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家府上有四位少爷一位千金。大少爷季夜白,是大夫人所出,如今在朝为官,是前年的金科状元,现今已是朝堂上三品大官。
二少爷季纤尘,是三夫人所生,虽饱读诗书,却闲云野鹤,不问世俗。
排行第三的是三小姐季雨萱,和四少爷季宇阳同是二夫人所生。最小的五少爷季小宝,是大夫人所出,虽说只有韶年之龄,却生得古灵精怪,深得人心。
虽然两位夫人都已生得一儿半女,但保养得当,模样却一点也不显老。
大夫人面善,脸上始终挂着微笑。相比二夫人的严厉,倒令人觉得亲和的多。施洛看了看两位夫人,目光又略过旁边的几个嬷嬷,随即才低了头。
新来的茶女中每个人的桌上都摆放着各种不同的茶叶,新鲜的或炮制过的干茶,品种不一。场外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有下人,还有往年的一些茶女,亦或者是其他。
席上年纪最大,资历最深的刘嬷嬷开始宣布考试的题目。第一题是让大家猜出桌上都有哪些茶;第二道题是猜出每道干制的茶叶中分别是什么茶,哪个季节采摘,如何采摘和炮制方法;第三道题是每人在自己的桌上选一种茶,将茶泡好后呈给席上的评委,只有评委点头了才算过关。
第一道题相对比较简单,所有人在纸上写下的答案一致。第二道题相比第一道要难上许多,刚从品种上就有十几种,还有分辨时间和炮制方法,这下可难倒了不少人。
施洛低头将桌上的镊子拿起,在每碟中仔细的研究辨认。其中有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
在第二轮的考试中施洛顺利地通过了,一起通过的还有她宿舍的玲珑、香菱、顾青青、轻舞,另外还有十一个是其他组的,其中在这一轮淘汰的共有三人。
在最后的一轮考试中过还是不过要看评委,泡茶需要了解茶叶和水质的特性,掌握好泡茶用水与器具,更要讲究动作优雅有序。
茶汤分为三辨,一为形辨,二为声辨,三为气辨。形指茶汤的色泽;声指的是水的温度,最好是煮沸起泡,不要文火慢煮,用这样的水泡茶,香味俱佳;气指的是水气,如气浮缕乱不分,氤氲乱绕,是为萌汤。而气直冲贯,方是纯熟。
施洛挑选了桌上一碟君山银针作为此次考试的材料。君山银针和普通的银针不同,银针,又叫白毫,属于仅有的白茶中的极品。因其芽头,全身披满白毫,干茶色白如银,外形纤细如针,故而取此名字。
而君山银针却属于黄茶,是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其芽头肥壮挺直、匀齐,芽身金黄,满披银毫。
对于品茶,施洛从小就跟着外公外婆接触过不少,耳濡目染自然也懂得一些泡茶的方法。
都是些上好的茶叶,采摘的时间各不相同,施洛执笔,在纸上一一写下。将写好的纸呈交上,等评委看过后通过的人才能继续完成第三道题。等待的过程对于有些人来说完全是个煎熬,如果这次考核不通过,错过了今年的采茶大赛又要再等上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