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11700000016

第16章

偈曰。果报无记法。释曰。是无覆无记法。此果报为非众生名耶。偈曰。众生。释曰。此法唯属内。非共得故。称众生名。此法为增长为等流。偈曰。有记生。释曰。善恶二法。于果报可记故说有记。从此后时生非无间生。是名果报。果报相如此。非众生名法。亦从业生。云何不名果报。共所得故。此法余人亦能如此共用。果报无共得。何以故。是彼所作业果报。此得共用。无有是处。增上果亦是业所生。云何共用。从共业生故。偈曰。等流似自因。释曰。若果与因相似。是名等流果。如同类遍行因果。若同类遍行因果皆同类。云何不许皆是同类因。由此果约地约染污同本因。不由一切类。若法由一切类与果相似故。许此法是同类因。为此义故立四句。若法于此法是同类因。于此法亦是遍行因不。有四句。第一句者。非遍行因。但是同类因。第二句者。别部遍行因。第三句者。一部遍行因。第四句者。除前三句。偈曰。离灭由智尽。释曰。尽谓永离灭。智谓三道中三根。因此智苦集次第尽故。名永离灭。即是择灭。说名离灭果。偈曰。若由法力生。是果名功力。释曰。若由此法功能彼法生。彼法是此法功力果。如下地加行心。上地三摩提有流无流定心变化心。如是等择灭者。由道功能。应但说至得。偈曰。先未有有为。有为增上果。释曰。从先已生有为法。别生有为法。名增上果。功力果与增上果其异云何。能作所得果名功力果。非能作所得果名增上果。如工巧师所得名功力果亦增上果。若余所得但是增上果。复次如此六因中。何因何时能取果及能与果。偈曰。五现世取果。释曰。离随造因。所余五因。在现世能取自果。非过去果已取故亦非未来无功力故。随造亦尔。此因不定有果。是故不说。偈曰。二是时与果。释曰。俱有相应二因。亦在现世能与果。何以故。此二因取果与果同在一时故。偈曰。二现世过去。释曰。与果同类遍行二因。此二因若过去与果。此义可然。云何此二因于现世与等流果。由次第生故。若果已生此二因即谢过去。若与果已后不更与。有同类因。但能取果不与果不。此中有四句。第一句者。若人断善根。最后所断至得。第二句者。若人还接善根。最初所得至得。应说如此是人还接前至得。第三句者。不断善人于所余位。第四句者。除前三句。若恶同类因。第一句者。是人正得离欲。欲界最后。所舍至得。第二句者。若人退欲界离欲。最初所得至得。应说如此是退人前至得。第三句者。不离欲欲界。于所余位。第四句者。除前三句。如此有覆无记同类。因至得阿罗汉果及退。于中如理应思。无覆无记无后句。若因能与果必能取果。有能取果不能与果。如阿罗汉最后阴。若约有境界同类因。随刹那判。有善同类因。但取果不与果不。此中有四句。第一句者。若从善心次第起染污无记心现前。第二句者。翻前。第三句者。善心次第起善心。第四句者。除前三句。如善不善等四句。亦应如理思。偈曰。一过去与果。释曰。果报因在过去能与果。何以故。果报无俱起。无无间起故。有余师说。有四种果。一依止果。譬如水轮为风轮果。乃至草等为地果。二加行果。譬如不净观无生智。三集果。譬如眼等眼识等。四修习果。譬如色界道变化为果。此四种果。属增上果功力果摄。说因及果已。何者为法。由何因生。由几因生。若略说法有四种。一染污法二果报生法。三初无流法。四前二残法。何者为残法。离果报所余无记。离初无流所余善法。此四种法。偈曰。染污果报余。初无流次第。除果报遍行。二同类余生。释曰。染污法除一果报因。从余五因生。果报生法。除一遍行因。从余五因生。所余法除果报遍行二因。从余四因生。初无流法。除果报遍行二因。又除同类因。从余三因生。此四法是何法。偈曰。心及心法。释曰。此四法从余因生。但是心心法。若尔非相应法及色。此云何。偈曰。如余相应所离。释曰。除一相应因。是染污等余法。如心心法如此生。此中染污法从四因生。果报生法从四因生。所余法皆从三因生。初无流法从二因生。无一法从一因生。广解因究竟。缘是何法有几种。偈曰。说缘有四种。释曰。何处说。于经中说。经云有四缘类。一因缘类。二次第缘类。三缘缘类。四增上缘类。此中类者。是缘自性。此中因缘者。偈曰。因缘是五因。释曰。除一随造因。所余五因说名因缘。偈曰。心心法非后。已生次第缘。释曰。除阿罗汉最后心心法。已生余心心法。名次第缘。云何名次第缘。此法等无间缘故。名次第缘。是故色非次第缘。生不等故。何以故。从欲界色。后时次第欲界色界无教色生。后时欲界色无流色生。后时三种色生。是色现前乱过因生。次第缘无过乱。是缘生义。大德婆须蜜多罗说。于不相违一相续增长。后二生故。大德说。后从因最少最多生故。后时从大色小色生。譬如稻穰生灰。或从小色大色生譬如贝多核中人。次第生乃至垂条繁茂。转成尼瞿卢陀树。为不如此耶。心心法有时生多有时生少。谓于善恶无记位。有觉观等位。于三定。有如此约别类。不约自类无时受多生。想等亦尔。为约自类立次第缘不。无如此义。何以故。具足一聚。于具足二。为次第缘。非从少受等法多受等生。此义已如前说。说相续同类部。作如此执。自类是次第缘非余类。譬如心为心次第缘。受等亦尔。如广应知。若从无染污。次第生染污法。以先灭染污。为今染污次第缘。如入无心定心于出定心。今不弘此执。非相应行法。亦由现前乱过因生故。不成次第缘。属三界法及无系属法。一时现前生故。云何不许未来法为次第缘。次第缘杂乱故。未来世无前后差别故。若尔云何世尊得如此智。此未来法应在前生。次此法应在后生。约一切众生。乃至穷生死际。次第皆知。由约过去现在比知故。彼言佛世尊。见过去世。从如此类业。如此类果报已生。从法法生亦尔。今世亦有如此类业。从此类业如此类果报。来世当生。从法法生亦尔。得知如此如此。是如来愿智非比智。由过去现世比。世尊于未来世众物散乱相杂证见已。生如此智。此人作如是业已。必应摄如是等未来果报。若尔世尊未见前际。应不能知后际。有余师说。于一切众生相续中。有与心相应有为差别法。为当来果相。世尊观此。知未来果。若未现前诸定及通慧。若尔如来则是观相故知。不能更证。是故世尊一切境界。随欲正遍知。经部说如此。何以故。世尊说。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若未来法。无次第成立。云何世第一法次后苦法智忍生。非余法生。乃至金刚譬心次后尽智生。非余法生。若法能碍余法生。从此法无间余法得生。譬如从种子等芽等无次第缘。云何阿罗汉最后心非次第缘。不与余心相应故。若尔无间灭心为意不。何以故。无间后识不生故。若不立为次第缘。亦应不立最后心为意。意依止性所显。非功能所显。故有依义。由余缘不具故。余识不生不。由彼非依止故识不生。次第缘是功能所显。若有法此缘所取为果。此法一切余法及诸众生。无能遮碍令彼不生。若法与心有次第。可说与心无间不。此中有四句。第一句者。从无心定出观心。及第二三摩跋提刹那等。第二句者。初三摩跋提刹那。于后心位及生等。第三句者。初三摩跋提刹那。及有心位。第四句者。第二三摩跋提刹那等。及生等于出定心。若法与心次第。与三摩跋提为次第不。此中有四句。前第三第四句。即是此中第一第二句。前第一第二句。即是此中第三第四句。出灭定心。于前心断隔极远时。今云何从前心。说为次第。无别心隔故。说次第缘已。缘缘相云何。偈曰。缘缘一切法。释曰。一切法即五聚。此中如理应知缘缘相。譬如眼识及相应法。以色为缘缘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意识一切法亦尔。若法是此法缘缘。此法无时非此法缘缘。若非所缘。亦是缘缘。体相一故。譬如薪非所烧亦名薪。体相一故。心及心法。由定入物刹那。于如自所缘境定。为由依止定为不定。尔定若生必与依止相应。未生及已过去。与依止相离。余师说。若过去亦依止所立。说缘缘已。偈曰。随造增上缘。释曰。随造因即是增上缘。故增上缘即是缘缘。何以故。一切法是缘缘故。此二缘何者广。俱有法为缘缘。无有是处。有是处。得为增上缘。故增上缘广。由缘义广故名增上。此缘于一切有为法离自性。皆是增上缘。有法于余法。由四缘成缘。不有谓自性于自性。他性于他性。无为于有为。无为于无为。此四缘若起功能。于何位法中起功能。因缘者已说五种。偈曰。于正灭二因。作功能释曰。正灭者。谓现世法。何以故。现世法已得生。今向灭故。此位中俱有因。及相应因作功能。何以故。于俱生果中此因有功能。偈曰。三因。于正生。释曰。正生者。谓未来法。何以故。未来法未得生。今向生故。此位中同类因。遍行因果报因。作功能。因缘功能如此。偈曰。二缘。翻前有功能。释曰。由功能道理。分因缘为二。翻此功能。应知即是次第缘缘缘功能位。次第缘。于正生作功能。为与彼位故。缘缘。于正灭作功能。现世心心法所取故。增上缘于一切位。由不遮故成缘。即是其功能。说诸缘及功能已。复次何者为法。由几缘得生。偈曰。由四缘心法。释曰。此中心及心法。因缘者有五因。次第缘者。在前心心法。非余心心法所间。缘缘者。如应色等五尘及一切法。增上缘者。离自性一切余法。偈曰。二定由三缘。释曰。灭心定无想定无缘缘。此二定不缘境起故。此中因缘者。有二因。谓俱有因。即生等。同类因。即先已生同地善法。次第缘者。谓共相应法三摩跋提心。增上缘如前。此二定由心功用生故。故以心为次第缘。由能遮心生故。自外非次第缘。偈曰。余法由二生。释曰。余法。谓与心不相应法及有色法。由因缘增上缘生。从如前所立六因四缘。一切有生法得生。一切世间。不如自在我胜性等为一生因。此中以何因为证。若汝执一切成立事因。缘所作。为不如此耶。由此执则乖弃汝所说本义。谓一自在等。为一切世间因。复次偈曰。非自在次故。释曰。世间不从自在等生。次第生故。若汝执唯一自在是一切世间生因。或执余因。一切世间应一时俱起。一切次第生。皆明了可见。若汝执此次第随自在欲成。愿此法于今生。愿此法于今灭。愿此法在后生灭。由欲有异。此义得成。谓因不一。是欲有异。应一时俱起。有欲自在。非有异故。若观余因差别故成。则非自在为因。是欲次第生中。若观别因。则有无穷过失。若不观别因。则无次第义。是因传传无边差别。由信无始故。此人乐执自在为因。不过释迦弟子所显道理。若汝言。自在欲虽复俱起。世间不俱起。随欲生故。是义不然。是自在欲于后世无所以故。由如此大功用化生世间。自在得何利益。若汝言常喜乐为用。是义不然。此乐若离方便自在则不能得故。于乐自在非自在。于余亦尔。复次若自在。见地狱等世间多为抂苦之所逼恼。由此故生乐。咄哉何用此粗恶自在。依自在天。世间首卢柯。则成善哥。

由能烧险利  可畏恒苦他

乐食肉血髓  令啼称律他

同类推荐
  • 甘水仙源录

    甘水仙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宗统编年

    宗统编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Poetics

    Poe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Initials Only

    Initials On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小八义

    小八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苍穹重生

    苍穹重生

    这里是充满心力的世界,进来看看吧,这里将会带来你意想不到的奇迹。在这里会有一些热血,友爱,勇敢,坚持的青年,他们会随着自己那高昂的血液向前进发,为了那个变强的梦想。
  • 榜样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

    职场上,一个有感召力的领导,是团队的核心,是团队成员的效仿对象;生活中,一个有感召力的人,是圈子中的焦点,是周围人眼中的榜样。感召力是一种领袖气质,只有不断追求超越的人才能驾驭它,用好它。《榜样的力量》共十二章节,内容包括超越自我,追逐成功、理想是船,信念是帆、精神凝聚力量、魅力即是引力、形象营造气场、做最好的自己等。
  • 雪花飘轶

    雪花飘轶

    早知如此伴人心,转角楼处你又会如何?命运是上帝安排的,你就是我的上帝。
  • 陌失沫忘

    陌失沫忘

    “你若喜欢执子之手,那我便许你与子偕老。共赏日月轮回。”“你若喜欢厅堂富贵,那我便许你苍生天下。携手藐看世间。”“你若喜欢青山绿水,那我便许你绿水红花。观望潮起潮落。”“你若喜欢浪漫时光,那我便许你花前月下。体验绵琴脆笛”失忆后的第一次初遇,她十分抵触与不屑,尽量避着他,遇他绕道走。成为朋友后,她一个再聪明的人也不会去想过相信他真的爱自己。一次次地“伤害”他。回到古代后,她却神奇地发现自己没有再次失忆,还难以置信地发现,自己竟然对他产生了好感。她要修炼一种功法,需闭关几百年,抛掉七情六欲时,他求她着不要,她却宛然拒绝。再次出关时,她却发现,天下大变……
  • 名门辑妻之万千宠爱

    名门辑妻之万千宠爱

    女主篇五岁,她走入端木家,京都顶级豪门,成为万众瞩目的大小姐,端木家养了她十年。于是,背地里给她安排了一场相亲。一个集吃喝嫖赌于一身的男人,偶尔还会打人,甚至逼迫她去陪客,只要给钱。这一切都是因为她不听话的代价,遍体鳞伤。“夫人就是因为接小姐所以才会车祸……”管家说。于是,一场疯狂的报复接踵而来。他挑起她精致的下巴,傲气十足,“只要你愿意,我就是你的!”(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末日之速度之神

    末日之速度之神

    末日来临,死亡来临。宅男龙啸天,前世是大名鼎鼎速度之神。小样,打不过我,还跑得快。如果你追我呀,闪电男。可恶的龙啸天,不要让我抓到你,吐血三升,倒地而亡。好人不长命,祸害才能活下来。坏人有兴趣,跟我作对,便是你的事。嗯,宁惹阎王不惹龙啸天。他人不过一刀宰人不过一秒。一路经历奇遇不断,末日来临,征服各种女人。征服各种族,收入后宫,走上人生巅峰!
  • 英雄联盟系统的幻想世界之旅

    英雄联盟系统的幻想世界之旅

    本来以为得了绝症死定了的林辰东完成了与神的赌约带着英雄联盟系统在各个世界游荡的故事。不过在这里你将见到在斩赤红之瞳里猎杀黑暗的暗夜猎手,在型月里改变命运的众星之子,在噬神者里与阿努比斯争夺神位的内瑟斯,在黑色子弹里重铸帝国的阿兹尔,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奇幻之旅。群号:190511099,欢迎大家来提建议和吐槽
  • 戮天圣王

    戮天圣王

    从出生之际便被冠上不详之名的他,被无情的封印武修斗脉,沦为家族一名受尽嘲讽的斗脉废材。十六年后的一场变故却是令他走上了一条疯魔之路。暴戾、嗜杀、疯狂、毁灭充斥着他的意志。杀、杀、杀!!!!只有杀戮才能满足他的欲望,只有血腥才能令他获得无尽的快感!一人一剑,我自纵横于天地间!何谓神明?神若不明,我便屠尽漫天诸神,让万物生灵都臣服在我的脚下!
  • 夏晨11封情书

    夏晨11封情书

    她与他青梅竹马,誓言难弃,煽情动人,他却在一次意外其中离奇失踪,青涩不及当初,深情已是枉然,他的离开,将她推向他的怀抱,和他长相几乎一样的他!几次情深,几斤情话,她接受了他的爱,可他却回来了,他们曾走过同一条街,最终回到两个世界,路有岔口,有渊有缘,她将何去何从?她又如何选择?八千米海岸,七厘米蔚蓝,愿你目之所及,都是我的名字,从此我爱上的人,都像你。阴谋与背叛,青梅未谢,竹马未弛,愿岁月可回头,齐欢喜,共白头,她与他们的故事.....你说过,有一种爱,从你到我,命中注定,冥冥牵引。你会选择陪伴你的人,还是会选择你想陪伴的人?你选择你爱的,还是选择爱你的?
  •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

    《王朝的烙印》讲述了宋、明、清三朝,国民精神一步步衰落。赵匡胤开创的宋王朝,将中国带入“崇文抑武”的羸弱病态,缺失了在东亚范围的国际地位,三百年时间,足以对群体国民精神产生致命的打击;以武功孱弱为代价兴盛起来的文化繁荣,最终产生的是扭曲、小器的理学思想,在朱元璋开创的明王朝体制下,禁锢了国民头脑,从而造成精神上的衰落;王朝的一次次毁灭,人们的一次次麻木,中华的血性消泯日甚,当清王朝试图以游牧民族的强悍把持这个帝国时,传统文化内部的腐烂已经无可救药,再也支撑不起一个庞大臃肿的、远远落后于世界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