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65

第65章

辩贤圣品

已说学位预流果等有多差别。为阿罗汉亦有多种差别相耶。亦有云何。颂曰。

阿罗汉有六  谓退至不动

前五信解生  总名时解脱

后不时解脱  从前见至生

论曰。于契经中说阿罗汉。由种性异故有住种。一者退法。二者思法。三者护法。四安住法。五堪达法。六不动法。然余经说无学有九。谓初退法。后俱解脱。彼不退法此不动摄。彼二解脱通此六摄。故阿毗达磨唯说有六种。言退法者。谓彼获得如是类根。安住此根。与退缘会。便退所得。无退缘者。便般涅槃。或有精勤进得胜性。遇缘多退故名退法。言思法者。谓有获得。如是类根。安住此根。念力坚固。多住厌观。恐失胜德。为自励心。多思害己。故名思法。言护法者。谓有一类。恒于时爱心解脱中系念现前。专精防护不放逸住。故名护法。安住法者。谓离胜退缘。虽不自防。而亦能不退。离胜加行。亦不练根。多住处中。故名安住。堪达法者。谓性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动能亲证利。故名堪达。不动法者。谓有一类。根性殊胜志不怯弱。所获功德遇胜退缘亦必不退。故名不动。有余复释此六异相。谓六种性先学位中。初二阙恒时及尊重加行。然至无学。思法小勤。护法唯有恒时加行。安住唯有尊重加行。堪达具二而是钝根。不动具二而是利根。有作是言。退法必退。乃至堪达必达不动。若不尔者立名唐损。彼执欲界具足有六。色无色界中唯安住不动。彼无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练根。故唯有二。理实无定。然退应果。唯从先来退种性退。乃至得不动唯堪达。所能立退等名。约容有说故。六阿罗汉通三界皆有。六中前五从信解生。即此总名时爱心解脱。以一切时爱心解脱故。亦说名为时解脱者。谓待时处补特伽罗。资具等合时方得解脱故。以所依止功能薄劣。要待胜时。方解脱故。或复一切胜定现前。要待胜时。是此时义。离系缚故名为解脱。此即待时及解脱义。略初言故。如言酥瓶。不动法性。说名为后。即此名为不动心解脱。彼心解脱非惑所动故。亦说名为不时解脱。以不待时得解脱故。或复胜定随处随时随所遇缘随欲便起离系缚故名为解脱。即不待时及解脱义。有余释此二差别言。以于暂时得解脱故。名时解脱。后容退故。以能毕竟得解脱故。名不时解脱。后无容退故。此从前位见至性生。如是所明六阿罗汉所有种性。为是先有。为后方得。不定云何。颂曰。

有是先种性  有后练根得

论曰。退法种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性。乃至不动有先退法。练根成思至不动等。多种差别如理应思。如是六种阿罗汉中。唯前五种容有退义。谁从何退为性为果。颂曰。

四从种性退  五从果非先

论曰。不动种性必无退理。故唯前五容有退义。于中后四有退种性。退法一种无退性理。由此种性最居下故。五种皆有从果退理。虽俱有退然并非先。谓无学位中从退法种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义。退法种性。虽必先得而是退法。故容退果。诸学位中从退法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及得学果皆容退失。诸无学者。先学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必无退理。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诸有学者。先凡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二先位中住思等性必无有退。此所得果。此性二道所成坚故。彼从思等。修练根行转得护等。虽可退性转所得性。进得学果亦有退义。由此种性。非二道成。不坚牢故。若就四果辩退果义。虽五种性皆可退果。而先所得必无有退。谓四果中。先所得者。即预流等。前三随一。从此先果必无退义。是断见惑所得果故。圣断见惑必无退故。何缘见惑圣断无退。以彼不缘所执事故。谓见所断烦恼现行。无不皆由我见势力。以彼烦恼起我见为根故。由此见惑不缘所执。以所执事都无体故。然有所缘谛为境故。彼所执事都无种子。于所缘境极乖违故。圣者相续。真无我解恒所随故。虽暂失念而必无容重执有我。以见所断依我事生。故圣断已必无退义。修所断惑虽颠倒转。而非无种有所执事。谓于色等染著憎背。高举不了行相转时。于色等中非无少分。净妙怨害高下甚深。故非境中极乖违转。由此圣者有时失念。执净妙等相退起修断惑。又见断惑迷于谛理。执我等相。谛理中无。理定可依。圣见无退。修所断惑迷粗事生。事变难依。有失念退。又见断惑要审虑生。圣审虑时必不起惑。修所断惑非审虑生。圣失念时容有退义。由此无退。先所得果。此中无学退法有三。一增进根。二退住学。三住自位而般涅槃。思法有四。三如前说。更加一种退住退性。余三如次有五六七。应知后后一一增故。何缘练根成思等者。退彼应果住学位时。住先退性非所退者。得思等道今已舍故。岂不学位转成思等。得应果时。虽舍所得。学思等道。而住应果。思等种性。此亦应然。此例不齐。以彼学道摄彼无学道为等流果故。非无学位所舍思等。与此学道为同类因。可能引学思等种性。故应退住先所舍者。有余于此别立证因。谓若退住。所退种性。得胜种性。故应是进非退此非证因。若无二义可有是进。非退过故。然得胜性虽可名进而起惑故亦名为退。由此彼难于理无失。又彼退起障涅槃法。圣欣涅槃过于圣道。设得胜性退涅槃故。但应名退不应名进。复以何缘诸阿罗汉等。离有顶染同不受后生。然于其中有于烦恼。证不生法而非一切。有说由根有差别故。此释非理。以契经说。退不退法根品同故。如说五根增上猛利。极圆满故名俱解脱。然有俱解脱是退种性故。非根胜故。证惑不生。若尔由何种性别故。六种种性。唯应果有余亦有耶。修习练根唯无学位。余位亦有。颂曰。

学异生亦六  练根非见道

论曰。有学异生种性亦六。六种应果彼为先故。由所安住种性差别。故有断惑。后生不生。定于何时于所断惑证不生法。谓得能止此类烦恼殊胜道时。若尔此不生应是择灭非非择灭。若是非择灭则非择灭应是道果。如是便与圣教相违。如说云何非果法。谓非择灭及虚空无。此不生成择灭失。以胜道转非为此故。既非所为故非道果。今详由道所证不生。定不由根。皆应得故。但由殊胜种性力得。故不动者。惑必不生。非唯无学有增进根。有学异生亦有此义。唯非见道能修练根。此位无容起加行故。谓见道位速疾运转。无暇于中更修余事。唯于信解异生位中。能修练根如无学位。如说不动退现法乐。如何不动法。亦许有退义。无相违过。所以者何。颂曰。

应知退有三  已未得受用

佛唯有最后  利中后钝三

论曰。应知诸退总有三种。一已得退。谓退已得殊胜功德。二未得退。谓未能得应得功德。三受用退。谓诸已得殊胜功德不现在前。三中前二非得为体。第三唯彼不现在前。此三退中世尊唯有一受用退。以有决定所作事业牵引其心。虽有所余无量希有不共佛法。无暇起故。除佛世尊余不动法。具有未得及受用退。谓于殊胜无诤定等应得功德。未能得故有未得退。有余事业牵引其心。已得功德无暇起故。有受用退。余五种性容具有三。亦容退失已得德故。约受用退说不动法。退现法乐无相违过。诸阿罗汉既许退果。为更生不。彼于退位带惑命终应更受生。诸住果时所不作事。退时作不。彼既起惑。应有更为果相违事。无如是过。所以者何。颂曰。

一切从果退  必得不命终

住果所不为  惭增故不作

论曰。无从果退中间命终。退已须臾必还得故。若有寿量将临尽者。必无退理。无失念故。要有余寿方有退理。退已不久必还证得。如契经说。苾刍当知。如是多闻诸圣弟子。迟失正念。速复还能令所退起。尽没灭离。若谓不然。修梵行果。应非安隐。可委信处。又住果位所不应为。违果事业由惭增故。虽暂失念烦恼现行。如住果时必无作理。如高族者暂失位时。不等凡庸造鄙下业。又谁有退谁无退耶。修不净观入圣道者。容有退失。修持息念入圣道者。必无退失。尊重止观无贪痴增。如次应知有退无退。何界何趣容有退耶。唯欲界人。三洲有退。六欲天处得圣果者。有说利根故无有退。以有胜智能制伏心。令背妙境入圣道故。有说退者由阙资缘。或所依身不平等故。六欲天处二事并无。虽有钝根随信行性。生彼得圣亦无退理。诸有退者。为起惑退。为先退已惑方现前。或有欲令由起惑退。品类足论当云何通。如彼论说。欲贪随眠由三处起。一欲贪随眠未断遍知故。二顺彼缠法正现在前故。三于彼正起非理作意故。乃至广说无相违失。所以者何。烦恼现前略有二种。已断未断有差别故。此中偏说未断起者。又烦恼起略有二门。染不染心无间起故。此中偏说染无间者。或烦恼起总有三缘。然烦恼生所藉不定。或有唯藉境界力生或藉境因。或兼加行。此约具者。故说由三。或起惑时三缘必具。非理作意正起现前。所断随眠必还成故。何心无间起惑退耶。且从无学起惑退者。若起色缠无色缠退。唯从自地顺退分定。相应善心无间而起。非住欲界有上地摄。无覆无记心现在前。唯除通果心。然无从彼退。岂不顺退分。各于自地离染时舍。如何无学者未退起惑。彼心现前理实如是。然顺住分品类有三。一少顺退。二少顺进。三守自位。前言自地顺退分定。即顺住分中少分顺退者。少顺退故得顺退名。然此定心与守自位多相涉故。顺住分摄。诸有未失顺退分者。彼心无间烦恼现前。若舍彼心从顺住摄。少顺退者起烦恼退。故于文义无所相违。若起欲缠而退失者。从自地善无覆无记。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诸从学位起惑退者。起色无色烦恼退时。若先全离此地染者。唯从此地顺退分定相应善心无间而起。若未全离此地染者。从此地摄善及染污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起欲界缠而退失者。若先全离欲界系染。从自地善无覆无记二心无间皆容现前。若未全离欲界染者。从欲善染无覆无记三心无间皆容现前。若未现前获得清净。静虑无色必无能起。色无色缠退失所得。彼惑从彼无间起故。但起欲缠退失所得。若现前得清净静虑。犹未现前得净无色。必无能起无色缠退。起欲色缠退失所得。若已现前获得清净静虑无色。通起欲色无色界缠退失所得。诸有退失先所得时。若起上缠。现在前退。不失下善。不成下惑。若起下缠现在前退。定失上善。定成上惑。复有欲令要先退已。后时对境惑方现前。施设足论当云何释。如彼论说。无色三缠。一一现起退无色尽住色尽中。识身足论复云何释。如彼论说。无色界系染心现前。舍无学善续有学善。退无学心住有学心。此俱不相违。依觉时说故。谓先虽退而未觉知。后起惑时方自觉退。如有先诵四阿笈摩。中废多时虽忘不觉。后诵不得。方自知忘。此亦应然。故无违失。住何心退后起惑耶。住欲界中。无覆无记。威仪工巧。异熟生心。退已后时方能起惑。然此欲界系无覆无记心。或有总违三界烦恼。此心正起无有退得三界惑义。或有但违欲色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无色惑义。或有但违欲界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三界惑义。或有不违三界烦恼。此心正起容有退得三界惑义。一切退已。随其所应起惑前心。皆如上说。于此二说。前说为善。如上所言。有练根得今应思择。诸圣练根有几无间几解脱道。用有漏道为无漏耶。依何身依何地。颂曰。

同类推荐
  • 佛说义足经

    佛说义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极乐愿文

    极乐愿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提婆菩萨传

    提婆菩萨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水窗春呓

    水窗春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菩萨本生鬘论

    菩萨本生鬘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皇城若梦

    皇城若梦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万能杀手,世界第一杀手不过是他门下最弱的一个普通弟子,一手可以同阎王抢人的医术,更是让所有人都忌惮。他,是皓月大陆二皇子殿下,是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的影王殿下,一夕穿越,她从人人忌惮的全能杀手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废柴嫡女。一次偶然她救了他,他便不愿在放开她。
  • 灵魂科学学院

    灵魂科学学院

    关于灵魂为主题的小说,多见于玄幻、神话、恐怖等题材,我的这本小说,它实实在在的是一部科学幻想作品,敬请关注。魂伟(我)、魄明、陈是非是灵魂科学学院灵魂介导班的学生,我们三个学习灵魂科学理论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关于学习和生活的事情。
  • 球圣之魂

    球圣之魂

    关于足球的穿越热血的故事,有古代有现代,有足球。
  • 战族传说系列(八)

    战族传说系列(八)

    “在很久以前,墨门的势力极为强大,可以说非但不在今日十大名门之下,甚至不在风宫之下,在极为遥远的年代,墨门与风宫以及水族就已水火不容,但如今,墨门的势力却大大削弱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惊心诀的缘故,惊心诀为墨门带来了一场灾难……
  • 天刀风云录

    天刀风云录

    这是一个新的世界,一个新的开始,曾经只能无奈的活着,如今我只想守护自己的梦想,踏上一个梦起源的路程。一把神秘的刀,一个初来的人是为了一个理由,还是为了一个梦想自己究竟如何去做才是正确的看少年踏入这个陌生的世界去寻找内心的答案一个为了拔刀的答案!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细说中国的世界遗产37地

    细说中国的世界遗产37地

    本书是《星球大观环球地理系列》的其中一册。本书通过优美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片,带您游览明清故宫——权利与欲望的交织;秦始皇陵及兵马俑——长眠于地相爱的陶俑部队;中国南方喀斯特——镶嵌在中国南方的五彩宝石;还有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三清山国家公园……本书由专业资深的书业策划团队倾力打造,收录来自世界顶级影像机构的美妙图片,怡情悦性的高品质图文编创。
  • 豪门世家:良妻晚成
  • 雨季我路过那片小镇惹到了你

    雨季我路过那片小镇惹到了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美好的青春回忆,这段记忆贯穿了自己的整个人生,像电影片段一样,时时闪现,永难忘记。
  • 快穿之胖女夺心计

    快穿之胖女夺心计

    林晓座右铭一:胖纸没有春天,要么死要么瘦。林晓座右铭二:待我瘦成一道闪电,把你劈成焦炭。林晓在减肥道路上跑了三年的马拉松,终于从140斤瘦到了90斤!可惜好景不长,她小心翼翼的维持着体重还没到一个月却被告知她要完成啥破系统任务,不然就让她体重飙升到165,让她的身高和体重划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