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35

第35章

如此随求受故意。不具分及一处。皆得不护。受护亦尔除八分护。经部师说如此。由如此量。遮防善戒恶戒故。说从此得不护已。云何得不护。此义未说。今当说。偈曰。得不护由二。自作及求受。释曰。不护由二因得。若生彼家。由自行杀生等事。若生余家。由求受此业。谓我等应行此业。为立资生。由此二因故。不护得生。偈曰。得所余无教。由田受重行。释曰。有如此相田。于中由唯施阿蓝摩等生善无教。如有摄福德业处说。复次自誓受善行。若未礼佛。我誓不食不眠。若斋日及半月一月中。我当恒施他食。如此等。由此受善行无教恒流。有如此故重心行善恶诸业。从此更生无教。说由此能得护不护已。舍护不护今当说。此中偈曰。舍护木叉调。由舍学处死。由二根转生。由根断时尽。释曰。木叉调者谓波罗提木叉护。能调伏身口业故。有四因能舍波罗提木叉护。除优波婆娑护。一由故意。于有解人边舍所学处。二由舍聚同分故舍。三由一时二根俱起故舍。四由善根断故舍。优波婆娑护。由前四因故舍。复由夜尽故舍。合此为五。故说舍因有五。何因由此五故舍。由生有教与求受故意相违故。依止不住故。依止变异故。缘起断故。引如此量故。偈曰。余记感大烧。释曰。有余部说。有四种感大烧燃罪。由随犯一罪。即舍比丘及沙弥护。偈曰。或由正法尽。释曰。有余师说。由正法灭尽时。一切学处戒坛羯磨一切舍离。偈曰。罽宾师说犯。有二如负财。释曰。罽宾国毗婆沙师执说如此。若人犯根本罪。不舍比丘戒。何以故。由动坏一处舍一切护。此不应然。犯别学处。余学处断。无如此义。虽然此人有二种。有戒有破戒。譬如有人有财物而负他债。发露显示此罪已。还得具清净戒。无复破戒。譬如有人还他债已更具财。若尔云何。佛世尊说。此人非比丘。非沙门。非释子。从比丘护沙门义断。堕灭退故。说名波罗夷。约真实比丘故说此言。今不计命大过事起。何者不计命大过事。是佛世尊立为了义。汝翻此为不了义。于破戒与缘。于多烦恼人。为作犯缘。云何知此言是了义。此言于毗那耶中是决判说。毗那耶云。比丘有四种。一名比丘。二自称比丘。三乞者比丘。四破烦恼比丘。于此义中白四羯磨受戒。说为名比丘。此人先是真实比丘。后成非比丘。无如此义。是汝所言。由犯一处。所余不失。此中大师已与决判。譬如多罗树。于头被斫。更不生荑。不应成老。不应成长。不应成大。世尊作如此譬。欲显何义。如此由破一分根本故。所余护无更生起义。若人犯根本罪最重。能破一切比丘行。与最重无惭羞相应故。此人即断一切护根本。是故舍一切护。此义应然。何以故。于大众食及住处。佛不许此人啖一段食。践一脚跟地。此人大师所摈出一切大众事用外。约此人佛复说言。汝等应灭除甘蔗栽。拔弃空腹树。簸却无实谷。汝今应遮断。非比丘自称为比丘。于此人比丘法何相。如相是相。虽然不无比丘法。何以故。佛世尊说。准陀沙门但四。无有第五。四者。一道生。二说道。三道活。四污坏道。有如此说。此人唯相貌为余故。说为沙门。譬如烧木枯池鹦鹉嘴坏种子火轮死众生等。若由破戒成非比丘。不应成与学比丘。我等不说。一切犯戒人。由犯戒事。即成波罗夷。若波罗夷人。必定非比丘。有余人由相续胜异。虽犯而非波罗夷。由一心不敢覆藏故。法主安立律义如此。若波罗夷非比丘。云何不更许出家。由相续为最重无惭羞所坏。于护不能感生故如焦种子。不由观有比丘法故。何以故。此人若已舍戒。亦不许更出家故。于此毁损。功用何益若人已成如此。犹名比丘。勿然此为比丘义。由正法灭尽毗那耶羯磨无故。不更得新护。若已得不舍。复次定生护及无流护。弃舍云何。偈曰。由度地及退。弃舍定得善。释曰。一切定得善法。由二因缘舍离。或由受上地生度余地。或由退上定堕下地。或由舍聚同分。复次如色界定得善。由度余地退及弃舍。偈曰。无色亦尔。释曰。于无色界定得善。约度余地及退亦尔。唯无定戒。偈曰。圣得果练根退。释曰。无流善由三因缘故弃舍。由得果弃舍前道。由练根弃舍下劣根道。由退弃舍上品道。或果或于果胜道。弃舍诸护法如此。偈曰。舍不护得护。死二根生故。释曰。有三因缘。能断除不护。一由得护。谓受持护。或得定生护。由昔因缘力故得定。一切不护皆断绝。对治力大故。二由死弃舍不护。由依止破灭故。三由二根俱起弃舍不护。依止变异故。若人舍杖网等。由不欲作意故。虽舍离缘起。若不受对治护。不护无断义。譬如离病缘起。不服良药重病不差。前义亦尔。是不护人。若受优波婆娑护。为从护入不护。为从护入非护非不护。有余师说。还入不护。以舍意不定故。譬如赤铁更还青色。毗婆沙师说。是义不然。若人更行先事。还入不护。由此至得随属有教故。复次异护不护无教云何弃舍。偈曰。疾心受行物。命根断舍中。释曰。由善心强疾。或由烦恼必强疾。能引无教生。此心若断无教即断。譬如陶师转轮及放箭等行。由受心断无教亦尔。若人舍受心。谓勿如此受由行事断此亦断。如本所作事即若不更行。由具物断此亦断。何者具物。谓支提园眠坐具延多罗网等具类。由寿命断。或由善根断。此亦即断。若人作断善根方便。由此六种因即弃舍。此中无教偈曰。欲界无色善根断上生舍。释曰。若欲界中一切非色性善。由二种因弃舍。谓善根断。及生色无色界。偈曰。由对治生故。舍无色染污。释曰。一切非色性染污。由对治故弃舍。是惑种类应除。是对治种类能灭。由此对治生即弃舍。染污及伴类不由别方便。复次何众生中有不护有护。偈曰。人道不护除。二黄门二根。鸠娄。释曰。唯人道有不护。于余道无。于人道中除生成黄门横成黄门二根。及北鸠娄。偈曰。护亦尔。天亦。释曰。护于人道有除。如前所除。于天道亦有护。故二道有护。云何得知黄门等无护。由经及律。经言摩诃那摩。若人在家白衣丈夫。与男根相应。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亦说此言。愿大德忆持。我今是优婆塞。摩诃那摩。唯由此量。此人成优婆塞。于律亦有文。律言如此等相人。汝等必应除。复由何因故。于彼无护。二依止惑过量故。正思简择相续无能故。下品惭羞亦无故。是故无护。若尔何故无不护。于恶中依止不定实故。若是处有护。是处则有不护。二相对治故。北鸠娄人。求受及定心不有故。于恶无欲作故意故。是故无护亦无不护。于恶道云何无护无不护。无极重惭羞故。由与此二相应及坏故。方得护不护。复次彼依止。有如此失。转成瘠田。谓二黄门二根。恶道众生于此依止。护不生。不护亦不生。譬如于醎涩瘠田苗嘉不生秽草亦不生。于经中云何言。比丘有卵生龙。于半月八日。从龙宫出。受八分相应优波婆娑。此行但是善行。于彼无护故。是故唯于人天道有护。复于中偈曰。人具三。释曰。人道中一切三护皆具有。谓波罗提木叉等三护。偈曰。生欲色界天。定护。释曰。若诸天生欲色界。有定生护。于上界则无。偈曰。复无流。除中定无想。天及无色界。释曰。无流护生欲色界天有。除中间定无想天及无色界。若生无色界诸天。由至得有定护及无流护。不由现前有。从此向后。由依分别说业故。如经中略说业。今当广分别说业有三种。谓善恶无记。此中偈曰。平不平异业。善不善异二。释曰。此是善等相。若业平安立为善。若果报可爱。若能令至涅槃。是名平安。暂永二时能救济苦故。若不平安。说名不善。为对治平安故。若业果报。非可爱及能障解脱。异前二业。非平安非非平安故。是故应知。非善非非善。此言何义。以无记为义。复次偈曰。福非福不动。苦受等复三。释曰。复有三业。谓福德业。非福德业。不动业。复有三业。谓有乐受业。有苦受业。有不乐不苦受业。此中偈曰。欲善业福德。释曰。于欲界善业。由能清净故。由能数引可爱报故。说名福德。偈曰。上界善不动。释曰。色界无色界善业。说名不动为不尔耶。佛世尊说。三定有动。于中是觉是观。所余诸行。诸圣说名动。广说如经。约彼定有过失。故说如此。是三定等。于不动经中。约能成不动善缘道。或说名不动。复有何因。此定实有动。有时说为不动。偈曰。由业于自地。约报不可动。释曰。若欲界业。约果报有动义。云何动报。于处无定故。是业已感别道。于余道亦得熟。复有业已感别天聚同分。于余天聚同分亦得熟。何以故。是业能感量力色乐欲尘等。于天上应熟。此业有时。由随别缘。于人畜生鬼神道中熟。若色无色界业。于余地无因缘得熟。由果报于处定故。是故说名不动。非福业者。于世间明了。谓非善若义世间所成。于中何须作功用。分别说福德等业已。有乐受等业今当说。偈曰。乐善至三定。释曰。若业是善。说于乐受好。此业乃至三定。何以故。乐受地但极于此。是故欲界及三定是彼地。过此偈曰。向上善非二。释曰。过第三定向上。一切善业。于不苦不乐好。于中无苦乐果报故。偈曰。于欲界恶业。立名有苦受。释曰。欲界言。为显唯于欲界有。余处定无。此等业不但受为果报。受资粮亦是果报。偈曰。余说下有中。释曰。有师说。是中业能感不苦不乐受。从第四定以上有。于下地亦有。何因知有。偈曰。中间定报故。释曰。若不尔。中间定业应无果报。或于中间定有别类业。于中无苦无乐故。中间定业。于定乐根是其报。余师说如此。复有余师说。此业决无定为报。此执与阿毗达磨藏相违。何以故。于彼藏有如此文。文言。为有如此不。由此业以心法为体受。为此业熟果报不。有。谓无觉善业。偈曰。无前后报熟。由佛说三业。释曰。于经中由说此文。有三业果报熟无前无后不。有。有乐受业色熟为果报。有苦受业心及心法熟为果报。有不苦不乐受业非心相应法熟为果报。是故于下地有不苦不乐业。若离欲界。于余处此三业无一时俱熟。此业为善为非善。是善而体羸弱。若尔前说乐善至三定。复说若果报可爱。若能令至涅槃。是名善。则与此言相违。此说应知从多。此业不以受为性。云何说有乐受等。于乐受等好故。说有乐受等。复次是此业乐必应受。此受受何法。是乐报应受报。乐于此业中有故。复次由此业应受乐报故。说此业有乐受。譬如欲散有苦受业。有不苦不乐受业。应知亦尔。偈曰。自性及相应。境界与果报。或由令现前。受义有五种。释曰。受若约义有五种。一自性受。谓苦乐等。二相应受。谓触。如经言。应受乐触。三境界受。谓六尘。如经言。由眼见色。是人受色不受色欲。如此等。何以故。由受故缘此境界。故说受此境。四果报受。谓业受。如经言。现法受业。生受业。后受业。不定受业。五现前受。谓随与一相应。如经言。是时受乐受。是时中二受皆灭离。何以故。是时乐受生。余受不得生。由彼应受此受。若现前可说能受此受。是故由应受果报。说应受乐业。苦等亦尔。偈曰。此或定不定。释曰。此应受乐受等三业。应知各有定不定。由此不必应受故。偈曰。复定受有三。现等受报故。释曰。定业有三。谓现法应受。生应受。后应受。此三种定业。合不定受业。故成四种。

同类推荐
  • 噶玛阑志略

    噶玛阑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刑幕要略

    刑幕要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驳何氏论文书

    驳何氏论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台宗章疏

    天台宗章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人皮手机

    人皮手机

    传闻不论任何手机只要贴上一层人皮膜,就会自动下载一种“人皮木马”病毒。之后,它就会监听世上任何一部手机。更为惊奇的是,用这部手机盗窃流量、话费甚至他人银行账号居然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真是骇人听闻,而恰恰守墓二十多年的张曦竟然得到了这样一部“人皮手机”。但是没有想到这部手机与几桩命案有关联,几经周转,案情告破。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发生了,市面上居然悄悄地流行起来这种手机,而且十分疯狂。一座古墓开启,张曦石破天惊般发现魏忠贤的一系列秘密,这让张曦纳闷不已,然而更让张曦纳闷的却还在后头.........
  • 都市神仙临时工

    都市神仙临时工

    你想成为金钱无数的财神爷吗?你想成为战无不胜的齐天大圣吗?你想成为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吗?醒醒吧,别做梦了,你最多成为一个临时工,一个天庭的临时工,一个神之临时工!
  • 道傲神穹

    道傲神穹

    因为无知,所以无畏。一个单薄少年纵横苍穹因为心蕴无边,所以道法无边。
  • 我的校花老婆

    我的校花老婆

    一个隐身都市的高手少年,被白富美逼婚,又无意间和校花产生了交集,本欲平凡的他,却招来各种事端,从此开启了传奇的一生。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千灵诀

    千灵诀

    一个普通的聚会,却改变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一个穿越的时空的热恋,最终会是什么结果?
  • 奴魔

    奴魔

    我是枫云看我如何引领风云!
  •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独自遇见你

    EXO独自遇见你

    边伯贤:洛儿,如果还能重来一次,我愿为你而丧命。吴亦凡:晰儿,你只能属于我,别人,不配。鹿晗:晰洛,还记得我们曾经那小小的约定么?吴世勋:洛洛,我想你了,回到我身边吧!金俊勉:小洛,突然发现我已经不能离开你了。金钟仁:小晰,我是你的金不醒,你是我的晗小晰。金钟大:晰晰,能不能别离开我,因为我离不开你。黄子韬:晗小洛,别走啊!你能陪我去海边散步吗?朴灿烈:晗晰,你为什么俘获了我的心却又头也不回的离开?嘟景秀:晗洛,我有一颗爱你的心,那么你呢?金珉硕:我什么都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爱你。张艺兴:你受了伤,快回到我的怀里。
  • 绝色毒医世子妃

    绝色毒医世子妃

    她,痴傻了十三年,贵为相府嫡女却连个姓氏都没有,自从母亲离世她便被丢在偏远的西院,那个所谓的父亲不闻不问,所谓的姐妹肆意打骂,一朝重生,她取名赢婳,斗庶妹,治庶母,整家规,她倒要让她们看看这秦家到底是谁做主!现代的金牌法医穿越到古代,究竟会搅起怎样一场风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