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62600000022

第22章

欲界善生九  此复从八生

染从十生四  余从五生七

色善生十一  此复从九生

有覆从八生  此复生于六

无覆从三生  此复能生六

无色善生九  此复从六生

有复生从七  无覆如色辩

学从四生五  余从五生四

论曰。欲界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入定时及续生位。如其次第生善染心。生何善心。复何地摄。此于初位生加行心。若于后时生离欲得。随顺住故无容起彼。生得善心生在此间。不能令彼起现前故。有说。彼心未至地摄。有言。亦摄在初静虑。有说。亦在静虑中间。尊者瞿沙作如是说。乃至亦在第二静虑。如超定时隔地而起。有作是说。非等引心。无力能牵隔地心起。是故彼说理定不然。及无色一于续生位欲善无间生彼染心。并学无学随顺住故。欲善无间必定不生。色无色缠无覆无记。彼皆系属自界心故。亦定不生无色界善。以彼于此四远远故。一所依远。二行相远。三所缘远。四对治远。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色界二心。于出定时从彼善起。被初静虑染定恼时。从彼染心生于欲善。求依下善为防退故。及学无学谓出观时。染谓不善有覆无记。二各从十无间而生。谓自界四色无色六。于续生位上界六心。皆可命终生欲二染。必无无漏生染污心。故此非从学无学起。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自界四余无生理。必无下地染心无间能生上地及无漏心。余谓欲缠无覆无记此心从五无间而生。谓自界四及色界善。欲界化心从彼生故。即此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善与染污。于入定时欲界化心还生彼善。于续生位欲界无覆生彼染心。并无色一。于续生位此无覆心能生彼染。如是已辩欲界四心无间从生能生决定。色界善心无间生十一。谓除无色无覆无记心异熟生心属自界故。即此复从九无间起。谓除欲界二染污心。及除无色无覆无记。有覆从八无间而生。除欲二染及学无学。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善不善有覆无记。无覆从三无间而起。谓唯自界余无生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欲无色染。已辩色界三心相生。无色界善无间生九。谓除欲善欲色无覆。即此从六无间而生。谓自界三及色界善。并学无学有覆无间能生七心。谓自界三及色界善欲色界染。即此亦从七无间起。谓除欲色染及学无学心无覆。如色说从三无间生。谓自界三余皆非理。即此无间能生六心。谓自界三及欲色染。已辩无色三心相生。学心从四无间而生。谓即学心及三界善。即此无间能生五心。谓前四心及无学一。非三界染。互相违故。非诸无覆。不明利故。余谓无学从五无间生。谓三界善及学无学二。即此无间能生四心。谓三界善及无学一。不生学心彼非果故。非染无覆如前说故。说十二心互相生已。云何分此为二十心。颂曰。

十二为二十  谓三界善心

分加行生得  欲无覆分四

异熟威仪路  工巧处通果

色界除工巧  余数如前说

论曰。三界善心各分二种。谓加行得生得别故。欲界无覆分为四心。一异熟生。二威仪路。三工巧处。四通果心。色无覆心分为三种。除工巧处。上界都无造作种种工巧事故。无色界无行等事故。无威仪路。无摄受支三摩地故。亦无通果。依如是理欲界有八。色界有六。无色有四。学无学心合为二十。如是二十互相生者。且说欲界八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十。谓自界七除通果心。自类静定无间生故。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八无间起。谓自界四二善二染。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九。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学无学二染污心无间生七。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即此复从十四心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及色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八。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色无色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七无间起。谓自界七除通果心。工巧处心无间生六。谓自界六除加行善与通果心。果此复从七无间起。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一即通果心。及色界一即加行善。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色二心。说欲界心互相生已。次说色界六种心中从加行善心无间生十二。谓自界六及欲界三。加行生得与通果心。并无色一加行善心学无学心。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除威仪路与异熟生。及欲界二加行通果。并无色二加行有覆。学无学心生得善心无间生八。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色界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有覆无记无间生九。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四二善二染。即此复从十一心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及欲界三生得善心威仪异熟。并无色三除加行善。异熟威仪无间生七。谓自界四除加行善与通果心。及欲界二不善有覆。并无色一有覆无记。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自界五除通果心。从通果心无间生二。谓自界二加行通果。即此亦从二无间起。谓即前说自界二心。说色界心互相生已。次说无色四种心中加行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六无间起。谓自界三唯除异熟。及色界一加行善心。并学无学生得善心无间生七。谓自界四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有覆无记无间生八。谓自界四。及色界二加行有覆。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十无间起。谓自界四及色界三。生得异熟与威仪路。并欲界三。名如色说。异熟生心无间生六。谓自界三除加行善。及色界一有覆无记。并欲界二不善有覆。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自界四。说无色心互相生已。次说无漏二种心中从有学心无间生六。谓通三界加行善心。及欲生得并学无学。即此复从四无间起。谓三加行及有学心。从无学心无间生五。谓前有学所生六中除有学一。即此复从五无间起。谓三加行及学无学。复有何缘加行无间。能生异熟工巧威仪。非彼无间生加行善。且异熟生由先业力所引发故。势力羸劣。非作功用所引发故。不能引起加行善心。故彼不能生加行善。出心不由功用转故。加行无间生彼无违。工巧威仪势力羸劣。乐作功用。引发工巧及威仪故。不能引起加行善。心出心不由功用转故。加行无间生彼无违。若尔染心不应无间生加行善。染著境界违背善故。势力劣故。无斯过失厌倦烦恼数数现前。作是思惟。说何方便令无义聚止息不行。便如实知起过失境能生功德。脱我当起烦恼现前。寻复觉知起善防护。由斯愿力能起加行。无始时来数习染故。势力不劣。故染无间生加行善。欲界生得行相明利。非胜功用之所引发。以明利故。可有从彼。学无学心色界加行无间而起。非胜功用所引发故。不能从此引生彼心。色无色界生得善心不明利故。非胜功用所引发故。非学无学他界加行无间而起。亦非从此引生彼心。又欲生得以明利故。可从色染无间而生。能为防护色界生得不明利故。非无色染无间而起。作意有三。谓自共相胜解作意。有差别故。云何名为自相作意。谓观诸色变碍为相。乃至观识了别为相。如是等观相应作意。云何名为共相作意。谓十六行相应作意。云何名为胜解作意。谓不净观及四无量有色解脱胜处遍处。如是等观相应作意。如是三种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能具起三种作意。若作是说。便顺此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有余师说。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方能具起三种作意。若尔何故契经中言。不净观俱行修念等觉分。由不净观调伏心已。方能引生共相作意。从此无间圣道现前。依此展转密意而说。故无有过。有余复言。唯从共相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能起共相作意。此言有失。所以者何。依未至等三地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可生欲界共相作意。以欲界中共相作意去彼圣道非极远故。若依第二第三第四静虑证入正性离生。圣道无间起何作意。非起欲界共相作意。以极远故。又于彼地无容有故。以非彼地已有曾得。共相作意异于曾得顺决择分。非诸圣者顺决择分可复现前。非得果已可重发生加行道故。彼今应说。此圣道后起何共相作意现前。岂不系属顺决择分。亦修彼类共相作意。如观诸行皆是无常。观一切法皆是无我。涅槃寂静圣道无间引彼现前。此救非理。系属加行所修作意。非得果后可引现前。是彼类故。前说圣道无间通三作意现前。于理为善。若依未至定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欲界。依无所有处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或即彼地或是有顶。若依余地得阿罗汉果。后出观心唯自非余地。于欲界中有三作意。一闻所成。二思所成。三生所得。色界亦有三种作意。一闻所成。二修所成。三生所得。无思所成。举心思时即入定故。无色唯有二种作意。一修所成。二生所得。欲界闻思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具起三种作意现前。以诸圣道起必系属加行道故。非生得善作意无间圣道现前。色界闻修作意无间圣道现前。圣道无间亦唯起彼二种作意。无色唯修作意无间圣道现起。圣道无间亦唯起修不起生得。若生第二静虑已上。起初静虑三识身时。诸有未离自地染者。彼从自地善染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还生自地三种作意。诸有已离自地染者。除染作意。唯善无记作意无间三识现前。三识无间亦唯起此二种作意。于前所说十二心中。何心现前。几心可得。颂曰。

三界染如次  得七六二种

色善二学三  二无余自得

论曰。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七心。色界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六心。无色染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二心。为一刹那应言不尔。谓起欲界染污心时。或界退还。或续善本。或退胜德。于此三位随容有数。总得七心界退还时。得自界四并色界染。亦容可得。续善本位得自善心。以疑心中续善根故。退胜德位三界染心及有学心。皆容可得。若起色界染污心时。或界退还。或退胜德随容有数。总得六心界退还时。得自三种。及得欲界无覆无记。谓通果心退胜德位。色无色界二染污心。及有学心皆容可得。若起无色染污心时。顿得二心。谓学自染。此中唯有退胜德位。色界善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二心。谓自善心无覆无记。由升进故。若有学心正现前位。十二心内容得三心。谓有学心及色无覆并无色善。若初证入正性离生尔时学心即名为得。若以圣道离欲界染。最后所起解脱道时得色无覆。若以圣道离色界染得无色善。此中离言非究竟离。以于色染未全离时。无色善心已可得故。二谓欲色无覆无记。此二心中都无所得。余谓前说染等心。余谓无色界无覆无记。欲无色善及无学心。不说彼心正现前位得心差别。应知彼心正现前位。唯自可得诸所言得。据此类心先无所成。今创得故。

同类推荐
  • 佛说罗云忍辱经

    佛说罗云忍辱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灵转经午朝行道仪

    玄灵转经午朝行道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归田琐记

    归田琐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鬼谷子

    鬼谷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听月楼

    听月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神兽仙者

    神兽仙者

    雷默,一个原本是废柴的少年,却在得到父亲的遗物后一路高歌猛进,修炼至高功法,召唤上古神兽,遭遇各色美女……且看一个废柴的成长之路,一个最强召唤师的诞生之路,一个凡人的成仙之路……
  • 冠宠男妃:夫君个个都撩人

    冠宠男妃:夫君个个都撩人

    他,王栾,一朝穿越,穿越到了女尊大陆,成为了栾锦心,他又一次陷入泥潭,女皇,王爷,太女,究竟他会爱上谁?
  • 秋裳冷无声

    秋裳冷无声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带着最初对婚姻的憧憬远离家乡,去追寻那一份真爱。后来发现,那只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异乡恋变得重重磨难,历经伤痛的女孩最终收获到自己的那一份感情,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 如果时光能够倒退

    如果时光能够倒退

    她叫欧雅,和牧堇色是青梅竹马,一出生便躺在一张床上的铁子,有一天他不再是属于我的那个牧堇色了!
  • 唯愿第一次爱的人

    唯愿第一次爱的人

    第一次爱上他,也许是因为他偷偷塞在抽屉里那个歪歪的苹果,也许是因为阳光下他灿烂的笑脸照亮了她的世界...
  • 傲娇女王复仇计

    傲娇女王复仇计

    失去双亲之痛,使她欲火重生。出国五年,她练就一身本领,她不仅要报仇,还要找到那个自己最爱的人,还记得她小时的梦想就是嫁给他——夜凌。他曾说过,等她回国,等她长大了,他会给她一个最浪漫的婚礼。说来幸运如她,在国外,她遇到了一个奇怪而又武功高强的师傅。不过那死老头偏要认她做女儿,做女儿就做女儿嘛!干嘛要让她和回国后跟他两个儿子住呀!唉╯﹏╰看在他是师傅的面子上,她就忍了。
  • 观音慈林集

    观音慈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大赢家

    最后大赢家

    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为的是什么?不断地黑帮斗争,为的又是什么?可是谁又知道程浩的真实身份?最后的大赢家,是谁?
  • 清新美女闯江湖

    清新美女闯江湖

    简介:极品清新白富美,超极速激情网游!一样的劲爆,一样的感性!一样的倾城,一样的享受!看我《女子国》美女如云!超清新美女投身网络游戏世界,原来,并不是游戏第一人才能够成为主角,平凡小角色也可以拥有爱,本书青春气息浓厚,是无数帅哥靓女之间那如苦丁柠檬茶般即苦涩又心酸甜蜜的爱情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不乏有些肥皂剧般家庭生活、韩剧般的感人......就在作者:沙发爱上土豆娘~处女佳作——《清新美女战网游》!
  • 明朝江湖

    明朝江湖

    明嘉靖年间,福建布政使沈鼎国一家被锦衣卫所害,其儿子沈钺为江湖奇侠“横海散人”诸葛出岫救出,却被丰臣秀吉带领的倭寇掳到扶桑国。在扶桑国沈钺遇到了来自中国的怪侠龙剑隐和扶桑国的剑圣上泉信纲,学了一身的武艺,并参与了扶桑国战国时期的斗争。回到中国后又迭逢奇事,最终成为一代大侠。本小说是历史与武侠的结合,为你展现了明朝时期诸如戚继光、丰臣秀吉、陆炳、锦衣卫、倭寇等人物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