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给老黄添太多麻烦,秦钺又让李红去肉铺中割了三斤羊肉买了些蒸饼等吃食送给了老黄。
唐代人最常吃的肉类是羊肉和鸡肉,一是因为养猪的成本太高,二是唐代不准屠宰耕牛。
由于乡下人一年也吃不上几回肉,老黄手捧着包羊肉的荷叶,感动得都快哭了。
等老黄卖完菜,才刚刚过了半个下午,秦钺和李红回家给鸟儿添好鸟食,和看菜园的老和尚打了声招呼,便带上一个小包裹和捉蟋蟀的一应器具跟着老黄父子出城去了乡下。
秦钺并不担心家里没人时会有小偷光顾,因为唐开元年间正处于太平盛世,社会治安非常良好,如果说路不拾遗可能有点夸张,但夜不闭户还是能够达到的。你可以试想一下,一个一年也出不了多少死刑犯的社会,社会治安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
黄家村在长安城东门春明门正东的官道旁。老黄挑着空担子,秦钺、李红、黄虎三人跟在后面,出了春明门,又向前走了五里多路,很快便看到了在一条小溪旁的黄家村。
黄家村是个坐落在平原上的小村庄,远看杨柳依依炊烟袅袅,四周遭庄稼地连片,近听鸡鸣狗吠牛声哞哞。虽然村子不大,倒也有几分一般乡村里所特有的宁静与祥和,而且前临大道东靠碧溪,景色也是非常的优美。
“黄叔叔,您进城卖菜回来了?”
“蕴章兄,家里来客人了?”
四人走进村子,路上不时有乡邻和老黄父子打着招呼,老黄也一一回应。
秦钺想不到,老黄虽然只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夫,却起了一个很有文化的名字。
来到村后场院边的一处农家宅院,黄蕴章对秦钺和李红道:“少郎君,红姑娘,这就是我家的住处了。”
秦钺看时,眼前是一处篱笆院,院前大槐树上拴着一头大牛,大牛旁还有一头模样可爱的小牛犊,院子中间有几间土坯垒成的茅草房,墙虽然是土坯墙,但墙面上都抹了石灰白泥,虽然比不得城里那些高大的青砖院落,但比一般乡下人家的夯土墙还是漂亮多了。
看见黄蕴章他们归来,原本在院子里玩耍的两个孩子从院子里跑了出来。
这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和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小姑娘虽然穿着一身旧衣服但模样却很俊俏,小男孩并不像黄虎一样虎头虎脑,而是一个眨着一双小眼睛精瘦的淘小子,脸上涂抹得灰毛乌嘴的,两个孩子都赤着脚没穿鞋。
“阿爷,你回来了?”小姑娘上前问道。
小男孩的注意力都在黄虎的蝈蝈笼上:“哥哥,你的蝈蝈笼真好看,哪里来的?”
黄蕴章笑着对秦钺道:“少郎君,这是我的女儿杏儿和小儿子毛娃。”
秦钺也笑着道:“黄叔叔府上可真是热闹啊!”
“让少郎君见笑了!”黄蕴章说着便带着秦钺他们走进了院子,又朝屋里喊道,“虎娃他娘,来客人了!”
一个穿着一身粗布衣衫三十多岁的中年女子边擦手边从房里跑出来,但看到秦钺和李红后,尤其是看到穿着一身新衣的李红,大概是因为不知道怎么称呼,也不知道家中怎么会忽然来了这么尊贵的客人,愣在那里好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又让少郎君和红姑娘见笑了,内人没见过什么世面。”黄蕴章对秦钺和李红笑着道,然后又对黄虎娘道,“傻婆姨,还愣着干什么?这是城里来的秦少郎君和红姑娘,还不快些见过?”
黄虎娘微微屈身施礼道:“少郎君好,红姑娘好。”
秦钺和李红也上前向黄虎娘施了礼,然后便跟着老黄进了屋。
黄蕴章把秦钺他们买的那三斤羊肉和蒸饼等吃食交给黄虎娘:“虎娃娘,这是秦少郎君和红姑娘买的羊肉和吃食,快拿到厨下去做了。”
见到这些吃食,黄虎娘虽然很高兴,但还是连声客气道:“少郎君和红姑娘来家中玩耍,何必如此破费?”
秦钺笑着道:“些许吃食不成敬意,让婶婶见笑了!”
老黄在一旁道:“傻婆姨,你还客气个什么劲?快去厨下准备饭食吧,秦少郎君和红姑娘吃了晚饭,天黑后还要和虎娃他们去村外捉促织。”
“捉促织干什么?”
“还能干什么?秦少郎君和红姑娘是在城里东市上卖虫儿的,要捉些促织去城里卖。”
黄虎娘当然也知道城里有卖蟋蟀的,再没说什么,拿着吃食去了厨下。
黄蕴章把秦钺和李红让到一张桌子旁坐下,秦钺开始打量黄家室内的陈设。
因为黄家是乡下人家,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因为黄蕴章经常去城里做些卖菜等小生意,家中的条件和其他庄户人家比起来还算比较不错的,起码堂屋里还有一张桌子和几个杌凳,另外还有两条长凳,虽然都是些做工粗糙的粗笨家什,但也算得上陈设齐全了。
黄蕴章陪着秦钺和李红说了一会话,黄虎娘就把饭食准备好了。
虽然乡下人家平时吃的比较简单,但因为今天有秦钺他们买来的肉食和蒸饼,加上老黄家里开着一个菜园子,并不缺少时令菜蔬。家里来了客人,热情好客的黄虎娘自然也不会小气,秋天正是当年的小公鸡长成的时候,黄虎娘不但为秦钺他们炖了一只小公鸡,炒了一盘夏天时晾晒的蘑菇,另外又做了三五样时令菜蔬和一盘炒鸡蛋,甚至把家里平时舍不得吃腌得蛋黄流油的咸鸭蛋也切了一盘,还拿来了一大坛自家酿的米酒,虽然不是什么珍馐美味,但也满满地摆了一桌子,整个就是一桌丰盛的农家宴。
斗酒只鸡,唐朝时期的农家招待客人,如果条件允许,鸡是必不可少的。
吃饭的时候,秦钺发现只有老黄一个人陪着他和李红吃饭,黄虎和黄虎娘一直在一旁忙着筛酒伺候他们吃喝,尤其是杏儿和毛娃两个半大孩子,站在一旁看着一桌子好吃的,一个劲地吞咽口水。
秦钺对黄蕴章道:“黄叔叔,让婶婶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坐下吃饭吧!”
“少郎君不必客气,我们乡下人人家虽然比不得你们城里,但起码的待客礼道还是有的。家中来客,女人和孩子如何能与客人同席而食,那还不乱了体统?”
黄蕴章说得煞有介事,看来他的封建思想还不是一般的严重。
黄虎娘也道:“少郎君不必客气,村妇和孩子们等你们吃过了再吃,不急的。”
秦钺道:“叔叔,婶婶,我和红妹都还是孩子,哪里能算得上客人?再说我们都是失去怙恃的孤儿,今日见到婶婶就如娘亲一般,天下哪有子女坐在桌子旁大吃大喝,却让娘亲在一旁看着的?这才是真正乱了体统,叫我和红妹如何能咽得下去?”
黄蕴章为难道:“少郎君,这……这好吗?”
秦钺玩笑道:“叔叔,这有什么不好?如果你们黄家如此高门大院规矩森严,小侄和妹妹以后可就真不敢来府上做客了!”
目不识丁的黄蕴章哪里能说得过“满腹经纶”的秦钺,只得道:“虎娃他娘,既然……既然少郎君这么说了,那你和孩子们就坐下一起吃吧!”
黄虎娘推辞不过,只得又添了四副碗筷坐下了,三个孩子也跟着坐了下来,黄杏挨着黄虎娘,黄虎挨着秦钺,毛娃挨着李红。
李红把毛娃抱到怀里,道:“毛娃弟弟,你想吃什么?姐姐给你夹。”
毛娃指着盘子里的羊肉道:“姐姐,毛娃要吃肉!”
李红夹了一大块肥嫩的羊肉放在毛娃碗中,毛娃抓起来就开始大吃,吃得满嘴流油。
黄蕴章一边和秦钺互相敬酒一边道:“小孩子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真是让少郎君和红姑娘见笑了!”
秦钺满饮了碗中的米酒,然后抹抹嘴道:“叔叔家中儿女双全其乐融融,想天下幸福之事亦不过如此吧!”
一家人边说边吃,气氛十分融洽,连黄虎娘都高兴得喝了两大碗米酒。
自从秦钺来到唐朝后,这还是第一次在家庭氛围下吃饭,李红也有好几年没在这种其乐融融的环境中吃饭了,所以两个少年人都很高兴。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