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第一幕僚
曾国藩靖港兵败自杀,湖南地方官拟好奏疏,请朝廷罢遣湘军。有“湘中第一幕僚”之称的左宗棠力挽狂澜,并用计挤走满官杨霈,让他的幕主稳稳坐上了巡抚宝座。曾国藩长舒一口气,密荐左宗棠“才可独当一面”。
曾国藩长于谋略,却拙于临阵指挥。临战时,军情瞬息万变,曾国藩却多谋多断,等于无断,拿不定主意。靖港之败,曾国藩一口气逃到了铜官渚小船上。回想自己吹嘘誓率湘军水陆师作三年东征之计,而现在亲自指挥的靖港战役,水陆惨败到如此地步,觉得前途渺茫,少不得羞愤交加,真所谓“行步起拜,何以为容;引镜窥形,何以施面目”,便萌生了自杀的念头,于是在船中挥退从者,投河自溺。但因章寿龄前一日在船上看见曾国藩写好遗书寄其家,故日夜看护,见此情形,随行标兵三人速将其救起。至晚得军报,湘潭水陆初战告捷,曾国藩这才转悲为喜。
曾国藩自杀的当天,左宗棠从长沙缒城而出,探望曾国藩于铜官渚舟中,当时“气息仅属”,所着单衣沾满泥沙,痕迹犹在。后经左宗棠多时劝慰,曾国藩才打消了自杀之念。待靖港湘军水陆师退回长沙后,曾国藩曾收到他父亲曾麟书的来信,教训他说:“儿此出以杀贼报国为志,非直为家乡桑梓。兵事时有利钝,出湖南境而战死,是皆死所,若死于湖南,我不为你哭!”
当湘军水陆师溃败靖港的消息传到长沙后,湖南布政使徐有壬“绕室走达旦”,次日便与按察使陶恩培会详巡抚,请罢遣曾军,语倨妄甚。在此危急关头,左宗棠力挽狂澜,出面化解矛盾,方使湘军得以保存。
左宗棠,字季高,号朴存,湖南省湘阴县人,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四岁时,随祖父在家中梧塘书塾读书。六岁开始攻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九岁开始学作八股文。
道光六年(1826),左宗棠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次年应长沙府试,取中第二名。
道光九年(1829),18岁的左宗棠在书铺买到一部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不久,又读了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齐召南的《水道提纲》。对这些涉及中国历史、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内容的名著,左宗棠如获至宝,早晚研读,并作了详细的笔记,对于今后可以借鉴、可以施行的,“另编存录”。这些书使他大大开扩了眼界,对他后来带兵打仗、施政理财、治理国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许多沉湎于八股文章的学子对此很不理解,“莫不窃笑,以为无所用之”。左宗棠却毫不理会,仍然坚持走自己的路。
道光十年(1830)十月,江苏布政使贺长龄因丁忧回到长沙。贺长龄是清代中期一位著名的务实派官员和经世致用学者,曾与江苏巡抚陶澍针对时弊,力行改革,政声卓著,并请魏源选辑从清朝开国到道光初年有关社会现实问题和经世致用的论文,编成《皇朝经世文编》一百二十卷。左宗棠早就十分钦慕贺长龄的学问、功业和为人,便前往请教。贺长龄见左宗棠人品不凡,知他志向远大,极为赏识,“以国士见待”。见他好学,又将家中藏书任其借阅。每次左宗棠上门,贺长龄必亲自登梯上楼取书,频频登降,不以为烦。每次还书,都要询问有何心得,与左宗棠“互相考订,孜孜齿斤齿斤,无稍倦厌”。贺长龄还曾劝告左宗棠:目前国家正苦缺乏人才,应志求远大,“幸勿苟且小就,自限其成”。
次年,左宗棠进入长沙城南书院。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颇高的书院,为南宋时抗金名将张浚与其子、著名理学家张木式所创办,大学者朱熹曾在此讲学。此时主持者即是丁忧在籍的原湖北学政、贺长龄之弟贺熙龄。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经世致用学者,教学的宗旨就是:“诱以义理、经世之学,不专重制艺、帖括。”左宗棠在这里不仅饱览了汉宋先儒之书,求有用之学,又结识了后来成为湘军名将的罗泽南等,并以志行道德相砥砺,以学问义理共研讨。贺熙龄也很喜爱左宗棠,曾说:“左季高少从余游,观其卓然能自立,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
贺氏兄弟是一代名流、显宦,如此的看重左宗棠这个当时还十分贫穷的青年学子,使左宗棠感动不已,终生难忘。贺氏兄弟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这位有前途的得意弟子。他们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往来。
一年后,贺长龄丁忧期满,仍回江苏原任,六年后,升任为贵州巡抚。他曾几次致信左宗棠去贵州任事。但当时,左宗棠因已接受了在陶澍家教其孤子之约,才没有应邀前往。道光二十六年(1846)贺长龄在长沙逝世。就在他去世前不久,左宗棠的长子孝威出生了,他听说后,高兴地说:“宜婿吾女。”遂将最小的女儿许与刚出生的孝威。从此,贺长龄与左宗棠又由师生变成了亲家,在清代史上留下了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