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3000000048

第48章 定蕴第七中缘纳息

八味净无漏  成不成得舍

退修初入缘  此章愿具说

有八定。谓四静虑。四无色。有三定。谓味相应净无漏。此中前七。各具三种。第八唯二。谓除无漏。颇有成就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有。谓欲界爱未尽。颇有成就净初静虑非味相应无漏耶。答有。谓异生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颇有成就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净耶。答有。谓圣者生梵世上。颇有成就味相应净初静虑非无漏耶。答有。谓异生生欲界。欲界爱尽。梵世爱未尽。及生梵世。梵世爱未尽。颇有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非净耶。答无。颇有成就净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圣者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颇有成就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耶。答有。谓圣者生欲界。欲界爱尽。梵世爱未尽。及生梵世。梵世爱未尽。

颇有不成就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有。谓圣者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颇有不成就净初静虑非味相应无漏耶。答无。颇有不成就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净耶。答有。谓异生生欲界。欲界爱尽。梵世爱未尽。及生梵世。梵世爱未尽。颇有不成就味相应净初静虑非无漏耶。答有。谓圣者生梵世上。颇有不成就味相应无漏初静虑非净耶。答有。谓异生生欲界梵世。梵世爱尽。颇有不成就净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欲界爱未尽。颇有不成就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耶。答有。谓异生生梵世上。

颇有得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有。谓从梵世爱尽退时。及梵世上没。生欲界时。颇有得净初静虑非味相应无漏耶。答有。谓异生欲界爱尽时。颇有得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净耶。答有。谓依静虑静虑中间。入正性离生。及得阿罗汉果时。颇有得味相应净初静虑非无漏耶。答有。谓梵世上没。生梵世时。颇有得味相应无漏初静虑非净耶。答无。颇有得净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圣者欲界爱尽时。颇有得味相应净无漏初静虑耶。答无。

颇有舍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有。谓梵世爱尽时。颇有舍净初静虑非味相应无漏耶。答有。谓异生从欲界爱尽退时。及欲界梵世没。生梵世上时。并梵世没。生欲界时。颇有舍净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圣者从欲界爱尽退时。颇有余舍耶。答无。

颇有退味相应初静虑非净无漏耶。答无。颇有退净初静虑非味相应无漏耶。答有。谓异生从欲界爱尽退时。颇有退净无漏初静虑非味相应耶。答有。谓圣者。从欲界爱尽退时。颇有余退耶。答无。如说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说亦如是。

若修净初静虑。彼亦修无漏耶。设修无漏初静虑。彼亦修净耶。答应作四句。有修净初静虑非无漏。谓已得净初静虑。现在前。若未得净初静虑现在前。而不修无漏。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非无漏。有修无漏初静虑非净。谓已得无漏初静虑现在前。若未得无漏初静虑现在前。而不修净。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及未得非初静虑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修无漏初静虑非净。有修净初静虑亦无漏。谓未得净初静虑现在前。而修无漏。若未得无漏初静虑现在前而修净。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修净初静虑及无漏。有不修净初静虑亦非无漏。谓已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现在前。若未得非初静虑世俗智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不修净初静虑及无漏。若一切染污心。无记心。现在前。若住无想定灭尽定。生无想天。如说初静虑。第二第三静虑说。亦如是。若修净第四静虑。彼亦修无漏耶。设修无漏第四静虑。彼亦修净耶。答应作四句。有修净第四静虑非无漏。谓已得净第四静虑现在前。若未得净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不修无漏。有修无漏第四静虑非净。谓已得无漏第四静虑现在前。若未得无漏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不修净。若未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及未得非第四静虑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修无漏第四静虑非净。有修净第四静虑亦无漏。谓未得净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修无漏。若未得无漏第四静虑现在前而修净。若未得非第四静虑无漏智现在前。而修净第四静虑及无漏。有不修净第四静虑亦非无漏。谓已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无漏智现在前。若未得非第四静虑世俗智无漏智。彼现在前。而不修净第四静虑及无漏。若一切染污心无记心现在前。若住无想定灭尽定。生无想天。如说第四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说亦如是。

若最初入无漏初静虑。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有寻有伺耶。答彼或有寻有伺。或无寻唯伺。或无寻无伺。若最初入无漏第二静虑。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喜根相应耶。答彼或乐根相应。或喜根相应。或舍根相应。若最初入无漏第三静虑。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乐根相应耶。答彼或乐根相应。或喜根相应。或舍根相应。若最初。入无漏第四静虑。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舍根相应耶。答彼或乐根相应。或喜根相应。或舍根相应。若最初入无漏空无边处。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空无边处摄耶。答彼或空无边处摄。或识无边处摄或无所有处摄。若最初入无漏识无边处。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识无边处摄耶。答彼或空无边处摄。或识无边处摄。或无所有处摄。若最初入无漏无所有处。

尔时所得诸余未来无漏心心所法。彼一切当言无所有处摄耶。答彼或空无边处摄。或识无边处摄。或无所有处摄。

味相应初静虑。与味相应初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净。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无漏。及净无漏上三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初静虑。与净初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无漏味相应。及净无漏第二第三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第四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初静虑。与无漏初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无漏。及无漏第二第三静虑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净。及净第二第三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第四静虑。及净无色。为所缘增上。与无漏第四静虑。及无漏无色。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第二静虑。与味相应第二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初二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无漏静虑。及净第三第四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第二静虑。与净第二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无漏静虑。及净初第三第四静虑。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第二静虑。与无漏第二静虑等。为几缘。答与一切无漏静虑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净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色。为所缘增上。与无漏无色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第三静虑。与味相应第三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第二第三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无漏静虑。及净初第四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第三静虑。与净第三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无漏静虑。及净初第二第四静虑。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空无边处。为等无间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第三静虑。与无漏第三静虑等。为几缘。答与无漏四静虑空无边处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四静虑空无边处。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上三无色。为所缘增上。与无漏上二无色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第四静虑。与味相应第四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第三第四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无漏四静虑。及净初第二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第四静虑。与净第四静虑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无漏上三静虑。及净第二第三静虑。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初二无色。为等无间增上。与净无漏初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第四静虑。与无漏第四静虑等。为几缘。答与无漏上三静虑下二无色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上三静虑初二无色。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初静虑后二无色。为所缘增上。与无漏初静虑无所有处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空无边处。与味相应空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净。及净第四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无漏静虑。及净下三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空无边处。与净空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无漏。及净无漏第三第四静虑。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为等无间增上。与净无漏初第二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空无边处。与无漏空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无漏三无色后二静虑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下三无色后二静虑。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初二静虑。及净非想非非想处。为所缘增上。与无漏初二静虑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识无边处。与味相应识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下二无色。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四静虑。及无漏下二无色。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识无边处。与净识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无漏。及净无漏第四静虑空无边处。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无所有处。及净非想非非想处。为等无间增上。与净无漏下三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识无边处。与无漏识无边处等。为几缘。答与无漏第四静虑三无色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第四静虑四无色。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下三静虑。为所缘增上。与无漏下三静虑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无所有处。与味相应无所有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自地净及净识无边处。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地无漏及净四静虑空无边处。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无所有处。与净无所有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无漏三无色。及净下二无色。并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非想非非想处。为等无间增上。与净无漏四静虑。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无漏无所有处。与无漏无所有处等。为几缘。答与无漏三无色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四无色。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四静虑。为所缘增上。与无漏四静虑为因。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味相应非想非非想处。与味相应非想非非想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味相应。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上二无色。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一切地无漏。及下六地净。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净非想非非想处。与净非想非非想处等。为几缘。答与自地净为因。等无间所缘增上。与净无漏识无边处无所有处。及自地味相应。为等无间所缘增上。与下五地净无漏。为所缘增上。与余为一增上。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刀剑神尊

    重生之刀剑神尊

    "仗剑凭栏处,扶刀共此生。屠尽猪狗是,天上白玉琼。"龙冲霄就是伴随着这几句话逐渐成为笑尽天下苍生的一代牛逼人物。
  • 五公主复仇记

    五公主复仇记

    说好哦,里里是用五个女生中的凉璃做个猪脚,但是其它人女主都是猪脚,只是主要一点点写璃。不要打脸啦……
  • 仙落红尘

    仙落红尘

    在这只为成仙的大陆,除了长生什么都不重要,然而,一位奇才临门一脚,幡然悔悟,一怒之下斩断所有人的成仙梦。举世皆敌的世间,何处可容下这一叶扁舟?究竟是重拾旧路?还是不变的阴谋?且看我逍遥世间,为了因缘破苍天。
  • 万世神兵

    万世神兵

    绝世少年的修真冒险之旅:误食仙药,沉睡两百年的少年一梦醒来,物是人非,要回到过去寻回那失落的岁月,却又谈何容易?战败蜷缩真元,沉酣千年的天狐转移魂魄,移居人体,是福是祸,幸或不幸,孰又能一言蔽之?天下道门,万剑归于峨嵋,孰知峨嵋门户,其千古争斗,又是孰是孰非?
  • 神级冥妻

    神级冥妻

    人丑多作怪,鬼丑多生害。我老婆就很漂亮,只恨人鬼殊途,而我阳寿未尽。从此,我走上了一条千劫百难的修行之路!
  • 佛说太子墓魄经

    佛说太子墓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贤者之塔

    贤者之塔

    主要讲贤者之塔的十三种白魔法和我遇到的大量邪恶生物以及无数的黑魔法,天使与恶魔、正神与邪神、人类、精灵、矮人等与兽人、魔族以及邪恶的不死生物之间的战斗,神谕指引我们穿越无数的阴谋和陷阱走向最终的弑神之路。
  • 血谜灵物

    血谜灵物

    一个服完役回来的吴盛华,却拥有一块诡异的手表,他阳光的性格,却变得十分冷峻,心爱的人死对他打击太大,因此成天无所事事,后来他父母被人所杀,他伤心欲绝,发誓无论如何要找出仇人。同时,接二连三的凶杀案在路桥发生,他会如何看待?
  • 时光初见

    时光初见

    像是打开了某扇记忆的大门......季樊突然就笑了,他弯着桃花眼,亮晶晶的眸子如夜里的零碎星光。昏黄的路灯下,眼前安静如山水墨画的身影,渐渐和藏在内心深处的记忆重合在一起,他犹豫着走上前去,低头内心一番挣扎过后,终是抬起手......不料---却抓了个空。
  • 玄庙之门

    玄庙之门

    人世间有太多的苦难,人世间人人想要成仙。但是有仙就有鬼,有神就有魔。他们都成就了大道,只剩下我。他们都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而地狱已空,我便成魔。——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