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71700000007

第7章 我的校长金庭柏

见这题目,有人会说我高攀。金庭柏何许人?担任过五年芜湖市委副书记,四年芜湖市委书记及安徽省委委员,五年安徽省政协常委,怎么是你的校长?

一点没错,他就是担任过我的校长嘛!八十年代初,他担任市委副书记时兼职的,凭借这校长的身份,有年出访美国还起了大作用。我毕业于安师大夜大学时,“金庭柏”三个洒脱而秀丽的签名至今赫然呈现在我的毕业证书书上。而且,他还在我们大学毕业典礼上做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其中,特别解释了他对夜大学同学录的题词“大器晚成”,说这有两层意思:一层是你们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比较晚,但是成功较晚的往往是大材;再一层意思是你们的学业都是晚上完成的。在报告中他还两次表彰了我这个“身残志坚、坚持学习”的学生。可惜,那天正是漫天风雪,郊区停车,我意志再坚强,也不能插翅飞出十几里路到会场,无法聆听校长的训导,也不能一睹他的风采。

电视没普及时,只能偶尔在报纸上看见他英俊而儒雅的形象。没能目睹他动态身姿,却先求助于校长了。那时我还在园林消防子弟学校教书,是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民办教师,郊区给我不便的行动更增加难度,教学又限制了我的业余创作,丈夫调到市水利局,分的新房也在市区,以后怎么能每天到郊区上班?

同学们纷纷给我出主意:校长那么表扬你,怎么不请他给你解决实际困难?我想是啊,他把我作为学生的榜样,我也应将他作为我调动的靠山啊!于是给他写了一封信,把自己的创作成绩与当前困难申述了一番,提出想调动到市里工作。信邮寄出去只有个多星期,突然人事局干部进厂了解我的情况,核查无误后,说金书记在我的信上作了批示,先将我转为国家干部,才能方便调动到市区工作。就这样,我没请客,没送礼,甚至都没见上校长一面,就转干调动成功,跟着住进新房,儿子也能进一中上学。好事一桩桩接踵而至,彻底改变我命运的就是金庭柏校长。

我无以为报,只有以出色的工作及业余创作的成果献给他。所以,有人说看他办公桌上放着我的书时,知道他笑纳了我微薄的礼物了,为使他不为提携学生后悔,更兼校座有形无形的榜样,我也“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调进市区后,看报看电视的机会多了,经常看见他的政绩,经常听见百姓的口碑。弟弟李郁夏生前是《芜湖日报》记者,就在《人民日报》报道过他实事求是、勤政为民的好作风。说他得知下面报来的农民收入数字有水分,亲自带领一个工作组深入农村,“大到粮食,小到鸡蛋,逐一登记,认真摸清农民收入的底子,为指导农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另外,他作为芜湖第一个捐血的市委领导,得到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党组书记亲自致电感谢:“感谢金庭柏书记和参加献血代表的这种无私奉献和救死扶伤精神……”弟弟说起他深入抗洪抢险一线的事迹更动人,亲眼看见他睡地铺,吃咸菜,哪里危险到哪里去,确保了一方平安。

我在机关搞政工时,发现报纸上《从傻子瓜子看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的文章,是谁把芜湖的“傻子瓜子”当着一种现象来研究的?一看署名,原来是金书记在中央党校学习时写的,全国多家报纸从《理论月刊》转载,对统一思想认识很有作用,就把它当作职工的学习材料,不仅对促进思想解放,增强群众开放意识有作用,也佩服他严谨的态度、敏锐的视觉、犀利的文笔。

不久,他担任了芜湖的第一把手,电视中出现的镜头更多了,多是关于他致力于芜湖改革开放的报道,最壮丽的镜头,是芜湖开发区建设的大手笔,暴雨中开发区奠基仪式的场面有点悲壮,他亲自为开发区开工剪彩并说:“这个开发区是在风雨中诞生的……“真是千真万确,我不知道他顶住了多大的压力,只知道他严峻与果敢的神情。这一成果,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芜湖争取了国家级开放城市;朱家桥也成为国家级对外开放港口,奠定了芜湖对外开放的基础,有几人得知金书记为此付出的代价?

这些真实的记录,都是校长言传身教,在继续教导学生们如何做人,如何办事。所以,不仅我受益,我们夜大同学都以他为榜样。从政至县处级、地市级的干部不少,均在勤政爱民中做得不错。

后来在会议中见过他,他在台上报告时不看讲稿,滔滔不绝,有理有据,干部们都爱听他的报告。当然,也有人恨他的,一个文友说当初外省要调他,就是金书记不放,因此当着他面说:“金书记,我恨你!”文友是带笑说的,金书记也笑着回答:“芜湖人民要感谢我,因为我给他们挽留了一个史学家。”由此可见,他是个爱才的人。

真正与他面对,是2000年采写《世纪金桥》的长篇报告文学,分配我写前半段——大桥的立项。查看资料,是在我们的金书记手里办成的,但他在安庆我在上班,怎么了解情况?电话联系后,他很爽快地答应到芜湖来,一个星期天在铁山宾馆接受了我的采访。面对过去的老书记,面对尊敬的老校长,我没有一点拘束,因为他谈笑风生、如数家珍,两个小时飞快地过去,让我知道大桥立项的艰难:孙中山提出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设想近百年了,大桥的蓝图还在纸上,铜陵长江大桥已经立项并开工的消息,使时任市委书记的金庭柏彻夜难眠,他一改计划经济下的“等项目”,变成市场经济中的“找项目”、“跑项目”、“争项目”。一方面大做舆论工作,把长江大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写成长篇报告,送到国务院所有有关部门;把一部情景交融的新闻记录片《车到芜湖过江难》抓住一切机会放映:每一次人民代表大会他都提案,对每一个视察芜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都申报芜湖长江大桥的内容。

1991年6月12日,在铁山宾馆会议厅汇报时,在侧面专门架起芜湖长江形势图,他对着地图详尽地汇报有关建设芜湖长江大桥的问题,得到李鹏总理的肯定。

1991年11月19日,江泽民总书记在过江的汽车轮渡上感慨:“万里长江真是浩荡啊。”站在他身边的市委书记金庭见机行事,马上说:“总书记,万里长江少一桥!”总书记立即领悟到了:“你是说芜湖要造长江大桥吧?”金书记第二天专门带他考察沿江15公里基础设施,在汇报会上,从芜湖的区位讲到建长江大桥的意义,从当前的经济发展讲到建桥的紧迫性,从建国初期的动议讲到大桥筹建工作的全过程,一直讲到总书记颔首。

1992年1月26日,身兼国家计委主任的邹家华副总理等来到了芜湖,金书记特意安排了小游艇,从芜湖港一号码头顺流而下,一共经过了4道直航船与渡江船的平交线,渡人的,渡汽车的,渡火车的,如穿梭织网,川流不息。邹家华副总理和陪同人员听他指着现场介绍,情不自禁地说:“太不安全了!”金书记趁势介绍了安庆死亡173人的江难事故。

第二天早上,茫茫大雾横锁长江,副总理等了两个多小时只有强渡。金书记特意安排他们一行中巴车穿越长江路,看见路旁待渡的汽车排成长龙,从长江路——团结路——轮渡路——直至江边,司机们笼着手在寒风中徘徊,发出了“车到芜湖过江难”的哀叹,给中央领导很深的印象,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芜湖桥要尽快上了。金书记在向机关报告邹副总理视察经过讲到“大雾阻江”时,还笑着大声说了一句:“天助我也!”

金书记是长子,也是孝子,母亲生病,都是他送医院并梳洗喂汤药的。在跑长江大桥项目时,突然母亲病危消息传来,他心急如焚,赶紧坐飞机、转火车、赶汽车再步行到老家,母亲临终却没能见上儿子最后一面,他大恸,但处理好母亲丧事后,又马不停蹄地返回北京。

1992年4月1日,金庭柏带领其他领导先后拜见了有关部门后,来到交通部却吃了闭门羹。他压抑不住胸中的闷气疾呼:“我一个市委书记上北京,好比是一个生产队长进城,好不容易呀,来到你们国家机关,难道屋子都不让进吗!”惊动了交通部办公厅主任,为他们联系了副部长,但也要排队等候。金庭柏心中郁闷,步入走廊透气,发现了新上任不久的黄镇东部长,立即上前自报家门,得到接见,争取了支持。

回到宾馆,金庭柏书记亲自为省政府起草了代拟稿,电传合肥。第二天,一份《关于要求建设芜湖长江公铁两用大桥的紧急报告》就送到了国家计委和邹家华手里。两天后得到国家计委的通知——国务院批准了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的兴建!他们立即将《关于审批芜湖长江大桥项目建议书的请示》上报国务院。三个月后,国家领导纷纷同意建设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立项,金书记也终于在他离任前夕,圆了芜湖人民百年大桥梦,使芜湖长江大桥能在2000年胜利竣工。

在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上,他只是默默地站在后排,在繁华的步行街开街仪式上,他只在家里看电视,市民们大多不知道,功成身退的老书记,离任前主持制订的中山路“三岛一线”的改造规划,正是中山路步行街和鸠兹广场的雏形……

再一次采访他,是为了写《芜湖名人录踪》,这是芜湖地方志办公室组织我们写的文化丛书之一。按道理说“活人不列传”,但对早已经退隐的金书记,大家一致认为他应该“入册”。很多人说:“没有金书记,就没有芜湖的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繁荣……”我受命写军政人物,理所当然应为校长记录,自然需要对他全面了解一番。

知道校长与时俱进,早就运用电脑了,还经常看见他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文化浓郁,文采飞扬,让号称作家的学生汗颜,心想他最好已经写就个人自传,我不仅省事,还能为我的系列添彩。谁知,就因为写的他个人,远不如他谈长江大桥那么爽快,再三推辞,电子邮件的回复使人忍俊不禁,他说:“其实我自己认为,我只不过是一个在偏僻乡村土生土长的人,一个因家贫辍学初中没有毕业的人,一个不懂政治却从政了几十年的人,一个热爱文学而对文学理论一窍不通的人,一个左眼失明却盲目乐观说自己是一目了然的人。这就是我!”

这时,正是他因患“青光眼”动了手术,致使一只眼睛近乎失明的时候,他还依然那么乐观风趣,豁达大度如初。而且,就是他眼病很厉害的时候,还给我们先出版的那套《芜湖风光揽胜》题写了书名,秀丽的变形隶书,与我们毕业证书上签名的行草、与后来他题写的《芜湖名人录踪》字迹各有风采,她书法功底也十分深厚啊。

为协助学生工作出发,金书记才勉强同意,发来了他母校校庆时李杏林老师写的材料,那是根据2004年版《金氏家谱》《金庭柏传略》一文所提供的资料及其它相关材料整理而成的文字,从中,我才知道,出生于安庆潜山县黄泥镇中医世家的金庭柏,学养深厚是有遗传的。可惜幼年丧父,兄弟六人都靠寡母带大,一个贫困的农家子弟,却凭借自己的力量从文书、组织干事、乡长、民政区员、县纪检委干事、秘书、地委办公室主任、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主任、市委领导、省委成员……步步扎实,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为官场场,造福方方。

他以自己的业绩与人格魅力征服了这片土地,芜湖人民忘不了他,2003年的一天《大江晚报》上,就有记者以《金庭柏人走茶不凉》为题,用两个版的篇幅报道了他心系芜湖、退而不休的生活。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民声民意的网络诗如是写道:“金声玉振慑群雄,庭院回音绕太空。柏树青松峰顶立,钢筋铁骨傲苍穹。”藏头诗概括出“金庭柏钢”,这是对芜湖改革开放领头雁的怀念,也是对这个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敢为人先的老书记的肯定。他却谦虚地说,在芜湖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在思想解放方面做了一点推进的工作。二是在经济建设方面做了一点铺路的工作。”

何止是“一点”工作?这是他敢为人先、改革开放的豪举!他不仅是我们夜大学生的校长,也是芜湖干部群众的校长!这个校长以身作则,教我们学会了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建设新生活的思维与能力!

听说我又一本新书出版时,他在电话中乐哈哈地说:“正看电视剧一个中校的卧底,中将的卧底我更要看的。”我担心他的视力不行,告诉他,送书只是送作业,只为让他知道,这是一个学生对校长永远的敬意!

同类推荐
  •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最爱听小蔡的笑声

    作为一名留学生家长,作者孟久成对十几名留美学生做了详尽采访,描述了他们在国内一路打拼成长的过程,以及在美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对他们的婚恋生活更有专章详述。本书可贵之处在于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在美国的生存状态,展示了一个“立体形象”。同时涉及国内关注的一些热点问题:如留美过程,子女教育,如何择业,成功标志,人才评判,美国大学的学制。《最爱听小蔡的笑声》的另一个题材是有关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故事,从宏观上讲述了美国家庭领养中国孤儿的由来,领养过程,抚养经历,讲述了发生在这种跨国家庭里动人、细微且国人闻所未闻的故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 文学与人生

    文学与人生

    该书以“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 最是元曲销魂

    最是元曲销魂

    这个王朝的曲调比横跨欧亚的辽阔疆域更有绵长的生命力。随口吟来,莫不令人销魂,但最销魂不是心头最美的那抹朱砂,而是万缕情丝,夜深漏静,不经意辗转缠绕,便是三更无眠。曲中漫及人生感怀,世事悟道,塞北西风虽烈,却不乏江南小巷柔情。
  •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传奇(第五部)

    安塔拉(525—615)是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悬诗诗人之一,被尊为阿拉伯古代文武双全的完美英雄骑士。《安塔拉传奇》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是一部与《一千零一夜》齐名的民间故事。由于主人公是阿拉伯族王与黑奴所生,所以被百姓视为私生子。他一生重要的活动就是向堂姝阿卜莱求婚,但因出身门第而屡遭磨难。与此同时,安塔拉武功超群,一生屡屡拯救本部族于危难之中,成为游牧民族的理想英雄。全书情节跌宕起伏,在铁马金戈、血火交织的浓郁氛围中,突出了安塔拉的勇敢和冒险意识,集中体现了蒙昧时期阿拉伯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
  • 在远方

    在远方

    本书收编的还包括早些年写在《湖南作家网》散文栏目的稿件,全部文字分《怀乡》、《美国事》、《杂感》三集。
热门推荐
  • 闪电之舞

    闪电之舞

    一场车祸夺走了他父亲的生命,他发誓一定会报仇。为了复仇,他精心培养了一支特种部队。在一次秘密暗杀中,他无意中获得了超能力。于是,他离复仇越来越近了。
  • 城市的时光

    城市的时光

    她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在这个美丽的城市里成长。在她的心中有无限的美好。或许,当梦想划过天边的云彩,当爱情的种子在萌发,在每一个城市里,生活就是一首诗……
  • 时空猎人之称霸全服

    时空猎人之称霸全服

    作者第一部处女作,希望大家喜欢,本人会努力编写更好的书
  • 战帝幽王

    战帝幽王

    浓浓的血腥之气荡在空气。似乎———怎么散也散不去。这是———究竟死了多少人?“哼!怎么?是想逃吗?手段还不少嘛!”那道声音,冷冷的从后面响起,清灵想转过身,却又有些害怕,不敢动弹!一道恶风越来越近,清灵可以清晰的感觉到极其阴冷的寒意,凉飕飕的,能……
  • 一世英豪

    一世英豪

    久居深山的少年沈隐,意外遭遇女魔头蓝蕊,生死悬于一线。沈父真实身份被揭穿,七大高手合力夺取武功秘籍。沈隐为父报仇,从此行走江湖,少年懵懂,不知人心险恶,屡屡被骗。他最终能否战胜敌人?繁华落尽,他又该如何抉择?
  • 为了一点自尊心

    为了一点自尊心

    有一个男孩,让我暗恋他整整三年,我会珍惜以后的每一天,如果不是为了一点自尊心,或许我们早就在一起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缘分,这三年来,几乎都是你坐在我背后,当我的后桌。
  • 书生巾夺情剑

    书生巾夺情剑

    书生巾十年寒窗两茫茫胭脂泪数度年华随风逝长安乱金戈铁马起刀枪尘世间人逐名利进权场寒萧一曲为伊人泼墨山水指江山莫说花开之时须折之不见多少光阴多少人莫说人不风流枉少年不见王侯将相土中掩情义环独见佳人相思泪刀枪剑处处皆是阎罗殿生与死兄弟义气有几许出家人看破红尘有几人绫罗一舞为权贵壮士抱拳指忠孝不见布衣成名时莫说人欺少年穷不见柳眉凝望时莫说没有痴情人少年老成的权贵红尘滚滚的美人一笔挥毫一场风花雪月一曲柔情一段惊天动地遥记当年布衣时独轮车上显风采如今再看华衣时八抬大轿请不去书生不记当年情老爷上轿路人躲一朝天子一朝臣少年依旧笑春风
  • 航行水世界

    航行水世界

    一个18岁的少年,因为见义勇为抢救溺水儿童而莫名穿越到了一个以海洋为主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也有人类,但对于其他种族来说,人类非常的孱弱,即使有一些人掌握了特殊的能力,科技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却依旧抵挡不了远古巨兽的袭击,也无法抵御其他种族的侵蚀。这个水世界究竟是怎样的?传说中的神是否存在?是否还有一片属于人类的净土大陆存在?看一个18岁少年如何航行在这片广袤的海洋之上,寻找自己与整个人类的归属地。
  • 穿越之防诈骗指南

    穿越之防诈骗指南

    叶千桃一朝穿越,肩负重任为儿找爹!兔崽子,这当世暗帝可是你爹?“爹曰:‘抢我老婆者,死!’爹还曰:‘得使劲儿弄死!’”兔崽子,这金元皇子可是你爹?“哪里来的面瘫敢和我爹爹抢儿子!”兔崽子,这邪教少主可是你爹?“爹爹说最讨厌这个不男不女的玩意儿!”兔崽子,这狼衣纣君可是你爹?“美人娘亲你可长点儿心,小爷的爹爹才不是犟驴投的胎。”兔崽子,那这第一卦神可是你爹?“哼,爹爹早看出他丫的就是个神棍!”兔崽子,你爹都教了你些什么?“爹爹他老人家说了,不想当乞丐的牛氓不是个好牛氓!”她以为他是个弱不禁风的病秧子,却不知他统帅万军攻城略池;她以为他是个没钱抠门的臭乞丐,却不知他富可敌国为祸天下;她以为他是个任人欺负的傻小子,却不知他杀人如麻翻云覆雨;她以为他是个呼来喝去的好保姆,却不知他人称纣君乱世枭雄;她以为他是个胸无大志的小痞子,却不知他权倾江湖一手遮天;哼!你们有你们的诈骗计,老娘有老娘防狼梯!
  • 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

    宇宙是什么?存在是什么?意识又是什么?你的头脑所想,真的是你自己所想的吗?你所看到的世界是真实的世界吗?面对无尽的问题,我们只能像个原始人一样提出问题,却苦于没法解释。德国哲人卡尔·雅斯贝尔斯认为:这个世界分为我所知道的和我所不知道的。而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大全”。这是一个普通人的心灵旅程,一个波澜不惊,但却跨越所有宇宙的故事。她不断的与真实较量,一次又一次的在大全的世界里突破。面对不可逆的宇宙真理,在世界最根本的摄理面前,她为她的存在,为宇宙的存在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个庄周梦蝶般的故事,从一艘跨越所有维度的超级宇宙战舰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