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市前,秦钺带着黄虎来到东市上,买了两个用去皮的白柳条编成的笸箩送到了张全母子的面食店,这是第二天用来装糖团的,又买了一根足有六七米长的粗竹竿和四根长绳。
买完东西,秦钺又去了一趟东市市署,告诉张市丞他准备明天开工填水坑,想让张市丞派两名市吏前去协助一下。
因为和秦钺的关系不错,加上是当初承诺过的,所以张市丞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秦钺让黄杏在店里看店,他和秦威、李红、黄虎分几次把条案、长凳、装糖团的笸箩、长竹竿、绳子以及铁锹、榔头、木橛子等一应器物运到了市署南面的臭水坑旁,还从店里拿了一个用黄铜铸成的铜铃铛以及几串崭新的铜钱。
秦钺的众乐坊里不但卖马球球具,还卖马具,所以铜铃铛并需要到外面去买。
过了一会儿,张市丞也带着两名市吏来到了水坑旁,看到秦钺他们只运来了一些东西,并未带来一个填水坑的工人,张市丞不禁有些纳闷,问秦钺道:“秦少东家,你不是说今天就开工填埋水坑吗,怎么不见你雇佣的运土石的民夫?”
秦钺笑道:“市丞大人,我这几天想了想,要是雇佣民夫从城外往这里运送土石实在是太费钱了,就想了个别的办法来填埋这个水坑,这个办法不用花很多钱就能把水坑填平。”
张市丞指了指桌子上的笸箩和铜钱:“秦少东家,你就靠这些东西填埋水坑?”
秦钺道:“正是,市丞大人,我正是想靠这些东西填埋水坑。我也不和您解释什么,您一会看了我的办法就明白了。”
秦钺说完,亲把铜铃铛拴在了那根粗竹竿稍细的一端,又让秦威和黄虎把四根长绳系在了竹竿上——这根竹竿有将近七米长,系绳子的地方在铃铛下方大约一米处,离竹竿的根部有将近六米。
拴好铃铛系好绳子,秦钺又在水坑的东西南北四面分别钉了一个木橛子。
看着秦钺做的这一切,现场的人全都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秦钺想干什么。
秦钺回到桌子旁,对秦威、黄虎和两名市吏道:“七郎,黄虎,还有这两位兄弟,你们听我的指挥,一人拉着一根绳子,沿着水坑两侧向东走,把竹竿拖到水坑中心最深的地方,然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站一个人,用力拉紧绳子,这样竹竿就会立起来,然后把绳子拉紧系在木橛子上,咱们的工作就算完成了。”
李红道:“三郎哥哥,你不找人填水坑,在水坑里立根竹竿干什么?”
秦钺指了指桌子上装糖团的笸箩和黄澄澄的铜钱,笑着对李红和张市丞道:“市丞大人,红妹,我是这么想的,一会咱们去市署里找一块告示牌写一张告示立在桌子旁,等东市开市后,让一名市吏兄弟敲响铜锣招呼赶集的百姓用小石头、碎砖头、烂瓦块来投掷水中的竹竿,凡是击中一下者赏糖团一颗,凡是连续击中三下者赏铜钱一枚,凡是连续击中十下者,直接赏白银一两。”
李红道:“三郎哥哥,这样就会有人来投石头吗?”
秦钺笑道:“人都有爱做游戏的心理,我保证今天一下午至少会有上千人来投,有些人就算不是为了钱,也会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投掷几下。用不了几天,分布在东市各处的碎石和破砖烂瓦就会一扫而光。”
“没有石头了,还会有人来吗?”
“有,这东西两市上,每天光是跟着家长来赶集的孩子和少年人就不下一两万,即使东市上的瓦砾投完了,孩子们还可以从附近里坊甚至是西市中收集瓦砾来投掷。而且今天只是个开始,只要这件事传出去了,等到了明天,即使是不开市的上午,也会有城里的孩子带着砖石来投掷。这个水坑是长方形的,明天我再加两根竹竿,那样就可以设置三个投掷点了。”
张市丞不禁伸出大拇指赞叹道:“秦少郎君,我一直觉得你不是个普通人,今天的事更加印证了我的判断,这世上是不会有人能想出你这种好办法的。”
秦钺道:“市丞大人,其实我当初看到这个水坑时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办法,之所以没和您说实话,主要是担心水坑的主人知道了这个办法就不会以这么便宜的价格把水坑卖给我了,还望您不要怪罪秦某。”
张市丞笑着道:“秦少东家,我怎会怪罪你?不管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将这个臭水坑填平,都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大好事。何况这都是个人的造化,要不然这个臭水坑在这里闲置了这多年,别人咋就没想到这么好的办法呢?”
秦钺谦虚道:“哪里哪里,不是没有人想到这个方法,而是没有人愿意亲自来实验而已。”
秦钺不可能不谦虚,因为这个办法并非是他首创。据史料记载,中唐时期就有一个大商人曾经这么干过。只不过这时候那个家伙还没有出生,让秦钺捷足先登了而已。这就是作为一个穿越者的好处,凡是历史上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秦钺都可以照葫芦画瓢再做一遍。别人穿越到大唐后,可以种土豆种辣椒,甚至可以把大诗人李白的诗歌窃为己有,秦钺并不想改变历史,只是借用别人的方法填个臭水坑,这就更不叫个事了。
当下,秦钺指挥秦威、黄虎和两名市吏将竹竿立好,张市丞又让市署的书吏写了一块告示牌立在桌子旁。人都有猎奇心理,张市丞本来就是个热心人,加之他也想看看秦钺的这办法到底好不好用,所以一直跟着忙前跑后的,比秦钺还积极。
随着午时临近,虽然还不到开市时间,但做小买卖的小商小贩挑担的挑担,推车的推车,都已陆陆续续地赶到了东市上,各自占据市街两旁的有利位置开始摆摊,来东市上赶集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不待秦钺吩咐,张市丞便让一名市吏敲响了铜锣,很快便有很多百姓围拢了上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