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需要每天必须在某一特定时刻醒来,开始时可能会借助闹钟的提醒,然而,天长日久了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当你不再借助闹钟时,同样也能在大约那个时刻醒来。原来,这是人体生物钟在发挥作用。
人体生物钟是人们通过长期规律生活养成的一种习惯,想在短时间内建立起一种规律的生物钟往往是徒劳的。同样,人体生物钟一旦建立,也是很难改变的。有人做过一个很典型的人体生物钟实验:让一个健康人进入一个“不见天日”的地下室中,经过长时间与世隔绝的生活后,当人们询问其当时的时间时,那人的回答竟与准确时间相差无几。实验设计者认为,光线的明暗、气候的冷暖等,只是生物时间规律的外部条件;在人体内部还有一个类似时钟的东西,它可以不依赖外部条件而自行运转,指挥着人体的正常生物活动,这就是人体的生物钟。
1904年,奥地利心理学家斯沃伯达出版了《从心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谈人类生命的周期》一书。他认为人体的生理、体能的变化和疾病的产生有23天的周期性,人的心理变化有28天的周期性。一位德国科学家也提出了与之相类似的见解。他从所选择的病例中发现,人类的发病期和死亡期往往与23天的周期节律有关联。之后人们又发现人类的智力活动也同样存在着一个33天的周期,也就是说33天内有一天人们的智力节律达到高潮,大脑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都处于最佳状态,随后逐渐下降,33天后又达到一个新的最佳状态。目前,这种生理周期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竞技中,在比赛之前,教练员、心理医生有计划地调整运动员的生物钟,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那么,是什么使人体产生了生命节律?控制生命节律的生物钟在哪?它是如何运转的?
有人认为,人体的生命节律是外源性的,也就是说某些复杂的外部信息是控制生命节律的动因,人体对广泛的外界信息,如地磁变化、电场变化、光的变化以及月球引力等极为敏感,这些外界环境因素变化的周期性使人体生命节律也具有周期性。也有人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自身内在因素决定的,因此人即使在恒温、与世隔绝的地下,也会表现出正常的生命节律。还有人认为,生命节律是由人体内的激素调节控制的。近年来,又有人提出一种新的观点—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的脑垂体下部有一些神经细胞,一旦它们受到损伤,生命节律就会被打乱,因而认为生命节律的正常运转是由大脑内某些专门的神经元控制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明确的证实。
如果人体生物钟之谜能够被解开,必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活。
TONGKUBEISHANGWEIHEHUILIU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