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土大唐的西边,有个妖兽横行的地方,那个地方被世人唤作十万妖域。
十万妖域很强,非常强大,强到甚至当年妖族鼎盛时期有机会统领天下。
可惜几百年前,妖域发生了一次黑暗****,面对凯嘘人间的妖族,自然不会再心存善念,遂起天下强者群而攻之,从而导致妖族逐渐凋零没落,到如今也不曾恢复多少元气。
妖域很强,但那毕竟是曾经。
可即便是曾经,也是没有太多人敢去招惹的存在,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的好小心使得万年船,万一哪天真一不小心碰上个厉害的主栽在这里,那可就真是阴沟里翻船了。
最近几百年来,西边这十万妖域倒也风平浪静,难得为妖族换来繁衍生息的机会。草木丛生映照下,这里的景色也是极美的。
冥冥妖域人迹罕至,多飞鸟走兽,山涧云雾缭绕,似仙家画卷一般,有风吹过,隐现一座古刹。
……………。…………。
有一座寺庙,建寺八百年来不曾显于人前,但名气却是极大。
只因这座寺庙八百年来走出佛子便有二人,得道高僧更是二十八位。而佛子,传说那可是天上转世的罗汉佛陀。
传说二百年前,最后一位佛子修成正果时曾一夜往返东海度化一条金龙回来,成为护寺灵兽,可至今也没有人见到过这条金龙,最后传说也只能是传说。
佛子降世,以因果轮回,求正果金身。
道家升仙,儒家成圣,释迦佛陀,叫法虽然不同,但终归是大同小异。
这座寺庙建在妖域边陲一座不起眼的苍山腰上,庙小建制却不少,样样齐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这座寺名众生,这座山叫灵山。
众生寺名气极大,但寺中僧人却很少,满打满算不过五六十数。不光如此,寺庙僧众大多也是极为悠闲,除了每日晨钟暮鼓的休息佛法外,其他时间便从不加以约束。
黄昏中,橘色的阳光倾洒在大地上,映照出古寺斑驳沧桑,也映照出寺前两个身影。
仔细看去,一个是十七八岁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和尚,另一个则是一只白色小老虎,不过一尺大小,慵懒的趴在门前毛茸茸的像个绒球,很是可爱。
此时小和尚,正拿着扫把在寺前打扫落叶,一脸苦大仇深,更不时唉声叹气,这日子没法过了。
可不是,晌午的时候不就偷烤了大方丈养的两条溪鱼罢了,这就翻脸不认人啦,罚我来打扫寺院,真是命苦啊。前天夜里我还亲眼看见师傅偷偷喝酒吃鸡腿来着,你咋不罚师傅出来打扫寺院,哦,对了,顺带再洗了全寺的衣服那才是公平。
小和尚碎碎叨叨,忽然寺门吱呀一声打开,只见一个穿着黄色僧衣的光头小心翼翼的探出来,看见小和尚正独自伤神后才慢慢走出来,一屁股坐在寺前小老虎身旁。
小和尚越想越不公平斜眼瞄了一眼,便懒得去搭理。
“哼,小子,咋了,觉得自己委屈了?”黄衣僧人双手枕头百般无聊的随口问道。
小和尚都不乐意去跟他这便宜师傅说话。
“哟呵,小性子上来了!真有能耐你往后就别搭理师傅。”黄衣僧人顺手拔了一根野草叼在嘴里抬头望天。
小和尚实在忍受不住,转过身来说道:“师傅,和尚不都是吃素的么,为啥你吃荤可以我吃荤就不可以了?”
“阿弥陀佛,师傅我这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谁说的?”
“自然是佛祖说的。”
“那为啥我不能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因为你还小啊,需要清净,不能让这红尘污秽了佛心,师傅老了,不在乎什么污秽不污秽的,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师傅呐,可是我上个月还看见大方丈去过青楼呢?”
“青楼,不不不,大方丈那是在度化有缘人呢,要不为啥咱们寺叫众生寺呢。”
小和尚撇撇嘴,道:“师傅,你骗人,小弥陀都跟我说了,明明是大方丈去找女人的了”
“咦,小弥陀是谁?”
“小弥陀是慧能师叔的弟子……。师傅你又开始转移话题。”
法号念空的黄衣僧人嘿嘿一笑,继续说道:“师傅终于知道为啥大方丈给你起名叫贪禅了。”
“为什么?”被叫做贪禅的小和尚一脸疑问。
黄衣僧人仔细想了想,很认真的回答道:“因为问题多还你贪吃啊!”黄衣僧人说完便捧腹大笑开来。
贪禅小和尚满腔愤懑。
“师傅,那个自称什么鹤什么妖将的家伙很长时间没来找你了。”
“师傅我虎躯一震,那家伙就吓跑了。”
“师傅你又吹牛了,佛祖说出家人不打诳语。”
“阿弥陀佛,师傅真没打诳语。”
“骗人……那为啥每次都是你挨揍!我都看见了。”
“阿弥陀佛,贪禅呐,记不记得大方丈说过,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谁叫师傅慈悲来着。”
“哼……你比大方丈厉害吗?”
念空和尚清咳两声,心虚的四下飞快瞅了一眼,这才说道:“就大方丈那两下,师傅抬抬手放翻他。”
小和尚撇过头一副我不相信的样子。
“师傅师傅,大方丈不是你师傅吗?那一会我去告诉他你背后说他坏话。”
“你告诉他师傅以后就不给你买糖葫芦了,来,乖徒弟,咱不说这个……”
………………………。。
寺门前两个和尚和一只贪睡的小老虎,享受着夕阳的余晖。
法号念空的中年和尚望着天空怔怔出神,眼神深邃,半晌轻声道:“贪禅啊!”
“啊?怎么了?”贪禅小和尚一手握着扫把偷偷打量了一下师傅,随后歪着头说道。
念空和尚望着天空继续说道:“你不是一直想下山去玩吗?”
小和尚眉间喜色一闪而逝,但很快就狐疑的问道:“师傅肯放我下山啦?”
似乎早就猜出小和尚心思,黄衣和尚起身看着小和尚郑重说道:“不骗你,放你下山去。”
似乎担心自己没说明白,又补充道:“顺道去北蛮大禅寺去取一样东西。”
小和尚喜上眉梢,挠了挠光头便又忧心忡忡的问道:“师傅,可是我没出过远门呐!”
“下了山,不就是出了远门了么。”
“也是啊……”
…………………………。
流光月华如霜,如为大地披上一件银色霓裳。
众生寺内,两个和尚正肃然立于大雄宝殿前。一人双手合十,笑意盎然,一人吊儿郎当,口中叼着一根草正举头望月低头不断打瞌睡。
约莫八九十岁的老和尚正是如今众生寺的大方丈慧海,他看起来面色红润似婴儿,精神抖擞,完全不像风烛残年的老人,尤其是两条白色眉毛垂膝更是极长,衬托出老和尚极为不凡。
旁边四五十岁的叼草和尚剑眉星目,面容清熠,正是念空和尚,此时一副心不在焉完全无视就在自己身旁的大方丈。
半晌,还是念空和尚率先耐不住寂寞,瞟了一眼老和尚,眉头一皱说道:“师傅啊,您老叫出弟子来不说话也不让弟子回去睡觉大半夜折腾啥啊?”
老和尚微微一笑,一言不发,突然伸手递出一串念珠。
“菩提珠!”念空和尚双目一缩惊叫出声。
菩提佛珠,名器榜第三,传说是众生寺一代老祖成佛之物,可使万法皆空,可成清净琉璃境。
“无须错愕,徒弟的徒弟下山,那师傅的师傅必然要送出点能镇得住门面的东西,不能出门在外让人笑话寒蝉,坠了众生寺的名头。”老和尚郑重其事的说道。
念空和尚突然眉毛一挑,道:“师傅,您老不是一直在讲与世无争。”
老和尚慈眉善目,低宣一声佛号,毫无征兆的伸手使劲敲了眼前光头一下,随后说道:“放屁,人是有七情六欲的。”说完便径直离去。
只是远远传来一句话:“佛祖自在,心中观自在,阿弥陀佛。”
念空和尚低头望着手中那串晶莹菩提眼神复杂。
……………………………
紫气东来,朝阳初升,渲染天地一片金黄。
灵山脚下,一个小和尚背着行囊,带着一只白色小老虎缓缓向东而去。
金色阳光照耀在小和尚身上,金光万丈,似罗汉金身。
小和尚叫贪禅,昨日说下山,今日便下山。
走的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行走间,小和尚蓦然微微伫立,面朝灵山双手合十,低头吟唱佛号。
………………。
“阿弥陀佛!”
…………………。
小和尚今日下山,山上禅下山说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