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西省建材行业办主任、全国建材行业先进工作者 郭世刚
郭世刚是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县人。
他是从学校考出来的。家在农村的他,也是学业优秀的他,最先是考到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那是位于山西晋中盆地上、平遥县境内的一所农业机械方面的中等专业学校。他在那里读完了3年课程后,面临着毕业分配时,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技术学校校方留下了他,使他成为了毕业后留在学校工作的很少人中间的一个。
后来,他有机会被调入山西省太原市,进入到山西省建材工业学校,在那里从事教务工作。在山西省建材学校待了两年后,他被调入山西省建材局,进入了山西省建筑材料行业,成为一名正式的国家公务员,从那时起一直在这里工作,一直工作到现在。这是一段时间很不短的经历,这段时间占到了他多半生中的绝大部分,而且还要一直延续下去,会到他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时。这也是一个相当漫长的人生里程,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要紧的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过程。
其实,通过他的发展脉络,应该看到,他的发展也还比较顺利。他在山西省建材局人事处科员的工作岗位工作了几年后,顺利地升任了副主任科员,而后是主任科员,而后是人事劳资处副处长,并主持了几年全处工作。后来,在省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大潮中,山西省建材局被撤销了,随之成立的是山西省建筑材料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全省建材工业行业管理工作及原省建材局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首任主任龚志平同志退休后,郭世刚被组织任命为主任,成为山西省建材行业管理办公室成立以来的第二任主任。没想到的是,他一干就是几个年头。这个改革后的机构运转到现在,他一直在这个职务上工作着。1957年出生的他,年龄已经达到了54岁,超过了“知天命”的年龄,更超过了“不惑”之年。
他在山西省建材行业办的工作经历、历练与干练,使他对建材行业有了比一般人更多的了解,应该说是熟悉,而且是很熟悉。近年来,山西省的建材行业在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及行业管理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发展势头强劲,正在为我省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作为行业管理的领导者,郭世刚同志付出了艰辛的工作,他领导的行业管理,在探索中求发展,得到了行业的普遍认同和赞誉。
郭世刚除了在山西省建材行业办担任主任外,还兼任着山西省建材工业协会的会长。这个协会,同样是山西省建材行业重要的群众性团体组织,它担负着与山西省众多建材企业的沟通、联系、协调、组织的工作任务。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具体而又繁琐的工作,在建材行业里发挥着很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作为会长的他,担子更重,工作更加繁忙起来。但从对山西省建材行业的指导作用来看,却是更加意义了许多。
在他工作的这些年中,是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是社会大发展大变化的时代。建筑材料工业也是一样,面临着行业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结构调整和改善环境严峻挑战及机遇。面对这种形势,郭世刚只能做社会的改革者、发展的促进者。推动落后产能向先进生产技术水平的转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这是他的头号任务,是当务之急。必须引领山西建材产业的转型发展,向高技术、高质量、高产能的方向发展,这是他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他有正确的思维,超前的思维,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思维,这才能使他跟上社会前进的潮流和步伐,成为引领山西建材行业快速发展和转型的弄潮儿。
从雁北农村走出来的郭世刚
郭世刚1957年10月30日出生在山西北部的大同市大同县郭家窑子头村这个与大同市城区距离最近的一个县份里。他的父亲、母亲都是农民,而且,在他的祖上一代甚至上几代、几十代,都是生活在山西省雁北农村里的老诚的、朴实的、厚道的、靠种地为生的农民。应该说,他家的祖祖辈辈都是大同人,农村人。到了他这一代时,开始走出了他这样一个国家的、山西省政府的官员。这真的很不容易,应该说是非常难。但郭世刚还是走出来了,他走得很踏实,也很实在,应当说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的。
郭世刚在他家里是排行老二,他有着哥哥、姐姐,也有弟弟和妹妹。他位居兄弟姐妹的正中间。他的家里,那是一个人口不少的大家庭。郭世刚上小学的时候,是学校里的好学生;等他上了初级中学,他还是好学生;等到上了高级中学时,他仍然是好学生。后来在1977年时,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他也报名参加了应试者的行列中。他以出色的成绩考到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那是他不敢报考大学,怕考不上,会错过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里,他仍然是好学生。说他是好学生,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他学习好,学习成绩好;二是说他品德好,做事诚实而且稳重,是人们信得过的那种实实在在的人。
郭世刚的家乡大同县郭家窑子头村,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市,距离大同市区只有17公里之遥,是位于大同市郊区县里的村庄。这是个不大也不算小的村庄,全村人口有千把人。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就在这块土地上生存。郭世刚的家庭,到他这一代时,中国的时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赶上了那样的好时光,就此走上了进入城市的道路。
郭世刚的小学阶段是在郭家窑子头村里度过的,等到他上初中时,他就来到了郭家窑子头村附近的名叫倍加造的镇子里,此时,他就算踏入了城镇的门槛。上高级中学时,他进入到大同县又一重镇周士庄-大同县第二中学就读。几年的时间内,他读完了高中。那时高中毕业的农村学生郭世刚,在从小学读到高中毕业的学习进程中,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优秀状态,一直是在班里担任着学习委员头衔的班干部,是个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他毕业后,没有做任何选择,出路就是回乡务农。他也不例外,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郭家窑子头村里,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村生活,跟着父兄走进了广阔天地的黄土高原上,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民。就在这郭家窑子头村里,他开始了书写他的人生历程。
1975年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到他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他只在老家农村干了两年半的时间。在这两年半当中,他在农村实实在在地劳动着。这个时间段内,他由原来的学生被锻炼成了村里的壮劳力,他每年要挣回高达550个工的工分,那时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他为家里带来了比较可观的收入。后来,他在村里,开始担任了小队里的记工员,再后来就是大队里的记工员,到离开老家农村之前,他还担任了郭家窑子头村的共青团委书记、民兵连的副连长等在村里年轻人看起来是了不起的重要职务。
他从学校回到村里的年代,正好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大同市大同县也不例外,如火如荼地在农村开展着农业学大寨的运动。
那时农业学大寨,在他们这里体现最明显的就是村里干着兴修水利的工程,那是轰轰烈烈的大干快上的兴修水利工程。他们当时在兴修水利设施主干渠,那就是从郭家窑子头村修到郭家窑子头水库的一段主干渠,是县里的重点工程项目。修好干渠,可以灌溉当时的3个乡、7个村的土地,是使农村人很快受益的惠民工程。干渠先后分成两个段落,前一段有1公里长,后一段有3公里长。郭家窑子头水库,在当时是个中型水库。要想灌溉,就必须修好主干渠。那时的修水库,工序很多,要挖渠、刨土、铲土、担土方,那可是重体力劳动,而且修干渠的时间是选择在冬天里。在那个季节,天寒地冻,劳动强度自不必说,就那种寒天冷地里干活,也让人很难以施展手脚。雁北的冬天,人们都知道,那是在野外伸不出手的季节。就在那个季节里,硬是完成了挖开冷冻的土地,用肩膀担出那么多立方的冻土,那可硬是用手和肩膀,腿和脚走出来的,可见那是何等的艰苦和大劳动量的重体力劳动啊!
就是这段时间的重体力劳动,还一直延续到第二年的春天。春天到来,他们开始了春天的劳作,那就是耕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割。那是成为整个系列的一整套耕作方法和农田管理全过程。郭世刚既然成为壮劳力,那就是面对着这一系列的农活,他居然都能干下来,而且干得很出色。
田间管理,主要就是锄草、松土、培土。锄草的事情要反复进行三次。大暑天除草,面对黄土背朝天,脚踩大地三伏天。面对广旷的田野,那真是无比广阔的天地,真的是在施展着自身的本领。那也真是汗流浃背,面孔和身上裸露的部分,被晒得黝黑,身上一层一层在起皮。锄地的活计要干3个月的样子。第一次锄地是间苗,那是把多余的谷物苗子除去,只留下最健壮的苗子让它生长;第二次锄地是松土,把板结的土壤松开,给植物留下生长的空间,水分也就不会很快蒸发掉,这是在做着田间保墒的一种劳动;第三次锄草,实际上是在给庄稼根部培土,那是用锄头给正在生长得很快的苗的根部培土,使其根系发达,成长更加健壮,抗击风灾的袭击并结出更饱满更多的果实。这三个月的劳动,把郭世刚练成了种庄稼的好把式。而在农闲时间,他们的主要农活是平整土地,或是深挖土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农村里,总是要有活计干的,不可能让人们闲下来无事可做。
那时的农业学大寨搞得轰轰烈烈,“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口号在全国各地也喊得很响,那是一个“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时代。在那个时代里,郭世刚担任着村里的团委书记,民兵连的副连长,还有着军训任务。郭世刚告诉我,他们那时上地干活都要背着枪,那阵子,他们村里的民兵们配备有冲锋枪5支,76式步枪5支。民兵连的军事训练,就是瞄准、打靶。那时的打靶是实弹射击,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相当紧张,有一触即发的趋势。大同市又处于内蒙古过来的第二道防线,所以军训抓得很紧,民兵训练成为农村里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那时的年轻人对这项活动也很有兴趣,打起靶来也很努力,当然也很过瘾。
在农村里生活和劳动,长期形成了一整套相对固定的生活习惯,起床作息,也有一种相对固定的模式,在农忙季节,可能有所调整,但平时的用餐,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那时农村的早餐、中餐和晚餐,一定要吃饱。早饭,是小米稠粥,中午是吃糕,晚上是稀饭和玉米面窝窝头、饼子。因为是重体力劳动,必须吃饱,所以人们饭量也很大。在农忙的日子里,是吃在地头,一天两送饭、有时三送饭。体力劳动的消耗,使人们的饭量大增,在那个油水很少的年代里,饮食的量超乎常人的多起来,更何况是年轻的壮劳力们呢!
由于当时生活的相对贫困,人们就拼命地干活,想由此摆脱贫困。当时的人们修水利,真想把旱地变成水浇地,那时的农村流传着这样一种口头语,那就是: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由于当时的化肥很少,也很昂贵,在地里很少上化肥,而农家肥当时又很缺乏,不够用。郭家窑子头村里的人们有着离大同市近的有利条件,就在冬天里去到大同市区犄角旮旯寻找农家肥,想使土地在施肥后肥沃起来。
在农业学大寨的那种日子里,越是到了冬天,就越是要走进大同市城区,开始农村人在城市里的积肥运肥工作。那个时代,农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要去到大同市区,参与这项重要的积肥使命。他们骑着自行车过去,住在大同市区里,找个村里人给这帮年轻人做着这一天的三顿饭。在城里,贪早睡晚,天天在那里积肥:淘粪、拾粪、担粪,一干就是整整一个冬天,那足有两三个月的光景。积好的肥料,发动起村里的马车、牛车过来装运回村里。年轻人的自行车当然也闲不住,自行车上也要挂上粪斗,骑着自行车把肥料带回村里来。带回来的肥料,还要过秤、称斤、然后根据积肥的多少记工分,最后在每年年终按劳分配。这是一项每年必须进行的农活,而且集中在冬天的3个月里。
在干着农村集体活计的同时,郭世刚在家里也要干活。白天在队里干活,晚上在家里还要干活,那是晚上特有的活计。为了给他哥哥结婚准备住房,晚上他和哥哥、父亲为主,一起自己动手修盖窑洞。那会儿,大同县农村里的窑洞,在那个贫困的时代,全是用土坯垒起来的,而且,大多是在平地上用土坯垒起来的窑洞房。郭世刚那时每天晚上回到家里,还要干着盖房建房的活计。白天干,夜里干,平地上垒起了窑洞房,解决住宅问题。眼看着窑洞房在平地上建起来了,郭世刚满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那是一种劳动成果的展示,心里自然会甜滋滋的。
在干了两年多的农活后,郭世刚当起了村里的民办教师,那会儿,他的个头已经长到了一米七三,成为了农村里拿得起、放得下、血气方刚的壮小伙子。
能当上农村的民办教师,那是一次天赐的良机。当时,国家为了抓教育,为了普遍地提高教学质量,展开了重新测定和加强师资质量的工作。当时,教育部门决定,农村的民办教师全员下岗,参加由本地区教育部门统一组织的选拔考试,重新进行选拔民办教师的工作。
郭家窑子头村,当时有三名教师下岗重新参加考试,而村里的回乡高中毕业生有5个人参加了考试,结果是,那3名下岗教师中有两名考上了,村里的5名回乡高中毕业生有3名考上了,郭世刚当然也考上了。由此,郭世刚被留在郭家窑子头村初级中学当起了村里的民办教师,这是郭世刚成为走上城市工作道路的新的转折点。
郭世刚说,大清早,那时村里的大喇叭响了,播送了他们考上了,成绩合格了,被录取到教师队伍里的消息,广播里说,要他们到队里领取录取通知书。那真是一条好消息,在那个极为贫困的年代里,从农村青年走进教师队伍,那可真算是一次质的飞跃,是村里的人们羡慕得不得了的事情。
郭世刚得到这条消息当然很高兴,但是,他真有点不敢相信,因为他在考试前的复习时间太少了。从报名到考试,他没有过一整天的复习时间,只是晚上在煤油灯下看书学习。那时他妈妈还嫌他浪费点灯的油,催他要快点灭灯睡觉。生产队长也只给了他半天的复习时间,那还是因为生产队长觉得他是个干活实在、出力的好后生,这是对他特有的关照。
他当上民办教师后,在村里的学校代着初级中学的课程,教初一、二年级物理、化学和初一年级数学,还兼班主任。就这样,在农村当农民、当民办教师一共待了三年多的时间。
郭世刚后来真的赶上了好时光,恰逢盛世的到来。1977年,国家开始恢复了高考制度,村里的高中毕业生迎接了这次自“文革”以来的首次大型考试,郭世刚也在其中。他当时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做到保险起见,他没有敢报考大学,而是报考了当时的中等专业学校。他的考试成绩当然合格,结果被分配到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他是当时他那批报考的高中生中为数不多走出大同地区的考生,由此,他开始了走出了大同,走上了新的学习生涯。
后来,全公社民办教师在联校召开有着20多名教师参加的大会时,郭世刚才从联校教务处主任的发言中得知,他在这次考试中的成绩,是当时全公社所有考生中的第一名。
那时的他,一直在大同县区的农村上学,从来没有离开过家门远出过,也没有坐过火车,更不知道山西农业机械化学校是在哪里。后来,他了解到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就在山西晋中地区的平遥县,他也不知道平遥县在哪里。当他要到学校报到,坐火车从太原转车时,才看到省城太原比大同大多了,而且气派多了。那是一次全新的感受,是农村出来的人进城的感觉。在他坐火车行走在晋中平原上的时候,他看到了那平平展展的晋中盆地上生长着的返青的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麦苗,心里感到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舒服。他想到,在那个季节里的大同盆地,还是荒原一片,根本看不到绿色,更没有已经生长到10来公分高的满目葱茏的麦苗啊!那真使他浑身的舒服,满心的兴奋……
就这样,他走进了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殿堂,开始了他崭新的中等专业学校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