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荒庙述古
苍月看万尺古满脸的兴奋就接过地图仔细一看,这张锦帛上弯弯曲曲的黑线把周围的地势地貌画的清清楚楚,虽然上面的血迹染红了一大片,但是上面的线条仍然清晰可辨,在黑鸦山的北侧有一个红圈,引起苍月的注意,他仔细看这个红圈,应该不是鲜血溅上去的,因为颜色要比血渍鲜艳的多,可能是用朱砂画上去,因为鲜血溅到锦帛上面时间长了,水份挥发,颜色会变暗,发黑。不过这个红圈确实鲜艳异常。他把地图交给万尺古说:“这个红圈可能就是藏宝的所在,看来离这里不是很远,我总感觉有些不对劲,但是有说不出来。感觉里面大有蹊跷,是不是太过顺利了,会不会是一个陷阱啊?”
万尺古看苍月神情犹豫,万尺古认为苍月太多疑了,所为富贵大多是险中求,岂能不担一些风险,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绝没有退回去的可能,如果真的是张献忠的宝藏岂不是失之交臂,是龙潭也要闯一闯。
他们下了燕尾坡,绕过了两道山梁,就到了黑鸦山的北坡,这里树木茂盛,合抱粗的大树到处可见树上藤萝密布,从山坡上有几道溪流下,汇聚到一条河里,这条河河面并不算是很宽,流速也不急,再往前走,这条河拐了一个弯流向一个山洞,万尺古拿出地图仔细对照当地的形势,那个红圈的位置,大概就是前面那个山洞的位置。
那个山洞有两丈多宽,一丈多高,往里面一望,里面漆黑幽深,里面冷风嗖嗖,站在洞口不远处就感到阵阵寒意。
苍月抬头看看天,现在快要日落西山,夕阳从树林中漏了出来,映红每个人的脸。掩露不住满脸的兴奋,个个跃跃欲试。
苍月对万尺古说:“根据这张图上所绘的藏宝的地方大概就在前面的山洞了,看如今天色已经不早了,我看还是休整一番,大家都疲乏的紧,先吃一些东西养精蓄锐,造两张木筏,做一些火把。明日再进去探查一番。”
万尺古看到宝藏近在眼前,心中急不可耐。但是前面的河水冰冷刺骨,没有船只里面的情况又不清楚,如果冒然进去恐怕有危险,现在只能做些准备事项,休整一番。明日再到里面探个究竟,于是点头同意苍月的见解。吩咐大家今晚先找个宿夜的地方,待到明日,再到山洞中勾当。
说起来容易这深山老林中到哪里找个栖身之所呢到处是茂密的树林,山岭重叠,怪石横生的地界,连条像样的山路都没有,一行人只得往前走,苍月抬头向远处观瞧,只见不远处树阴的掩映下隐约看到一座庙宇,并不大,但是这足以让人精神一震了,在里面起码可以遮风挡雨吧,大家都是一阵兴奋,没想到这个地方还会有一座有庙宇。不知道是何时所见,也不知里面还有没有人。
万尺古今天心情也很好,没想到事情会进展的如此顺利,如有神助一般,今晚休息一晚,明天那一等一的宝藏就要到手了,不由得兴奋异常。
一行人快步往那座庙宇走去,大概一顿饭时的功夫终于到了那座庙前,就见那座庙已经破败不堪了,到处是残垣断壁,庙宇的院墙塌了半边,庙门早就不知所踪,进了这个院门,看到地上的蒿草有半人多高,看来里面的和尚早就没了踪影。这时扑棱棱的一声,吓了众人一跳,见草丛中一只野鸡从草丛中飞起,格格地叫着飞走了。蒿草有好多鸟在其中筑巢搭窝,见有人进来,又有几只叽叽喳喳从里面飞起。万尺古从地上捡了几个石子,一扬手把刚刚飞起的雉鸡和野鸟打下来两只,手下人齐声叫好,这手法是他在草原上练习打野兔的练的,即准且狠。手下有个军卒跑过去,捡前打下的猎物。万尺古微微一笑,苍月心中也是很少佩服,扬手之际能一下打到两只移动的目标确实不易。
众人进了大殿,那庙宇并不大,中间是一重大殿,两边有厢房,大殿的殿门有一扇也没了踪影,门楹上蛛网密布,到了里面正中央供着释迦摩尼的金身,上面的金漆也已经斑驳不堪了,佛身上也积上厚厚的一层尘土,有一只佛手不知什么时候掉落了,释迦摩尼的旁边是迦叶尊者,脑袋还少了半边,身上也是积满了灰尘,佛像前面是供桌上面是三足香炉,里面还有半炉的香灰,香炉里面还插着几支没有燃烧完的残香。供桌上和地上到处是尘土和鸟粪,他们几个刚进大殿,有几只受惊的麻雀,慌忙从大殿的破败的窗户里飞了出去。往两厢看到处是断腿腿的凳子桌子和几个朽烂的蒲团,墙根的砖逢中长出一簇簇的杂草,有几只老鼠在供桌下面乱窜。
万尺古看着眼前的场景一皱媚,看来这座庙宇荒废已久了,吩咐手下随从先打扫一番,收拾出一个安歇的地方。
这时夕阳低垂,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几个随从在外面找了些粗枝败叶,在大殿的右殿收拾的一片空地上点起一堆火,大家席地而坐。刚才几个随从又在院中打死了几只野兔和万尺古打死的那两只雉鸡拿到旁边的溪流中洗剥干净,串在木棍上烧烤,噼噼啪啪的火堆旁几个人围在一起烤着野味。
有人拿出马奶酒分别递给万尺古和苍月。不一会烤的野味冒出诱人的肉香,奔波了一天腹内早就断了供给,咕咕一通乱叫,没等烤熟就大快朵颐吃将其来,喝上一口马奶酒,说不上的美味。万尺古就问苍月:“先生,可知道关于张献忠的宝藏江湖有何传闻啊,这张献忠又是何许人,不妨给我们讲一讲。”
苍月喝了一口酒说:“张献忠乃是明末的农民起义的义军首领,此人生于万历三十四年,老家是陕西定边县人,识不得几个字,但是生来好勇斗狠,又兼讲义气十分会笼络人心。后来参加了王嘉胤的反明义军,自号八大王,他杀敌立功,很快成为三十六营的主要首领并以能谋善战的八大王出名。张献忠后来到了川蜀一带,大军所到之处不管贫富将人家洗劫一空,所以四川人都恨他,叫他大王八,王嘉胤死后,与李自成等归附高迎祥,高迎祥称闯王,张献忠、李自成号闯将。此人反复无常,后来投降了明军,受了招安,后来感觉很不得势,又反了大明,流窜到安徽,湖北一带,到处冲州撞府,一路上烧杀抢掠,他手下的将官和军卒大都是流寇,亡命徒,地痞流氓,所以所到之处大多把当地洗劫一空,金银珠宝更是所得无数。
后来张献忠一路杀到四川更是猖狂至极,川人不服就和张献忠的部队对抗,张献忠大怒对四川进行了四次大的屠杀,使得四川人口急剧下降,几乎屠杀殆尽。民间流传下来的“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的石碑,在后面加上七个“杀”字,而且声称这块“七杀碑”就在官署中。
后来张献忠野心越来越大,看到全国几个藩王都称了帝,就想别人能当皇帝我为什么就不能,天下是人人的天下,别人当得我也能当,于是在CD称帝建国号大西,把CD改为西京也分封有功之臣,搞得轰轰烈烈,张献忠统治他的臣民还沿用以前打仗那一套,使得民不聊生,都不服他。后来明朝灭亡以后,吴三桂也投降了我大清,大清三年初,清朝改派肃亲王豪格为靖远大将军,和吴三桂等统率满汉大军,对张献忠进行围剿张献忠的部队大多是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被打得大败。无奈之下张献忠放弃CD,向北流蹿,后来被乱箭射死与乱军之中,此人一生可谓毁誉参半。
关于张献忠藏宝的民间传闻更是多不胜举,当年他四处杀伐征战,大军所到的地方,都要洗劫一空,所以张献忠的名声也极坏,一路抢来的金银珠宝更是不计其数,民间流传张献忠所抢的财宝,用大船足足拉了三千艘,可能有些夸大了。有的实在没法拿就找人分藏于深山之中,然后绘有藏宝图。其中流传最广的是他把这些金银装作木头里沉入江底,这种木头叫做“青钢棒”,至于沉到哪条江,什么地方一直个迷。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关于张献忠宝藏的歌谣“石牛对石鼓,银子万万五。有人识得破,买尽CD府。”这首古老歌谣流转极广。其中的石牛和石鼓乃是找到张献忠宝藏的重要线索,至今无人能参透其中的含义。可以看出张献忠的宝藏价值巨万,富可敌国。如果我们这次能找到张献忠埋宝的所在,估计也只是张献忠藏宝的一处,那可以说是享用不尽,多买洋枪洋炮赶走沙俄长毛,到时候重整我草原铁骑。”
听得众人一个个聚精会神,都忘了吃手中烤肉了,众人听后唏嘘不已,没想到张献忠的宝藏还有这么多的传说,里面的金银有那么多。万尺古对张献忠的事迹赞叹不已:“果然是乱世出英雄啊,我们都是行伍出身,如果能在军中搏得一场功名,图个封妻荫子,后世留名那是最好,但是张献忠也可以说是草莽英雄了,虽然性情不羁,滥杀无辜,但能在乱世之中有如此的做为实属难得,想我大清国如今被洋鬼子欺负到骑在脖子上撒尿的地步,竟没有一个像霍去病岳飞一样的猛将抵御外辱,任由国土沦丧,实在可悲。大清如果能多出几个像张献忠之类的猛将,也可重振我大国的国威。”说到这里万尺古叹了一口气,突然从窗外传来一声尖锐刺耳桀桀的笑声,殿内众人无不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