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49

第49章

辩随眠品

已辩诸业。契经处处说业感有。然见世间已离染者。虽造善业。而无功能招后有果。故于感有。业应非因。业独为因非我所许。要随眠助方能感有。故缘起教初说随眠。此复何因。随眠有几。颂曰。

随眠诸有本  此差别有六

谓贪嗔亦慢  无明见及疑

论曰。以诸随眠是诸有本。要此所发业。方有感有能。此中有名目三有果。故离染者虽造善业。而无势力招后有果。如是随眠略有六种。谓贪嗔慢无明见疑。颂说亦言显同类义。谓嗔如贪虽有多类。而可总说为一随眠。慢等亦然。故复言亦。或此为显如贪与嗔行相不同。故别建立如是慢等行相虽同。余义有异故亦别立。及言为显释据相违。或显总摄随眠类尽。若诸随眠数唯有六。何缘经说有七随眠。颂曰。

六由贪异七  有贪上二界

于内门转故  为遮解脱想

论曰。即前所说六随眠中分贪为二。故经说七。欲贪有贪相差别故。色无色爱佛说有贪。彼贪多托内门转故。又于上二界有起解脱想。为遮彼执故立有名。以此有言目生身义。既说有贪。在上二界。义准欲界。贪名欲贪。故于颂中不别显。示多缘五欲外门转。故如前所说六种随眠。复约异门建立为十。颂曰。

六由见异十  异谓有身见

边执见邪见  见取戒禁取

论曰。六随眠中见行异为五。余非见五。积数总成十。即前六种。复约异门成九十八。其相云何。颂曰。

六行部界异  故成九十八

欲见苦等断  十七七八四

谓如次具离  三二见见疑

色无色除嗔  余等如欲说

论曰。六种随眠由行部界门差别故成九十八。谓于六中由见行异建立为十。如前已辩。即此所辩十种随眠。部界不同成九十八。部谓见四谛修所断五部。界谓欲色无色三界。且于欲界五部不同。乘十随眠成三十六。谓见苦谛至修所断。如次有十七八四。即上五部。于十随眠。一二一一。如其次第具离三见。二见见疑。谓见苦谛所断具十。一切皆违见苦谛故。见集灭谛所断各七。离有身见边见戒取见。道谛所断八。于前七增戒取。修所断四。离见及疑。如是合成三十六种前三十二名见所断。才见谛时彼即断故。最后有四名修所断。见四谛已。后后时中。数数习道彼方断故。由此已显。十随眠中。萨迦耶见。唯在一部。谓见苦所断。边执见亦尔。戒禁取通在二部。谓见苦见道所断。邪见通四部。谓见苦集灭道所断。见取疑亦尔。余贪等四各通五部。谓见四谛及修所断。如是总说见分十二。疑分为四。余四各五故欲界中有三十六。此中若见缘苦为境。名为见苦。即是苦法苦类智忍。此二所断总说名为见苦所断。乃至见道所断亦然。数习名修。谓见迹者为得上义。于苦等智数数熏习。说名为修。此道所除名修所断。色无色界五部各除嗔。余与欲同。故各三十一。由是一切正理论师。以六随眠约行部界门差别故立九十八。于此所辩九十八中。八十八见所断。忍所害故。十随眠修所断。智所害故。约界非地。建立随眠。由离界贪。立遍知故。谓四静虑。诸烦恼法性少相似。虽有四地而合说一。于四无色合说亦然。经但说色贪无色贪等故。何缘上界无嗔随眠。彼嗔随眠事非有故。谓于苦受有嗔随增。苦受彼无故嗔非有。又彼相续由定润故。又彼非嗔异熟因故。有说。彼无恼害事故慈等善根所居处故。诸所摄受皆远离故。言八十八见所断等。此见修断为定尔耶。不尔云何。颂曰。

忍所害随眠  有顶唯见断

余通见修断  智所害唯修

论曰。于忍所害诸随眠中。有顶地摄唯见所断。唯类智忍方能断故。余八地摄。通见修断。谓圣者断唯见非修。法类智忍如应断故。若异生断唯修非见。数习世俗智所断故。智所害诸随眠。一切地摄唯修所断。以诸圣者及诸异生。如其所应皆由数习无漏世俗智所断故。如前所辩六随眠中。由行有殊见分为五。名先已列。自体如何。颂曰。

我我所断常  拨无劣谓胜

非因道妄谓  是五见自体

论曰。由因教力。有诸愚夫。五取蕴中。执我我所。此见名为萨迦耶见。有故名萨。众谓迦耶。显此所缘有而非一。即于所执我我所事。执断执常名边执见。以妄执取断常边故。于实有体苦等谛中。起见拨无名为邪见。五种妄见皆颠倒转。并应名邪。而但拨无名邪见者。以过甚故。如说。臭苏恶执恶等。此唯损减。余增益故。于劣谓胜。名为见取。有漏名劣圣所断故。执劣为胜。总名见取。理实应立。见等取名。略去等言。但名见取。或见胜故。但举见名。以见为初取余法故。于非因道谓因道见。一切总说名戒禁取。谓大自在时性。或余实非苦因。妄起因执。道有二种。一增上生道。二决定胜道。投火水等种种邪行。非生天因。妄执为因。名第一道。唯受持戒禁性士夫智等非解脱因。妄执为因。名第二道。如前除等。或戒禁胜。是故但立戒禁取名。应知五见自体如是。若于自在等非因计因。如是戒禁取迷于因义。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

于大自在等  非因妄执因

从常我倒生  故唯见苦断

论曰。于自在等非因计因。彼必不能观察深理。但于自在等诸蕴粗果义。妄谓是常一我作者。此为上首。方执为因。是故此执见苦所断。谓执我者是有身见。于苦果义妄执为我。故现观苦我执即除。非我智生。非于后位。若有我见。见集等断。于相续中。我见随故。即非我智。应不得生。以见唯法时我见即灭故。非我智起。我见已除然有我见。于自在等相续法中计一我已。次即于彼相续法上起边执见。计度为常。由此应知。于自在等法常我二执唯见苦所断。以非常等诸无漏行见苦谛时二见既灭。于自在等非因计因。随二见生。亦俱时灭。故说计因执唯见苦所断。然于非道计为道中。若违见道强。即见道所断。岂不如计自在等为因执苦为因。唯许见苦断非见集断。如是亦应于非道计道执苦为道。唯许见苦断非见道断。此难不然。以于苦谛见为非常等非彼对治故。谓若有执自在等为因。必先计为无始无终等。故此因执唯见苦断。以非常等想治常等想故。非见苦谛。非常等时。能治非道计为道执。故彼道执非见苦断。由此亦遮见集所断。由见因等非彼治故。谓非于集见因等时。能治非道计为道执。要于道谛见道等时。方能治彼非道道执。故彼道执应见道断。若尔如是非道道执。理必应通见集灭断。谓如邪见拨无真道。后即计此能得清净。此戒禁取许见道断。如是邪见拨无集灭。后亦计为能得清净。彼二戒禁取应见集灭断。此难不然。体不成故。谓戒禁取其体有二。一非因计因。二非道计道。若有计彼谤集邪见能得清净。岂不此见。无断集因。则不应生。以都无心。信有因故。又苦与集无别物故。自在等蕴亦应被拨。若有计彼谤灭邪见能得清净。岂不此见。无证灭用。则不应生。如何拨无。灭谛见后。计灭方便。非不唐捐。如是不成戒禁取体。而言应有。故彼非难。如何非难。见道所断。戒禁取体。亦应不成。以于拨无道谛见后。即计有道。应不成故。谓缘道谛邪见或疑。若拨若疑无解脱道。如何即执此能得永清净。此戒禁取体非不成。以许有于谤道邪见。执为能证永清净道。由彼计为如理解故。谓彼先以余解脱道。蕴在心中。后执非谤。真道邪见。为如理觉。言如理者。彼谓拨疑真解脱道。是不颠倒。以如理故执为净因。由此得成。戒禁取体。彼心所蕴。余解脱道。非见道所断。戒禁取所缘。以彼唯缘自部法故。道有多类。于理无失。若尔见灭所断。戒取体亦应成。与道同故。谓有先以余解脱处蕴在心中。后执谤真解脱邪见为如理觉。以如理故执为净因。如前应成戒禁取体。无如是理。总许解脱。是常是寂。执彼谤心为清净因。理不成故。如许涅槃体实非实。谓若希求解脱方便。彼应必定许有解脱。诸许解脱决定有者。必应许彼体是常寂。若不许尔不应希求。如正法中于涅槃体。虽有谓实谓非实异。而同许彼是常是寂。故于非拨俱见为过。如是若有以余解脱。蕴在心中。彼必总许涅槃常寂。由此不执谤解脱见为如理解。故见灭断戒取定无。又如天授。虽总许有常寂涅槃。而离八支。别计五法。为解脱道。外道所计理亦应然。是故有于八支圣道能谤邪见。谓如理觉。无于谤灭。谓如理解。以戒禁等自体行相。与圣道殊。无谓涅槃。常寂体相。有差别者。是故无灭与道同义。今应思择。非道计道。谓执戒禁为解脱因。或执我见能证解脱。此为见苦断。为见道断耶。若执二俱见苦断者。则见道断应毕竟无。或应说别因。等非道计道。何缘此二见苦所断。所余乃是见道断耶。若执二俱见道断者。应说何故见道断耶。非见道时能了彼境。或了彼自体。或断彼所缘。或应遍知建立理坏。谓若见道所断随眠。能缘见苦所断为境。谁遮遍知建立坏失。如现观位苦智已生。集智未生。见苦所断。犹为见集。所断缘缚。虽以永断未立遍知。如是乃至灭智已生。道智未生。见苦所断。犹为见道。所断缘缚。亦应虽断。未立遍知。然非所许。应辩理趣。我宗说二。俱见苦断。唯见苦所断缘牛戒等故。但计粗果。为彼因故。非许二俱见苦所断。见道所断便毕竟无。非道计道有二类故。一缘戒禁等。二缘亲迷道。缘戒禁等违悟道信。力不如缘亲迷道者。缘戒禁等者。行相极粗故。不远随逐故。意乐不坚故。少设劬劳。即便断灭。缘亲迷道与此相违。由此应知非道计道。诸戒禁取有二类别。一见苦断。二见道断。如前所说常我倒生。为但有斯二种颠倒。不尔颠倒总有四种。一于非常执常颠倒。二于诸苦执乐颠倒三于不净执净颠倒。四于非我执我颠倒。如是四倒。其体是何。颂曰。

四颠倒自体  谓从于三见

唯倒推增故  想心随见力

论曰。从于三见立四倒体。谓边见中唯取常见。以为常倒。诸见取中取计乐净为乐净倒。有身见中唯取我见。以为我倒。如是所说是一师宗。然毗婆沙决定义者。约部分别十二见中。唯二见半是颠倒体。谓有身见苦见取全。边执见中取计常分。断常二见行相互违。故可说言二体各别。诸计我论者即执我。于彼有自在力是我所见。此即我见由二门转。岂不诸烦恼皆颠倒转故。应皆是倒非唯四种。不尔建立倒相异故。何谓倒相。谓具三因。何谓三因。一向倒故。推度性故。妄增益故。增声亦显。体增胜故。非余烦恼。具此三因。谓戒禁取非一向倒。所计容离欲染等故少分暂时得清净故。断见邪见非妄增益。于坏事门此二转故。余部见取非增胜故。所余烦恼非推度故。由此颠倒唯四非余。岂不经中说诸颠倒总有十二。如契经言。于非常计常。有想心见倒。于苦不净。非我亦然。不尔想心非推度故。随见倒力亦立倒名。与见相应行相同故。然非受等。亦如想心。可立倒名。有别因故。谓于非常等。起常等见时。必由境中取常等相。能取相者是想非余。故立倒名。非于受等。又治倒慧亦立想名。谓非常等行中。说为非常等想。由慧与想近相资故。相从立名。受等不尔。由所依力有倒推增取境相成。故心名倒。如契经说。心引世间。于惑瀑流处处漂溺。毗婆沙说。唯想与心可立倒名。世极成故。谓心想倒世间极成。受等不然。故经不说。由此心想随见倒力。立颠倒名。非于受等。如是诸倒唯见苦断。以常颠倒等唯于苦转故。了非常等觉唯缘苦生故。不应后见集灭道时。方舍常乐我净见故。辩见随眠差别相已。为余亦有差别相耶。亦有云何。颂曰。

同类推荐
  • 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腆纪传

    小腆纪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续书谱

    续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丹霞澹归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隋代宫闱史

    隋代宫闱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上古邪王

    上古邪王

    天待我无道,我自可以玩世不恭毫无节操的杀手异界重生,我将夺回本该属于我的一切!
  • 春风乱怀人不知

    春风乱怀人不知

    宋家孤女与秦家少爷青梅竹马,不想爱峰回路转,遇见另一个难以抗拒的男人。“我后来总在想,世上很多人我都没有去在意,但那个瞬间怎么就偏偏多看了你一眼呢?”纪莘这个隐身在浮光暗处的商业巨子,用情强势、手段霹雳,又不动声色,悄然把她护在风霜侵蚀不到的角落。曾经爱过的人原来凉淡刺心,她落魄转身,是他可托终生的怀抱。
  • 守护甜心之风铃泪

    守护甜心之风铃泪

    【新手写作,不好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借鉴】风铃的音悦,你是否听晓?是欢快的,或是凄凉的。
  • 凤落九泉:妖孽王爷暖心宠

    凤落九泉:妖孽王爷暖心宠

    在一次意外中,她赶上了穿越时空的潮流;而她,幽无大陆大名鼎鼎的废柴小姐,因家姐的陷害而失去生命。当她变成她,废柴变成天才,这个世界又将发生什么改变?她说:欺我者,我必十倍百倍还之;辱我者,直接杀之!随着时间的流逝,她身边出现的人各种各样,绝世好男人,神秘强者,甚至连花心种马男都甘拜下风,为她洗心革面。而她,面对他们,最后,将会是选择谁?花落谁家?敬请期待……简介无能,请看内容!
  • tfboys之说好不分离

    tfboys之说好不分离

    他们,是tfboys;她们,是甜蜜微笑。两个超强明星组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是在一起,还是分道扬镳?他,叫王俊凯,tfboys的队长,沉着、冷静,对人温柔;她,是南宫音雪,美丽、沉着、冷静背后有着强大的背景与势力,还有实力。他,叫王源,活泼可爱,吃货一枚;她,是上官灵儿,机灵狡诈,吃货一枚。他,叫易烊千玺,待人温柔又高冷;她,是慕容梦涵,高贵、高冷,又却是温柔。王俊凯,说好的不分离呢?王源,说好的爱我到永远呢?易烊千玺,说好的承诺,你做到了吗?三个男神,三个女神,到底会经历什么?敬请期待《tfboys之说好不分离》
  • 异界进化路

    异界进化路

    进化,不断的进化!
  • 霸道公爵pk恶魔公主

    霸道公爵pk恶魔公主

    五大公爵奉命来邀请吟月公主去圣德凯林学院就读,没想到却被吟月公主留在别墅里住了几天。谁来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世界闻名的第一公主的坏主意那么多?把他们当佣人使唤就算了,为什么还有黑暗料理?公主大人,放过我们吧!
  • 抽风斋随笔

    抽风斋随笔

    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不正常。不久之前,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一个星期之前,我的二大爷死了。当然,死的一点都不突然,他在医院的床上等死好一阵子了。按照我们这里的传统,人死了,小辈们总是要披麻戴孝的。
  • 云家独秀当做男儿

    云家独秀当做男儿

    云家候府的掌门人,最近有点烦,被逼着古往今来最为乐道的:子嗣,见天被念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真是够够的了,这是想有就有的么,再说……
  • 血练成圣

    血练成圣

    光剑,短剑,巨剑,钝器。一名掌握了剑术奥义的圣,却同时修炼着血气之力,在经历了残酷的血焚考验之后,终将属于帝血弑天的力量与剑术完美的融合,成就一代血圣。而我们的故事便从初次沉寂下来的悲鸣洞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