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您了解了楹联的基本知识,赏读了大量古今经典名联(参见本书第二、三、四部分)心中涌起创作的冲动之时我们建议您最好先做以下准备:
1.读几本启蒙的讲授楹联的专业书籍
讲授楹联的书籍有多种,人们常见、常用的主要有《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笠翁,即李渔,清初著名戏曲、小说家),还有《声律发蒙》、《对属发蒙》、《对类》等。这类书籍一般都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从一个字对一个字的对子开始,发展到十多个字的对句为止。它们是按诗韵编排的,读者在学习对对子的同时,还熟悉了近体诗的押韵。这些书籍原本就是为作近体诗做准备的,但因为它们都从对对子入手,或是提供许多对对子的素材,所以古代人(特别是明、清两代)讲授写楹联时也用这种书籍启蒙。经过上千年的实践,证明这种学习方式十分有效。建议初学写楹联的人,也可从这里入手,一则看看现成的对子是什么样的,二则还可扩大自己的楹联词汇。
2.找现成的词语做简单的对对子练习
初学撰写楹联的人,常常感到自己的词汇十分有限,建议大家不妨先做一些简单的对对子练习。前人总结的常用而有效的对对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名对在楹联之中,相对的两个人名,可以是以名对字,以名对官衔、封爵、谥号等均可,甚至有时把人名、封号等去掉一两个字,只要达到平仄调谐就行。如:胡适之对孙行者。人名对中较著名的还有: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我亦无忌。地名对可以从书籍中、地图中寻找配对。如找北京地名配对:北海对西山,磨盘大院对烟袋斜街,东棋盘街西棋盘街对南芦草园北芦草园,等等。还有用地名对人名的,如:陶然亭对张之洞。
物名对花卉名,如: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动物名,如:鹦哥观晴空素云雪雁;善姐赏绿池莲花鸳鸯。此联中“鹦哥、雪雁、鸳鸯”既是动物,也是名著《红楼梦》中的人物。
书名对《呐喊》对《彷徨》,《伪自由书》对《准风月谈》,《朝花夕拾》对《故事新编》,等等。清代沈起凤著《谐铎》,书中各则题目均两两相对,如:梦中梦对身外身,奇女雪怨对达士报恩,菜花三娘子对草鞋四相公,等等。
戏剧名对如:《乌龙院》对《白虎堂》,《三气周瑜》对《七擒孟获》,等等。
电影名对如:《车轮滚滚》对《春雨潇潇》,《试航》对《创业》。较著名的集电影名的楹联是:《马兰花》《苦菜花》《白莲花》《蒙根花》《五朵金花》《战地黄花》《生活的浪花》《繁花似锦》对《雁荡山》《杜鹃山》《六盘山》《火焰山》《雪海银山》《万水千山》《沸腾的群山》《江山多娇》。
成语、俗语对
在《巧对录》等书籍中录有此种对子。例如,瓜熟蒂落对藕断丝连,隔靴搔痒对画饼充饥,守株待兔对打草惊蛇,风吹草动对日晒雨淋,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等等。
3.进入创作阶段
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按循序渐进原则,就可以进入简单创作阶段了。
确定主题主题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核心,因此在楹联创作之初,先要确定楹联的中心思想,即确定楹联所要表达的感情,或所要描述的事物,或所要说明的哲理等。
选择方式
按楹联的形式分类选择自己喜欢的创作方式。
组织文字
(1)
对仗。对仗是楹联的基本特征。对仗的要点是词类要相同,义类要相对。义类,指“以类相从”,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庄生”对“望帝”,属专有人名相对;“晓”对“春”,属时令相对;“梦”对“心”,属名词中人事对形体(称为邻对);“迷”对“托”,属动词对动词,“蝴蝶”对“杜鹃”,属动物对动物。
(2)
炼字。初学对句,掌握词汇量是根本,道理和英文的单词一样,少词则难造句,更难成文。一副楹联一共没多少字,炼字是很重要的。联句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称为“谓词”)。把这个中心词炼好了,诗句当然就因之生动形象,正所谓一字千金。谓语中心词,一般是用动词充当的,因此,炼字往往也就是炼动词,王维的《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其中“枯”与“尽”、“疾”与“轻”即是炼字之功。炼字时还必须结合生活体验,才能使联句既简练,又合理。这就要利用夸张、比拟等手法,但必须做到贴切、自然、有的放矢,避免离题万里,才能使读者读之可信,嚼之有味。如一洗澡堂联:“到此皆洁身之士,相对乃忘形之交。”寥寥十四字便把此处风物展示得淋漓尽致,文字既典雅又新奇,寓意既含蓄又深长,不偏不倚,恰到好处。
(3)造句。楹联的基本要求是连贯、周密、简练、生动。连贯不必缀言,单讲周密,指修饰要恰当、考虑要周到,等等。其实,它的要求和我们上小学、初中时的造句、改病句的要求是一样的。出句不要直接以文言文来思维,先把脑子里白话文的句意演绎到无可挑剔了,再斟酌推敲转换成文言文句子。
调整平仄平仄,即声律。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平仄音律有了不小的变化,在区分平仄时,可以按照普通话读音前两声为平、后两声为仄,也可以按照古代的平水韵分类标准,还可以这两种混杂着用。一副楹联,不是全联所有的字都讲究平仄声律,只是每个词的尾字,即单字词的,要讲;两字词的,只讲后一个;三字词的,也只讲最后一个字;四字以上词的按一或两词等组合算。在此基础上上联最后一个字(联脚)应当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最末三个字,应尽可能避免都是平声或都是仄声。尽可能避免只有一个平声字,或只有一个仄声字。口诀:一联之内,平仄相间;两联之间,平仄相对;上联仄尾,下联平尾。
以上介绍的是楹联创作的入门知识,随着对传统文化及楹联艺术的深入了解,读者还要多读一些包含格律韵文的古典书籍,注意加强格律音韵方面的技能培养,再根据现实生活内容量体裁衣,读者完全能够创作出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生命力的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