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时代教育的主流。随着历史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对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培养,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爱因斯坦曾说过:“成才=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太重视对学生学习动机的端正、兴趣的激发、情感的培养等非智力因素,而热衷于满堂灌,训练“考试机器”等,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影响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本文拟就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如何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谈谈体会。
非智力因素及其在学习中的地位
心理学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着动力、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也就是除了智能以外的因素,主要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要素组成。智力的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紧密相连、互相制约。在我们现实的教育工作中常见到这样的情况: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恒心和毅力以及自信心不足等因素所致。这说明非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很好地发展,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的好坏。鉴于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教师在进行各科教学时,在强调传授知识开发智能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当代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高各科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想”学
明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保证学习的前提条件,学生只有想学才可能学好。
但在学生心目中,对历史学习存在两种偏见:一种认为历史是小科、副科,社会、学校都不重视,而且认为历史学的都是过去的事情,枯燥、对现实作用不大。因此很多学生不愿意学,认为是浪费时间;另一种偏见认为学历史,只要会背、会记就可以了,至于懂不懂、上课听不听都无所谓,再加上目前初升高的升学考试中,社会学科只占30分,又加剧了上述现象的扩展。而以上这些现象的存在和扩展,不仅使学生历史课基础薄弱,更主要是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丧失殆尽。针对以上两种情况,在教学的第一堂课必须明确告诉学生:高中历史是高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
我们还必须解决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因为有用才有学习的必要性。为此,我用“什么是历史”这一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热情。紧接着,我又引用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或名人学史重史用史的故事,以及与学生共同分析当今的时事热点,如巴以争端、伊拉克问题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说明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迷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迷等,鼓励学生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使学生既能“初尝”到历史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架起历史与未来联系的桥梁。这样,学生的学史“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证明,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他的意识,注意都倾向并集中到学习上去,以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同时,识记的能力、思维的效果也都好。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事件往往离学生的生活年代较远,常常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所以只有把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本身结合起来,才可能激发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那么,怎样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呢?
(1)精心巧妙设疑布阵
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学生的求知规律也是遵循“无疑—有疑—无疑”这一原则的。教材有些内容文字简洁、科学性强,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而,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新奇、惊讶、新颖之感,以引起学生探索问题,寻求答案的内心需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课的导课,教师首先拿出一个现代坦克模型(儿童电动玩具坦克),并发出模拟、仿真的枪炮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接着问,最早出现在战场上的坦克是什么样子的?它是在哪次战争中首次使用的?通过这样的设问,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一节课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又如《美国内战》一节课的讲述中,对于南北矛盾内容的处理,教师首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关于南北矛盾中的工业原料、劳动力、关税、奴隶制度示意图挂出,并把学生分成两组,然后指出,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进入正在进行激烈辩论的美国国会中,两组同学分别就是南北方的议员代表,你们就南北矛盾中的焦点展开辩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出了结论,化解了难点。学生通过辩论与参与,锻炼了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2)运用语言与情感等
在历史课堂教学这个教学大”舞台“上,历史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与学生(演员)共演一台戏。教师的功夫在于教师的教学艺术,为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沐浴在情感艺术的享受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取得最佳教学效果。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魅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
历史教学中,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真挚、饱满的情感,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动人故事;慷慨悲壮,感人肺腑的人物命运;刀光剑影、气势磅礴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本身的魅力,借助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至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3)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
例如:我们可以更广泛的采用电教媒体提供的信息,寻找和建立情知融合点,创设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把远的拉近,把抽象的变成具体,把虚的变实,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其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这时学生会精神振奋,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情境中,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比如:在讲《长征》一课时,由于时代距离我们较遥远,学生很难体会到当时红军的长征精神。那么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过草地》等片段既能让学生体味到红军不怕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如创设历史情景,给学生重返历史的机会。历史学科有着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即具有时间、空间、人物和特定场景,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用语言、形体、情感和道具等方式表现特定的历史场景,重现历史,然后在课堂上由学生表演。在表演前或表演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逻辑思维,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的目的。
比如在讲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当时的情景,教师在导入新课时是这样设计的:指挥学生高唱《国歌》,之后提问:大家知道这首歌的创作时间和背景吗?这首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吗?为什么说”中华民族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政治派别又有何表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由此导入新课,将学生带到了那战火纷飞的时代。
(4)鼓励学生给学生以成就感
心理研究表明:高中生自尊心特强,但他们心理上还不成熟,学习中可能因一时的困难或挫折而失去信心,连续的失败可能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难度的把握。除了规定总的教学目标以外,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规定不同的近期目标,当这个目标达到后,则马上再提出一个新的、已提高了的近期目标。当然,这些目标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来的,只要学生认真努力就可以达到。这样就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之中,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另外还可以用语言来鼓励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所有的属于自主回答的答案,均应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要肯定其内容,如”你说的很好“,”这一点非常对“;内容有出入的,也就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闪光点“,如”虽然在某方面还有点问题,但你能说到这些,说明你认真思考了“,这样会使学生有一种”成功感“。对存在的问题以委婉的方式给学生指出来,使明确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学生既增强了信心,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除去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很多途径,如知识竞赛、实地观察、撰写历史小论文观看历史剧等,根据学校的情况和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以趣激学,学习效果会更好。
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学生”愿“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认识也往往带有各种情感色彩,常表现出的不是用理智来支配情感,而是用情感支配理智,甚至有时用自己的好恶来决定一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都有这种体会:一位学生喜爱某位老师,从而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也特别喜欢,就会努力学习这门学科,学习成绩也会相应地提高;反之,该学生不喜欢某老师,那么对他所教的课一般也不感兴趣,上课时,往往不能认真听课,成绩会出现退步。可见情感对学生的认知行为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情感变化,积极创造健康的情感世界,使学生热爱学习,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作为一名历史教师,首先要热爱历史教学工作,认真钻研业务,努力改革教学,始终要有饱满的教学热情,坚韧不拔的教学意志,并以此去感染学生。
其次要热爱关心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树立起可亲可敬的形象,表现出慈母般的爱心。
在教学中,要注意对每一个学生施以平等之爱,即不偏爱任何一个学生;辅导时,不只是辅导好学生,而应该更多地辅导学习困难生;在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把学生当主体,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转,使学生有”主人翁“之感;在课堂提问中,要多鼓励学习困难生发言,并给他们成功的机会。
在课外,应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多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身体、家庭情况,从各方面关心爱护他们,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要重视与学生的日常友好相处,以自己的真诚之爱,来换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热爱,对历史学习的激情。
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如历史教材中,从”匈奴未灭,何以家还“的霍去病,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无有责“的报国赤诚,到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喋血“的壮美情怀;尤其是”五四“以来,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千万革命者,历尽困苦、艰辛和磨难,为中国人民留下的惊天动地的不朽诗篇,……中华民族在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中涌现的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前赴后继的志士仁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品质、智慧和思想,对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人民之利益“而学习的高尚学习动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锻炼学生学习的意志,使学生”勤“学
意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一种心理过程。发展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一个人完善个人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意志品质不仅对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达到人生目标有帮助,而且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也很有意义。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美的形象比比皆是:从手执汉节十九年不降的苏武,到出生入死六次东渡的鉴真;从布鲁诺坚持日心说,虽被宗教裁判所监禁七年而毫不动摇,到司马迁踏遍全国各地,历尽十年艰辛,虽受腐刑却矢志不渝,最终写成《史记》……,他们闪光的心灵,不朽的人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畏困难去争取成功的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和鼓舞,从而树立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并将这种意志运用到历史学习中。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水平上,还反映在人格力量上。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师的态度、情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渊博、宽容、认真、有信心、有责任感等人格力量对课堂教学最有穿透性,也最有影响。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育、辅导学生的同时,要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适与人格的提升,用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教师本身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既是出色完成学科教育工作的前提,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总之,非智力因素对人的智力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补偿人在智力上的某些不足,又能推动人的智力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从而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