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这一文体,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中,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究其起源,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观点是:从先秦时期的桃符开始,经过五代十国演变成春联,并逐步发展至成熟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于桃符,传说在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树干弯曲伸展,长达三千里,叉枝又一直伸向东北方的鬼门,鬼门下的山洞里住了很多的鬼怪这些鬼怪归“神荼”和“郁垒”两兄弟管辖,他们专门抓那些出去害人的鬼怪喂老虎。从先秦起,每年到了年终,老百姓就把两位神将的图像画在桃木板上,或在桃木板上题写他们的名字,并把桃木板悬挂于大门左右,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据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每逢岁时,人们便挂桃符来驱鬼避邪、迎喜接福。
五代十国时,神像在桃符上消失了,联语被题于桃木板上,据说此种现象是拜孟昶所赐。后蜀广政二十七年(公元964年),后蜀主孟昶突发奇想,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上题写对句,以试才华。可是群臣写来写去,孟昶都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挥毫,在“桃符板”上写出: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从此,每逢过年,孟昶都要让臣子在桃符上书写联语,而后这一形式也慢慢传入民间。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虽然这不一定是中国第一副楹联,但一般学者都认为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
楹联的成熟年代应为隋唐,这是多数学者予以认可的说法。隋唐时,一些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上,一时形成“摘句欣赏评品”的时风,在诗人们的参与下,楹联艺术得到了弘扬。唐代诗人大都有名联或名句传世,如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题湖南岳阳楼联:“天水一色风月无边”;杜甫的“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题诸葛亮故居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白居易的“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也难”;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骆宾王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等等,都是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句。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虽然这时的桃符已由桃木板改为纸张,但春联仍称“桃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这说明,当时的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另外由于受诗词的影响,楹联在对仗方面前进了一大步,从陆游为自己的书房题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话流年”之工整可见一斑。宋代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元代时由于种种原因,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是在明、清两代。明、清统治阶级对骈文和楹联非常赏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楹风极盛:皇帝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求赢得主子的抬爱;文人墨客更以题联巧对为人生乐事;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不通晓对工以应时风;甚至有人因一副楹联而改变命运。
明代,桃符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一夜之间,朱元璋便把春联从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万家。他本人还写了一副楹联送给将军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当时的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情幸事,解缙、祝允明、文征明、唐伯虎等江南才子把楹联推向了一个高潮;更因为有了皇帝的提倡,此后过年贴春联便沿袭成俗,一直流传至今。
清代是楹联的繁荣期,不论在内容的开拓还是在艺术的成熟上,都是前所未有的,更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如揭示人生哲理的:“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在清朝还出现了楹联分类著作,如梁章钜父子的《楹联丛话》。
千百年来,从封建帝王的金銮殿到庶民百姓的茅草屋,从达官贵人的朱门到市井贫家的白屋,从楼堂亭榭到小摊茅店,乃至从本土的道教儒教庙观到外来的佛教、基督教的寺宇教堂,都能看到楹联文化的印记。从汉族到少数民族,从沿海内陆到北漠南疆,从名胜古迹到民俗农户,从戏曲舞台到文学作品,从文人的书房以及文具到工棚、农具以及工匠用具,从供神到敬人,从言谈到楹柱,从古到今,地球上凡有华人的地方几乎都有楹联的踪迹和影响,在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至今也还保留着贴楹联的风俗。
楹联
楹联俗称“对联”、“对子”,原指悬挂在楹柱上的楹联,后来发展为对所有对联的一种雅致的称呼。
上联
上联是楹联的前半部分。一副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先为上,故先书的部分为上联。上联一般以仄声字结尾(亦有用平声字者,但极少)。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右侧。上联又称出句、上支、上比、对公、对头、上句等。
出句
(1)
出句又叫“出对”,一般指上联,是先出而令人后对的句子,多用于应对。
(2)
根据收尾字平仄声判断,也有的出句为下联,如出句“三光日月星”,平声尾,应是下联。
下联
下联是楹联的后半部分。一副楹联由两个字数相等的部分组成,古人称后为下,故后书的部分为下联。下联一般以平声字结尾。其张贴、悬挂、镌刻的位置,应在读者面对方向的左侧。下联又称对句、下支、下比、对母、对尾等。
对对
(1)
对对是后对的半副楹联,为应对中常用语,多为下联,个别为上联。
(2)
对对也有对成句子之意,前一“对”字为动词,组成动宾结构的词语。
全联
全联是完整的一副楹联,也就是说既有上联也有下联。
半联
半联是指半副楹联,指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产生半联的原因,一是历史久远,其中的半副联实物下落不明,而又不见原文记载;二是本身不容易对得上对句,从而形成所谓的“绝对”,历史上有些绝对至今尚未有好的对句。
单联
(1)
单联是指半联(上联,或下联)。
(2)
单联与套联相对,称一副联为单联。常江《中国楹联谭概》:“上联(出句)、下联(对句)合为一联,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可称之‘单联’。”
套联
套联是由两副以上楹联构成的内容相关、字数相等、同时用于同地的一组楹联。
支
一源分流曰支。《新唐书·骠国传》:“海行五日,至佛代国,有江,支流三百六十。”取其意,联分为两支,上联称上支,下联称下支。
副
副是量词单位,器物“一对”或“一套”。取其“一对”的含意,楹联以副计量,上下联(全联)合称“一副楹联”。古时表为“幅”,因“幅”之意常为单数一,现已不用。
楹联以上联(或下联)的字数计算几个字则为几言。如言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为四言;“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为七言。
扁
“扁”通“匾”,同“额”,常连用称“匾额”。清朝梁章钜《楹联丛话》:“抚桂林时,东偏有怀清堂,为百文敏公题扁。”
颜
颜即题匾额处,门楣。
额
额是指悬于门屏之上的牌匾。南北朝时期羊欣《笔阵图》:“前汉萧何善篆籀,为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
幛
幛用于喜庆、哀挽等场合的交际礼品,有喜幛、寿幛(祭幛、祭轴)等。一般是整幅的丝绵织品,上面题缀文字,并不要求与联相配。
横批
横批是长条形的横幅书画,其轴在左右两端,相当于横额,常与春联配合使用,多为纸制,亦称横幅、横头。
虚额
虚额是指不直书地名,或用典,或拟景,更具文采的横额,如南昌滕王阁的“仙人旧馆”,《红楼梦》中的“有凤来仪”、“杏帘在望”。
实额
实额是指直书该处地名、店名的横额,如“黄鹤楼”、“同仁堂”。
成联
由一个作者创作的上下联称为“成联”或“自撰联”。
句脚
句脚又称“联脚”,在多分句组成的楹联中,每一分句的尾字称为“句脚”,最后一个分句的尾字称为“联脚”。上下联各有一句的楹联,尾字一般称为联脚。
2.楹联的常见形式
正对
正对是楹联中最常见的形式。上下联各写一事,各自具有一个完整的意思,但两者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意境之中。也就是说上下联呈并列关系,内容相关,联内所用字词工整相对,但是内容不可以完全相同,同义的实词不可相对。
反对
反对是指上下两联一正一反,呈转折关系,彼此相互映衬,但意思相反,联中所用的词语也多是反义,将主题表现得更为深刻、鲜明。
串对
串对又称“流水对”,就是一个意思分两句来说,上下联内容顺承,下联是上联意思的继续和补充,同时深化上联所要表现的主题,上下联独立起来都没有意义或意义不全。上下联一般都有因果、连贯、条件、假设等关系。
工对
工对又叫严式,它要求以同类的名词相对,类别越精细,联则越工整。凡以同类词、近类词或词性相同的连绵词相对的,都叫工对。工对在古时候要求非常严格,现代有所放宽。
宽对和工对相对在用词上不苛求小类和平仄相对只需大宽对类相对,句式结构大致相应即可。宽对也不是无限地宽,至少要做到上下联句子句读相同,字数相等,语意流畅。
回文对
回文又称回球,是讲究词序可回环往复的一种修辞方法,以趣味性为重。回文联有三种不同的写法,一是上联可倒转作下联,如“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二是上下联顺逆一致,如“北陵奇景奇陵北,南塔新奇新塔南”。三是上下联颠倒互换法,如“禽鸣听耳悦,鲤跃视神怡”可读为“怡神视跃鲤,悦耳听鸣禽”。
3.楹联的常用辞格
拆合格
拆合格是利用汉字偏旁的拆分和组合来构成楹联,例如:古木枯,此木成柴;女子好,少女尤妙。
镶名格
镶名格是指楹联中巧妙镶入人名(嵌人名需嵌名人,不能随手编人名来对句)或地名或事物名,又叫“嵌名格”,例如:两舟并进,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樊哙);八音齐奏,笛清(狄青)难比箫和(萧何)。
急转格
急转格是指上下半联中各自的意思向反面突然转变,例如: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非山乎。
回文格
回文格是指楹联的上下联各自倒读和顺读完全一样,例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乾隆出);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纪晓岚对)
拟人格
拟人格是指利用拟人手法构成的楹联,例如:鸦叫鹊鸣,并立枝头谈风雨;燕来雁往,相逢路上话春秋。
反诘格
反诘格是指利用反问形成楹联,例如:经忏可超生,难道阎罗怕和尚?金钱能赎罪,居然菩萨是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