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夏
其实一开始让他留学的时候,他是不拒绝的。
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家庭条件。
他92年生人,算是90后比较正常不脑残的一批。父亲系国企高级管理,母亲乃政府中高层管理。这个家庭背景说良心话,在国内就可以混吃等死了。只要能考个二本,出来拉个关系走个后门,这辈子老婆孩子热炕头根本不难。
但最难的不是拉关系,而是高考。对于他来说,高中生活的概括就是俩字:蛋疼。
首先他的情感世界是一个过去叫矫情现在叫中二的状态。论长相,属于扔进人堆里就再也遍寻不着的。论生活技能,他也属于学生平均水准。论才华?这一点他还有点自信,至少他娘没辱没那一纸文学文凭,三岁就能熟读唐诗四岁就能吟诗作对。对于文学的天赋还是比较异禀。
微博上管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的用处有一个时髦的评价:没有卵用。
且不说红起来的小说作家有多少个,光是在网络论坛上码字的抠脚**丝排一队都能贯通银河系。其中不乏人才和滥竽充数的,他的能力属于那种范畴还有待商榷但至少看起来并不属于能红起来的哪一类。
所以当他高二腿断了但坚持不休学的时候,高逼格高学历的父母为了不辱没家门的素质,决定把他送到美国。毕竟时下也流行改革开放后一批成功人士将90后子女送出国门的热潮。
虽然这种国内读书读不好送出国的畸形现象以前也有发生,但成为潮流,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对于90后来说,国外和国内的区别已经不算太大,无非是能不能提前玩到最新版本的网游测试和能不能买到便宜奢侈品的差别。有能耐的顶级富二代更是不需要打着留学的幌子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在国内骄奢淫逸。所以你要说他有多激动,对比最早大清朝出去留学的幼童比如詹天佑之流,他的情感波动还是比较小的。
但毕竟是一个装逼的好机会,更可以打着出国的幌子在学校招摇过市然后迈出大门走向网吧,这样的生活状况他肯定是不会拒绝的。尤其是他在学校也不是一个出众的人,唯一的露脸机会也就是在篮球场上给人捡个球之类的。所以跟别人来一句爷们要出国,在哪个大家还穿不起纪梵希爱马仕的年纪,无外乎等于装了一个大大的逼。
这样能摆脱家庭束缚的大好机会,没道理浪费。所以对比起某些出国前跟家庭关系好的孩子们,他对国外的生活更加向往,首先他跟家人的关系并不良好,这种关系在他长期泡网吧的日子里尤其恶化,另外他家庭条件随优渥,但还不属于穷玩跑车富玩表的档次。毕竟在国内这个纸醉金迷的物质社会,他这种无奈只能追求精神层面的高层次生物已然被当成了一种新物种来观摩,说好听点叫小资,难听点叫瞎装逼的**丝。
他此刻都已经梦想着能够一个人找一房漂亮姑娘,然后俩人合租一屋子,美好的生活过到毕业结婚生子在美国走上人生巅峰。
一般这种脑回路的人,都分不清生活和想象的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得过且过而且不思进取。严格来讲,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并不是什么过错,但光说不做是他们最大的特征。
这个特征不光是发生在他身上,也发生在大多数像他这样的留学狗身上。
他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且他也不可能意识到,因为生活的轨迹一直都是他父母给他铺就的,也是他不需要考虑的,所以对于他来说,只要能出去就可以,走一步看一步才是生活的本质。至于明天是该吃牛排还是该穿牛仔裤,才是他该考虑的事情。
出院后,他的父亲为他找了一名中介,也就是这个中介给他的美国之行来了一个倒霉的开端。
要说中国人办事,素来都有一个及其另类的特色,那就是明明满大街的正规公司,偏要信自己认识的熟人。或许是对于我朝法律法规不健全的不信任,但翻看以前的史料你就发现,咱国人,压根就没打算遵纪守法。
更何况我国另一个光辉传统就是杀熟。
从胡惟庸到张居正,从海瑞到和珅。贪污与否一直是一个对于人品的重要评价标准,但是事实上不光是我朝社会,即便是美国社会,贪污与否和一个人的能力并不划等号。就好像富二代们也有智商过人,学霸古今,门门A+的,穷**丝里也有智商堪忧,学渣体质,门门靠红的人。能力才是检验人的第一标杆。所以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各种明暗规定,都没法界定一个人,一个公司或者一个社会的好坏。此时此刻我们能信的只有小白鼠,就跟别人给了你一个色情网址,多数人会先问一个问题:你上过吗?言外之意:有毒吗?是一个道理。
很明显他爸就是一个不怎么接触社会阴暗面的男人,连一句有毒没有都没问就把他交给了这个熟人。
要我说,这个中介的信誉度还不如****,因为****没毒,这个中介有毒。首先这个中介属于挂名的皮包公司,他在进去以前是怎么也想不到的,毕竟脑回路已经退化到自己不需要考虑任何事情,当少爷即可的阶段。而他爹也属于一个智商高情商低的高学历呆瓜,八字还没一撇就先把钱交了。
在等待了漫长的个把月光阴之后,他爹才意识到那人压根就没给正常办过这个事儿。别说留学了,首先人都没了,然后公司也没了。
然而毕竟能混到国企高管,找个把人的能力还是有的,抓回来不成问题,但毕竟是熟人也不好意思大打出手,于是最后的结果就是,能给办出去就两清。
他在这期间也算是不负众望,考到了雅思分数,虽然分不高但是过了线。这一点令他父母比较满意,鉴于他在这一年泡在网吧的行径,说良心话,能考过也算是祖坟冒烟。
然而他本人却没有什么危机感,虽然被拖了个把月光阴但是他比较乐观,毕竟能出去不用高考已经算是顶天的福分了,还要啥自行车?
不得不说现在的留学生,本来对于以前的留学生来说,能顺利出国的都是政府公派,到后来自费也是学业优异才能出国,到了这一辈儿,出国的说句不好听的,一半多都是国内大学考不上混不下去的。你指望他们学有所成回国来增进我国技术水平?且不说我国已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大字不识几个的农民占全国民众七成以上,光是大学生都是稀罕玩意儿。现在呢,你要去招聘会转悠一圈喊一句你要大学生,简历能把你埋得坟头草有三丈高。我国与国外的知识技术的差距逐年减少,然而核心技术国外的人不可能那么容易给你,就算给你了,录取的也一定要择优,那么问题来了,除去择优的那仅仅一少部分人,剩下百分之70多的自费留学生呢?能成为国之栋梁的能有几个?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都有数。
心里有数的人里面很明显不包括他的父母。在这个问题上他们选择了将他送出美国来换取所谓有面子的未来,仅此而已,对于出国这个事情本身,只能算作是没考上大学的第二备胎。如果说出国留学的热潮是因为经济好转的产物,倒不如说是我朝人民好面子的本性加上有钱能霍霍的必然结果。
只要送出国,就能成功,至于怎么算成功?安排工作的时候,找关系走后门或者哪怕他真的能自己找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一纸文凭能保证一顿饭,这就叫成功。这是他父母的真实愿景,也是大部分中高层家庭不遗余力穷尽毕生心血送他们出去的愿景。
成功?我才刚上路呢。
早年周润发的广告让他一直记忆犹新,但奇怪的是,明明路还没上去他就已经有点人间已是颠的错觉。走哪都觉得自已已然不能称之为**丝,怎么看,那都算是成功人士。
其实如果论出生门地,他不能算一方豪贾,什么叫豪贾?某唱红歌的权贵,和他那开着红色法拉利的后代可以算作此类人士。早些年能出去的,大都得是这种背景的,小平爷爷当年随便一圈,没成想能造就的副作用就是如今只要是个月入20万的小康家庭也能附庸风雅的把孩子往美国里丢。
现今能把孩子送出去的,家里面基本都是发迹于改革开放的年代,这帮人没什么文化,就是胆子大。著名成功人士王健林先生说过: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基本上那个时候胆子大的,成功几率有六七成。反倒是知识分子胆子如弱鸡一般不敢下海的,基本都是混了个铁饭碗攒了半辈子钱,这就导致他们的子女出国的时候,就出现了三类人。当官家的世系豪门,一夜暴富的富二代,以及最后一种算不上特别有钱但底子还不错的知识分子后代。
不能说平民出国是一个倒退的现象,但很明显,出国的大部分平民其实并不具备出国留学应有的素质,或者换句话说,真正的社会精英阶层在这个时代,很大一部分人已经选择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身边,能在BJSH这种地方混的风生水起的人,压根不需要用留学这块招牌去镀金自己,人国籍就摆在那里。而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留学生的成分已经从以前的社会未来接班人变成了社会无法接纳的垃圾回收器。
当然全面的否定是愚昧的,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年少走点弯路如他这般的孩子比比皆是,既然国内能补考,为何出国上大学就显得大逆不道?
所以他踏入了北美留学圈子,在那一天,他正式成为了一只北美留学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