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53100000004

第4章 民间婚嫁

民间婚嫁礼俗

一般婚姻

已成年的男女青年,经媒人说合或亲友保媒,问清门第和本人品行后,通过相亲、订婚、换帖、迎新等程序成婚。

娶后宫

男丧妻,经人说合娶结过婚的妇女为妻,为“娶后宫”。也有些家境贫寒,年龄又大的初婚男子娶后宫女人的。娶后宫也要通过相亲、写文书(代帖)、迎新等过程。迎亲这天,男方不去女方家,只雇轿车1辆,由媒人前往唤来女人,拜了天地即可。女方如带有子女者,同车而来。到成婚的次日早,男方前妻所留子女要为继母叩头认妈。女方带来的子女要为继父叩头认父。到第5天,女方娘家要请男方及前家子女前往,给继母之父母及兄弟等叩头认外祖父母及舅父等。亲友婚嫁时,后宫女人只能帮助劳动,不能参加礼仪活动。

补后

初婚的女子嫁给丧妻的男子,称为补后。婚礼仪式与一般婚姻相同。不同点是,男方前妻娘家要择日请补后的女子,认为“续女”。特别是前妻留有子女,为了外孙们不受或少受后娘虐待,更少不了这一礼节性的请唤。补后的女人,参加亲友婚嫁时,不能迎送新娘,也不能陪伴新娘吃饭。

续亲

姐姐去世,妹妹嫁给姐夫者为续亲。其婚礼仪式,妹是初婚者,与一般婚姻相同。妹是再婚者,与娶后宫相同。姐姐所留子女,原来称姨姨要改称“妈妈”。这种婚姻关系至今尚存。

丧妻再娶

失夫改嫁,开始也要经媒人说合,或亲友“保亲”。要给双方说清楚对方的家庭情况及子女多少,对方要经过打听,认为适合后,由媒人引上男方去女方娘家相亲,只要双方同意,即可定亲。过去有句俗话,“前嫁由爹娘,改嫁由自己”。寡妇改嫁一般是自己做主。

婚姻定下来以后,女方要给男方写改嫁文书,如有携带子女,文书上要写明是寄养,还是归新婚的男方,如是寄养,子女成人后归其原籍。如永归新夫,则改姓男方姓氏。文水称这种子女为“油瓶”。也有的女方将带来的女儿给男方的儿子做媳妇的,叫“姊妹婆夫”。直到现在,女方再婚带有子女者,领取结婚手续时,也要在结婚审查表上注明所带子女长大后归谁家。

结婚日期确定后,女方要到前夫家向公婆告别,无公婆者向叔伯说知,而后带上衣物等,哭一场离去,以示对前夫的留恋。

到了结婚日期,男方家备辆轿车,由媒人带上“请唤钱”(实际是身价)前往,将女方及其子女接来。轿车到男方门前时,有两位妇女出来迎接女方进院,而后男方出来,同女方拜天地,拜毕步入洞房。进洞房时,男方家帮忙者抱一个斗,斗内放粮食(高粱、谷子都可),粮食内埋着银器,让女方摸出来拿上进屋,进房后女方上炕时,要说:“大姐大姐你下炕,你的日子我顶上”这句话。其意思是:前方姐姐的鬼魂你去吧,这个日子我负责管理了。而后吃顿4盘菜、饺子。

男女成婚的次日,男方前方儿女们要给继母叩头,并叫声“妈”,女方带来的子女,也要给继父叩头。对继父、继母也有称“叔叔”、“姨姨”的,但多数是称“爹”、“妈”。

到第五天,女方娘家请“姑爷”、“外孙”,男方叩拜岳父母,前家外孙叩拜外祖父母、舅父母、姨夫、姨母等,受拜者要付叩头钱,多少不等。

到十天头上,女方娘家请“姑爷”、“姑娘”一天,子女们不去。名曰“请十”。至此,后娶之仪礼完毕。后娶没有闹洞房、哄新娘、哄新郎之俗。因后娶、后嫁的男女双方都难免会想起与前妻、前夫共同生活的场景。

姊妹婚

俗称“姊妹婆夫”。这种婚姻大多是男方的儿子与继母带来的姐姐或妹妹成婚。但也有的人家,男为亲生,女为螟蛉,兄妹或姐弟间感情甚好,在父母或亲友提议下成婚。其婚礼仪式简单,择一吉日,拜一下天地,吃顿喜饭,就入洞房。名曰“圆房。”

童养媳

新中国成立前,家境贫寒,娶妻无资,经人说合,备养一贫苦幼女,到十三、四岁成婚。另一种是家无劳力,用钱买来较大的女孩帮家中干活,待儿女适龄期到便为其成婚。有的童养媳比男方大十几岁叫小女婿,也有比男方小十几岁的。其婚礼仪式也是“圆房”。

娃娃亲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些双方友好的父母,为更亲近,愿将未成年子女订婚(也有指腹订婚者),互换信物,待子女长大后完婚。其婚礼仪式与一般婚姻相同。

亲抱亲

新中国成立前同宗是不结婚的。凡是一个祖先的后代不准婚配,否则是大逆不道,败坏本族风气,受本家族律条处置。但是舅舅之女可以嫁姑姑之子为妻,姨兄妹或姨姐弟之间可以成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认识到近亲结婚于子女不利,来做亲者就很少了。但是,妹妹嫁小舅子的,或小姨子嫁弟弟的,这样的亲做亲还是有的。亲做亲的婚礼仪式与一般婚姻相同,亲做亲也叫做亲抱亲。

换亲

因家境贫寒,或容貌丑陋,难找对象,经人说合,张三娶李四之姐(或妹),李四娶张三之妹(或姐),谓之换亲。这种婚姻多为贫困人家为延续后代而采用的婚姻形式,一般由父母包办。这种有很强连带关系的婚姻,过去有,现在也有。

招女婿

有的人家有女无子,且有家产,经人说合,找一贫家出身或兄弟较多而又精干的青年男子,入赘为子,有的改名换姓,有的不改换姓名,所生子女姓女家之姓,名曰“借儿养孙子”。

招老汉

有的妇女中年丧夫,子女幼小,且有财产,不易改嫁,但养育子女又感困难,经人说合,招一孤身男子成婚。前夫所生子女称新招男人为“叔叔”,再生子女姓新招男人之姓。这种婚姻至今仍有。

带夫改嫁

原配丈夫年老或残疾,家境贫苦,无力抚养子女,妻子较年轻,但与前夫恩爱情深,迫于生活,不得不另找依托。为此,与前夫办一离婚手续,改嫁时怜惜前夫,与新夫商妥,带前夫改嫁,养老送终。

活人妻

新中国成立前,有的人闹嗜好,抽大烟,吸料面,家产卖光,最后卖老婆、卖儿女。这种人之妻叫活人妻,婚礼仪式与娶后宫相同。

纳妾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有纳妾者,纳亲婚俗称娶二房,即在正妻之外另娶一妻,也称为纳妾,妾在家庭中没有什么地位,对其有种种限制,如不准干预家政,不准见其亲生父母等。纳妾多为富豪之家,出钱买穷家孩子为妾预家预家,所生儿女不能称其为母,而称其为姨。

活头婚

活头婚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女人被休后的再度结婚。女人再嫁,过去被视为不贞节,况且又是被夫休掉的女人再婚,一般不允许在白日迎娶,往往安排双方于深夜半路接送。活头婚因被人看不起,迎娶时多遇劫,如强人硬赖女方欠己账,须由男方出钱出物,方可放行,民间俗称之为“打霸”。

扶正婚

新中国成立前,指正妻死后,把妾提到妻的地位的婚姻。扶正一般都要举行仪式,与正娶规格相同,经扶正的妾便名正言顺地成为正妻,享受正妻的一切权利。

抢婚

指用强暴手段迫使对方服从的婚姻。多出自新中国成立前官宦富豪有钱有势的恶霸之家,他们看中人家女子貌美,求而不及,即强娶强夺,有不从者常遭非命。

对房婚

“一门两不绝婚”大多出自新中国成立前的富户人家,前提是原有二子夭亡其一,因嫌人丁少,故同时娶二女,按例谁大先娶,为一房。同日又娶一房,谓之“对房”,男子隔夜换房,生子女按与本房关系称谓,即互称伯母、婶母,惟其父还是称爹,不过有大爹、二爹之分。对房多有不和,故有“二妇不一婿,一婿有死离”之说。

错房婚

指兄(弟)殁后由弟(兄)改室为妻,前提一般都是兄(弟)生前留有子女。

老年婚

男丧妻、女丧夫的老年人找下老伴叫老年婚,这种婚姻有的履行法律手续,有的签订协议,主要内容是死后是否让原配偶埋葬。

冥婚

有的地方称“弥婚”,是指没成婚的男女死后,男女双方父母为死去的子女婚配的一种形式,将男女合葬入男家坟地,事后双方如亲戚一样互相往来。

同类推荐
  •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肃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酒泉民歌(下)

    本书共收集肃州区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七十多篇,这些作品绝大多数来自肃州人民的口头、集体创作,千百年来依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
  •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团结互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知行合力:宁夏电力公司职工文化创新成果集

    本书是一本集中展示宁夏电力职工文化生活成果的图书。全书收辑了职工围绕“三集五大”活动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演讲、发明、建议、征文以及格言警句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文章数十篇,从而也集中展示了宁夏电力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追求。建议出版。
  •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读史悟玄机:中国历史中的铁血规则

    本书将展示给您历史中的种种玄机:关于攀升的学问,关于明哲保身的计策,关于统驭天下的智谋,关于处世的哲学,关于政治与道德的关系,关于君子与小人的争斗……带给您的必是耳目一新的感受!当您掩卷而思时,您会发现这是历史、文化与智慧最完美的融合体!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热门推荐
  • 尘灰与灰质

    尘灰与灰质

    只是一部关于流浪与荒野的小说,带着一份关于生命价值的探索的问卷。每个人的生命中也许都有过那么一场流浪梦,而每个人流浪的因果,也都不尽相同——但我们也知道,既为流浪,皆为朋友。一位很奇怪的年轻人真的上路了,他来自农村,外表平常,他加入了这支奋战在祖国各地的流浪者大军。他说他有故事,他希望能借此分享给世人,尽管不精彩,但也独一无二。因为他还在路上,小说也还在路上。这是一部以笔记形式叙述的小说,没有大纲,半遵循最原初的想法就是最好的想法,因为他说故事还有第二条主线。这位年轻人称自己不是徒步,也不是穷游,而是流浪者,却也不是普通的流浪者,而是“流浪皮革族”——一种用生命寻求价值的流浪者。
  • 皇牌校草的冷血甜心:公主伪装记

    皇牌校草的冷血甜心:公主伪装记

    她是身份尊贵的祈宫帝国唯一公主,是全球第一黑帮“冷忆宫”的宫主,是全球第一杀手“冷兮”……当她一朝为了寻找十二年前的那个男孩,入了“洛卡斯学院”遇上了恶魔般的霸道的他,那颗毫无波澜的心动了,到了最后,得知真相,她和他该何去何从?(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敬请见谅)
  • 大画环宇

    大画环宇

    执笔画星辰,洒墨成星,挥斥方遒,秦天:我为画圣,注定大画寰宇!
  •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巴渝轶闻掌故(巴渝文化丛书)

    本书从民俗学与社会学的角度,讲述了巴渝地区各民族重要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故事和传说,全书分为七部分,分别是巴渝史话、文采风流、民间轶韵、名胜传说、名产掌故、艺海春秋、陪都轶闻等。
  • 致疯子的青春

    致疯子的青春

    我,正在回忆初中三年的疯子,他们.........
  • 网游之公子世无双

    网游之公子世无双

    “世无双!站住!”男子不为所动。“世无双!我喜欢你!我们结为伴侣吧!”男子终于停住了脚步,女子有些心喜,但接下来屏幕上显示的字却让女子的心如坠冰窖。世无双:关我何事?不过是安静地采个药也能遇上两尊大神,如果只是这样倒也没什么,最坑的是好好地看个戏而已,竟然也被卷进了这一出“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三俗戏码。宋小楚仰天长叹:大神!我招你惹你了?!
  • 焱火灭

    焱火灭

    暮色像悬浮在浊流中的泥沙,在静止的时候,便渐渐沉淀下来。太阳西坠,人归家、鸟还林时,黑乎乎的云彩像奔马一样来回的翻滚着,天色黑沉沉地暗了下来。列车在黑灰色的天空下呼啸的前进着,天赐望着窗外的一切,又回首望了下肩膀上好像两把锋利无比的“砺剑”似的熠熠生辉的学员肩章,左手里紧握着赵天国送他的那枚军勋章,右手拿着几个好兄弟最后一次在“打铁”集训时的合影,慢慢的闭上了双眼,感觉过去一切,像刚刚发生过的一样……谨以此文献给全国的消防卫士们和已经退伍的消防英雄们,以及即将踏入消防的兄弟姐妹和所有的消防部队家属及关注消防的人们。
  • 我在师大追过的妹子

    我在师大追过的妹子

    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显示,在新一届新生入学后,师大的全校男女比例,女生占比达到74%,比上一年同期有所下降,但是男女比例失调依然十分严重。我校大部分学院男女比例维持在3:7范围波动,但是少数部分专业成了阴盛阳衰的重灾区,女生占比达到了90%以上,更为严重的,某个学院某个专业一个年级100多名学生中,只有一名男生。根据调查显示,女生比例大于90%的重灾区学院,表示该学院已经成为女神的集中营,男生是这里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大部分维持于我校平均水平的学院,虽然这里依旧是男人的天堂,但是也很不幸的成为了女汉子的发源地。
  • 众经撰杂譬喻

    众经撰杂譬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