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9200000001

第1章

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

統論所緣。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帶質境。三獨影境。一性境者。性是實義。謂相分色從相分種子所生。故名為實。此復有二。一無本質。二有本質。一無本質者。即第八心王所緣根身器界及諸種子。但是自變自緣。不假外質。然約器界及他人之浮塵根。既是共相識種所變。亦得說有外質也。根本智親證真如。雖不變為相分。亦名性境。二有本質者。即今五識所緣現在五塵。及明了意識初念并定中獨頭意識所緣定果色等。皆托第八識之相分以為本質。隨即變為自識相分而為所緣。猶如鏡中所現群像。雖約真諦言之則皆如幻如夢了無真實。而約俗諦言之則五塵即是五識相分。從種子生還熏成種。不同空華鏡像兔角龜毛。亦復不同過去未來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帶質.獨影二境下文方解。現量者。現謂顯現。量謂度量。五根對境分明顯現。依之發識緣慮度量。雖無隨念.計度二種分別。然有自性分別得彼性境不錯不謬。任運了別不帶名言也。三性者。善.惡.無記也。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業。若與信等相應則善性攝。若與無慚等相應則惡性攝。俱不相應則屬無記性攝。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

五根通于二界五地。惟無色四天乃無五根。今明五識則鼻.舌二識惟欲界得行。初禪以上無段食雜氣故不現行也。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雜居地及初禪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禪內淨喜樂則無外色外聲外觸可緣。故并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現行也。三禪已上不言可知。

徧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此明五識但與三十四心所得相應也。徧行五心所。謂作意.觸.受.相.思。徧一切心決相應故。別境于心所謂欲.解.念.定.慧。由同時意識所引。亦得于別別境生欲等故。善十一謂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勤安.不放逸.行捨.不害.欲界善。五識得與十善相應。但除輕安。初禪善眼.耳.身識并得有輕安故。中二隨煩惱。謂無慚.無愧。大八隨煩惱。謂掉舉.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若惡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故貪.瞋.癡者根本煩惱之三癡。即無明。徧與一切染心相應。五識緣欲界順情五塵有任運貪。若緣違情五塵有任運瞋。故外道凡夫入初禪時。眼.耳.身識唯有貪癡亦不名惡。但名有覆無記。若佛弟子入初禪者。有觀慧故。不味著故。并無根本癡.貪及大隨八。但名為善也。

五識同依淨色根  九緣七八好相隣

淨色根謂勝義五根。乃第八識所執受之相分。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雖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故名為淨色根。依此五根乃發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緣。依眼識則更須空緣.明緣.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方得生起現行。故云眼識九緣生。耳識則除明緣。但須八緣。以闇中亦聞聲故。鼻.舌.身三識則并除空緣。但須七緣。以合時方知香.味.觸故。

合三離二觀塵世  愚者難分識與根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種離中取境。故曰合三離二。觀塵世也。觀者能緣之見分。塵世者所緣之相分。五根對境無緣慮用。故大佛頂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圓覺經云。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五識緣境則有自性分別。任運起貪.瞋.癡。然猶無有隨念.計度二種分別。所以不帶名言。不執為外。仍名現量。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然此根識不同之。致惟有秉大乘教以智觀察乃能分之。若愚法聲聞則便難於分別。況凡外乎。

變相觀空惟後得  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  三類分身息苦輪

此明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但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攝。惟是後得智攝也。未成佛前一向有漏。直俟金剛道後異熟識空。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菴摩羅識。名為圓明初發。爾時菴摩羅識所持五根成無漏故。依根所發五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能於盡未來時徧十方界示現三輪不思議化。度脫一切有情生死苦輪也。

第六識頌

三性三量通三境  三界輪時易可知

三性即善.惡.無記。三量謂現量.比量.非量也。此識若與五識同起。率爾緣現在境。不帶名言。不執為外。則屬現量。若入禪定緣禪定境。亦屬現量。若入二空觀智。或根本智親證真如。或後得智變相觀空。亦皆現量。若籍眾緣而觀于義不倒不謬。如見烟知火。見角知牛等。則名比量。若顛倒推求虗妄計度不能如理而解。不能如事而和。無我計我。不淨謂淨等。又如見杌疑人。見繩疑蛇等。又如翳覩空華。捏觀二月等。皆名非量也。三境即性境.帶質境.獨影境。性境已如前釋。帶質復有二種。一者以心緣心。名真帶質。即第六識通緣一切心及心所。第七識單緣第八識之見分是也。二者以心緣色。名似帶質。謂帶彼相起。有似彼質。如依經作觀。非是五識所緣現境故也。獨影境亦有二種。一者無質獨影。如緣龜毛等。二者有質獨影。如依經作觀。雖似托彼為質。終是獨頭意識所現影故。今第六識最為明利。故能通緣三境。而於三界輪轉之時最易可知也。

相應心所五十一  善惡臨時別配之

謂此第六識心與五十一心所皆得相應。所謂徧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根本煩惱六.大隨八.中隨二.小隨十.不定四。隨其所起或多或少。初無一定。故須臨時別配。具如唯識論中諸門分別也。根本煩惱即貪.瞋.癡加慢.疑.邪見為六。小隨十謂忿.恨.覆.惱.嫉.慳.誑.謟.害.憍。不定四謂悔.眠.尋.伺。

性界受三恒轉易  根隨信等總相連

言此第六識心。或時與信等相連則為善性。或時與根隨煩惱相連則為惡性。或時不與善惡相連。但與遍行.別境等相連則便為無記性。故三性恒轉易也。或緣欲界。或緣色界。或復緣無色界。故三界恒轉易也。或時喜受。或時樂受。或時憂受。或時苦受。或時不苦不樂名為捨受。故五受恒轉易也。

動身發語獨為最  引滿能招業力牽

謂身.語二業皆由此第六識方能動發。由第六識與發業惑相應。能造善惡引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時能招六道總報。由第六識與潤生惑相應。能造善惡滿業。此業雖謝。所熏種子至成熟位能招六道別報。所招總報名真異熟。所招別報名異熟生。若總若別苦樂萬狀。皆第六識造業所牽感也。

發起初心歡喜地  俱生猶自現纏眠

發起初心者謂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初發起時。在于菩薩初歡喜地也。蓋由資糧.加行位中用有漏聞思修慧。漸伏我法二執現行。亦復助黑無漏智種令其漸漸成熟。故至初歡喜地頓斷分別我法二執種子。得與妙觀察智相應。然其俱生我法二執之現行纏繞及隨眠種子尚自未斷。猶須數數修習之力乃能伏斷也。

遠行地後純無漏  觀察圓明照大千

此明菩薩第七地後俱生我執永伏。雖有俱生微細法執。或時現起而非有漏。故能觀察諸法圓滿明淨。普照大千世界機緣。隨應說法化度也。

第七識頌

帶質有覆通情本  隨緣執我量為非

此明第七識所緣乃托第八識之見分以為本質。是真帶質。此識雖非善惡性惟無記。而由俱生我執隱真理故名有覆。三界有情所以枉受輪迴不證涅槃。通以此執為本。故名為通情本。隨所生處必緣第八識之見分。妄執為我。故名為非量也。

八大徧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此明第七識相應之心所也。大隨有八。徧行有五。別境惟慧。根本則我貪.我癡.我見.我慢。惟此十八恒得相應。

恒審思量我相隨  有情日夜鎮昏迷  四惑八大相應起  六轉呼為染淨依

第八則恒而不審。第六則審而不恒。前五則不審不恒。惟此第七末那于有漏位恒審思量。非我執我。此妄執之我相無始隨逐無時暫捨。所以有情日夜昏迷不能自拔也。四惑即我貪.我癡.我見.我慢。八大即掉舉.惛沉等。前六轉識修施.戒等諸善行時。由此第七念念執我。令所修善不能亡相。故名染依。若此識轉為平等性智。則前六識所修諸行皆成無漏。名為淨依。所以前六轉識呼此第七識為染淨依也。

極喜初心平等性  無功用行我恒摧

謂此第七末那無始妄執我法直行。菩薩初歡喜地。第六意識入二空觀。斷盡分別二執種子。亦伏俱生二執現行。此第七識方初得與平等性智相應。然由俱生我執未斷。所以出觀之後仍復執我。直入八地無功用行。方不復起現行我執也。

如來現起他受用  十地菩薩所被機

謂四智菩提皆是如來自受用執身所攝。而用各不同。若為地上菩提所現他受用報身。則是平等性智之用。其所被機唯是十地菩薩也。

第八識頌

性唯無覆五徧行  界地隨他業力生

謂第八識非善非惡亦非有覆。故其性但是無覆無記。但與徧行五心所相應也。三界九地但隨夙世善惡引業所牽受生。分毫不能自作主張。豈可執為我哉。

二乘不了因迷執  由此能興論主爭

第八識之行相甚為微細。難可了知。佛恐愚法聲聞妄執為我。故于阿含諸經姑未顯說。而二乘迷於佛旨。執于權教。不了此識是有情總報之主。生死涅槃之依。妄撥為無。故大乘論主廣引聖教。備顯正理。以與之爭。蓋欲破彼妄執故也。

浩浩三藏不可窮  淵深七浪境為風  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後來先作主公

此第八識其有能藏.所藏.執藏義故。所以浩浩而不可窮其邊際。淵深而不可得其源底也。此識持一切轉識種子。故名能藏。受轉識所熏成種。故名所藏。被第七識執之為我。故名執藏。此識如水。前七轉識依此得起猶如波浪。此識所現境界之相。能與轉識作增上緣。猶如猛風。此識一味無記恒時相續。故受前七轉識之所熏習。持一切法之種子。持內根身。持外器界。若于死位。此識最後捨去。若于生位。此識最先來執。雖非實我實法。而一期生死必以此為總報主也。

不動地前纔捨藏  金剛道後異熟空  大圓無垢同時發  普照十方塵剎中

此識有種種名。一名阿賴耶識。以其被第七識執為我故。此名至不動地前我執永伏即便先捨。二名為異熟識。以是善惡漏無漏業至成熟時所招感故。此名直至金剛道後圓滿佛果方得捨之。三名一切種識。通于因果凡聖等位。但至成佛之後則惟持圓滿無漏善種。盡未來際利樂有情。更不受熏。以其一切有漏種子及一分劣無漏種皆永斷故。名之為無垢淨識。以其與極善無漏之慧心所恒相應故。名之為大圓鏡智。此識一轉。此智一發。則法界洞朗。真俗等觀。故云普照十方塵剎中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亡命公主:强娶的公主

    亡命公主:强娶的公主

    王朝公主被女王下药,欲将其嫁于他国王太子,却不想公主悲愤之下誓要逃离,女扮男装,只为谋得自己的权利,游走各国之间,本文出现的历史人物纯属虚构,兵家用法仅是在下粗浅看法。
  • 校园最强

    校园最强

    一个平凡的转学生,在平凡不起眼的环境下,在一开始被人打,到打人,最后慢慢走上了王的路。
  • 右岸人生

    右岸人生

    曾经脑海里浮现过人生是否如流水线一般,既然平等那么差异是从何而来。青春岁月中的故事,配合一杯香气浓郁的薄荷茶午后慢赏,这些故事,经历过就够了。
  • 读史做女人III

    读史做女人III

    本书解读了中国古代的几位女性:唐朝女诗人鱼玄机、唐朝中期的宋若昭姐妹和五代十国时期姐妹花大小周后等。
  • 墓王独宠:傲娇老公从天降

    墓王独宠:傲娇老公从天降

    他是风流倜傥,博学多才,骁勇善战,自带身家的傲娇小王爷,无奈一夜惊醒居然到了千年后的现代,分分钟被现代科技狂虐成渣。但聪明这件事古今通吃,逆袭反转,做个影视城的老板不过是分分钟的事。她是混迹影视城,四处找人拉活的群演小穴头,居然误入墓地把这位傲娇小主当群演弄回了家。可请神容易送神难,千年古玉随便拿,晚上侍寝不能少。“宇文诚,你还能不能想点别的事?”“亲爱的,遇到你之前我忍了一千年啊……”
  • 未世之魔焰

    未世之魔焰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没有全球地震,没有太阳风暴,也没有火山喷发。所有人都认为世界末日不过是一场玩笑,但我们不知道世界末日只是晚来了几年。2020年年的在那一天,所有可怕的事情都全部袭来。在地球旁边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异次元裂缝,一股恐怖的冲击扫荡地球。地球上的生物产生了变异进化,无数的变异生物袭击人类。人类进入了暗黑的血腥时代。但更可怕的事情还在后面,裂缝之中出现了一个血色骷髅大门。地狱之门。从大门之中出现了,无数科学不能解释的怪物。如果大家认为奶茶那里写的不好的话,欢迎来吐槽。o(≧v≦)o
  • 雨落千尘

    雨落千尘

    万物皆虚,万物皆允。这是我们这一行信仰的核心:当其他人盲目追求真相时,记住,万物皆虚;当其他人被法律所束缚时,记住,万物皆允。
  • 凤起九天:公主直播间

    凤起九天:公主直播间

    她是美貌无双的百变女郎,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东方玄幻世界,而且还是一国之公主,最奇特的是,她还可以直播!各位亲,看她如何在东方玄幻世界凤起九天吧!
  • 隐藏的神秘女主角

    隐藏的神秘女主角

    这本书是把“名侦探柯南”‘叶罗丽精灵梦’‘巴啦啦小魔仙’等动画结合而成。会有虐情,不喜勿喷。
  • 仙劫之上邪

    仙劫之上邪

    千年的回眸只为看你一眼终于再次抚上那倾城的容颜身躯冰冷前说的最后一句却是我愿与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