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北方一座大型皇家园林,坐落于北京西郊,与颐和园相毗邻。是北京有名的“三山五园”之一。全园从康熙十八年(1679)开始,先后历经雍正、乾隆、嘉庆共100多年,才基本建成。
圆明园曾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雍正)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后,又依照紫禁城的格局,大规模建设。到了乾隆年间,清朝国力鼎盛,是圆明园建设的高潮时期,以倾国之力、空前的规模扩建圆明园,后又经嘉庆、道光、咸丰年间的续建,5个皇帝役使无数能工巧匠,费银亿万先后经过151年将其建造经营而成。圆明园曾以其杰出的造园艺术,宏大的地域规模,丰富的文化收藏和精美的建筑闻名于世。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世界园林的典范”、“万园之园”。它的特点是在平地上造园,这是极少见的,它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园林史上的一个高峰。
圆明园的陆上面积和故宫差不多大,水域的面积又相当于一个颐和园,它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圆明园主要是为了供皇帝避暑、休息、游乐和居住的,同时还在园子里处理朝政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所以园里分别有“外朝”与“内寝”的宫廷区。圆明园的南部为外朝区,其余部分则分布着40个景区,其中50多处经典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像西湖十景等。
圆明园占地约200万平方米,包括绮春园、长春园和圆明园三个园子,统称“圆明园”。圆明园景区,是全园最大的景区,共有景点60多处,包括舍卫城,里面还有很多佛像。舍卫城是仿乔萨罗国(印度古国名,佛教圣地)都城而建的。这里有占全园一半以上的景点,景点大多分布在后湖和福海周围。长春园是建筑群,它有30多处景点,每个景点都很有特色。绮春园也为建筑群,它有20多个景点,面积也是三个园中最小的。
圆明园中对山的运用很有特色,其中堆山占全园的1/3。人工堆山不能堆得太高,否则工程过大。其中最高的山才15米。山大部分都是圆润的,没有一个险峰,基本上都是挖湖堆土而成的。这也是平地造园工程量大的一个具体表现。
圆明园的水主要是引自玉泉山之水,水占了全园的1/2以上,故有水景园之称。水由大水面、中水面和小水面三种相结合。大水面约计600平方米,以“福海”为代表,中、小水面约计200平方米,有“后湖”,河道将水系连接起来。
圆明园的建筑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方式,以建筑群为中心,再结合地貌环境,构成风景。其中的小园为“园中之园”,用墙隔开,各园自成一体,其风景点为一种单座房屋景致;建筑组群则是由许多亭、楼、台、阁所组合成一体的建筑。无论是从平面来看,还是从外观来看,圆明园的建筑都有着丰富的变化。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于当年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侵略者用了15天的时间抢劫园内的文物与珍宝,然后放火焚烧,本想把三园全部烧光,但是由于面积太大,不能烧尽,但神话和奇迹般的圆明园还是成为废墟了,只剩断垣残壁,供人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