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器有三步,材料、阵法和熔炼。
为此,孟青山可是足足准备两年多。
作为一名剑修,几乎人人都会一点炼器,不过是成就高低不同。一般的修者,都会选择钻研炼制飞剑,毕竟这个才是修炼主流。
青云剑门,论炼器水准,自然以二师叔孟常乐为首,据说,孟常乐师叔三年前曾炼制出一柄四品飞剑,上缴给了齐雲剑门。
四品飞剑!那是足以让一般修者疯狂的法器,但孟青山视若无睹,那玩意和自己一点边都沾不上。
一堆深红色的粗铁、灰黑色的燃矿、一截三四米长的松木长杆、一鼎炉子。。
孟青山跟前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物件,这些都是炼制翻土锄和收割镰的材料。
当然为了炼器成功,他将每份材料都准备了十份。
炼器是一项高难度的技巧活,成功率不高,一名老练的修者一般也只有三成的成功概率。
而对于从未炼过法器的孟青山来说,这不仅让他激动,也让他有些忐忑。
人生第一次炼器开始!
拇指粗的玉简中完整记录着锄头和镰刀两种炼器方法,毕竟这种并不高级的法器法诀,市场上随处可见。
孟青山再次通读一遍,确认没有错误后才开始动手。
高温炼铁,将粗铁中的杂质去除。这是炼器的第一步。铁块的质量影响着法器的效果,越是精纯越好。
半人高的火炉已经燃起,底下的燃矿熊熊烧起,周围的温度陡然升高起来,孟青山不敢懈怠,专心致志的站在火炉边,见火势不旺就塞两块燃矿。
咕噜咕噜!
热水冒泡的声音响起,炉子中的铁块已经开始融化,化为一滩黄红色的岩浆,十分浓稠。
去除杂质,打造模型。
这便是考验孟青山能力的时候,一般来说,铁熔浆杂质去除,待凝固后,硬度会更强,修者就要趁还有余热时塑造法器形状。
反反复复,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孟青山将敲打出一个铁质锄头。
接着就是阵法!阵法很常见,但会刻画的人却不多,原因是阵法多是繁复玄妙,如果不会大精力钻研,往往得不到很高成就。
拿着一把弯月小刀,孟青山小心翼翼的在锄头上刻画,这过程出不得一丁点错。
他第一次刻阵,失败了二十多次,才成功一件。
翻土锄的阵法不算太难,尽管如此,孟青山还是将一个简简单单的符文刻满了锄头。不过这也不怨他,只是七层灵体的修为,能刻出一个阵法已经很难得。
修为越深,自然刻阵也就越发从容。如果他是道宫境界,根本不用如此繁复,要不了四五次就能成功。
“修为低啊,没办法!”
看着眼前歪歪扭扭的纹络,孟青山还是没心没肺的得意几下,毕竟锄头的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激活阵法,这是刻阵的关键。
法器之所以威力超凡,有想象不到的效果,阵法才是真正的原因。
有些绝世高人,往往可以利用一件不起眼的物件,刻下惊天大阵,足以灭杀威震一方的大人物。
阵法,绝对是无与伦比的大杀器,但再厉害的阵法也要激活才有效果。
从怀中摸出一个小锦囊,一颗不起眼的圆形小石头,不大,大概只有两寸长高。
二品晶石。
看到这个,孟青山的目光中流露出浓浓不舍,这可是好东西啊,一块等于一百块一品晶石。
将二品晶石镶嵌到锄头端预留的一个空格,孟青山双手一翻,体内法诀运转,两团白色灵力倏尔输入到锄头中。
一团红芒刹那间闪现,刻在锄头上的纹络此刻也都鲜活起来,大放光彩。随即光芒内敛,整个锄头再次恢复原形,二品晶石也彻底嵌入深处,看不出半点变化。
“成了。”
孟青山禁不住欢呼雀跃。
将松木长杆套上,一个崭新的黑色翻土锄出现在跟前。
兴奋至极的孟青山迫不及待冲到院落里的药田,开始试试这翻土锄的效果。
一锄下去,一阵红芒闪过,虽然很微弱,但依旧被孟青山捕捉到,紧接着,灵草根边的泥土像两侧如浪翻滚开。
药田里的灵气全都蕴含在土壤中,一锄下去,大团大团的泥块松散开来,灵气也都朝着灵草的绿叶上溢去。
果然,吸收了灵气的灵草变的更加翠绿,就连生机都强势了一些。
好东西!
孟青山见状,心里直呼高兴,一连整个上午都在锄地,将院落里五亩药田全都翻了几遍。
五亩的药田,三五天被雨水温润,随后被锄头翻土,按照这种搭配和进度,这里的灵草肯定要增长不少。
灵草的增量,就意味着晶石的增加,有了晶石,才能购买飞剑、剑诀。
想到这里,孟青山原本有些疲累的小身板又来了精神,就连腰杆都挺直了几分。
下午,他趁着兴头,又将收割镰做了出来。
这镰刀是收获时才能用到,孟青山看着手上这两柄低级法器,脸上有着说不出的喜悦,尽管或许这两件法器连一品都算不上,但这也没有什么,只要能增产就是好东西。
十个小锦囊的材料已经所剩不多,剩余的残余材料只有两个锦囊。
收拾完毕后,孟青山怀着满意的心情,端坐在静室蒲团上,静心修炼。
。。
第二天清晨!
铛铛铛!悠扬的钟声敲响了三下,山间回荡,经久不息。
该死!孟青山狼狈的从蒲团上爬起来,想也没想,直接朝着外面奔去。
今天是月初三,正是掌门门下弟子,徐绍讲业授课日。
掌门号称千剑道人,一手飞剑诀在青云剑门里当属第一。他不仅剑法高超、修为惊人,脾气也很和善,麾下弟子也都和他一样,实力高,脾性好。
徐绍便是掌门的得意门生,道宫二藏修者。
学崖,位于青云剑门的南面,不高,只有五六百米,是剑门传道授业的场所。
孟青山气喘吁吁地来到学崖时,前面已经挤满了百来人,他随便寻了个位子,便坐了下去。
学崖上首处,坐着一位白衣青年,他面如冠玉,眉清目秀,长的一表人才,威武不凡。
徐绍,号称门中第一弟子,气质非凡,在众人中,给人以鹤立鸡群感。
见来人差不多了,徐绍并未开口,右手一抽,一柄清洌如泉的长剑,倏尔飞出剑鞘。
学崖前大片空地,徐绍一人一剑,就地舞动起来。
一招一式,不是很快,但气韵十足,无论力度还是角度,皆是完美至极,一看就是勤加苦练而成。
“第一式,高山流水。”徐绍长剑一扬,右手朝天,剑身一抖,青光四溅,化为一抹清流从山间流下。
“第二式,清风云淡。”
。。
《青云剑诀》,这是青云剑门创宗立门的剑诀,虽然入手容易,但学精难。
《青云剑诀》有九重,迄今为止,孟青山不过只有三重水准,这份实力放在外门中,也是不够看。
因此,每一次徐绍来讲解剑诀时,他都是格外的专心,不肯落下半节。
看到徐绍如此神采,一招一式,都是让人叹为观止,尽管看不懂真正的内涵,但孟青山还是觉得对方不愧是门中剑修天才。
“你们来本门时日不短,《青云剑诀》看似简易,其中含有大道神韵,各人都要用心体味,仔细揣摩剑诀中的深意,刚才我便将剑诀的前六重练习一遍,能悟下多少,全凭个人造化。好了,下面我便继续讲解这剑诀中需要注意和重点体味的地方。。”
徐绍傥傥而谈,自然有一股神采,令人折服。
孟青山更不敢有半分懈怠,伸直耳朵,唯恐漏下只言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