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什么样的年代,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
然而出生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又是极度不幸的。
不过不幸中的万幸是,这还算是一个平静的地带。
她叫京城桂儿。自出生起,她饱受着穷苦的折磨。
她是那个年代多数女性的代表。她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心酸,也代表着那个年代的奋斗。她代表着自强不息,坚决不向命运低头的高贵精神和品质。
那一年,应该是1941年,在历史上的那一年,日本人偷袭了珍珠港。
但生活在小城镇的人们,很多人不了解那些国家大事。
比如在这个叫做京城镇的小镇。
小镇上也住着几个日本人,但现在的他们却不再那么猖狂。相反的,好像他们是生活在这里很久了一样。
记得战争伊始,桂儿还是一个几岁的娃娃。
那个时候的日军,是何其的残暴。
桂儿永远忘不了那刺耳的枪声和惊叫声。忘不了那刺鼻的血腥味和遍地的横尸。
那个时候,家里只有桂儿一个孩子。
父亲是个极聪颖的人,早在自家的菜窖里挖好了地下通道,准备随时逃生用。
“鬼子来啦!孩他娘!快带孩子躲起来!”
不知道是鬼子笨,还是故意装傻。
那么大个菜窖,看都没看,便从旁边一闪而过。
躲了几日后,听到外面有阵阵枪声传来。
枪声平息之后,父亲便出去了。
然后,桂儿记得她见到了一群叫做红军的人。
从大人的口中,她略微懂得了红军都是好人。红军是赶来救人的,是来赶走日本人的。
小孩子们不懂战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比如桂儿,她竟然带了一个日本男孩回家。
因为他的父母已故,他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在他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的时候,是桂儿保护了他。
“爹!你看!他好可怜!他快要被打死了!”桂儿哀求父亲道,“爹!如果我们救了他,他一定会感激不尽的!”
京城大福摇摇头,道:“死了也是活该!把他带回家?乡亲们会骂我们是汉奸的!”
桂儿说道:“爹!他只是个小孩,他跟我一样是个小孩啊!”
看着那个孩子在地上奄奄一息的样子,大福竟有些于心不忍了。
他确实是个孩子,他一样是战争的受害者。
他跟很多中国孩子一样,在战争中失去了亲人,流离失所。
而一晃几年过去了,那些个无辜的日本人纷纷在这片土地上定居了。
和平似乎是件遥遥无期的事情,人们每天活在憧憬中。
桂儿说:“我做的最错误的选择,便是选择了逃婚!”
假如不是为了逃婚,她不会被带到纷乱中的上海。假如不是到了上海,她不会认识皇甫瑞珏。不会经历背叛和欺骗,更不会经历那么多的辛酸磨难。
大概是从母亲离去那一天,桂儿才知道这世上有一种东西,叫做背叛。
那年桂儿已经十二岁,父亲开了一家肉铺,名叫“大福肉铺”。
也是自那时起,桂儿家的生活才得到改善,起码不用愁吃的了。
而那个日本男孩,他有了新的名字,叫做京城志刚。他跟着大福学习杀猪,切肉,帮忙打理肉铺。
桂儿又有了一个妹妹叫莲儿,可惜是个弱智儿。
一直到六岁,她还只会叫“爹、娘、姐姐、”,会说一些简单字。从那时,桂儿便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弱智儿。他们不是傻子,他们只是智商很低而已。可能一直到成年,他们还是像个十岁的小孩一样。
母亲对妹妹实在反感,总也不正眼瞧一眼。
桂儿可怜妹妹,总是把她带在身边。
也是自那时起,父亲和母亲便再也没断过争吵。
直到后来的一天,来了个男人,每天都来铺子里买肉。
好像母亲看到他,马上就提起精神来了。
过了大约一个月,那个男人竟然开着一辆汽车把母亲接走了。
桂儿和志刚追着汽车跑了很远,可母亲却头也不肯回。
父亲一句话都没有,坐在门口狠命地抽着大烟,丢了一地的烟灰。
“爹!我娘去哪了?什么时候回来了?”桂儿还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她不是你娘!她再也不会回来!不准再提她!”大福用力地将刀落在肉墩上,咬着牙说道。
桂儿发誓,若是日后嫁了人,一定会死心塌地地跟着那个男人。
没有如果,就没有然后。
没有母亲的离开,就没有继母的到来。
继母的到来,简直就像童话故事里恶毒皇后的到来一样。
桂儿再也不是父亲的心头肉,掌中宝。
父亲把对母亲的怨恨通通叠加在了桂儿和莲儿身上,桂儿就像灰姑娘一样,成为了阶下囚。
说是阶下囚,未免有些夸张。
好在还有志刚。继母带来的那个男孩,改名叫做志勇。
志勇比志刚大两岁,总把志刚踩在脚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桂儿已经十六岁,已经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了。
“女人真是命苦。”桂儿一边看着卤肉的火,一边提着大勺发牢骚,“青春不了几年,就要变成小媳妇,转眼生了娃就要变成黄脸婆。。又要侍候丈夫孩子一辈子。。”
“大姐,你再天天这么牢骚,离黄脸婆可不远了!”志刚开玩笑道。
桂儿看火候差不多了,便去打盆水准备洗脸。
盆中的水清净的犹如一面镜子,桂儿倒从来没仔细观察过自己的长相。而细细看来,自己长得还不错。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挂中央。这不就是传说中的美人吗?
桂儿不禁唇角上扬,心头暂时开出一朵花。
也正是她这样出众的容貌,为她引来无数的麻烦。
她带着这样的容貌,在混乱的上海死里逃生。她带着这样的容貌,遇到了生命中发誓要死心塌地的那个人。
她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像母亲一样坐在那样豪华的汽车里,也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像高贵的公主一样站在别人面前,更没想过自己能够漂洋过海去到别的国度,甚至去学习另一种语言。
上海已陷入最混乱的局面,日军已完全占领上海的领地。
能够安然无恙的,不管是商人还是军官,必定跟洋人有一定的交道。
她在那里再次遇见母亲,已是物是人非。
她也明白了,为何母亲当初要选择离开。
“娘,您后悔吗?”在母亲闭眼前,桂儿终于问了她这样一句话。
她没有回答,她没有力气回答,她只有满眼的泪水代替了她的回答。
若干年后,想起那段时光,桂儿还是记忆犹新。
桂儿最终却是与自己选择逃婚的那个人共度了余生。
儿女成群的生活,让她渐渐淡忘从前的时光。
她的儿女们也已各自成家,各自有了各自的生活。
在现在看来,她是一个太过平凡的老人。
而没有人知道,她年轻时的故事,她的故事都在她的心,只有她自己知道。
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是踏着无数前辈的记忆和痛苦得来的。
感谢每一位老人,对过去的付出。
有了这些付出,我们才能生活的这样安心。
她年岁已高,总也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
外孙女带她去医院,才发现她是长了耳钉。
取出耳钉后,她说:“别那么大声啦!我听见了。。听见了。。”
她害怕孤单,不愿意住在敬老院。
她喜欢看着重孙子重外孙们在一块玩耍,这总让她怀念起小时候。
她怀念的太多太多。。
她总是怀念起自己年轻时俊俏的面庞,怀念起那些路人在自己身边的来来往往。
她还会怀念起有好多洋人的舞会,怀念起那个宽敞明亮的大教堂,怀念起那艘呼呼作响的轮船,怀念起那些已经想不起来的绵绵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