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斌坐在大巴车上,裹紧皮夹克,想靠在座椅上睡一觉,因为县城到大青山信用社有80多公里路,而且道弯难行,又遇上下雪天,大巴车行驶得很慢,到大青山恐怕得用三个多小时,王斌要利用这三个多小时弥补起昨晚的觉。
窗外的雪似乎大了些,天气也骤然冷了许多。车上的乘客不是很多,车厢里显得有点空荡,空气也变得冷飕飕的。王斌刚迷糊了一会儿,就被冻醒了,在他睁眼的瞬间,发现前排一位老者很像他的父亲,揉眼细看,自然不是,但他的脑子里却不由自主地想开了父亲。
王斌从小到大的日子里,很少能见上父亲,父亲的印象在他心里淡薄得很。人们常说王斌不像他的父亲,倒像农行宿舍院里的一个勤杂工,但那勤杂工早在王斌10岁时就死了,是得癌症死的,死时年仅36岁。
王斌依稀记得父亲不在家时,那勤杂工经常到他家里来帮他母亲干这干那,还经常上街给王斌买点心吃。王斌父亲一回来,那勤杂工就不来了。后来,王斌母亲吵架中还经常听到他们提及勤杂工的名字。再后来,勤杂工死了,母亲流着泪给勤杂工缝好了寿衣,带王斌去给勤杂工送寿衣时,母亲还摁倒王斌,逼着王斌给勤杂工磕了三个响头。勤杂工没有任何家属,死后被农行送到火葬场火化成骨灰,埋在了城外的一片野地里,后来在那片土地上建起了化肥厂。
王斌有时从别人的闲言碎语里感觉到了什么,王斌曾悄悄地细看父亲的眼睛,又大又红,和自己的又黑又小又亮的眼睛大不相同。就去问母亲,母亲只是叹气从不回答。王斌问父亲,父亲就呵斥他:“你不是我儿子是谁的儿子,别听外人瞎嚼舌头!”
父亲讲这些话的时候,王斌会看到母亲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父亲的敬重。
王斌也非常敬重父亲这一点。后来王斌懂得人事,就对自己的身世有了很大的怀疑。在王斌16岁时,因为贫血住进了县医院,母亲给父亲打了电话,父亲闻讯连夜从白云信用社骑着自行车赶到医院,医生让父亲给王斌输血,父亲无可奈何地冲医生摇了摇头,王斌瞬间从父亲那黯淡的目光中读懂了一切。
医生带着讥讽地口气问:“你不是病人的父亲?”
“是。”父亲声音很低地回答。
“是,为什么拒绝给你儿子输血,你也太自私了。”医生生气地责怪着父亲。
父亲神情木然地不知所以,王斌那一刻真为父亲心痛,他极力压制着将要涌出的泪对医生说,他是我的父亲,但他患有慢性肝炎不能为王斌输血。
医生对父亲歉意地笑笑,走了。
王斌朦胧中看到父亲也流泪了。
王斌的血管里流淌着与父亲不同型号的血液,但有很多地方和父亲相像。举止言谈,永远保持整洁的衣服,指甲也修剪得很好,胡子总是刮得干干净净,更像父亲的是对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热心于帮助别人。这些相像也并非全是天生的,有不少地方是王斌自己要求与父亲尽量保持相像,特别是在为人处世上,这样在别人眼里他就是父亲真正的儿子,在父亲眼里,更能得到一些安慰。
王斌的母亲经历了勤杂工之死和两个女儿打工的不幸遭遇后,脾气变得一天比一天坏,王斌父亲一回家,就与王斌父亲吵架。开始王斌父亲还让着她,后来就由还口发展到和王斌母亲无休止的争吵,回家的次数更少了。
王斌的父亲在家庭上虽不如意,但令人欣慰的是他在工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白云信用社在经济条件相当落后的条件下,20多年保持不亏损,而且还有几年盈利,信贷资产质量在全县22个基层信用社里排在前3位。王斌的父亲也因此出席了无数次的省、地、县三级先进表彰会,他退休后,从白云信用社带回的只有一只洗得褪了颜色的背包和一背包大大小小的荣誉证书。父亲退休回家后,一直和母亲分室而居,并且两人只讲上一句话,争吵就开始了。以后每三五天一次,循环往复。
王斌常这样问自己:父亲和母亲这样的人生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是生存环境?是婚姻本身?是命运安排?或是他们自己本性所致?
王斌并不想找出答案。他只是觉得人生得意时从不想问,而在悲愤时不断地问这问那。王斌觉得自己深深明白了屈原当年要沉汩罗江时,为什么发出了一连串的询天和质地之问。
王斌虽然没有达到屈原的悲愤,但在他心里也存在着一片凄凉,父母成天无休止地争吵,信用社经营不景气,工资开不下多少。名义上和柳琴恋爱三年了,可她没有和自己结婚的欲望,虽然柳琴嘴上没说,但王斌从柳琴母亲的谈话里听出了弦外音。眼下范文又分配回了县城,至今依旧那么深爱着柳琴,并未放弃对柳琴的追求,只要有点空隙就会乘虚而入,还有眼下的收贷结息任务完成得很不乐观,联社“三定”改革就要开始,业务考核是拿实际数字为依据的,业务考核分数上不去,落得太远,就有下岗的可能。
在大青山信用社里,王斌很佩服另一个信贷员李勇,以前他把李勇“凡事不放在心上,怎开心怎活”看作是一种玩世不恭。可后来又觉得李勇这样开心生活也对,人生烦恼太多,又何必让这些烦恼成为人生旅途的负担,永远背在身上,活得那么累呢?
王斌想到这里,心中也就豁然开朗了。
这时,女售票员又给他找回5元。王斌很是奇怪,自己又不认识司机和女售票员。女售票员微笑着向他解释:你是信用社的,我们认识你,我家买这车还从信用社贷过款呢,要不是信用社帮助,我家也跑不成这车。我们全家永远不能把信用社和信用社的人忘了。王斌这才想起以前有一位贷户找过马云仙申请贷款买客车,看来就是这家了。
王斌听了,心中一阵感动,但不仅仅是出于少花了5元钱,而是王斌感到自己作为一名信合人,只做了自己应做的工作,但在农民心中却将自己念念不忘,多么朴实的老百姓啊!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抛弃个人烦恼去热爱自己的工作,去真心为广大农民全心全意地服务呢?
王斌在猛然间又坚定了一种信念,并且拥有了一种力量,只觉得全身热血沸腾,一阵燥热,没有了寒冷的感觉。
大巴车长鸣一声喇叭,大青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