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0000000004

第4章

阿差末曰。菩萨不以色故而有所施用修正故。若来求多后人求少。悉遍与之使各得足。若施与时不恐不怖不畏不懅。无贪行施不怀悔恨心未曾变。菩萨无轻慢施专心而与。无谀谄施。不持恶物无所中者以与人也。菩萨布施。未曾观察某有福祚。甲有罪殃无有狐疑不别好丑。不中断绝遗漏施也。何谓中断遗漏施于大会中独与一人不与一人。悉欲遍济。所以者何。菩萨所施常怀笃信。不念懈惓无恼患施。菩萨布施不呼人至前。目自见面乃与之也。亦不思惟某善某恶。不必选求得成道者来者便与。施人之后不作是念。某已得道某不得道。菩萨施与见奉持戒人来受其物不以欣然。见无戒者亦无异心。其所施与不望还报。有所施者不求名称。使远近闻不自咨嗟。不恶诽谤菩萨施与。不行烦扰不怀恨施。无嗔恚施不欢喜施。菩萨布施不念后世当得其福。不起忿心骂詈愚施。有来求者不前却彼乃施与之。不轻易施。不倩他人持物往与。所以者何。手自酙酌。亦不念言值吾前施。不当前者不施与之。不挂碍施自用心施。不卒暴施手自授之。不沉吟施乍与乍不与。菩萨不念吾所可施疲惓劳极。施从来者不多不少。不选择物恶者与之好者留之。若有来求如本言要未曾减损。菩萨所施愍念众生弘无偏党。欲令受者常获安隐。若施与时则念其人是吾国界。所以者何。一切皆是菩萨之道地也。又所施者少不轻己多不欢喜。虽布施多不自察言。我今广施所与如法无悕望故。菩萨所施不念是福。当有所生受其功报。所以者何。施于一切众生蒙恩故。所施人者亦不念之。吾于天上天下人中独致尊势。其所施与普为众生。不以其福求慕四王释梵之位。亦复不贪转轮圣王。不习声闻缘觉之心。菩萨施与心不念言。所施具足亦不惟少。足与不足有所施者。使一切众不离于佛诸通敏慧。所施与者常得其时无有不应。不以兵仗毒药施与。以安施人不加娆害。菩萨布施从佛法教。所可惠施知一切空。所以施者以为因缘有所兴发。由斯之故而不可尽。所施与者悉晓无想。为诸想者建其因缘故不可尽。所可施者皆达无愿。为诸愿者作善因缘。由是之宜故不可尽。以道法意而有所施。其心坚强完具甚安无所破坏。菩萨所施其在三界无能逮者。所可施与欲令其福归流一切菩萨之业。其志常建一切智心。以是之故为不可尽。所施与者以脱诸想。总揽众魔令不自在。离诸烦苛故不可尽。菩萨所施与众超异。明泥洹故。所可施者决众疑心故不可尽。所施与者正住佛道不怀异心。所施等愿故不可尽。菩萨所施坐佛树下得成正觉。所施与者及无央数。不可称计众生之类。皆荷济度故不可尽。所施与者不可尽矣。其事广大。所施与者以得道处。无能动者无能超逾。况复施者故不可尽。所施与者其心坦然。如一切智故不可尽。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仁者阿差末。叹菩萨施及不可尽。快哉乃尔。愿欲受听菩萨戒禁不可尽谊。阿差末曰。菩萨戒净亦不可尽。有六十四事。何谓六十四。菩萨行仁不怀害心加于众生。身亦不杀不取人物不犯他妻。若见菩萨及向众生。常行至诚未曾两舌。有诤讼者常和解之。终无骂詈不为恶口。所以者何。常有惭耻所言护舌不妄说事。于一切人不念嫉妒。不兴恚心向于众生。所以者何。由此能忍后世端正。常正其心不事余学。恒抱悦心在于佛道。所以者何。其心清净无有尘垢爱乐佛法。所以然者。解无异法能出上者。至心在道用慈仁故。若见沙门梵志辄以五体而自归礼。何谓为五。两手两膝及其头脑稽首足下。所以者何。因得佛道一切归故。心常柔软见人犯非慎己不为所不缺戒。无有声闻缘觉心故。于诸犯戒而无所犯。所以者何。后世不欲生在于鱼猎愚闇家故。常修精进而不懈怠。所以者何。不与邪恶共从事故。戒禁完具未曾阙漏。亲近智德解深法者。不违远故。笃信禁戒所奉正故。顺戒如法一切众生皆歌叹故。其护戒禁清彻至真。本心快故行持戒要。无能传非说其瑕秽。无邪心故。其戒完具。不复迷惑从六衰故。所奉戒行莫不宣闻诸佛正觉之所知故。戒无所求如己乐故。戒知止足无所贪故。其戒纯淑不杂众恶。身意坦然无所乐故。常好闲居未曾喜乐于众闹故。戒能备悉如道法训。不从他人有所受故。谨慎禁戒不以好服而为绮饰。德无能逮誓如本愿。不以甘美而乱意也。所以者何。以有道力制众恶故。所行如戒诸天人民莫不悦故。行慈心戒护众生故。修悲哀戒忍众苦故。遵于护戒不懈怠故。以等心戒为一切众。任于善恶无二心故。常察禁戒不为损耗。不听其心为驰骋故。戒不念恶不传人非护一切故。坚执持戒不听其意随所欲故。顺布施戒养育一切众生之故。为忍辱戒不起心故。志精进戒不回转故。禅思之戒得安定故。奉智慧戒博听正义无厌足故。修广闻戒觉要法故。随善师戒达诸法故。舍恶师戒离众邪学不真路故。无猗身戒知诸万物皆无常故。不贪命戒其功德业如紫金故。无悔恨戒其意净故。无虚饰戒学清净故。不烦苛戒其意鲜明无垢浊故。不焦然戒不烧身故。不迷惑戒不随欲故。不危烧戒无所害故。无抵突戒心不乱故。伏心之戒意无误故。通寂静戒不为俗业之所废故。顺真正戒智如教故。具诸愿戒本清净故。如如来戒。所以者何。随本要故。如佛定戒常怀等心度众生故。从一切智入道门戒。所以者何。不抱恨故。是为菩萨六十四事。清净禁戒而不可尽。

阿差末菩萨复谓舍利弗言。菩萨复有净戒。不自贪身不念一切。不想我人不计寿命。不思名色痛想行识。不猗四种地水火风。各有四大戒。不有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心法。无身口心其戒向净。是相一心而不迷荒。谛观诸法戒以过空无想不愿。亦无形像过于三界。不著不缚。其戒不念尔故不为已生。所以者何。无所生故。所以为戒无作不作本无所造。由是之故戒无部界。此止中间亦无所止。意净为戒识无所住。所以者何。无想念故。戒无所拘。所以然者。无欲力故。亦不住色亦不无色。而俱同尘是名曰戒。离淫怒痴因愚冥脱是故曰戒。不著不断舍十二缘是故曰戒。不念我所除我不我。不住欲故是故曰戒。无作不求不住色想。亦不处在一切名色是故曰戒。不随因缘无烦无苛。无我非我不与疑合是故曰戒。亦不贪福不无功德。以越诸恶非法之事。所以者何。愚者非法是故曰戒。无有扰恼其身心止是故戒相。奉慎戒者如病得愈。不断诸佛经典正籍。法身坦然不可尽故不断法身。所以者何。无二业故。一者不著。二者不断。不断圣众因用脱故。不断诸学。所以者何。顺禁戒故。

阿差末菩萨谓舍利弗。因本清净故不可尽。何谓俗戒。谓生死处亦有尽矣。所以者何。在于五趣故名曰尽。所以尽者。有往反故不住一处。其外神仙五通之戒世俗之智。求上长寿神足命尽。所以者何。戒禁尽故。人戒十善亦复有尽。所以者何违舍戒故。诸欲天子戒亦有尽。所以者何。功德毕故。诸色天子定戒亦尽。所以者何。其定乱故。无色天子寂戒亦尽。所以者何。寂意荒故。其道迹学无学罗汉戒亦有尽。所以者何。猗泥洹故。其缘觉戒亦复有尽。所以者何。无大哀故。

阿差末谓舍利弗言。唯菩萨戒独不可尽。舍利弗问。以何等故戒不可尽。阿差末曰。其戒尽者斯皆非戒。所以菩萨戒不可尽。其心不舍一切智故。是正真戒为不断种故不可尽。何谓果实道果无尽。所言种者谓菩萨心。所云果实则佛十力至不可尽。故曰菩萨戒不可尽。

阿差末谓舍利弗言。菩萨忍辱亦不可尽。有三十二事。何谓三十二无尽。不著欲者不兴此念。是我妻子身皆不犯不令他犯。是故忍辱亦不可尽。不念众恶不恨一切。不恚众生不惟人恶。不与人诤不忘助人。有所毁击亦不掩戏。自护身行将护众人。慎己心不随。常思善德无爱欲意。得庄严身。信作善恶当得报应。口不妄语其心清净。菩萨心强不舍一切。谛自思计心所念邪。即觉知之。心和柔软。将护其心令恶不生。修清净行生于梵天。从天上下还在人间。具足德相众好八十。逮致和音犹如梵天。脱淫怒痴。不以恶颜恚恨向人。所作功德未曾亡失。降伏外学众邪异术。以舍众病不遭厄难。以顺具足诸佛道法。是为忍辱悉不可尽三十二。是菩萨忍辱。何谓忍辱。若骂詈身默不和之。若挝捶者不念报之。是谓忍辱。所以者何。不见挝者不睹己身杖本空故。若有嗔者亦不怀恨。言若幻化其起意来不生心逆。能伏意故。若念恶者心若不知自思惟之。斯人赍恶吾不宜效。有称誉者不用悸喜。所以者何。不生此念得利益也。降伏心故。若有衰耗不以忧戚己知足故。见人叹者不用为绮。若有诽谤不以为动。所以者何。智广大故。有恭敬者不自贡高修性安故。设礼拜者不用悦豫。亦不说言卿宜当然。若得势位不以自大。所以者何心不动故。愍哀众生虽在勤苦不以患厌。在于乐处不用欢喜。晓了俗事皆无常故。不以世八事而见倾动。所以者何。不处其中为人所娆。终不还报无敢犯者。假使有人节节解身悉能忍之。因欲具足菩萨业故。若害身者终无异意。了身四大合成散灭何足可贪。所以者何。缘是忍故当得佛身。悉忍众恼不可计难。所以者何。缘是得致建立大安至道力故。菩萨若在梵志学中。现身入火无所伤害。欲令其人知心清净。化于惑意使志反真因得上天。其梵志学好喜火祠。菩萨所现无所不变。道德超殊莫能逮者。所以者何。诸梵帝释四方天王。稽首菩萨皆为作礼。菩萨忍辱无有边底以是之故曰不可尽。其骂者忍不以为恨。亦不念之谁骂我者。因是寂然便入法忍。不思惟之骂吾眼耳鼻口身意。若骂心乎骂所在耶。则过诸衰便逮法忍不念一切谁来骂者。寻能得入无人之忍。是诸忍者悉不为忍。所以者何。假有号耳。谛计其忍犹山中响。有解此者入无常忍。不念得我及得他人。逮中和忍亦不自念。身随法教某不住法。是名曰忍。我独住道其余人者不建立道不兴斯念。我念空不念实。念无思想不念有想。念忍无余不念忍余。念忍无愿不念有愿忍无生死不有终始。忍为可无不可。忍为有德不为无德。念忍无生不念所生。忍度于世不与世合。忍为入道不为无道。念忍为脱不为无脱。解忍泥洹不为生死。菩萨忍辱不生此念。所以者何。不平等故。菩萨等忍为何谓也。解入空无所断无所著。是菩萨忍。亦不念生不念不生。不念化生。若无化生。不兴念言有之与无。晓了此义至不可尽。以是名曰不可尽。忍悉无所作。不思当然及与不然。无有现者无缚无脱。亦无所生无造起者。故无所生而不可尽。其忍如斯。是为逮得无所从生法忍。如计无所从生法忍。至于如来坐佛树下。入此忍者应得受决曰不可尽。说是法忍品时其在会者咸皆赞曰。善哉善哉。如阿差末所说诚无有异。时十万天。悉以天华名香幡盖。供养奉散阿差末身诸菩萨上。诸天伎乐自然为鸣以娱乐之。心各旷然怀宽弘意。一切皆言令诸众生普悉得明。若如来忍其闻此音。不恐不惧心不在懅。诸华名香幡盖充满。遍于三千大千佛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幸运四叶草之你我的三世情缘

    幸运四叶草之你我的三世情缘

    第一世:他们的门派是对立的,所以不管他们怎样努力都不可能在一起,最后携手跳下断肠崖,并且发誓来世再爱第二世:她是青木国的郡主,是安王之女,他是太子,两人终于可以长相厮守,可无奈小人从中作祟,他亲手杀了她,直到她死后的那一刻,他终于明白事情的真相,可是她已经死了,他哭了,为她而哭,可有什么用呢?她已经不在了,他捡起沾满她的鲜血的剑,刺向了自已......第三世:他是TFBOYS的队长,是一颗闪耀的新星,而她,为了他创造了忆,成为忆的队长,带着对他的忆,闪耀回归,再次相遇的两人,是否真的可以终成眷属呢,还是重蹈覆辙呢?......
  •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巅峰造诣的科学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上善若水总裁绝爱

    他出了名的“冷面修罗”,狠绝、冷酷、无情、妖孽、谪仙,矛盾的结合。商界的钻石,身价无数,年轻有为,更是令黑白两道都谈之色变的人物。她蓝家小姐,天之骄女,妖娆、仙女般的容貌,高雅的姿态,柔情似水、过目不忘的本事,却对小时候的瑾哥哥念念不忘,时过境迁,当再次相识,她在茫茫人海之中,一眼便认出他,可是他却用嘴冷漠的手法将她推移,她以为他没有柔情,只有冷酷和漠然,当看见他对身后那个秀丽的女子含情,温柔的一幕刺伤了她的眼。
  • 混世凶仙

    混世凶仙

    天道崩毁,三凶星现世!赵磐以区区小人物之身,智谋近妖,同修法、体、剑、魔、妖于一身,广纳各仙国绝世仙子,成就混世凶仙之名!
  • 未成年只剩下的盛夏你还在吗

    未成年只剩下的盛夏你还在吗

    青春校园故事。未成年人们形形色色的生活。他们拥有成熟和幼稚并重的性格。让他们在人生转折点上如何选择?
  • 公子七邪

    公子七邪

    凤千邪前世作为精英特工区的首领,忽然穿越到一个架空的异世界……不慌……不慌!咱不慌!开启金手指,收神兽,炼神器,寻父寻母,护家护弟,顺便逛一逛第一学院,顺便当一当学院首席教官,再顺便收一群熊娃子做学生。嗯,一切都按照她的想法发展……呸!不对!这突然冒出来一个长相妖孽,外表又呆又萌,内里狡猾阴险,肤白腹黑的家伙是从哪来的?!某人:本人腿长手巧床技好,身娇体柔易推倒,求姐姐包养!凤千邪:靠!这哪来的小妖精?!她发誓,她绝对绝对绝对对老年吃嫩草,姐弟恋神马的没有兴趣啊!!!
  • 飘过的一瞬间

    飘过的一瞬间

    本书是一本诗歌集。作者是一名基层团干,他热爱本职工作又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一直笔耕不辍。他用独特的视角和饱含深情的笔触,讴歌时代,欧歌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事业、对人生、对人性的深情博爱,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催人奋进,发人深省。
  • 尘烟记

    尘烟记

    一座城市,一个故事。一个名字,一段记忆。
  • 萌妹来袭:高冷学长请接招

    萌妹来袭:高冷学长请接招

    世界上最傻的不是一个人暗恋着另一个人,而是两个人互相暗恋而对方却不知道。我想大概他和她就是这样的吧!他与她从小就是同班同学,她喜欢他,他亦喜欢她,而彼此却不知道。一向沉默不语的他在遇上呆萌可爱的她时,竟变得如此腹黑,要将她吃干抹净。[本文纯属宠文,各位读者且看且珍惜!]
  • 死亡墓地

    死亡墓地

    地球丶是一个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