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就是一个人力争上游的决心,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凡成大事者一个个都是野心勃勃!他们从不会甘于平庸,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信奉的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活就活它个龙摆尾,活就活它个虎生威,不白活一回。对他们来说,“野心”就是“强烈的出人头地的欲望”。
一位留洋归来的学者曾经说过:“中国的青年人与国外的青年人相比,最大的差别就是有志向而无野心!”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也正是因为大多数人无“野心”,才使少数有“野心”的人脱颖而出,走向了成功。在创富途中,“野心”可理解为上进的雄心。有人说“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遗臭万年”,这虽有点偏激,但也比庸碌度日,自甘平凡,天天三饱一倒,过一天少三晌的混天度日强。
法国富翁巴拉昂去世后,《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特别遗嘱:我曾是穷人,但当我走进天堂时,我却是一个大富翁。在跨入天堂之门前,我不想把我的致富秘诀带走。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有一个私人保险箱,那里面藏有我的秘诀。保险箱的三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通过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不可能从墓穴中伸出双手为他的睿智欢呼,但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信件。绝大部分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当然是钱了,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穷人最缺少的是被帮助和被关爱。就这样一年后的一天,也就是巴拉昂逝世的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可见,平庸的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缺少野心。
据考证,世界上所有的大富豪,在其没有成为富豪之前,都非常地渴望富有而憎恨贫穷,成为大富豪是他们矢志不渝的目标。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也就是缺乏致富的欲望,或者说野心。曾有传媒以“孩子们眼中的钱”为题做了一项调查,孩子们的金钱梦令人震惊。在“你这辈子想赚多少钱”的问题上,14.58%的人想赚亿元以上,16.67%的人想赚1000万以上,27.08%的人在100万以上。
该调查结果公布后,穷人和富人的反映截然不同,穷人大都认为这是世风日下的表现:连小小的孩子也钻到钱眼里去了,认为现在的小孩们过于狂妄,说话做事不切实际。而富人却认为这是孩子有野心的表现,这样的孩子更易获取惊人的财富。如果你连让自己怀有强大的欲望的胆量都没有,那么你的财富又能从何而来?
大多数中国人的眼里,“野心”只是一个贬义词,人人避之唯恐不及,可是,很多人去凭昭昭野心成就了事业。原因何在?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野心的时代。没有创业的野心,就没有那些在今天推动着世界经济主流的高科技产业和企业群,就没有那些迅速聚集财富和改变世界的梦想最后变成现实。
人也许永远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但却有权力选择自己的未来。只要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甘于平庸,想做一番大事业,想摆脱贫穷成为富人,命运就有改变的可能。因为,野心能使人不安于现状,继而使人在强烈欲望的推动下一步步向着自己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