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90500000044

第44章

此方全不去治痢,但去平肝而痢自止。盖痢之来也,始于肝;痢之成也,本于肾。平肝则肝气平,肝平而肾气亦平。肝肾之气平,而脾胃乌有不平者乎。今人但去治脾胃也,所以痢不能遽止耳。

此症用和腹汤亦可。

白芍(一两) 当归(五钱) 枳壳(三钱) 广木香(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服。

人有夏秋之间,先泻后痢,腹中疼痛,后重之极,不痢不可,欲痢不得,口渴饮水,小便艰涩,小肠作胀,人以为火邪之重也,谁知是湿热之盛乎,盖夏伤于热,必饮水过多,热虽解于一时,湿每留于肠胃,迨至秋天,寒风袭于皮毛,热必秘于脏腑,于是热欲外泄而不能,热不得不与湿相合。然而湿与热非好相识也,相合相争,而疼痛生矣,热欲下出,湿欲相留,彼此牵掣于大肠之间,而后重现矣。热欲出而不得出,则热必上焚,不得不求救于水。然而湿留于下焦,而火则忌水也,使水不能传入于膀胱,水火战斗,仍从大肠而出,此小腹之所以发胀耳。治法分解其湿热,俾浊者趋于大肠,清者入于小肠,不必用涩药以止痢也。方用分解湿热汤∶车前子(一两) 浓朴(三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枳壳(一钱) 槟榔(一钱)滑石末(三钱) 水煎服。一剂后重除,二剂疼胀止,三剂口渴解,痢亦全愈。

此方用车前以利水,用黄连以清热,用浓朴以厘清浊,余则止秽去滞,调和于邪正之间,以解纷争也。君、相、佐、使既用之攸宜,安有不取效之捷哉!此症用二黄汤亦神效。

泽泻(二钱) 车前子(五钱) 大黄 槟榔 滑石(各二钱) 黄连(一钱) 甘草(五分)水煎服。二剂愈。

人有湿热作痢,大渴引饮,饮后又不甚快,心中懊 ,小便不利,红白相间,似脓非脓,似血非血,此是火热未解之故也。夫湿热之极,始成痢疾,但其中有湿轻热重,热轻湿重之分耳。如此等之痢,明是湿热两重之症,单消水则热存而水难降;单清火则湿在而火难除,必须两泻之,热与湿俱不能独存也。然而泻热必致伤阳,泻湿必致伤阴。治法必于补阴之中,佐以泻热湿之剂,则阴既不亏,阳亦无害。

夫泻之既能损伤阴阳,则补阴亦宜补阳矣,何仅补其阴,即能不伤其阳也?不知阴阳原两相根也。泻热之药,仍走于大肠之内,虽损其阳,仍损其阴也。今补其阴,则阴不伤矣,何害于阳乎?此补阴之所以不必再补阳耳。方用滋阴止痢丹∶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大黄(三钱) 车前子(五钱) 槟榔(二钱) 萝卜子(三钱)水煎服。一剂脓血减,二剂懊 除,三剂口渴解,而痢亦顿止矣。

此方奇在大黄与萝卜子并用,逐瘀秽实神,厘清浊甚速,用之于白芍、当归之内,补以行攻,有攻之益,无攻之失也。

此症用通快饮亦佳。

黄连 茯苓(各三钱) 白芍(一两) 黄芩 车前子 枳壳(各二钱) 浓朴(一钱) 水煎服。

人有湿热之极,腹痛作痢,上吐不食,下痢不止,至勺水难饮,胸中闷乱,人以为噤口之痢也,谁知是胃中湿热之毒乎。夫痢宜下行,下利宜也,何以上吐而不能入乎?此盖胃中之火,得湿而蕴结不宣,一旦作痢,本欲下行,乃投之以饮食,则火反上炽而不降,以致胃口闭塞,而成噤口也。然而胃火之盛者,由于心火之旺,心火最恶湿,一得湿则火郁而不通,则停住于胃口;胃中之火,愈增其熏蒸之气,二火相合,则热之势固结而不散,湿亦停住于肠胃之内,胸中交战,安得不闷乱乎?治法必须开郁火之门,而门不能易开,必须引火开门之为捷耳。方用引胃汤∶人参(一钱) 黄连(三钱) 吴茱萸(三分) 菖蒲(三分) 各为细末,滚水调入于茯苓末中,大约茯苓须用五钱,一匙一匙调如稀糊者咽之。初时咽下必吐,吐后仍咽,药一受则不吐矣。即将前药服完,上下俱开门矣。然后用靖乱汤∶白芍(一两) 车前子(五钱) 黄连(一钱) 甘草(一钱) 枳壳(一钱) 木通(一钱)广木香(五分) 茯苓(三钱) 水煎服。二剂痢止,不必三服也。

前用引胃汤者,以心火喜燥。黄连虽寒,然其性正燥也。以燥投燥原非所恶。

况吴茱萸性热而燥,以火入火,同性岂有 格之虞?况入之人参、菖蒲之中乎?盖胃中之火,乃邪火,而心中之火实正火也。居于邪正之间、非得正人君子之药,则邪不能散于顷刻,非得导引之使,则心火不能返于故宫。况胃气之闭,正胃气之虚也。人参补胃气之圣药,胃虚逢补,不啻如饥者之得食,关一开而良将勇士夺门而入,邪自惊走矣。后用靖乱汤者,譬如以计夺门,若后无大兵相继,则敌且欺寡不敌众,未必不狭巷而战,死斗而不肯遁,今又以利水、逐秽、平肝之药济之,是前锋既勇于斩关,而后队又善于荡寇,安得不成功哉。

此症用启关散亦效。

黄连 人参 茯苓(各二钱) 木香(三分) 吴茱萸(五分) 水煎服。缓饮之,随饮即愈。

人有湿热作痢,数日之后,腹不疼痛,如脓如血,阵阵自下,手足厥冷,元气欲绝,此是火变为寒而阴绝也。夫痢无止法,古人之语也。然痢实不同∶有初起即宜止者,有日久而不可止者,未可执痢无止法一语,竟不用止也。然不止痢,不过久病之难痊;若止痢,每至变生于不测,是痢又不可轻言止也。此等之症,正不可不止者,盖腹中作痛为邪,腹既不痛,何邪之有?腹不痛而脓血阵阵自下,乃气脱而欲崩也。手足厥冷,乃气脱而不能运也。必须看其舌之滑燥何如耳,热极则舌必燥,寒极则舌必滑也。热变为寒其舌必滑,须先止其痢以救脱,不可泻其痢以攻邪矣。

方用止脱救痢汤∶人参(二两) 白术(二两) 白芍(一两) 肉桂(三钱) 茯苓(一两) 甘草(二钱)赤石脂末(三钱) 水煎服。一剂手足温,二剂脓血止,三剂痢全愈。减各药一半,去赤石脂,再服十剂,元气如故矣。

此等之痢。世不常有,不可执此方以治痢。余论症不敢不备质于天师,以存此治法,救万人中之一人也。

此症用加味四君汤亦效。

人参 白术(各二两) 肉桂(三钱) 北五味子(三钱) 茯苓(一两) 甘草(三钱) 水煎服。

人有受暑湿之毒,水谷倾囊而出,一昼夜七、八十行,脓血稠粘,大渴引水,百杯不止,人以为肠胃为热毒所攻也,谁知是膀胱热结而气不化乎。夫水湿之邪,从膀胱而出,乃上由于肺气之清肃下行,膀胱奉之而能化也。今胃受暑热之毒,蒸熏于肺,肺不能受,乃移其热于大肠,而大肠奔迫,必郁结于膀胱矣。膀胱热结,则气不化而小溲短赤,邪热邪湿,尽趋于大肠而出,不啻如决水转石之骤猛也。治法必须清膀胱之热,以迅利其小便。但肺与大肠为表里,肺热而大肠始热,故不若先清肺经之热也。方用清源止痢汤∶黄芩(三钱) 茯苓(五钱) 紫参(三钱) 诃黎勒(三钱) 甘草(一钱) 天花粉(三钱)地榆(三钱) 水煎服。一剂减半,三剂痢止。

此方清肺金化源之方也。用黄芩、地榆以凉肺,即所以凉大肠之热也。紫参疗肠胃之热,能消积聚,而通大小之便。诃黎勒能固肠脱,合而用之于茯苓、甘草诸药之内,则通中有塞,而塞中又有调和之妙,所以奏功特神也。

此症用迅行汤亦神。

王不留行 茯苓 猪苓 黄芩(各三钱) 白术(三钱) 水煎服。

人有下痢纯血,色如陈腐屋漏之状,肛门大开,不能收闭,面色反觉红润,唇似朱涂,人以为痢疾之死症也。然治之得法尚可获生,以其症虽见死象,而气犹未绝,有可续之机也。凡下痢纯红,开手即宜用补阴之药,因人执痢无补法,以至如此不知痢症何常不可补也。用补阳之药以治痢,则有宜有不宜。用补阴之药以治痢,则实无不宜也。若一见红白,不问虚与不虚,动用攻邪逐秽之剂,以致白变红,红变陈腐屋漏之色也。夫下痢纯血,原是阳旺阴虚之症。不补阴以制阳,反助阳以攻阴,则阴气愈虚,虚极则阴气但有降无升矣。肛门大开,不能收闭,正有降无升之明验也。面色红润,唇如朱涂,正阳在上而阴沉下之显征也。阳宜降而反升,阴宜升而反降,则阴阳不交,不死何待乎?然能奄奄不死者,以其阴气虽降,而未绝也。

治法急救其阴,以引其阳气之下降,兼补其阳,以提其阴气之上升,未必非死里求生之法也。方用补阴升提汤∶人参(一两) 熟地(一两) 白芍(三两) 茯苓(一两) 升麻(二钱) 甘草(一钱) 山药(一两)北五味子(三钱) 山茱萸(一两) 诃黎勒(三钱) 水煎服。一剂痢减半,再剂痢止。倘服之仍如前之痢也,则阴已绝而阳不能交,不必再服。

论此方乃救阴之奇方,提气之圣药。苟有阴气未绝,未有不可续之,而升提者也。正不可因一用之无功,竟置此方于不用。如一见纯红之症,急以此方减半投之,何至有死亡之嗟哉。

此症用续绝汤甚佳。

人参(五钱) 熟地 山茱萸 山药 芡实(各一两) 甘草(一钱) 北五味(二钱)水煎服。

人有贪酒好饮,久经岁月,湿热所积,变成痢疾,虽无崩奔之状,而有溏 之苦,终年累月而不愈,人以为酒积之在脾也,谁知是肾泄之病,乃湿热之酒气熏之也。气熏于肾之中,肾即醉于酒之味,正不必其湿热之尽入之也。然而湿热之侵,由于肾衰之故,肾不能敌,乃移其湿热于脾,脾又久受湿热之困,不能再藏,乃酿成酒积而作痢矣。虽其积在脾,病实在肾。但治脾而痢不能愈,必须治肾。然徒治其肾,病亦不能愈,必须解酒之毒,分消其湿热之气,则不治痢,而痢自止。方用化酒止痢汤∶人参(三钱) 白术(一两) 山茱萸(五钱) 黄连(一钱) 茯苓(五钱) 柞木枝(五钱)白芍(五钱) 槟榔(五分) 薏仁(五钱) 水煎服。连服四剂,痢疾自愈,不可多服。愈后仍须忌酒,否则暂止而仍发也。

论此方实解酒毒,然力止能解于目前,不能解于日后,非药之过也。盖酒气熏蒸于肾,受毒最深。用此方以解酒毒,则脾胃有更苏之气。倘不遵酒戒,仍然酣饮,则酒入于脾胃,其克伐之性较前更甚,盖已伤而不可再伤也。此酒积之病,酒徒每每坐困,不得享长年之乐,可不慎哉!此症用萸术杜柞汤亦佳。

山茱萸 白术(各一两) 柞木枝 杜仲(各一钱) 水煎服。十剂可愈。

人有长年累月,里急后重,而作痢者,乍作乍止,无有休歇,人以为休息之痢,谁知是正气已复,而邪气尚存之故哉。夫痢不可妄止,必须因势利导之。苟邪火、邪水未曾涤尽,一旦用补塞之药遽止之,则痢虽遏于旦夕,邪在腹中,时动时静,静则安,动则发,亦其常也。况益之浓味之贪饕,劳役之妄作,安得不成休息之痢乎?治法必宜以利为主,利小便,不若利大便也。盖正气已复,膀胱之气必能气化以分水,何必再利其小便?邪之不尽者,火留于大肠也,利大肠则邪且尽下。然而利大肠之药,必先从胃而入脾,由脾而入大肠。吾恐汤剂之入大肠,不遽受益,胃与脾先受其损矣。方用尽秽丹∶大黄(一钱) 滑石(一钱) 浓朴(一钱) 地榆(二钱) 槟榔(一钱) 各为细末,用蜜煮老为丸,一次服尽。服后即用膳以压之,不使留于胃中。必得微利为度,一利而痢病顿除。

此方专下大肠之湿热也。邪原在大肠,所以一用奏功。倘畏损伤脾胃,用人参汤送下更妙。然亦止宜于虚弱之人,不宜于健旺之客也。

此症用缓攻汤亦神。

白芍(一两) 枳壳(五分) 大黄(一钱) 槟榔(五分) 水煎服。一剂即止。

人有中气不顺,口中作嗳,下痢不止,人以为湿热作痢,谁知是气逆作痢乎。

夫痢疾多是湿热,然湿热之所以停积于腹中者,气阻之也。凡人大便,气闭则结,气逆则泻。有湿热而更兼气逆,徒用消湿泻热之药,不用理气之味,则过于下行,气必更滞矣。治法必须利气,佐之消湿泻热之剂为妙。虽然气之所以逆者,以下多亡阴,阴血亏损,气乃不顺,遂因之作逆也。欲气逆而仍反为顺,必须补阴以生血。

然而血不可以遽生,阴不可以骤长,用顺气之药,加入于补阴补血之中,则阴血渐生,痢可速止矣。方用荜茇散∶荜茇(三钱) 芍药(五钱) 当归(五钱) 牛乳(半斤) 同煎。一半空腹顿服。一剂痢止,再剂不再痢也。

盖荜茇最能顺气,且去积滞更神,入之于归、芍之中,更能生长阴血。佐之牛乳者,牛乳属阴,乳乃血类,无形之阴血不能遽长,用有形之阴血以滑其肠中之迫急,则血即无阳,阴又不损,转能佐气以去其结滞,故奏功甚捷,取效独奇耳。

此症用顺气汤亦效。

广木香(三钱) 乌药 甘草 枳壳(各一钱) 白芍(五钱) 炒栀子 车前子(各三钱)水煎服。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杀爱冷阳篇

    杀爱冷阳篇

    女主冷艳颜,性格像名字一样冷,她是一名杀手,而她要刺杀的则是她爱的人,也就是男主阳景光,男主的性格也和名字一样,十分阳光,也喜欢女主,谁叫他是刺杀对象,女主和男主会在一起吗,结局究竟是什么(不喜勿喷)
  • 源来的诺言呢

    源来的诺言呢

    水那么烫要我怎么喝?人心太凉我不敢抚摸。你毫无顾虑地闯入我的心出去时却乱刀砍树一般找出口。
  • 盛世暖爱:邂逅大牌老公

    盛世暖爱:邂逅大牌老公

    她是堕入泥潭的落魄千金,在最难熬的时候,他给予了她最多的温暖和关心,她以为这就是爱情。他疼她、护她、予她万千柔情,他坚守内心的缘由以为这一场疼爱和爱情无关。当那个人出现,当他们的婚姻面临危机出现裂痕,他亲眼看她决然转身,终于忍不住狠狠将她拽回!盛朝颜,我在哪儿,你就必须在哪儿!非死不能离!死了,也不能离!不,他怎么会让她死?!|||盛氏千金盛朝颜一朝落魄,无亲无友无未来,辗转于肮脏的世道之中,终于明白昔日的单纯不过都是愚蠢。好在她明白得不算太晚,用十八岁的稚嫩之肩扛起了自己的人生。灭绿茶、远恶人、报父仇、掀职场风云、获盛世爱!
  • 婉转陌路

    婉转陌路

    几年前“她”为了“他”改变了自己,几年后,“她”因为“他”的伤害,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当“他”知道了一切“他”会不会再挽回“她”,“她”会不会回头?再与她心爱的人相爱。
  • 苍鸟传说

    苍鸟传说

    我们没有历史。我们中第一个想记录历史的人能也没有记录到最初的事情。他记下了一个传说,在我们的族人间口耳相传。据说,当有一只苍鸟从北极飞来,划过北半球的天空,让所有人都看见。我们的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 Q先生

    Q先生

    淡淡的文字里,流淌着满满的爱,一个人的初恋,比烟花还要绚烂,只此一次,弥足珍贵,且行且珍惜
  •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

    《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揭示了闲聊的真正意义,告诉你闲聊的礼仪和技巧,培养你获得闲聊话题的能力,引导你在职场、情场、家庭生活中与人闲聊,从而迅速消除与他人的隔阂,建立好交情。闲聊不是高深的说话术,与口才不同;是一种社交能力,是一种沟通能力。跟随《会聊才有好人缘:30秒消除隔阂,打造好交情》,能立即提升你的闲聊能力,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从此,不论在哪里,不论与谁都能愉快而轻松地闲聊,并由此建立和谐而美好的人际关系。
  • 无物至巅

    无物至巅

    没有法则的世界,没有实力就得死,亲情与友情就是踏脚石,深处无物大陆,走与他人不同的无尽之路方才能苟活于世,肉体与魄力的较量,少年能否踏尽血路偏走巅峰
  • 唯你独宠:腹黑王爷的嗜血妃

    唯你独宠:腹黑王爷的嗜血妃

    她,暗夜第一杀手,被最爱之人背叛,异世重生,从此无心无情,杀人不眨眼是她的代名词。他,曾不废一兵一卒退敌于千里之外,享无上荣誉,邪魅狂妄,嗜血无情是他的代名词。一朝被下毒,面容俱毁,天才陨落,痴傻成呆,天下人耻笑侮辱。无心的她,因为有了他的出现,而新生;冷血的他因为有了她的出现,而变得温柔。看他们如何在这风云乱世中,争霸天下,携手观赏世间繁华。
  • 愿得一世安

    愿得一世安

    康历四年,锦国靖王篡位。康历皇帝携皇后及一双儿女出逃,暂避于湖龙村。三年后,新帝发现其行踪,遣人暗杀四人。是夜,康历帝幼子携其妹逃脱,至缘河,弃其妹,独去。在下孙安玉,有着光辉灿烂又十分传奇的人生经历。如今已安稳下来,闲来无事整理了从前随手记下的生活经历。不求诸位体味在下喜怒哀惧,只求能博得诸位一笑。笑完了,忘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