祐止此灭度。是释圣雄。出自我亲。实我诸父。敬慕之心。来请骨分。还立塔庙。王答如初。不肯与分。摩竭王阿阇世。又严四兵。度河津来。使梵志毛蹶入问消息。致殷勤言。吾本宿夜。信心友汝。无取无诤。今佛众祐止此灭度。是三界尊实我所天。敬慕之心。来请骨分。汝其与我。则我与汝所有重宝。愿终共之。王答曰。佛自来此。我当供养。谢汝大王。舍利分不可得也。于是毛蹶。聚众人作颂告言

今各撰躬  远来拜首

谦逊求分  如我不与

举止动众  四兵在此

义言不用  必命相底

拘夷国人。亦答颂曰

远劳诸君  辱屈拜手

佛来遗形  不敢相许

如欲举众  吾斯亦有

俱命相底  则未为恐

梵志毛蹶。晓众人言。诸君皆宿夜承佛严教。日诵法言。心服仁化。一切众生。尚念欲安。且佛大慈故。烧形遗骨。欲广祐天下。何宜当为毁本惠意。舍利现在但当分耳。众咸称善。皆诣舍利。稽首毕一面住。乃共使毛蹶分之。于是毛蹶持一罂受石许。蜜涂其里。分为八分已白众言。吾既敬佛。亦嘉众意。愿得着罂舍利。归起塔庙。皆言智哉。是为知时。即共听与。又有梵志。名温违。白众人言。窃慕善意。乞地燋炭。归起塔庙。皆言与之。后有衡国异道士。求得地灰。于时八国得佛八分舍利。各还起塔。皆甚严好。梵志毛蹶。种邑道人大温违。还俾贲邑。衡国道士得地灰。归皆起塔庙。舍利八分有八塔。第九罂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佛从四月八日生。四月八日舍家出。四月八日得佛道。四月八日般泥洹。皆以佛星出时。此时百草华英。树木繁盛。佛已般泥洹。天下光明灭。十方诸天神。莫不自归佛

既分舍利。又为远方诸四辈弟子。未悉闻故。留九十日。乃起塔庙。诸来国王。豪姓人民。家属仆从。皆斋戒九十日。在所远方。四辈弟子众。普会拘夷。共问阿难。于何起塔。阿难答言。当出去城四十里。于卫致乡四衢道中作塔庙。拘夷豪姓。共作瓳石墼。纵广三尺。集用作塔。高及纵广。皆丈五尺。藏黄金罂。舍利于其中置。立长表法轮。枰盖悬缯。那灯华香伎乐。礼事供养。举国人民。得共兴福。大迦叶。阿那律。众比丘。会共议。一日三十万众。及诸国豪姓群臣。得值佛时。敬意行福。终皆当生第四天上。与弥勒会而得解脱。拘夷国王。当生第十二水音天上。至弥勒作佛时。当下为佛造立精舍。胜今给孤独园。阿难问大迦叶。拘夷王何以不于弥勒佛求应真道。答言。是王未厌生死苦故。未厌生苦者不得应真。阿难言。我已患厌身苦。不得离世间。奚不得道。迦叶答言。汝但持戒。不行身观。坐猗生死。饭食想。而生死行未休故也。至九十日。大迦叶。阿那律。众比丘。会共议。佛十二部经。有四阿含。独阿难侍佛久。佛之所说。阿难志讽。当从书受。恐其未得道。尚有贪心。欲持旧事诘责阿难。与设高座。三上三下。如是者。可得诚实。皆言大善。众会坐定。直事比丘。逐阿难出。须臾又请。阿难入礼众僧。未得道者。皆为之起。直事比丘。处着中央高座。于是让言。此非阿难座。众比丘言。用佛经故。处汝高座。欲有所问。阿难就座。众僧问曰。汝有大过。宁自知不。昔者佛言。阎浮提乐。汝奚不对。直事比丘。敕阿难下。即下对言。佛为不得自在。当须我言耶。众僧默然。直事比丘。又令阿难上。众复问曰。佛为汝说。得四禅足者。可止一劫有余。汝何以嘿。阿难下言。佛说弥勒。当下作佛。始入法者。应从彼成。设自留者如弥勒何。僧又嘿然。阿难心怖。众比丘言。贤者当如法意具说佛经。对曰。唯然。如是三上。阿难最后上言。闻如是一时。座中未得道者。皆垂泣言。佛适说经。今何以疾。大迦叶。即选众中四十应真。从阿难受得四阿含。一中阿含。二长阿含。三增一阿含。四杂阿含。此四文者。一为贪淫作。二为喜怒作。三为愚痴作。四为不孝不师作。四阿含文。各六十疋素。众比丘言。用写四文。当兴行于天下。故佛阇维处。自生四树。遂相捡敛。分别书佛十二部经。戒律法具。其在千岁中。持佛经戒者。后皆会生弥勒佛所。当从彼解度生死履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断刃绝天

    断刃绝天

    魂不灭,战不绝,以血刃开天;魂已残,战已止,以断刃绝天。
  • 神奇的动物

    神奇的动物

    本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应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因为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正盛,而本丛书不仅满足这种好奇心,提升这种求知欲,还激发青少年对人类未解之谜的关注之心,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之志。
  • 青悠青幻

    青悠青幻

    一枚现代孤女的奇幻传说,不知不觉中惹来美男三两只,你大爷的,她只是小小设计师,觉得这世界玄幻了.
  • 一眼一世一流年

    一眼一世一流年

    你是否有过喜欢上一个人,却不敢告诉他/她?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么一个人,却只敢偷偷的关注他/她?背后你想了各种向他/她告白的场景,见到他/她的时候就什么都说不出口了。看到他/她的时候,很紧张,很兴奋,很想让对方也看到自己?听到关于他/她的消息,会激动,会担心,也会羡慕知道的人;见到他/她的时候,会害怕,会惊慌,会在想自己今天穿的对不对,是否有一个干净清爽完美的状态。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经历,那就跟着本宝宝的笔尖一起看看我们的男女主角,是如何在暗恋和相处中,一点点的走下去的,是在一起了,还是没有呢?
  • 贴身冰王

    贴身冰王

    张可可父亲惹上强大犯罪集团,导致张可可受到生命威胁,而此时刚好海归回来的季冰,拥有修真天武之境的他,为了报仇,成为了张可可的贴身保镖。季冰为报仇担当女主保镖的过程。同时为‘战旗’为华夏担起保卫身份,驱赶外敌。不断地战斗,不断地增强,最后到达修为巅峰一人撑起华夏,在这世界上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最后为了保护世界,对抗恶势力,成就了无上的冰王。
  • 太平天梦

    太平天梦

    失败的实验,让我回到了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混乱的年代,残破的江山,染血的屠刀,飘舞的洋旗,东南半壁无主,公岂无意乎?虽然我没有地位,但依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世界,为梦想奋斗,我的梦,一个太平天梦,始于那个炮声不绝的1857!
  • 戮灭天地

    戮灭天地

    无尽的世界,蕴藏着无尽的奥秘,无尽的深邃与浩渺强者之路,可有坦途??少年在不断的成为强者的道路上,不断的成长
  • 初恋,那颗埋在心头的朱砂痣

    初恋,那颗埋在心头的朱砂痣

    苏慕然还记得那天,那个女孩经过操场,天蓝色的百褶裙,高高扬起的长马尾,以及脸上溢出的笑容,苏慕然想,这就是初恋的模样吧。他们对彼此的暗恋跨越了高中,大学,再到步入社会,总共11年。他们保留着内心爱的秘密。同学聚会的到来,会发生什么?苏暮然会结束对梅妆的单恋吗?
  • 韶光颜

    韶光颜

    他富可敌国,她龙袍加身。他权倾一方,她俯瞰众生。他英俊潇洒,她妖媚生姿。他风流倜傥,她万众瞩目。她杀尽负她之人,他斩尽世间不平。以我之名,祭你碧草芳魂。来世,只愿不再错过。
  • 易烊千玺之温暖归来

    易烊千玺之温暖归来

    也许每一次的归来会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蜕变也许每一次的成长痛而欲绝但我还是我,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