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靖山大王祝睿带着二大王隋应,六大王谭忠来到靖山的北山口与罗福会合。罗福十分惭愧,对祝睿道:“主公,罗某不才,未能击退攸阳兵马。”
祝睿下马,急切询问:“可曾伤着?不知敌阵何人如此神勇?”罗福有些羞赧,魏登道:“乃是太子东宫侍卫统领侯复。”祝睿惊讶道:“太子东宫?”
祝睿一览众山,感慨道:“太子弘昊,据说他神勇无比,指挥十万兵马,镇定自如。更难得宅心仁厚,若能当上皇帝,真是百姓之福。”
魏登道:“可惜太子如今并不得宠,多有权臣主张废太子,空有一身本领,不能施展抱负。”
楚瑞听的他们议论,觉得这太子可能还是个好人。他如今是关心打战的事,并没有多在意这个太子什么的。
当下,祝睿查看了地形,以及部队驻扎分布情况。道:“李攸驸马有侯复助阵,面对面硬拼,是为下策。看来只能智取。”
隋应道:“攸阳兵马虽然兵多将广,但是靖山有地利,管他来多少兵马,只需扼守通关要道,十万兵马,尚不得过。”魏登道:“二大王所言极是。”
祝睿哈哈一笑,突然对楚瑞道:“元吉,你来看。”楚瑞吃了一惊,这么多头领怎么只叫我。
祝睿道:“李攸兵马现在合兵一处,靖山兵少,极难撼动。若要取胜,势必使其分兵。来看,此处。”
楚瑞听他一说,便顺着他指引的地方看去。那儿有一个不高不矮的小山头。祝睿道:“元吉,你率领三百步兵,先去占领此处。”
楚瑞一听是下任务给他,急忙先答应,然后才想到:三百人,如果李攸集中几万兵力围攻此山头,那不是瓮中之鳖么。便迟迟没有行动下山。
见楚瑞在犹豫,祝睿哈哈一笑:“此乃分兵之计。元吉无需多虑,只需固守即可。”
楚瑞心想,这祝睿似乎很有军事才能,可能他的指挥自有他的道理,也就没多想。管他是不是去当炮灰的。先占据再说,实在守不住,大不了投降算了。即便战死又怎样,反正对死亡都麻木了。如果战死能够回现代去,那正求之不得。便得令而去。
楚瑞刚走,祝睿对众头领道:“各位觉得该如何守山?”
谭忠道:“即刻搬运礌石,滚木到山上,多备足弓箭。”
八大王魏登道:“集中兵力扼守要道。”
罗福道:“待官兵疲惫,趁其不备,烧其粮草,官兵逼退。”
祝睿听了,哈哈大笑:“你们所言都是对的。但是你们所言,都是守。都没有说如何对阵之法。谭忠。”
谭忠听的祝睿叫他名字,急忙上前道:“主公,只管吩咐。”
祝睿道:“你带人去此处多挖陷阱。”谭忠领命而去。而后,又吩咐隋应去东边埋伏,吩咐魏登去西边埋伏。吩咐罗福埋伏在附近山林。而后独自带着少量兵马下山来。
当下,楚瑞带着三百步兵,路上几乎没有遇到阻拦,就上了山头,占领了山头。突然想到,三国中有个著名的故事,失街亭。说的是马谡失街亭,马谡不听王平的谏言,屯兵山上。结果被魏兵切断水源,街亭失守。
楚瑞对手下张稠道:“张稠,你带人去看看山中有无水源。”张稠便带着自己的人去寻找水源,发现一口水井,里面有水。楚瑞听了,便道:“既然如此,并就山头屯驻,四周修建防御工事。”若无水源,楚瑞便会打算在山下大道筑起工事,以免重蹈马谡的覆辙。
这时候,祝睿在山前转悠。敌阵中,李攸看的靖山大王带着几百兵马在山前转悠,不知其何意,问王庶道:“这祝睿是想什么?”
王庶道:”此祝睿,必定是畏惧我方实力,不敢离山太远。唯恐我们断他后路,他回不得山,便只能被擒。”
侯复道:“这山贼好生不知趣,若是我有兵马在此。我便打上山去,何惧山势险要。”
李攸大喜道:“侯复将军果然勇猛无敌。我便点拨两万兵马与你。”
一面招呼两个校尉:“龚胜,程通,你二人各带一万兵马,由侯复将军指挥。”
二人道:“愿听统领大人差遣。”侯复得了兵马,即刻朝祝睿杀来。
祝睿见侯复中计,他故意朝侯复走了一通,然后见侯复凶猛。似乎慌不择路,没有回头上山,而是朝东边撤退。侯复大喜,对龚胜道:“龚校尉,你带你的一万人马去截断祝睿小儿的后路,程校尉随我继续追击祝睿。”
程通道:“统领大人,祝睿不守山,莫非有诈?”
侯复道:“行军打战,贵在果断。我等强行攻打上山,损失必然惨重。今天有这么个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那就可惜了。我等小心点便是。”
程通点点头,指挥部下加快步伐追击。
那祝睿朝东逃跑之后,又转向南逃跑。侯复紧追不舍。
话说龚胜要去截断祝睿的后路。行至一山林处,突然伏兵四起。正是隋应。将龚胜杀了一阵。龚胜折损人马。隋应勇猛,迎着龚胜就是一大刀。龚胜大惊,急忙撤退。
且说侯复并不知道龚胜遭遇了伏兵,正追击祝睿,突然罗福自身后杀出。士兵大乱。侯复见中了伏兵之计,军中大乱。而祝睿此时又朝西边逃窜。对程通道:“你稳住兵马,我带少许兵马继续追击。”
程通道:“将军小心伏兵。”
侯复大吼一声,有万夫不当之勇,杀散伏兵。道:“罗福的伏兵也不过如此。”便撇开罗福,继续追击祝睿。
程通见侯复勇猛,伏兵畏惧,立即招呼部下稳定下来。
罗福见程通已经重新集结了官兵。便带着自己的部队撤回山上了。
且说,侯复正追击祝睿,突然马脚踏空,侯复的坐骑跌入陷阱,被利刃搓死。侯复眼疾手快,没有调入坑中。可是自己的手下就没有那么幸运,死伤过半。谭忠出来要用绳索套侯复。岂止侯复天生神力,一把抓住绳索,将谭忠拉过来。谭忠大惊,急忙丢弃绳索。侯复捡起地上一支标枪,朝谭忠投掷过去。谭忠急忙闪躲,撇开侯复,急忙逃回山上。
侯复见伏兵太多,而自己的兵马已经所剩不多,正不敢再追击。
背后李攸,王庶来了。侯复道:“祝睿狡猾,多设伏兵。”
李攸道:“我已知悉,此次祝睿朝西边逃窜,而不回山,必有埋伏。”
侯复道:“却如何是好?”
王庶道:“祝睿分兵太多,料他西边已经没有多少人马,我等只管追击,不走一起,互相呼应,量他伏兵,有何天大的本事,也敌不过我们人数的优势。”
李攸点头,便带着两万多人马继续追击祝睿。正追着,王庶看见不远处一个山头有人。
这山头正是楚瑞驻扎的地方。王庶看祝睿并不朝山头去,而是窜入山林。急忙勒马。
李攸见王庶停顿不前,急忙上前问道:“义弟,为何停下,莫非有诈?”
王庶,哈哈大笑:“我道祝睿有多狡猾,却原来是不会兵法之人。驸马且看那。”说着指了一指楚瑞驻扎的山头。
李攸也是大为不解的问:“在这山头伏兵?”
王庶道:“此山头挡在我军与我营寨之间,我军包围山头,即成瓮中捉鳖之势。祝睿见状,只得退回山林。他这一队伏兵,根本不起作用。”
侯复大喜,道:“量那祝睿已经没有人马可用了。我等现在不把祝睿生擒,更待何时。”
说罢,带着人马就窜入山林。侯复进了山林之后,看看地势,极其凶险。心中犯了低估。正此时,魏登瞅准时机,伏兵四起。杀得侯复人仰马翻,侯复这次躲闪不及,被一张大网罩住。让魏登活捉上山了。李攸,王庶大惊,侯复一旦被擒,军中无人是罗福对手。不敢再向前。
正犹豫间。祝睿已经和众多将领合兵一处。杀下山来。罗福一马当先。
李攸大惊,催兵混战。无奈手下兵马已经被魏登伏兵杀的大乱。而罗福如入无人之境,直奔李攸。王庶大惊,喊道:“驸马,先走。王庶断后。”李攸只得撤退。
王庶此时奋力保护住李攸,与罗福死命拼杀。而罗福也是憋了一口气。大吼一声,道:“王庶,还不下马受降。”王庶道:“须问过我手中大刀。”王庶横刀立马,不准罗福追击李攸。
罗福奋勇出击,王庶不是他对手,受伤数处,仍然丝毫不退。
罗福惊讶,不忍害他性命。便只好将他放走,自己撤回祝睿身边道:“王庶死命抵挡,罗福不能过。”祝睿早已看出,道:“我已经留有后手。”
且说李攸见王庶身中数枪,不觉心痛不已。突然,王庶大惊道:“不好,驸马,快快看来时道路。”回头看那来时之路已经被隋应砍翻大树,丢乱石截断,隋应道:“隋应恭候多时了,驸马还不下马受降。”
李攸道:“如此不能过也。”王庶突然口吐鲜血道:“我大意了。这是祝睿之计也。”
李攸依然不明白,王庶道:“先前那山头兵马正挡在回营寨路途中。”
李攸大惊:“莫非祝睿早已算到我等追击,必然到此地。四面环山,唯有那山头最矮,事先已经叫人占据,而后大路被截断。他是想将我等一网打尽。如今却如何是好?”
王庶叹道:“祝睿计谋,我不如也。如今大道已经不能通行,唯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过那个山头。”
李攸便招呼残兵,朝山头掩杀过来。
话说,楚瑞正在山头指挥士兵修建工事。只见李攸,王庶等残兵败将杀了过来。
楚瑞虽然兵少,但是李攸兵马丢盔弃甲,士气低落,已经不堪一击。楚瑞看出来了,祝睿早就算到这一步,事先在此地派了人马。楚瑞也是心中赞叹:“这祝睿主公,真是一个将才。”
于是,招呼手下士兵,个个奋勇,占据有利地形,放箭的放箭,杀敌的杀敌,抓俘虏的抓俘虏。不一会儿,山头营地俘虏到处都是。李攸根本已经没有希望攻打下山头了。
而后面祝睿人马已经掩杀过来了。李攸正着急,这时候,龚胜和程通带着残兵来了。程通对李攸道:“我等在前面攻山,驸马打扮成士兵从小路偷偷出去。”李攸正不知如何是好,此时的王庶却突然昏厥过去。李攸见王庶生命垂危,立即对程通道:“义弟生命危在旦夕,我便要斗胆一试倘若我被俘虏,程校尉你一定要冲出去,给我娘子带口信,就说李某不才,这战打败了,来世再做夫妻。”
龚胜道:“驸马何必说丧气话。”于是招呼手下士兵将衣服换下,与李攸穿上。自己护送李攸走小路。
而程通大举攻山。楚瑞忙活不过来,毕竟兵少。被李攸逃了,而这程通也会些计谋,声东击西。在山头西边撕开一个口子,顽强突围出去。这一仗,李攸大败而归。五万精兵,几乎全军覆没。
而楚瑞虽然最后没有守住,但是他最后清点,三百人,最后抓了三千个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