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或之前虽然买不起《道德真经》,但是对于“文祖”李耳的生平事迹,却了若指掌。每每书塾先生讲解时,他都非常认真的去记载。所以,前三张他很快便已经写好。
在宁或前世,《道德真经》被奉为文道根本经典。其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和“德”的深刻含义,思想内容微言大义,一语万端,被誉为万经之王。
此时,宁或提笔,整理思绪。片刻,他并没有直接默写《道德真经》,而是跳过这些,开始看起最后三张。
“《道德真经》我心中了然,要默写出来应该不需一个时辰。不如我先做最后三张。”
最后三张诗词附加题,文童考试不强制作考。不过,此次附加题的题目,却让宁或很感兴趣。
附加题提示:“黄帝国大将军陈离,即将披甲领兵,坐镇中州南域,指挥抗邪大事。请结合实事为陈离将军创作一首诗词。”
宁或知晓,陈离乃黄帝国四大将军之一。其年岁未过半百,而战功却显赫卓著。黄帝国人人都知道他的事迹,对其也甚是敬仰。不久前,陈离将军说过,此次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出征。原因无他,按照陈离将军的说法,他常年征战,心力憔悴,虽然才四十多岁,但头上却早已布满了白发。
“陈将军戎马一生,如今南疆战乱连连,他这一走,也不知道多久能归。”
宁或虽然没有见过陈离将军,但是对他的事迹以及为人,都极为佩服敬仰。
“既然这世界只是宋朝之前,我为何不可用宋朝以及宋朝之后的诗词?反正只是附加题,只要写出自己对陈离将军的情感就好。”
他心中斟酌片刻,手中墨笔蘸了蘸墨水,开始写道:
破阵子。为陈离将军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宁或一气呵成,写下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名篇。他看着纸上的词,心中一阵感叹。
“希望辛前辈能够包含。”
宁或心中其实有些纠结,不过,若是真要选一首诗或词,来描写此世的陈离将军,那非这首辛弃疾的《破阵子》不可。
就在宁或心中感叹之时,他看见面前白纸上,刚刚写下的墨色字迹,忽然一震。一股强烈的气浪冲天而上,片刻,宁或只觉有股能量从天穹窜入体内,让他感觉很是玄妙。于此同时,距离他不远处的高台上,原本一脸严肃,观察考场纪律的国子监监考,脸色突然大变。
“圣帖共鸣?”
国子监监考,姓董,名承俊,司职文隐,官位国子监文正。
在场,书塾先生以及城主叶世秋的司职太低,根本没有发现因为“圣帖共鸣”,从台下某桌位处,窜入天际的一股特殊能量。直到董承俊开口,二人才露出惊喜神色。
“什么?圣帖共鸣?董大人,您确定?”书塾先生脸上的神色,比任何人都“好看”。他疑惑的问着身边的董承俊,自己的目光却往台下众文童看去。
“是啊,董大人,我们赤县还从未出现过圣帖共鸣的诗词,您可否告知是哪位天才?”身边的叶世秋也一脸疑惑。
“哈哈,恭喜二位,真没料到,赤县还能出现圣帖共鸣的诗词,这让我十分惊讶啊。你们都随我来。”
董承俊说完,带着二人下了高台,往宁或所在的桌位走去。
“董大人,您说的不会是他吧?”书塾先生见董承俊在宁或桌位前停下,一脸的无法置信。
“哦?怎么?听你这话是怀疑我的感应?”
“不不不,在下不敢。只是~”书塾先生未将心中话语说出,他万万没有想到,宁或这“劣童”能写出圣帖共鸣的诗词,这实则让他无法明白。
“只是什么?”
“哦,没什么没什么。”
书塾先生当然不敢将自己心中所想说出。
他们交谈的声音,正好被宁或听到,他抬起头来,目光恰巧与董承俊相遇。
“好,少年有为。”
董承俊一脸微笑,对宁或点了点头。宁或一脸迷茫,不知为何三位监考会来到自己桌位之前。未等宁或多做回应,这三人便已经离开了他的桌位。
由于试考的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在试考未结束前,查看文童的试卷,所以,他们只是过来看了一眼,便都纷纷离去了。回到高台之上,董承俊对书塾先生问道:“适才那文童是何人?”
“哦,他叫宁或。”
“宁或?”董承俊眉头一皱,喃喃说道:“黄帝国姓宁的可不多,莫非与他有关?”
“大人,您说什么?”
“哦,没什么,他是何背景?”董承俊缓过神来,问起宁或的生世。
这时,在一旁未曾开口的叶世秋抢着说道:“回大人,他是魏府的帮工,我见过几次。”其实叶世秋说这话时,心中对魏央的怨恨却又多了一分。他无法忍受,魏府的“帮工”竟然也能写出“圣帖共鸣”的诗词。不过,他这些情绪并未表现出来。
“恩,不易。待试考结束,他的试卷交由我亲自来阅。”
董承俊话音刚落,两人连连称是。其实他们心中都知晓,凭借“文童”就能写出“圣帖共鸣”的诗词,那这叫做宁或的少年,今后前途将不可限量。
所谓“圣帖”,其实是文圣尹喜所留字迹的石刻拓本,其被供奉在黄帝国国子监之中。若有人可作出引动天地浩然正气的诗词歌赋,便会与之产生共鸣。一旦圣帖产生共鸣,便会有一股能量从圣帖内窜出,汇入所作诗词者的体内,对其身体进行强化。
若是他人,或许经过这圣帖能量的强化,身体定会有诸多神奇变化。可惜,宁或早已被文祖之气改造,这圣帖能量对其身体的强化效果微乎及微。
此时,宁或已平复心绪,开始默写起《道德真经》来。宁或决定,一口气先将《道德真经》上下两篇一同写完,然后再作注释。
不久,上篇“德经”刚刚写完,宁或便又一次听到了铜锣声响。宁或心中知道,这是上午考试结束的提示。随便饮了些水,吃了点干粮,起身在自己的桌位上活动了几下,宁或便又坐了下来。
“咣”
随着铜锣声再次响起,下半场终于开考。
宁或从一开始,书写的就极其认真。试卷之上没有一丝涂改和墨迹。他字字工整,隐约有一番“大家”风范。片刻后,随着宁或下篇“德经”最后一个字的落笔,场内所有人的神色,皆是大变。
只见,宁或头顶梵音四起,一道光柱从天穹落下,将他身体彻底笼罩。其实,宁或并不知晓,自己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这时,他只觉一股清凉的液体流进了自己体内,不断游走。最后,竟然都一一汇聚到了自己脐下三寸之处。这股液体在他脐下,慢慢浓缩,最后竟变成了一滴球状的墨色液体。
直到此时,宁或才明白,自己竟然莫名其妙的生成了“墨法”。可是,这时的宁或却又疑惑了。按照庄周的说法,只有入了文籍才可以汇聚“墨法”。可此时,自己的“墨法”竟然莫名的生成了,这实则让他摸不着头脑。
其实,不光宁或心中疑惑,此刻,比他更加疑惑,更加震惊的,却是高台之上的三人。
“董大人,这是?”
书塾先生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一切,他愣愣的盯着宁或,嘴里不自觉的向身边的董承俊问道。
“是啊,董大人,为何这宁或身上会有如此现象?”
叶世秋也发问,过了许久,两人见身旁的董承俊一直没有言语,都纷纷转首望着他。
“不可能,不可能,难道是试前文生?”此时董承俊一脸震惊,嘴里不停的念叨:“不可能,试前文生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动静?”
董承俊念叨的声音极其微弱,不过却被身旁的二人听的真真切切。
他们二人听闻,神色再变,面面相觑,异口同声说道:“试前文生?”