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2700000045

第45章

習禪篇

明 清遠渭公傳

懷渭。字清遠。晚自號竹菴。南昌魏氏子。實全悟俗姓之甥。法門之嗣子也。生時多異徵。誦書攻文。不待師授。而知解日勝。全悟喜之甚。亟挽致座下。不數年其學大進。一日全悟。警勵諸徒。眾未有對。師直前肆言。如俊鶻橫秋。目無留行。全悟叱之。眾為駭愕。師氣不少沮。如是詰難至於二三。全悟莞爾而笑曰。汝可入吾室矣。全悟瀕沒。呼而告之曰。吾據師位。四十餘年。接人非不夥。能弘大慧之道。使不墜者。唯汝與宗泐爾。汝其勉哉。全悟既示寂。師肆為汗漫游。虞文靖公集。歐陽文公玄。雅重師文行。僉曰。是無忝於舅氏也。師道德形諸篇翰。不知己者。初以文字相歆慕。師笑曰。佛法與世法。不相違背。故以餘力及之。將光潤其宗教爾。苟用此相夸。豈知我哉。師出世。四坐道場。為法求人。無少退轉。住淨慈則入 聖朝矣。鍾山之會。名德咸集。師一至京師。遂退居錢塘之良渚。問道者接踵而至。不翅住山時。洪武八年十二月四。大若有所惱。召弟子屬以後事。怡然而逝。壽五十九。火化不壞者三。師法語。有四會錄。詩文有集。善草隷書。又善鼓琴。同袍以無益諷之。師笑曰。非爾所知。是亦般若所寓也。師軀分短小。神宇超朗。終身持誦金剛般若經。未甞虗日。生平守道弗變。元至正末。避地匡廬。悍兵來索金帛。師瞋目訶之曰。浮屠烏有是物邪。兵怒拔劒欲殺之。師引頸就劒。兵歎息而去。師偉行甚眾。舉此可例推也。師住淨慈行化。有陳媼者。預夢神僧臨其門。及師至。稽首作禮願為尼。師舉大法。以開導之。恍然有所悟入。師行未百步。而婦竟與家人別。坐脫而去。非師化道入人之深。何能及此。噫。亦異事也。

大千照公傳

慧照。字大千。永嘉麻氏子。童年駿利異。甞聞人誦習契經。合爪諦聽。長老良公。度為弟子。稟持犯於處之天寧。蟬脫萬緣。力究大事。首謁晦機熙公於淨慈。一日閱員淨語。至頭陀石擲筆峰處。默識懸解。流汗浹背。即腰包。走謁東嶼海公于蘇之薦嚴。反覆辨勘之。師如宜僚擲丸。飛舞空中。東嶼甚嘉之。遂留執侍左右。師以為心法既通。不閱修多羅藏。無以闡揚正教。聳人天之聽。乃主藏室。及東嶼遷淨慈。師分座。表儀四眾。天曆戊辰。出世樂清之明慶。升座示眾曰。佛法欲得。現前莫存。知解縛禪。看教未免。皆為障礙。何如一物不立。而起居自在乎。所以德山之棒。臨濟之喝。亦有甚不得已爾。聞者說懌而去。至正乙未。遷四明之寶陀。尋宣政院。署師主育王。師憫大法陵夷。孳孳誘掖。不遺餘力。甞垂三關語。以驗學者。其一曰。山中猛虎以肉為命。何故不食其子。其二曰。虗空無向背。何緣有南北東西。其三曰。飲乳等四大海水。積骨如毗富羅山。何者是汝最初父母。此第三關。最為峻切。惜未有契其機者。居九年。退于妙喜。泉上築室。曰夢菴。因自號夢世叟。掩關獨處。凝塵滿席弗顧也。一日召門弟子曰。吾將西歸矣。屬後事於住持。約之裕公。沐浴更衣書偈。怡然而逝。時洪武癸丑十月也。壽八十五。臘七十。茶毗。齒睛數珠不壞。舍利五色。爛然者無算。師三坐道場。有語錄若干卷。師智度冲深。機神坦邁。晝則凝坐。夜則兼修淨業。真積力久。至于三際不住。覺觀湛然。非言辭之可儗議。且服用儉約。不如恒僧。雖不與時俗低昂。賢士大夫。知其誠實。不事矯飾。多傾心為外護。其遇學徒。一以真率。或以事忤之。而聲色不變動。出語質朴。不尚葩藻。而指意超言外。嗟夫。禪宗至宋季而敝。膠滯局促。無以振拔精明。使直趨覺路。橫川璜公。當斯時。密授天目法印。持降魔杵。樹真正幢。升堂入室者。不翅受靈山付囑。佛法號為中興。橫川之同門。有石林者。奮興實角立東西。共斡化機。西來之道。於斯為盛。師葢石林之諸孫也。故其死生之際。光明盛大。有如此者。豈無自而然哉。

日本德始傳

德始。字無初。日東信州神氏子。幼聰頴。不好弄。遇羣兒嬉戲。輒避匿引去。見僧則喜動顏色。從州之天寧大比丘一公。祝髮為沙彌。逮長。詣山城諸剎。既進具。坐探羣書通大意。已而歎曰。昔吾鄉覺阿上人。慧解精絕。善大小乘。一旦捨所學。附商舶抵中土。謁靈隱遠禪師得法。東歸國人景仰。尊之為禪祖。予晚生末學。尚何敢高攀逸駕。而望其後塵。然詎可堅守一隅。而卒無聞耶。因請于其王。得隨國使宣聞溪。詣 闕朝貢。館於天界寺。久之。聞溪得 旨還國。師偕數輩。願留華夏。參訪求法。 許之。首謁全室泐公。機語契合。為掌內記。未幾泐公有西域之行。師失所依怙。聞古幽都山川之勝。意其必有異人居之。拉友遊觀。及足跡殆遍。尋憩慶壽。若有所待焉。越明年洪武壬戌。獨菴衍公。來蒞寺事。以師為法門猶子。延致丈室。相與激揚臨濟宗旨。意甚相得。二十三年庚午。師告去。緇素遮留之不可。遂西踰棧道。巡禮峨眉。時 蜀獻王之國成都。嘉師遠來。邀至咨問禪要。禮遇勤厚。歲丙子。被 命出世無為之大隋。瓣香為全室嗣。繼遷飛赴。道望彌隆。衲子坌集。室無所容。一住七年。法席幾于全盛。永樂初。獨菴繇左善世正衣冠。進階太子少師。念師遠在西蜀。寓書招之。既至。迎歸其第。昕夕論道。六年春。應聘董平坡之席。居再歲。即謝事。十年壬辰。將闢靜室為佚老計。遇 太宗皇帝。特旨畀領龍泉寺。師欽承 明命。蚤夜孜孜。以繕修興復為先務。凡棟宇蠧弊者。伐美材以易之。堦戺頹圮者。購堅甓以完之。丹堊之麗。塗塈之新。比舊有加焉。先是 獻王。與師備買山之貲。師不自有。乃命工以漆布附土偶。肖西方三聖之像。金珠彩色。為之莊嚴。曲盡其妙。又甞以達官富室所施。服玩之具。貿錢數萬緡。造千臂大悲像三軀。授淨信者敬事之。其平昔。尤喜賑卹貧困。薄於奉己。厚於待人。以故四坐道場。囊無餘蓄。楮衾瓦鉢。聊以自隨。斯皆師之狥緣誘物。權巧方便耳。若夫高提祖印。勘辯方來。全體大用。逈出乎言象之表者。微上根利器。或未易窺測焉。後端坐書偈。示寂于退處之金剛室。茶毗。獲舍利百餘顆。晶熒圓潔。塔焉。時宣德四年九月也。

非幻禪師傳

道永。字無涯。非幻其號。信安浮石鄉吳氏子。初娠。父夢明果長老肩輿至門。誕之夕復然。因名之曰原僧。信嚮堅定。初識字。日課金剛經一卷。父以宿因。俾入烏石山。從傑峰愚公為僧。初入門。峰問。何處來。師答云。虗空無向背。峰隨指寺鐘俾作頌。即囗占偈云。百鍊鑪中滾出來。虗空元不惹塵埃。如今掛在人頭上。撞著洪音遍九垓。時年十二。峰大器之。即令祝髮居座下。躬服勞勩弗懈。積久凝滯澌盡。游刃肯綮。所向無礙。遂受印可。永樂丁亥初。 太宗文皇帝。有事於長陵。廷臣有言。師精於地理學者。徵至。入對稱 旨意大加宴賚。即授欽天監五官靈臺郎。賜七品服。俾蒞其事。事畢。將大用之。師懇求願復為僧。遂擢僧錄司右闡教。住南京碧峰寺。未幾。俾住持靈谷寺。 恩遇益隆。庚子閏正月二十八日示寂。時 朝廷。方于靈谷建大齋。禮官董其事甚嚴。師獨若不經意。其徒怪問之。師笑曰。自家有一大事。甚緊無暇他及。至是沐浴更衣。敷坐榻上。二僧捧紙至前。把筆大書偈云。生死悠悠絕世緣。蒙 恩永樂太平年。這回撒手歸空去。雪霽雲消月正圓。投筆而逝。同官啟聞。有命停龕方丈。十又三日。再遣官致祭。顏面如生。茶毗之夕。祥烟彌布。舍利充滿。師說法。簡易剴切。從而歸之者。如水就下。至不可遏。連主大剎。率能興墜起廢。至機鋒觸發。往往屈其行輩。聲聞遠邇。亦宗門之巨擘云。

無旨授公傳

可授。字無旨。一號休菴。台臨海李氏子。初教而後禪。親見獨孤明公。為虎巖伏老嫡孫。出世。凡四坐道場。皆不出乎台境。諸方將倚之以為重。競來敷致。師漠然若不聞。作休菴于西塢。日修淨土法門念佛三昧。且曰。此即禪定之功也。惡可強分同異哉。 國朝洪武六年。杭中天竺。以府侯之命起師。師勉應之。行至錢塘江濱。淨慈諸勤舊。相與謀曰。此大善知識。胡可失也。帥眾邀于道。擁居其位。師屢却之不聽。色頹然不怡。時當歲儉。問道者如雲。糗糧方患不繼。而施者踵至。居二載。而退歸臥竹院。忽示微疾。端坐西向。召左右謂曰。吾將逝矣。或請偈。曰。吾宗本無言說。乃合爪連稱佛號。至聲漸微而寂。閱世六十九。僧臘五十。龕留七日。顏貌不變。闍維。齒牙貫珠不壞。舍利光色晶瑩如金銀水精者。徧滿於地。塔而藏焉。師儀觀雄碩。識見敻卓。其於榮名利養。視之如無物。出專法席。皆迫於不得已。會 朝廷。設善世院。總統天下釋教事。或勸師求檄以主名山。師笑而不答。然其所蒞之處。不以恬退而不加之意。必革其敝習。新其規制。使可貽于悠久。五會語。多肆囗而說。曾不經思。平居遇物成味。率出人意表。戒其徒勿以示人。至於尊賢尚德。推己及物。有非人之所及。誠末世大法幢也。

德隱仁公傳

普仁。字德隱。蘭溪趙氏子。趙故名宦家。師生有出塵之思。博極羣書。參了然義公于智者。機鋒奮觸。當仁無讓。聲稱籍籍。起叢林間。掌記室於東陽輝公。分座說法于南楚悅公。古鼎銘公。月江印公。無弗咨叩。相與辯詰無虗日。徵以宗門機緣。大而沙界。小而毫芒。無不收攝。激揚正法之餘。旁及辭章者。唯覺隱誠公。笑隱訢公。為最密。元至正乙未。部使者挽師。出世金華之西峰。時天下大亂。師知事不可為。鳴鼓而退。及王師聚婺州。 駕幸智者。見其山川深秀。而法席尚虗。特 詔師住持。不聽。韶之南華。不遠三千里。致州侯之命。不從。杭之中竺。其請如南華。又加勤焉。師惠然欲往。郡守鍾某。惜其行。從容問師曰。佛法有重輕耶。曰否。曰佛法既無重輕。師位寧有崇卑耶。師一笑而止。久之。起應淨慈。道聲洪震。方以興壞起廢為己任。而秘書事起矣。有誣智者寺僧購名畫以歸者。事下刑曹。刑曹以師舊主智者。當知其是非。逮而質焉。事將白。忽示微疾于京師寓舍。屈指計曰。此八月八日最良。吾將逝矣。至期整衣。端坐而化。閱世六十有四。僧臘五十。師風指孤峭。不樂與非類狎逢。學行之士。輒敬之如賓師。縱無儋石儲。亦必久留不厭。故薦紳服其偉度。樂與過從。善談論。終日不倦。玉貫珠聯。纚纚絕可聽。尤能汲引後進。隨資誘掖。克底于成。有三會語錄。山居詩一百首。傳世。

白雲度公傳

智度。號白雲。處之麗水吳氏子。年十五。慨然有出塵志。父母峻拒之。師不火食者累日。若將滅性焉。父母無奈何。使歸禪智寺。禮空中假公。剃髮具戒。即寺側楞伽菴。深習禪定。每趺坐。達旦不寐。如是者數年。已而歎曰。六合之大如此。頺然滯一室可乎。遂出游七閩。徧歷諸山。無有契其意者。旋浙。見靈石芝公于淨慈。又登天目。參斷崖義公。談鋒銛利。人莫之敢攖。時無見覩公。說法天台華頂峰。大振圓悟之道。師往拜之。一見刳心焉。服勤數載。盡揭底蘊。無見囑之曰。昔南嶽。十五出家。受大鑒記莂。後得馬祖。授之以心法。針芥相投。豈在多言耶。勿掉三寸舌誑人。須真正見解。著于行履。方為報佛之深恩耳。師佩伏之弗敢忘。又走長沙。見無方普公。走雲居。見小隱大公。皆無異辭。既而旋福林。與毒種曇。成山欽二公。互相策勵。如恐失之。後從御史中丞章公溢之請。出世龍泉之普慈。眾至八百人。移茅山。遷武峰。從者恒如初。國初吳元年。隱禪智之岑樓。洪武己酉。 詔起天下名僧。敷宣大法。師與焉。初力辭。戍將強起之。適師至。而會事解嚴。遂還杭。杭人奉師居虎跑。又入華頂。未幾示微疾。浩然有歸志。四眾堅留之。師曰。葉落歸根。吾所願也。遂回福林。五日忽沐浴易衣。索筆書偈云。無世可辭。有眾可別。太虗空中。何必釘橛。擲筆而逝。壽六十七。臘五十二。闍維。得五色舍利。塔於院之西。師靜謐寡言。機用莫測。臨眾無切督之威。嚴厲之色。唯以實相示人。所至之處。人皆欽慕。如見古德。或持香花供養。或繪像事之。不可以數計。見客無懈容。無蔓辭。有問則言。無則終日澄坐。所作偈語。不許人錄。故今無傳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悔,不负此生

    悔,不负此生

    不同的身份,不同的使命,一切的源头是仇恨。本来只为复仇,可一切却偏离本来的轨道,仇人的女儿并不是亲生的,捡来的小孩却拥有诡异的“魔法”。“我们助你们复仇,可代价是……”“我们愿意。”复仇成功,可她却代替了所有的代价。她背负骂名,等一切全部都揭开,爱之人的后悔、无助……“她没死……”真相到底是什么?
  • 盛夏的告别

    盛夏的告别

    他和她的相识像是命运给了一个进口,却被他们遗忘了出口,直到回过头却发现彼此都被这场相遇改变了命运,却在一道裂痕之后......
  • 黄帝素问直解

    黄帝素问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综漫之紫色单翼天使

    综漫之紫色单翼天使

    【更文不定】在背叛中,她学会了装作毫不在意;在绝望中,她冷若冰霜,不在相信;在失望中,她懂得了伪装………这一次,她要破茧而生,不再做不愿争取的小丑,而是纵横天下的蝴蝶!就算早已遍体鳞伤,也要争取一次!【慕雨:大家如果不喜欢这篇文文,请大家不要在下面骂慕雨哦~而且慕雨会很努力的去写,慕雨还是小学生啊”】
  • 狂执傲世

    狂执傲世

    怀着修仙梦想的小青年,却要时刻防着体内的不明力量,二者谁会是支配者呢?
  • 征服游戏:豪宠掠爱八十秒

    征服游戏:豪宠掠爱八十秒

    推荐完结文(绝世婚宠:总裁滚远点)为了钱,她被迫夜夜承欢。每一次办完事他总是一脸厌恶的扔下支票道:“你比妓女贵不了多少。”她恨,但却不能反抗。本以为有了钱,可以守住自己想要的,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她带着恨意离开。重逢,她身边全是权贵之人。面对着她,他一脸讽刺着:“怎么,找到了更好的金主,即使衣服穿得再华丽也改变不了你下贱的过往。”这一次,她不再是低头,而是冷漠的讽刺回应着:“那也比种马强。”她无心,他有心却被她折磨而灭,在这场征服的游戏中,谁的心会先沦陷。
  • 圣王的发妻

    圣王的发妻

    上一代圣王留在记忆之珠中的伤痛,摆放在案上没有人移动过的一束黑发,让新圣王黑刖再次揭开了两代人之间的恩怨情仇。一个是儿时形影不离的同伴李忧儿,对自己爱得执着,深知自己不是圣女的她不求名分,珍藏着一束黑发,说愿意陪伴他一辈子。一个是仇人的女儿涂豫宁,可她偏偏就是圣女,所有人都说只有她能成为自己的妻子,可是她却说:“宁儿愿意将这双镯子送给忧儿姐姐。”可惜那双镯子偏偏不愿离开她的双手。
  • 时空蜜恋

    时空蜜恋

    十七岁的白尘,从小患有一种病,直到她遇见梦中的人和事,该发生的发生不该发生的也正在要发生,而这一切都和自己家人有着密切的关系,群号179326588
  • 嫡女翻身

    嫡女翻身

    欺负我?当我还是原来的慕容曦么?告诉你我叫陌狐。既然都这么狗血的穿越了,再狗血一点又何妨?且看嫡女如何翻身,一手遮天。皇帝算什么?见了我不还是得低声下气。当然,这是后话,此文属于女强文,美男排队站好喽~此文纯属虚构。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