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4000000008

第8章

智品(别译)

今欲分别涅槃分智。何以故。以智能断诸烦恼故。欲广释智。故先说此。

若智性能了  观察一切有

有无有涅槃  彼相我当说

有无有者。所谓涅槃。是故智者观有无有。有者一切有漏法谓苦集义。有无有者谓灭谛也。一切有无有。故名有无有。于彼中无有义也。此说有对治谓是灭。是故灭非无也。非无物有对治。如灭尽正受心心数法不行故。对治说灭。是有物如是涅槃一切有对治。是故有事如除病得无病。彼相谓寂灭寂灭相等。彼攀缘智。智者观察于彼。非无境界而有智转。是故若智观察此即是道。问曰。彼何者是。答曰。

三智佛所说  最上第一觉

法智随顺智  及以世俗智

此三智摄一切智。法智者。若智欲界境界。或欲界灭对治。或境界无漏。彼初取法决定行。故名法智。随顺智者。若智色无色界境界。色无色界灭对治。或境界无漏。次法智后次第随顺。故名随顺智。世俗智者。若有漏智多受俗数。谓男女等故说世智。如是等名世俗智。

苦集及灭道  二智而随生

如是四种智  牟尼随名说

法智随顺智者。随圣谛转。世尊随名说苦谛境界。故说苦智。如是集灭道谛境界。故曰集灭道智。于此苦集二智行差别。苦行转名苦智。集行转名集智。缘无差别同缘五阴。故灭道二智行缘差别。

若智观他心  是从三中说

尽无生智二  当知在四门

若智观他心是从三中说者。三智中他心智有漏。是世智。若欲界对治境界。彼是法智。若色无色界对治境界。是随顺智心心数境界。彼心心数方便成就。故名他心智。尽无生智二者。尽智无生智是二智。谓法智随顺智。彼所作究竟受是尽智。不复更作受是无生智。问曰。尽智无生智何谛境界。答曰。当知在四门。此缘四谛义也。除初尽智彼缘二谛。已分别十智。行分别今当说。

二智十六行  法智随顺智

上已说及余  是说世俗智

世智十六行转。前后皆有彼十六行。暖顶忍摄。余闻思修慧第一法摄。四行无间等边十二行。彼外更有行。谓施戒慈等。

四智有四行  决定行所说

若知他心智  如是行或非

四智有四行决定行所说者。苦智有四行。集灭道智亦如是。若知他心智如是行或非者。若无漏他心智。彼有四行。如道智是道智少分故。若有漏者行则异。但摄有漏心心数法。

尽智无生智  离空无我行

说有十四行  受相为最上

尽智无生智离空无我行说有十四行者。尽智无生智第一义转。亦亲近世智作意我生尽。如是等取我众生相似行。空行无我行。定是第一义转非世俗缘。是故尽智无生智。空行无我行不转故有十四行。问曰。所有无漏智。一切十六行摄不耶。答曰。不尔。受相为最上。彼十六行是共行。若复取自相无漏智。如身念处等。彼非十六行摄。已说行差别。得今当说。

最初无漏心  或有成就一

二或成就三  于上四增一

最初无漏心或有成就一者。最初苦法忍相应心。未离欲成就一智谓世智。离欲成就他心智不现在前。非见道次第他心智现在前。何以故。与流转相违故。二或成就三者。第二无漏苦法智相应心。未离欲成就三法智苦智世智。若离欲成就他心智。于上四增一者。于上四心刹那中。当知一一增苦比智。得比智集法智。得集智灭法智。得灭智道法智。得道智集灭道比智。及忍不得未曾得智。问曰。在何地。答曰。

九智圣所说  此依于二地

当知禅有十  无色地中八

九智圣所说此依于二地者。九智依未来禅中间禅除他心智。当知禅有十者。根本四禅各有十智。问曰。何故中间禅未来禅无他心智。答曰。微细境界故。此境界微细于他身中。心心数法未来禅。少道非少道能取微细义。彼根本禅道止观双行。是强力道故彼能取。无色地中八者。除法智他心智。法智者欲界境界。无色界于欲界依对治行缘远。是故无色界无法智。他心智缘色能生。是故于色界转非无色中。余未来有顶有一世智。何以故。有漏故。已说地差别。修差别今当说。修有六种。所谓得修习修对治修出离修戒修观察修。彼得修者。若于善法不得。得现在未来故。习修者。先所得功德现前修习。对治修者。诸有漏法修对治道。出离修者。若修道时舍离秽法。戒修者。若能调伏诸根道。观察修者。若观察身等。此中唯取二修。谓得修习修。

若得修诸智  谓在圣见道

彼即当来修  诸忍亦如是

若得修诸智谓在圣见道彼即当来修者。若见道诸智现前修。彼即当来修。谓苦法智现在修。彼亦未来修。非忍非余智。如是乃至道法忍。诸忍亦如是者。忍中亦如是。苦法忍现在修彼亦未来修。非智非余忍。一切忍亦如是。问曰。何故见道唯修自分道。修道修自分非自分耶。答曰。未修智故。故见道中智未习未练。修道中二种并作。

于彼三心中  得修于世智

或修七或六  当知最后心

于彼三心中得修于世智者。彼见道三心中得修世智。谓苦集灭比智。随彼地见道即彼地有世智。及欲界世智修。若彼依未来地得决定彼修未来及欲界世智。如是依第四禅得决定。彼修七地世俗智。问曰。道比智何故不修。答曰。彼无边故。谛无间等边成就故。名无间等边。无能修一切道。于他道不能修。于自身修。乃至未来彼行者自分不现前。于三谛自他俱能知能断能证。是故随得边故能修。是故彼能修非余。是故法智亦不修。何以故。谛无间等未究竟故。于此谛世俗智本曾作证。是故此智修但有善名。方便犹未得。或修七或六当知最后心者。若离欲界欲道比智彼修七智。阿那含果所摄。除世俗智尽智无生智。若未离欲修六智除他心智。非想非非想处对治彼得沙门果。是以不修世智。

于彼上修道  十七无漏心

当知修七种  增益根修六

于彼上修道十七无漏心当知修七种者。若未离六种欲。从须陀洹果上修道中。十七刹那当知修七智。此道未来禅摄故。无他心智亦无尽智无生智。以无学故。是故彼中修余七智。彼若以世俗道进彼世俗智现在前七种未来。若出世间道四种法智。一一现在前。余七智未来。增益根修六者。增益根者。谓或信解脱。练治诸根进得见到。彼增进根。一切无碍道解脱道中得修六智。未离欲故无他心智。又复修道精进非断烦恼。精进是人未得修进功德。是故不修世智。

得不还果时  出过上七地

熏修诸神通  解脱修习八

得不还果时者。若得阿那含果时必得根本禅。是故修他心智。及前说七种。出过上七地者。彼四禅三无色离七地欲时。九解脱道中亦修八智。若以世俗道修进。彼世俗智现在前未来八。若出世间道修进彼时四比智。及灭道法智一一现在前未来八。熏修诸神通解脱修习八者。熏修起一解脱道。彼中八法智比智。一一现在前未来八。起神通境界宿命智解脱道中。世俗智现在前未来八智。他心智解脱道法智比智。若世智中他心智。一一现在前未来八。天耳生死通。解脱道无记故不修。

此无碍道中  及出第一有

彼八解脱道  当知修于七

七地离欲一切无碍道中修七智。无碍道中修对治智。是故不修他心智。彼非对治故。熏修起二心无碍道相似。初是无漏第二世俗。无漏心中八法智比智一一现在前。未来七除他心智。一切无碍道不修他心智。世俗道世俗智现在前未来亦七。起四神通无碍道中。世俗智现在前未来定七。他心智有漏亦然。无漏他心智道法比智。一一现前未来定七。有顶离欲八解脱道。四比智二法智。一一现在前未来亦七。世俗智于彼中退。非对治故。世俗智未曾至有顶。彼或时作方便不决定。

出过第一有  无碍道修六

上乘应当知  修习于下地

出过第一有无碍道修六者。第一有离欲九无碍道修六智。除他心智世俗智余现在前。解脱道前已说。六智谓四比智二法智。上乘应当知修习于下地者。一切地中当知修自地智及下地智。若初禅进彼修自地功德。亦修未来禅摄功德。如是乃至不用处次第亦如是。若人乃至不用处离欲依初禅。乃至有顶离欲。是人九地无漏智修进。如是一切应当知。

无学初心修  诸地生功德

漏无漏一切  此是随顺智

无学初心修诸地生功德漏无漏一切者。得阿罗汉果一切地。漏无漏功德一切修进。问曰。何故此地修一切功德。答曰。断一切缚得苏息故。如来解缚法降伏烦恼。力士众咸庆快。心得自在。首系解脱绢。如王登祚诸方万姓贡上珍宝尽难胜。烦恼怨离杀怨家故。一切国土人皆归伏。彼先虽得下地功德。有烦恼相续故不明净。今除烦恼尽故功德明净。及入出定心成就。是故熏修。若住欲界得阿罗汉果法或如是。若住色界得阿罗汉者。彼二界功德修进满足。是故一界生。如是地地应当知。问曰。无学初心何智相应。答曰。此是随顺智。此随顺智相应。彼作如是意。我生已尽。非想非非想处阴取此中生彼人缘彼。何以故。最后断故。是故彼苦比智或集比智。问曰。世尊说若见智慧。此为一为异耶。答曰。彼是慧性。世尊观因缘故。故如是说。

诸忍则非智  尽无生非见

若余诸圣慧  当知三种性

诸忍则非智者。八无间等忍非智。何以故。不决定故。决定义是智义。忍不决定。自品对治疑随生故。忍者求欲转。智者求欲断。是故忍非智。尽无生非见者。尽无生二智能见示故。慧决定故。智何故非见。无求故中平故。若余诸圣慧当知三种性者。余无漏慧事见智慧性。

若善有漏智  在意则是见

烦恼见是智  此及余说慧

若善有漏智在意则是见者。善有漏意地智能求故亦说见。烦恼见是智者。若烦恼见自性。谓身见等彼从测量。思觉转故推求故名见。彼决定故名智。此及余说慧者。若已说者。见事慧事。及余未说者。如无记意地五见。外秽污意地及五识身相应。所有智一切是慧。当知此中未说者说。彼中若无记不能测量。不能觉察。不能推求故非见。秽污烦恼所污故。五识身相应不能分别现境界故。一往堕故。诸见不尔。问曰。一一智缘几智。答曰。

法智随顺智  观察于九智

因智及果智  二智境当知

法智随顺智观察于九智者。法智缘九智除比智。比智亦缘九智除法智。道法智缘一切。法智彼分亦余智苦集法智。缘欲界世智。如是道比智缘自分比智。苦集比智缘色无色界世智。及世俗他心智。问曰。何故法智比智不更互彼此相缘。答曰。上下缘差别故。如二人观地虚空。因智及果智二智境当知者。集智缘有漏他心智及世俗智。何以故。集谛分数故。不缘余智。余无漏故。苦智亦尔。

道智缘九智  灭智无境界

余一切境界  决定智所说

道智缘九智者。道智缘九智除世俗智。何以故。有漏故。余九智缘。何以故。道谛分数故。灭智无境界者。灭智不缘智。何以故。缘无为故。余一切境界决定智所说者。余四智缘十智。世智缘十智。何以故。一切法境界故。如是他心智一切他心心数境界故。彼有漏他心智缘有漏智。如是无漏缘无漏。彼中法智法智分随顺。随顺智分地根人度非缘。尽无生智亦如是。一切有为境界故。问曰。如佛说。随顺智若有顶离欲。得阿罗汉果。不尽是随顺智耶。答曰。彼分对治法智断故。亦有法智彼分对治。问曰。何者是耶。答曰。

若彼灭道中  法智之所转

彼三界对治  非欲随顺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tfboys之琦瑶君

    tfboys之琦瑶君

    多多的评论我更会有动力。我不会弃文。但是我是一位学生党。所以可能会更得很慢。
  • 巅峰王侯

    巅峰王侯

    校花到系花,系花到班花、班花到学妹,学妹到老乡,目标一次次的降低,一次次的表白,却惨遭拒绝的屌丝楚天,因缘际会,融合了来自平行空间的王者记忆,此后屌丝逆袭,情剩变情圣!
  • 夜叉与大刑警们

    夜叉与大刑警们

    雪地里挖出人头,凶手到底是谁?一名派出所的实习警察,在夜叉的帮助下,开了挂似的接连破获大案。由此顺利进入刑警队,当上梦寐以求的刑警。甚至参与到国际纵队的秘案调查。后来,他开始调查什么是夜叉。夜叉,是超自然生物,是五维空间里的行者。但通常,他们可以降维生存,隐匿在人类之中。夜叉有许多奇异的能力,巨大的力量,敏锐的思维,超强的记忆力,不死的身躯……作为代价,他们抵押了自己的情感。夜叉没有情感,一旦夜叉从模仿人类的行为中重新获得了情感,就会受到天谴,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灾难。
  • 太阳光耀

    太阳光耀

    上古百族争霸方寂,人妖两族称霸七大星域,太阳星域进入末法时代,被最后一位太阳星域出身帝君以无上法力藏于虚空,后不见修仙者。且看我如何复兴我太阳之光耀
  • 重生之我是大土豪

    重生之我是大土豪

    人近中年却一事无成的张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却因为意外事故偶然重生,回到了20年前。回到了过去,他决定改变自己一家人的未来。他帮助自己的父母开饭馆、建高楼、盖商厦,让本是下岗工人的父母成为一方富豪。而他自己则涉及网络,画漫画,做游戏,拍电影,弄网站……利用领先20多年的记忆,走出一条土豪之路。“我穷过,穷怕了,所以这辈子说什么也绝不再受穷!这一次,我要成为大土豪!!!”张翰默默的下定了决心。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恶魔校草乖乖

    恶魔校草乖乖

    “喂,你和校草到底是什么关系?”夏元夕一个字把那些要和她抢老公的小婊砸都给弹回去了。校草是她的,谁都别想抢!为了让校草大大被抢走也没有用,她每天努力累死他累死他。嘿嘿!老公,来啊!继续啊!互相伤害啊!
  • 寻坟

    寻坟

    本书预计达到50万字停止更新。一部好的作品要充满意义,回味无穷,而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为你都看那么多了。
  • 我在地府当阎王那几年

    我在地府当阎王那几年

    地府莫名毁灭,阴界大乱,阳间鬼魂游荡,这究竟是一场阴谋还是人所为?我叫陈雨,本应过着平凡人生,却意外卷入一场地府复苏大计,那个道士究竟何人,地府的敌人又是谁,你以为我怕了?我的后台是地府,谁怕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