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12700000036

第36章

習禪篇

金 佛光道悟禪師傳

道悟。俗寇氏。陝右蘭州人。生而有齒。年十六求出家。父母不聽。乃不食數日。許之祝髮。後二年。自臨洮歸彎子店宿。夜夢梵僧喚覺。適聞馬嘶。豁然大悟。歸家喜不自勝。吟唱云。見也羅。見也羅。徧虗空。只一箇。告其母曰。我拾得一物。其母於囊槖中。尋索不見。問是何物。師曰。我自無始以來。不見了底物。其母不省。他日欲游諸方。鄉人送者求頌。有水流須到海。鶴出白雲頭之句。至熊耳。果遇白雲海公。先是。人問海。何不擇法嗣。海亦作頌。有芝蘭秀發獨出西秦之語。比師之至。夜聞空中人言。來日接郭相公。黎明。海呼僧。行令持香花。接我關西弟子寺。乃唐郭子儀建。今渠自來住持也。既至。一言相契。徑付衣盂。寺前甞有剽而殺人者。來告急。師呼眾擒之。曰。即汝是賊。尋得其巢穴。賊眾請命。師示其要言而釋之。路不拾遺者數十年。人以此益信師前身汾陽王也。大定二十四年。白雲既沒。師開堂出世。初鄭之普照。次三鄉之竹閣菴。時著白衣。跨牛橫笛。游於洛川。人莫之測。甞謂人曰。道我是凡向聖位裏去。道我是聖向凡位裏去。道我不是聖不是凡。才向毗盧頂上。有些行履處。泰和五年。結夏於臨洮之大勢寺。開圓覺經。升座曰。此席。止講得一半去。在至五月十二日晚參。翌日早盥潄畢。呼侍者曰。我病也尋藥去。侍者足未及門。師已臥逝。方丈上有五色雲。如寶葢。中有紅光如日者三。春秋五十有五。僧臘三十有九。

政言.了奇二師傳

政言。許州長社人。姓王氏。九歲事資福院淨良長老。為師執役。且十年辭良。游教庠。時浩公僧錄。居南京。講唯識論。言。往謁之。決擇性相。造理深至。浩公心醉焉。因命代演。聲稱隆起。講座方倚為重。遂改趨而縛禪。坐靜於嵩山龍潭。又即汝州紫雲峯結茆。未有所入。聞慈照禪師唱道香山。乃往投之。慈照。舉金剛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汝如何會。因忽有省。曰。諸緣不壞兮性無滅。雲散長空兮天皎月。慈照可之。言終不自肯。走中都。見廣慧。廣慧命掌記室。久之始帖然。出世住仰天山。遷益都義安院。暨鄭州之普照。河南之法雲。與天潭柘之龍泉。皆駐化之地。所至法音弘流。霑被如響。其舉揚宗旨。脫落窠臼。如鶻起長空。駿騰平野。奔逸絕塵。難為覯附。製頌古拈古各百篇。金剛經證道歌有。注金臺有。錄真心有。說皆行於世。且能以游戲餘力。崇飾伽藍。具有成績可考。又異乎枯槁寂莫。置事物於度外。為禪者也。老於頴濱之釣臺。以大定乙巳年。入寂。

了奇。白霫富庶人。姓潘氏。十六試經得度。業華嚴。窮玄洞奧。歷參知識。後於廣慧言下知。歸廬柘水西溪之上。破納蔬食。滅跡絕累。十餘年。為諸貴強主竹林。學徒雲萃。展鉢敷坐。數盈五千。大定十九年。無病右脇而化。世壽五十一。茶毗。舍利五色者無算。而建塔焉。滹陽中虗翁銘之曰。師應緣而來。善萬物初未形。緣盡而去。了不為死生縈。游戲如幻。絕去來之妄情。妙無所住。乃師之令行。嗚呼。是為之銘。

清涼相公傳

弘相。號西溪。出沂水王氏。初棄家為佛子。事祖照上人。以通經得僧服。乃恣讀內外書凡十年。多所究觀。聞虗明亨公住普照。道價重一時。盡棄所學而學焉。虗明知其不凡。欣然納之。又十年。乃佩其印。出世住鄭州之大覺。嵩山之少林。沂州之普照。最後住清涼。師勤於按納。有諮決之者。為之徵詰開示。傾囷倒廩。無復餘地。故雖退居謝事。而學者益親之。為人欵曲周密。而疾惡太甚。人有不合理者。必赤數之。怫然之氣。不能自掩。平居教學者曰。禪道微矣。非專一而靜。則決不可入。世間學解。謾費日力耳。及自為詩。并言語動作。一切以寓之。至食息頃不能忘。元遺山好問。與師同游蘭若峯。道中談避寇時事。師以為凡出身以對世。能外生死。然後能有所立。生死雖大事。視之要如翻覆手。然則坎止流行。無不可者。此須從靜功中來。念念不置境。當自熟耳。時小雪後。路峻而石滑。師已老。力不能自持。足一跌翻折而墜。同行者失聲。而莫能救。直下數十尺。僅礙大樹而止。遺山驚問。師神色自若。徐云。學禪四十年。脚跟乃為石頭取勘。聞者皆大笑。因共歎境熟之言。果其日用事而不妄也。年六十四而寂。所著文集三。曰歸樂。曰退休。曰清涼。并語錄一卷。傳諸方。

圓性傳

圓性。順州懷柔侯氏子。自王父以上。皆隱晦無悶。父琦。母杜氏。夢異僧授以神珠而娠。迄誕室有光。童時斷葷血。舉止端肅。九歲請于父母。願為僧。許之。依都城奉福寺振公為師。十五受滿分戒。習唯識起信論。有叩之者。答之如響。義精旨妙。皆出入意表。久之嘆曰。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果在言乎。天德初。佛日禪師入汴。師袖香謁之。佛日嘿識其器。而施錐劄。師益自剋鍊。不四旬恍然有入。佛日肯之。及佛日赴遼陽之請。師侍行。抵惠安。舉為立僧。指示切要。一眾欽服。後以皇后教旨。住韓州功德院。未幾捨去。渡大河。歷齊魯。時昭禪師居越峯。將造訪之。是夕。昭坐室中。見一大神偉服立於前。白曰。廣慧大士來也。當除舘以待。詰旦。昭整眾延佇食。時師至矣。眾大駭。昭虗心盡敬。以所見告焉。師笑而已。浮汴而洛。抵關右。所至老師宿學。皆為師下。天德初。被旨主竹林。明年徙惠安。明肅皇后。遣中使奉以磨衲衣。并金帛諸物。佐開堂之費。久之。竹林舊眾。念法乳不已。僉曰。吾師也。惠安安得擁留。權巧以歸之。時海陵領留鑰。嚮師道風。賜廣慧通理之號。洎紫方袍。栴檀寶塔。大士像。竟符越峯神告之語。大定間。遷潭柘。將大有營建。或以寺久廢。規模宏大。懼難克集。請少損之。師曰。吾心計已定。第恐不誠爾。不十年而潭柘落成。視舊有加焉。其始工也。鑿山之際。有巨石崩墜。轟聲如雷。眾駭避。師恬弗為顧。石至師而止。不遠尋尺。若有神禦之者。其在竹林時。竹林實遼長主。賜第制侔宮闕。雖為梵剎。而臺門尚存。師謂非僧居所。宜亟命撤去。得故甎百萬。為方丈基甃。仍以其餘。即故基為俗室。而鼎新其門。凡所成務傳永久。盡竭衣盂所不惜。律身持物。凡可以久行益後者。皆著之令典。使傳將來。用志之精專如此。以大定十五年六月。化于潭柘。世壽七十二。僧臘五十七。

明河曰。此傳取諸塔石。石文乃金永定節使楊邦基譔。謂。佛果自西蜀來汴。以心印傳佛日。佛日傳廣慧。為南岳下十七世。則佛日為妙喜。無疑矣。及後云。師侍佛日赴遼陽。又云。數從佛日入禁中說法。考時校處。又似非妙喜。茫然不知佛日為何人。若果妙喜。何年譜。傳燈不載此事。年譜但云女直之肆驕。取禪師十數。師為首選。虜酋壯。傳不少屈。由是一眾獲免。其行得無師實行如楊所云。而後返作譜者為之諱也耶。抑佛日非妙喜。佛果下。別有一佛日耶。楊文定有所據。必有一人當之。大都妙喜始終。如青天白日。不容隱諱。筆此以俟高明考訂。

相了傳

相了。義州宋氏子。生有奇瑞。兒時。行必直視。坐必跏趺。一日。聞祖父誦賦。至秦皇漢武不死何歸。亟問死歸何處。祖異之。語其父曰。此子非塵俗中人。可令出家。遂從師落髮。游講。通華嚴圓覺等經。機思明敏。闡發精當。頗為同學宗仰。因讀圓覺。至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處。忽爾動疑曰。經既為標。月何所在。吾將問之諸方知識也。乃腰包。見清安月公。又訪咸平定公。復走綿州。謁大明誘公。皆不契。誘公曰。汝緣不在此。懿州崇福超公。汝師也。必為子發其奧。遽謁超公。公一見處以首職。雖殷眾務。而究研益力。至寢食都廢。一日。因居士請益超公。俱胝一指公案。師立座隅。忽問曰。俱胝一指頭禪。受用不盡。未審。和尚禪有多少。公與一喝。師于喝下領旨。身心脫空。如處瑠璃寶月間。快爽不自勝。呈偈云。窺破浮雲月色寒。偶然頓歇髑髏乾。通身光透威音外。普應羣機作大緣。公為彈指印之。未幾。公以老而退。師受命補其處。遷松林。徙惠安。又移潭柘。轉主竹林。師性恬退。雖屢踞大剎。皆迫于不得已。松林潭柘。至棄眾而逃。人物色得之擁而去。師竟不得自主也。居恒自歎古人藏身無跡。己不能如之。為進道之累。且稟性貞純。慈不忤物。平生未甞略起嗔恚。縱遇呵毀。而容色不易。所至唯信緣甘分。不務營飾。非理道之要。行之有益于性命身心者。勿自處。亦勿以處人。此皆昭著可言者。如其潛德密行。殆非人所能知之。以泰和三年。書偈危坐而化。壽七十。臘六十二。茶毗。有百千蝴蝶。自烈燄中飛出。化祥雲五色。現于空界。牙齒不壞。附遺骨而[療-(日/小)+土]于龍泉古寺。

法贇傳

法贇。兗州侯氏子。幼事嵫陽明首座為師。大定間。以誦經通得僧服。從事義理之學。根性頴利。同學者少所及。游參叩詰。洞見深秘。告山明和尚。靈岩才師。皆授以印記。尋領眾。主告山。闡抉幽微。方世路清夷。禪林軌則未改。師道風藹然。為諸方所重。移兗州普照。倅路公宣叔。潛心內乘。與師為法喜淘汰之游。師登座。宣叔。朝服頂禮。法重身尊。哲勝傾下。然師沉嘿自守。不以文字言語。驚流俗為門戶計。住持不務修營。學者繁盛。動則蜂擁。迄無顯受灌頂者。其不輕許與如此。師有弟子曰汴公者。嗣法于亨虗明亭。亭直上不為震雲凌雨之所摧偃。當龍興禁蕩之餘。破屋數椽。殘僧三四輩。灌園自給。不肯輕旁時貴之門。或贈之詩云。道大宜高謇。禪枯耐寂寥。葢頭茅一把。繞腹篾三條。風味可想而見。其孤峻自拔。必有所從來其自師乎。後汴歸自南。哀敘曰。汴落髮事師五六年。始避兵而南。比歸師去世已久。師生于正隆初。而歿于興定之末年。過六十。但以喪亂之後。時事凋殘。師之行事無從考。按至於卒葬時日。亦不能知者。特汴未南渡時事耳。元好問。據此以銘師塔。

義廣傳(道海)

義廣。汶陽人。生范氏。范氏。故顯族。師自童稚。酷好讀釋氏書。年二十竟削染。禮嵩山戒壇院威公為師。而受具焉。厲志游參西之丹霞。質法于志禪師。眼光一瞬。鍼芥相投。志欲顯然付授。師知之而逃。甞語人曰。由定發慧。必用毗尼。為之室宇。去凡即聖。必以三昧為之軌道苟學之未博。業之未精。其能至此乎。故一意精修。不以知見。自滿過方城寶泉山。為善士所擁結茆以奉之。曰古佛堂。居數年。遂成大叢席。即今之普濟寺是也。師深入禪定。而以淨土為行。首戴華嚴涅槃經。遶佛必五百匝。作禮必五百拜。持佛名日數萬遍。至夜儼然而坐。率以為常。如此者二十年。老而彌篤。或請為眾開堂。演無上乘。師笑而不答。尋以老退居白蓮堂。以院事付道海。

道海。恬退有至行。叅彰德淵公。頗有發明。師以方便致之。使不能辭也。海遂升座。為四眾說法。遠近傾皈。師喜以付託得人。大安二年。說三偈坐脫。海盡心後事。葬之日。送者五萬人。哀響震激。師戒守清潔。人無貴賤老少。一接之以慈。平生行業。所可紀錄者甚夥。師道價隆重。梁鄭人宗之。若一佛出世時。歸戒壇。定省威公尚無恙。師奉侍克勤。事無巨細。皆親執之。不異為沙彌時。即此一節。亦人所難能。海之能下師。實師有所感之云。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撕天断地

    撕天断地

    出世雷霆动,狂怒天下惊;一刀破天地,轮回是为何?
  •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光无故人”王维笔下幽怨凄凉的别绪,千百年来牵动着多少游子的心弦,也使人们对千古盛传的阳关心驰神往……
  • 沐夕语晖又名我的鬼眼男友

    沐夕语晖又名我的鬼眼男友

    他是天语集团的太子爷向语晖,人生应该像夏日阳光一样灿烂,却从小与黑暗结缘,天生鬼眼。她出生于千年古镇,日落月升之时,名沐夕,青春年少,经历世事沧桑,花灵初现,告知其身藏预言灵力。他们初次见面,却感觉彼此是就别再重逢的知己。她虽柔美但绝非倾国倾城,她虽优雅但并非出身名门,她却是他一直等待的梦中仙子。他们的相遇并非偶然,而是缘分,等待了一千年的缘。他们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他们今生的结局是否完美?
  • 道亭涂烁

    道亭涂烁

    一颗故事草,饱餐人事,切听他细细的叙述,将草木田园,金玉良缘道尽,苍苍天宇,茫茫黄泉,总有些故事,在洋洋洒洒中飘荡。
  • 全力少年不全力

    全力少年不全力

    叶炎是个口嫌体正直的少年,家道中落之后又遭遇了一场车祸,没想到居然遇到了另外两个世界的自己,万万没想到的居然是还得到了他们的能力,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带着系统的无敌修真者,在我的世界,一切的能力都可以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来解释,涉及了许多五花八门的知识
  • 我家师父有点萌

    我家师父有点萌

    为什么别人家的师父都是各种狂炫酷霸拽,而我的师父却是坑蒙拐骗耍无赖。为什么别人家的师父都是各种护短,而我的师父却是各种坑徒弟。你问我为什么还认他为师父,只因我家师父颜值高啊!
  • 末日修行录

    末日修行录

    我叫秦天,是一名修真者,生化危机来了?不怕,有我在呢!丧尸什么的都去死。末日危机解决之后,秦天会怎么样遨游宇宙呢?一起来看吧。
  • 21世纪的少年阴阳师

    21世纪的少年阴阳师

    杜阳是一个在福利院长大的孩子,幼年时期便发现自己可以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后被一位企业家发现并收养,天有不测风云,在杜阳十七岁那年,阴阳师离奇死亡,幕后究竟有怎样的惊天大秘密,杜阳以后得路将何去何从。
  • 重生娱乐圈之女神不是人

    重生娱乐圈之女神不是人

    她,是天之骄女,是娱乐圈的宠儿,更是万千粉丝的女神!可是,却为了一个男人,放弃了她的事业,放弃了爱她的粉丝们,心甘情愿的在家里为他洗手做羹,只为那个男人想要一个温暖的家!可是,到后来她又得到的什么?那天,她不就出去买个菜回来,居然就看到了她丈夫和她亲爱的妹妹搞在了一起,而那个她所谓的妹妹还光明正大的对她说“姐姐,我怀孕了,是明羽哥的孩子!”那时,她感觉整个天都塌了,为什么啊!为什么她最亲的两个人联合起来背叛她!不仅如此,他们害怕她把他们之间的事抖出去还设计害死了她!让她死无葬身之地!不过,还好还好,老天可怜她,让她重活一世,这一世,为她自己而活!!
  • 风雨桃花

    风雨桃花

    桃花盛开香气透,刀光剑影争未休。庙堂掀起江湖斗,江湖庙堂竞风流!陶兴之由一个无忧无虑的快乐少年郎,不幸沦为流落中原的落难王子,随后开启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