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庚子以后,外间相传:桐庐袁忠节公昶,于义和团攻各国公使馆一役,上三疏力谏,致三人同被祸,上海有石印其手迹奏疏底稿者。予闻元和陆文端公润庠云:「忠节三疏,当时虽属草,实未上。其所以与嘉兴许文肃公景澄同被祸,实因满洲联公元一言。翌日,孝钦显皇后召见联墨樵京卿元,问以外间情形如何。京卿力陈各国使馆万不可攻,将来北京受祸甚巨。孝钦显皇后不悦,曰受祸如何﹖京卿继陈如攻破使馆,杀其使臣,将来西兵入都,鸡犬不留。孝钦显皇后闻之震怒,谓其以西人挟制朝廷。三人遂同日弃世。」云云。文端言时,孝钦显皇后尚未宾天,加以谥法者,乃声木追忆之词。犹之《春秋》《左氏》隐公四年《传》:「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又)[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云云。其以陈桓公称陈侯者,亦出于追述也。
潘祖荫撰述及轶事
吴县潘文勤公祖荫博学好古,当时颇负盛名。藏石壹百余块,惜素无拓本。搜罗三代彝器,品,外间颇有谓其半多赝鼎。撰《攀古楼钟鼎》二卷,光绪年自刊本,中多载南皮张文襄公之洞之说,文勤自释转无几。收藏书籍亦富,撰有《滂喜斋藏书记》二卷,光绪年自刊本。刊成未及印行,文勤遽卒。月,上海复有排印本。予所见者,仍有《东陵日记》一卷,同治四年自刊本,《西陵日记》一卷,同治六年自刊本。又《秦輶日记》卷,未见。其编刊《滂喜斋丛书》六集、《功顺堂丛书》,世多知之。京师旧风俗,主人燕客,客每喜迟到,主人有候至数点钟者。俗传请客单写巳刻,即午后四点钟,写午刻,即午后五点钟。惟文勤燕客,诸客相戒不敢迟到。有迟到者,谓之云应酬真忙,不请入座,以浓煎普洱茶饮之。文勤平日喜饮午时茶,无一日能离,亦是癖性。甘泉董醇卿尚书恂之子,以赀郎观政刑部。文勤不善其所为,谓之云:「衙门内无尔之事。」其严厉如此。
四川与江南出品
四川省城外某地,有名玛瑙河者,河内所出文石,与雨花台所出无异,且远胜之。又有某地出戈背茶叶,大而长,如戈之背,与所出岕茶无异,而香味亦较胜。以僻在西南隅,世罕知之,岂物之显晦,亦有时耶。四川省城内延庆寺内,有地一方隅,所种菜蔬,中皆无筋。又有某地,种甘蔗等物皆空心。岂地土所宜使然欤。汇录之以广异闻。
宋育仁考试卷
富顺宋芸子太史育仁,曾随合肥龚仰蘧侍郎照瑗,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撰《泰西采风记》五卷。又撰《三唐诗品》三卷、《问琴阁文录》一卷、《诗录》三卷,光绪年自刊本。本为南皮张文襄公之洞督学四川所取士,颇赏识之。光绪癸卯后,以文襄保荐经济特科,入都应试。文襄适在京,钦派阅卷大臣。太史欲自表见,其应试文中,有「昔曾采风西国」之语。都人士为之对云:「如同密电南皮。」甚为工致。当时应试之人,大半官吏,曾任实缺,平日颐指气使,成为习惯。应试之日,有携纸卷烟、吕宋烟及杂色各烟,在殿廷内嗅者。醇亲王,即后为摄政王,时为监视王大臣,大呼:「不许在内嗅烟,要嗅出去嗅。」有冒昧无知者告曰:「嗅烟包,不致有火烛。」实属胆大妄为。闻殿廷之上,最慎火烛,设有不慎,监视王大臣处分非轻,实亦理应如是也。
阮元彝器拓本
仪征阮文达公元家庙中所藏三代彝器四种,后人震于其名,多有求其拓本,以为屏幅。以予所见者,已不计其数,是不啻化身千万亿矣。闻当时以阮所拓为最善,拓片中刻有印章,曰「手拓」四字。后以求者日多,其家中另刻一木板,拓以售之,另印「手拓」四字。文达最爱云南大理石,解任云贵总督后,携以俱归。当时专为文达雕刻大理石内字迹,为其族人文达卒后,仍为扬州各古玩铺雕刻字迹不已。以致真赝难分,实由其后人贪小利所致。
文祥让文华殿大学士
光绪年间,满洲文百川相国祥,当时应补授文华殿大学士一缺,自谓功业不如合肥李文忠公鸿章,愿以己缺让之,故文忠以汉人得授斯缺。实则我朝以汉人任职文华殿大学士者,早有等三人,均见《熙朝宰辅录》中。相国生平居宦,亦矫矫自厉,不随流俗。文忠每与先文庄公语及,以旗人中之鸾凤称之。
花师
扬州风俗,喜称服役花草之人名曰花师,初以为本地习惯,而不谓亦有所本。声木谨案:唐《龙城录》云:「洛人宋单父有种艺术,上皇召至骊山,种牡丹花万本,色样各不同,内人呼为花师。」云云。是花师之称,由来已久矣。
联语授受原委
咸丰年,湘乡曾文正公国藩曾补授四川总督,未及到任而调补他缺。当时胡文忠公林翼集工部诗句,作联赠之云:「西蜀地形天下险,东川节度兵马雄。」云云。及先文庄公补授川督,合肥李文忠公鸿章举前联为赠,并告以原委。文正当日书赠文忠联云:「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羣居守口,独居防心。」云云。文忠亦书赠先文庄公,并自记授受原委于联之两旁。文忠当年初至湘军时,实在文正弟忠襄公国荃军中,两人意气不甚融洽。文忠以联属书,忠襄书语云:「门多将相文中子,身系安危郭令公。」云云。文忠见之,大为不怿。后光绪八年,先文庄公入都候简,路过天津,文忠言之犹愤愤。先文庄公力为解劝,文忠终未释然。可见以屏联扇册乞人书画者,得之不足为荣,与无用物相等。若因此受辱,转不值得,不如从不乞人之为愈也。
大小晚香堂
明华亭陈仲醇继儒汇集北宋苏文忠公轼手迹,勒为丛帖,名《晚香堂》,后人多不知其册数。声木谨案:每册后刻二十八宿中一字,原本必以此分册数,北京厂肆帖贾谓之「大《晚香堂》。」明于崇祯五年翻刊一本,只有六卷,帖贾谓之「小《晚香堂》」。
成哲亲王等临套帖全份
明华亭董文敏公其昌手钞《史记》全部,索价叁千金,卒无应者,闻当时尚存北京文明书局,又见其临《淳化帖》残本数册。我朝成哲亲王手临《停云馆》全帖,索价数千金,复见临《阁帖》及某某帖全份。是书法虽小道,亦必好之綦笃,习之綦勤,始堪问世。闻国初善书者,如张照、何焯、姜宸英等,无不临习各种套帖,皆系全分。亦可见先辈好学之苦心,虽一技之长,难若登天。成哲亲王以天潢贵冑,好学与常人同,尤为难矣。
曾国藩打捻无功语
同治年,湘乡曾文正公国藩督师剿捻,未及竟全功,而合肥李文忠公鸿章受代。文正意颇不怿,每与人谈论,自称「打捻无功之人」。有劝以奏言某事者,亦云:「我乃打捻无功之人,能向朝廷说话乎!」其自居谦抑如此。
龙眠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